繁体中文  
 
版主:黑木崖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前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现在的大学归纳起来就三个字——乱、脏、臭。
送交者:  2010年07月30日13:02:58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前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现在的大学归纳起来就三个字——乱、脏、臭。

送交者: 道友 2010年07月30日12:41:12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新周刊》专访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
                                         大学之美在哪里?

  象牙塔是做学问的最佳境界

  《新周刊》: 蔡元培先生曾提倡美育替代宗教,但就现今看来, 大学的美育功能似乎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刘道玉:美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人类的历史上,宗教在兴办学校、 传播知识和陶冶人的善良的美德方面,是有重要的作用。但是, 中国没有原生的宗教,绝大多数人也不太信仰宗教。因此, 蔡元培先生1917年 发表一篇文章《论美育代替宗教》, 是从中国情况出发,对于陶冶人们高尚情操有着巨大的作用。可是, 美育在中国一直是命途多舛,蔡元培这篇号召响应者也不是很多。 解放以后美学、心理学、社会学都被称为资产阶级学科, 统统被取消了。美育真正在教育中得到重视, 恐怕还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在解放思想的指导下才逐步恢复。 但是,美育在中国教育的状况不是很令人满意, 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果我是北大校长,首先恢复蔡元培提出的校训, 不折不扣地按照他的理念办学。国外大学一个好的理念, 沿袭几百年不变,我们中国不行, 再好的理念也会因为制度的更迭或领导人的变更朝令夕改。 中国官场上有一个恶习,就是后任否定前任, 前任再好的东西也不继承,要别出心裁的提一个口号, 哪怕是蹩脚的他也要提,因为这是他们的政绩啊。

  《新周刊》:象牙塔是精英教育的代名词, 当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甚至是产业化教育转变时,象牙塔变成了权力之塔金钱之塔,这也意味着大学美学趣味的迁移—— 由学术之美变成了权力场和名利场。

  刘道玉:公元1088年, 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诞生了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博洛尼亚大学, 是自发产生的。那时候,某个学者发明了一个学说或新技术, 于是他就到大庭广众向人们宣讲和传播。 最早的教师就是这样自由演讲的大学者, 最早的学生就是对演讲感兴趣的人,慢慢就演变成了大学。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从大学的起源来看西方大学的精髓, 西方大学的历史近千年了,起源就是自发的, 自发的就意味着它有独立权,不受政府管辖也不受教会干预。 经过千年的延续,西方大学的精髓就是十个字:独立、民主、自由、 质疑、批判。这是大学精神之美, 这种精神又是导致发明创造之美所必不可少的。所以,有评论说: 艺术大师罗丹首先的创造家,其次才是雕塑家。罗丹一生作品林立 ,在巴黎罗丹美术馆展出的300幅精品,件件都是美如冠玉之作, 也是创造之美的再现。

   大学之美还表现在环境美。古代格言说,天下名山寺占尽。 我觉得从选址来看呢,大学和寺庙是一个思路,就是要远离尘世, 静心地修炼和专心致志地做学问。当年,我们考入武汉大学时, 没有公共汽车,都是碎石路,但是进了武汉大学就觉得进入仙山了, 郁郁葱葱的树木、湖光山色,琉璃瓦宇,美景片片。 现在环境也不美了,已不是圣洁之地了。

  追求真理应该是大学最美好的理想和目的。 我们怎么样营造追求真理的环境,就是远离功利的象牙之塔。例如, 法国年仅30岁的律师费马,于1638年提出了一道数学猜想题, 曾困扰了一代又一代世界数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安德鲁· 怀尔斯,用了7年的时间证明了这个358年未被证明的费马大定理 。在1997年成功的那一刻,安德鲁该是多么的高兴, 那是获得真理后最美妙的感觉。

   我必须强调, 象牙塔式的精英大学与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应用型的大学, 是并行不悖两种类型,各有其自己的使命。 我们不需要所有的大学都进入象牙塔, 也不需要每个大学都走出象牙塔,切忌一刀切。 世界上那些顶尖级的精英大学,无疑是符合美的标准, 是世界各国大学效仿的楷模。为了追求大学之美, 我国应当建成少数几所世界一流的大学, 但必须营造象牙塔的学术环境,否则就不可能出现世界公认的大师, 形成世界公认的科学学派,做出旷古绝伦的发明创造成果。

  90年代初是大学美丑分界线

  《新周刊》:中国的大学,在你看来什么时候是美的?

