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贫困生“大别墅”事件:真不怪大家敏感… zt |
送交者: 2025年07月06日05:49:01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福建贫困生“大别墅”事件:真不怪大家敏感…![]() 来源丨拾遗 日子真是好起来了,贫困生也能住别墅了。 近日,莆田一所小学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起因是学校去贫困生家慰问,并配上了现场图片,发到了网络上。 没想到,引发轩然大波。 眼尖的网友发现,贫困生背后的旋转楼梯,直接通向二楼,贫困户家里哪用得上旋转楼梯? 这家面积有多大不用多说了吧。 红木餐桌椅默默彰显主人家的实力。 墙面的瓷砖贴得高端大气,一看就知道耗费了多少心思。 这么大的面积,这样式儿的装修,妥妥的豪宅配置。 结果你告诉我们,这是贫困生家里? 难道这样的家境在莆田,已经是最穷的了? 一时之间,网络上质疑满天飞。 网友的嘴更是跟淬了毒一样: “要不是因为这笔资助,校领导连这学生家门都进不去。” “这一楼大厅比我家都大,贫困。” “他是贫困生,那我是什么?” 眼见舆论越来越收不住,学校工作人员立刻出来解释: 那名学生不是贫困生,而是一名“特殊学生”,“有点像残疾类的那种特殊学生”。 这话听着很怪,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什么叫做“有点像残疾”? 还没等大众接受这个说法,另一名工作人员又出来解释了: 孩子确实是贫困生,是住廉租房,是低保户。 那张照片是他的舅舅家,孩子一放假就到了舅舅家。 为了证实这个说法,学校还提供男孩家中的照片,斑驳的墙面,摇摇欲坠的房屋,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而这样,更引发了网友的质疑。 如何看待这件事? 学校首先应该为此事负责。 学校前后给出两种自相矛盾的解释,都没统一好口径,怎么可能让别人信服? 而且,不能怪网上质疑声一片。 按常理来说,慰问活动肯定是要去本人家里,尤其对贫困生的慰问活动,家里越破,越要上门,否则怎么去了解真实情况? 结果这个事件里面,一个贫困生在大别墅里领补助,到底是想宣传什么呢? 眼见舆论压不住了,再拿一间破旧的房子照片,这才说是他家,也怪不得别人不信。 还有一点也是很多人提出的:这个舅舅是不是拿来挡枪的? 你说和舅舅关系不好吧,暑假就住他家里去了,领低保也在他家。 你说关系好吧,舅舅住豪宅,外甥住烂屋吃低保,他也没拉外甥一家一把,这个舅舅简直是一个谜。 其实资助贫困生,当然是好事一桩。 能帮到需要帮助的人,更是功德无量。 但是这件事要做扎实做到位,否则一桩好事办成了笑话。 真正的贫困生领不到补助,假的贫困生各种补助用不完,这样的情况就是天大的讽刺。 我想起山东东营那名贫困女大学生。 一个爱心组织到了一个贫困女生家,发视频称: “感谢111位爱心家人的大爱无疆,共捐爱心款36666.66元。” 本来是做好事,却引来如潮水般的质疑。 女孩家客厅窗明几净,墙上挂着液晶大彩电,欧式座椅,墙上的艺术挂画,还有电视下的苹果手机,茶几上摆着高档摆件。 确实和“贫困”俩字儿不搭边。 女孩虽然素面朝天,但脸蛋和双手白白净净,完全不像吃过苦的样子。 还有人扒出了疑似女孩的生活照,最新款的iPhone手机,手戴iwatch,金手镯,墨镜是奢侈品牌YSL,包是西太后。 据估算,这身行头两万打底,完全就是富家千金的配置。 有人调侃:“苹果很快就要出新款了,救助中心送去的钱够花吗?” 眼看各种说法越来越多,救助中心终于出来解释了: 女孩是离异家庭,一个弟弟出了车祸花了30多万,至今生活无法自理,全靠妈妈打零工养家。 房子是以前买的,装修是原房东的。 至于大众最关心的网传照片,救助中心给出的解释是: 包是假的,190元买的,手机是借的同学的。 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手表和手机明显是配套的,什么人会借别人的手机、手表,只为了拍个照呢? 而女孩的打扮,比很多普通人潮多了。 比起她这打扮和行头,我觉得普通网民更像贫困人士。 为什么今天要说这两件事呢? 因为我发现,这样“离谱”现象越来越多,很多资助已经背离了“扶贫”的初衷。 我们国家很多的资助项目,初衷是让那些连饭都吃不上、连书都没得读的学生,能够吃得上饭,上得起学。 而现在呢,拿助学金的某个大学生,一年去了国内外20多个地方旅游。 被定为贫困的大学生,花1500元买演唱会门票。 还有贫困生做着美甲美容,去迪士尼游玩,去日本追星。 这不完全印证了那句话: 钱都流向了更有钱的人,苦都流向了更能吃苦的人。 如果他们都算贫困的话,不知情的人要以为,我们早就步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其实每一次这样的事件曝出,相关单位就会告诉大众: 申请资料是合规的,但确实生活不节俭,于是取消助学金发放。 但能不能提前预防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只要资料合规就可以了吗? 他们真实的家境怎么样? 日常消费水平如何,难道不应该有更细致的考量吗? 有句话说得很好: 在沙漠中快渴死的人,不会用水来洗脚。 一个真正贫困的学生,连解决温饱都拼尽全