  刘道玉:中国大学的起源要追溯到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最早应是1 861年的京师同文馆,后来合并到京师大学堂。 武大和北大抢第一是没有道理的,我是不赞成的。 心思不用在做学问,靠搞校庆造势来争第一,没有一点意思。 应当说,在中国大学百多年的历史当中,曾经有过美丽的大学, 或者有某种程度上美丽的大学,这是我的评价。

  首先是五四运动以后到解放前的30多年。 从蔡元培等人的办学理念就可以发现那个时候的大学是美丽的, 以追求高深学问为己任。最典型的是在战乱年代组成的西南联大, 尽管条件极其艰苦,但她却是最美丽的大学。在8年的办学中, 从西南联大的教师和毕业生中涌现了2个诺贝尔奖获得者、3个国家 最高科技奖获得者、8个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和171个两院院士。

  第二段是解放以后到1956年, 新中国大学历史上短暂的美丽一面。那个时候真是党风、民风、 学风最好的时候,我们进了大学,就犹如进入到一个梦想剧场。 每个人都有理想,不是要当爱因斯坦就是诺贝尔, 要么就是居里夫人。同学之间没有互相猜疑,亲密无间、亲如手足。 那个时候就是一帮一共同进步,没有谁对谁保密, 看到别人好就感到由衷的高兴。吃的是小灶,四菜一汤端吃端喝。 我们不仅不收学费,而且书籍费、讲义费、电影票、洗澡票、 理发票全是发的,生了慢性病还可以住疗养院。那真是精英教育, 我是从农村来的,过去的地主都过不到这样的生活。

  第三段是1980年到1987年 这一段, 这不仅是武大的黄金时代,也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的黄金时代, 在国家改革开放总方针的号召下,人们解放思想,大干快上。 甩掉了臭老九的帽子,砸碎了头上的紧箍咒, 你能想象知识分子的心情该是多么舒畅。实验室昼夜灯火通明, 人们争先恐后的拥入图书馆、阅览室,旷野、 草地和林间小道处处是琅琅读书声,那种感觉真是美妙极了! 现在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新周刊》:后来怎么又变丑了呢?

  刘道玉:我国当代大学变丑的主要原因是三大运动、五大歪风。

  所谓三大运动:一是从1993年开始的大学合并运动, 第一所合并的大学是南昌大学,先后由江西大学、江西工业大学、 江西医学学院合并而成。南昌大学是解放前的老校,1952年错误 的把南昌大学取消了,江西为了建设自己的名校,合并后顺利的进了 “211”工程,从而掀起持续至今的合并运动。

  二是建一流大学运动。199854日, 时值北京大学百年校庆, 国家领导人号召要建设中国若干所一流大学, 从此开始了千军万马争一流运动。什么世界一流、中国一流、 中西部一流、东部一流……简直到了发狂的地步。

  三是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运动。1999年扩招了52万人, 相当于增加了52所万人大学啊,不得了。当年的扩招率好像是49 %,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从没有过的纪录,重复了1958大跃 进的错误。

  何以见得这三件大事就是运动呢,我们不妨回顾历次运动的情况, 大凡运动有三个特征,第一是有最高领导人号召,层层部署、 层层动员;第二是下边一窝蜂,一呼百应,争先恐后; 第三是媒体大造舆论,推波助澜,没起到好作用。

   五大歪风是什么呢?一是瞎指挥,二是冒进,三是浮夸, 四是相互攀比,五是造假。风是不见其形只见其影的东西, 它们越演越烈,屡禁不止。每当我看到这些情况,就痛心疾首, 没有办法啊!尽管他们没有说是运动, 但按照运动特征看他们地地道道是在搞运动, 是以运动的方式指导高等教育。从1993年到2003年的十年中 ,正是大学最烂的时候,合校、建一流、大学扩招、大专升本科、 乱改名、大建楼堂馆所等,都发生在这个期间。

  大学之丑:乱、脏、臭

  《新周刊》:现在丑陋的大学有哪些表现?

  刘道玉:大学之丑归纳起来就三个字——乱、脏、臭。

  乱——现在中国的大学乱了套,对大学一定要有准确的功能定位, 必须各司其职。现在大专、专科院校也都成为大学了, 它们都只是知识或技能的培训机构,没有资格成为大学, 从本质上亵渎了大学的真谛。大学之乱,怎么个乱法?请看: 独立学院不独立(他是二级学院,但又不隶属某大学,说它独立吧, 又要接受母体大学的限制。)、成人教育没有成人(实际上是招收高 考落榜生,变相搞文凭教育赚钱。)、函授学院要面授、 自学考试要上课(集中阶段上课,考前搞串讲,实际上是变相漏题。 )、普通大学乱篡位(很多地方大学也要搞一流大学, 也要建研究型大学,大量培养研究生。)、重点大学不务正业(搞应 用型研究,办培训班、办分校、搞开发区等。)

  脏——肮脏,个别导师要跟女研究生上床、潜规则,院长上妓院, 大学教授组织换妻俱乐部,这不肮脏?博士生导师拉研究生打牌, 也有潜规则:学生只能输不能赢,简直是斯文扫地!

  臭——经 济腐败、学术腐败、学术造假还不臭吗? 而且现在经济腐败、学术腐败暴露的仅仅是冰山一角。为什么呢? 因为都有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有保护伞。我就发现一个现象, 同是做科学研究中国科学院和各部门的应用研究院, 基本上没有在报纸上被披露学术剽窃的。很显然, 学术剽窃具有高等学校的特征性, 这就与教育部的政策和政策导向有直接关系, 教育部对学术腐败应负直接领导责任。

  我所谓的臭是什么呢?铜臭,衙门臭。 用这两个臭来概括现在的大学很形象,铜臭不用说了, 一个知名作家在某重点大学兼职3年,朝夕相处,耳濡目染, 他说这个大学就是一间大公司,从上到下人人都在赚钱, 作家的眼光是敏锐的,洞察入微啊。后来, 他又自费到俄罗斯考察月余,俄国人告诉他, 现在的俄罗斯只有莫斯科大学和圣女公墓是干净的, 而我国像莫斯科大学这样的大学也没有了。

  大学校长六标准

  《新周刊》:你眼中的大学校长标准是什么?

   刘道玉:一个真正有灵魂的大学校长会给大学赋予美感。 我眼中的大学校长标准有六条:第一要接受过精英教育, 从事过教学与研究工作,获得一定的成果,要有严谨求实的学风。 但担任校长以后,不再从事教学和研究了, 以学校的利益为最高的利益,做一个心无旁骛的职业化校长。

  第二必须是教育家,名大学必须是名教育家, 要精读过教育经典名著,有自己教育理念,按照教学规律办事。

   第三必须是理想主义者,锐意改革,追求终极目标。 理想主义你可以叫它是幻想主义,也可以说是乌托邦。 为什么大学必须是理想主义者,只有理想主义才追求终极目标。 只有理想主义的校长才能培养出有理想的学生,这是逻辑关系。 同时,只有理想主义者才会立志于改革, 改革与守旧是一个理想派和现实派的分水岭,现实派就是维护现状, 理想派总想改变现状。我之所以立志改革教育, 执着的研究与实践创造教育,就因为我是个理想主义者。

  第四大学校长必须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很遗憾的是, 我们现在为数不少的大学校长不热爱教育,不热爱学生, 因为现在校长的任期制是按照干部的任期制,四年一换, 像走马灯一样地被任命和被换下。

   第五校长必须要有很强的决策、洞察和管理能力。 一个大学校长最重要的不在于他今天干什么明天干什么, 而是要知道需要变革什么,什么时候是变革的契机, 这是需要有智慧的。我们选大学校长的弊端,唯院士是选, 院士虽然是某个学科著名的学者甚至是权威, 但校长工作并不是用他的专门学问。

   第六必须具有民主作风,善于倾听学生、教师的建议和批评意见,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 这本来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现在都忘得一干二净了。一个大学校长应具备的条件虽然不止这些, 但我觉得如果能符合这六点,那一定是一个很合格的大学校长。

  《新周刊》:我国大学的2500亿债务,谁来买单?

  刘道玉:债务也是个灾难,2500亿 啊, 按照公司破产法这些大学都该破产了,利息都还不起了,谁来买单? 都是公办大学,当然由国家买单,但是国家买单又不公平, 因为巨额债务都是腐败、浮夸造成的,由纳税人给你买单, 对于没有债务的学校是不合理的。 所以我主张允许债务沉重的学校破产、拍卖,允许国外来购买。最近 5年,美国有66所大学破产,既有公立也有私立的, 既有专科的夜有本科的。这样做一举两得, 第一减轻了我们国家的债务负担, 第二就是加快了国内私立大学的进程。 如果按照我们国内民办大学的路子走下去,100年都出不了高水准 的私立大学。

  如果我们选一两所债务重的大学,把他们拍卖了, 美国一流大学买了,又有什么不好呢?他们搬不走啊, 还是为中国培养人才,有什么可怕的呢?用他们的钱、 按照先进的办学理念,培养我们中国的人才, 这才是真正的对外开放啊!

  不进行教育改革的启蒙,何谈改革?

  《新周刊》:有人形容,中国面临教育灾难。你也表达过类似看法, 有人甚至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来形容。 这是否过于耸人听闻了?

  刘道玉:是不是灾难可能有分歧,分歧主要是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人, 俗话说当事者迷,傍观者清就 是这个道理。 体制内的人往往由于本位主义或是利益所限, 当然他们不可能看到问题之所在。但是,危机是客观的, 真正热爱教育的工作者,都能实事求是的做出评价。 教育灾难是个笼统的概念,承认危机也不甚什么可怕的事。 灾难也就是危机,包括哪些方面呢,人们所指的更多的是高等教育。 现在有句话,挨骂的最多的是大学,其次是中学,小学骂的人少。 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现在的素质教育只不过是说说而已,自我安慰, 宣传秀,实际上还是应试。教育部的一位领导说, 光骂教育不能解决问题,其实人们并不是光骂, 也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可是你们充耳不闻嘛!

   我们只教会学生考试,全社会推崇的还是上名校、考高分、补习、 奥数。所以我说现在全社会需要一场教育改革的启蒙运动, 从教育部到民众都不懂什么叫教育改革,应当改什么? 启蒙就是去掉蒙昧,启迪文明。现在的大学教授们、 院长们也还是考虑择校啊,据说某大学四个教授常年雇一个小轿车, 把孩子送到市内上重点,早上送晚上接,真是不惜血本呀。 为什么现在公务员热, 70%的 博士都在官场,是学而优则仕的反映。 这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光是做官,而是把学习目的极度的功利化, 如颜如玉、黄金屋和千钟粟等,广义上都是学而优则仕的体现, 这是造成学生压力大和负担重的主要原因。欧美国家的教育, 教学生会提出问题,特别是稀奇古怪的问题, 学会质疑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并不要求学生考高分, 注重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与我国传统教育根本不同的, 我们应当深刻的反思,尽快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

  《新周刊》:过去十年间,在政府的要求下,多数公办大学每年以3 0%的速度增加招生人数,并大规模开辟新校园或扩建校舍——法不 责众,你一己之力,又能何为?

   刘道玉:大学合并运动就是逼良为娼,我的观点是: 强强合并是不可取,强弱合并似可虑,弱弱合并有其需。当初, 合并运动有两个理由,一个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建造学科齐全的航空母舰。 但世界任何一个名大学也不一定是一个学科齐全的大学, 哈佛大学就没有农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就没有法学院、 商学院和医学院,所以这是站不住脚的说法,搞强是假,好大狂 才是真的。

  第二个理由是中国的大学太多了不好管,合并了以后好管, 这也是站不住脚的。合并前中国890多所大学,不是太多,美国有 4000多所大学。还有一个简单的道理, 是大了好管还是小了好管呢?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 明明是强词夺理嘛。功利主义的思想诱导人们合并,为什么呢, 因为合并以后就进“211”工程, 不合并就成不了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比如说在贵州,新贵州大学是 7所大专学校合并起来,合并之前进不了“211”, 合并之后就就顺利进了,而且7所当中合并了4所专科学校, 这就戳穿了强强联合的谎言。

  《诗经》有云:知我者为我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是的, 我一己之力的确不能改变什么,但我还是会像子规夜半犹啼血那 样不停地呼唤,希望唤回教育的春天,找回我国大学之美!

  在汉字中,世和代是相同的概念,一世也就是一代人,往往是指30 年。许多人尚没有意思到,中国大学的危机, 二三十年后将更为严重,因为3个因素的影响将是持久的。 一是学风坏了,一个好的学风需要几代人培育,好学风遭到破坏, 又将殃及到几代人;二是人才的素质大大的降低了, 由不合格的人培育出更不合格的人,形成恶性循环; 三是大学合并背上的沉重包袱和负面影响将会是长远的,至少是50 年,1951年院系调整的不良后果, 至今尚没有完全消除就是证明。

0%(0)
0%(0)
    你这一“哎呦“,三好学生浑身的骨头都酥了!  /无内容 - 催泪瓦斯 07/30/10 (246)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9: 通钢事件,我看到了什么?
2009: 我就认一条,法律之外,任何人不能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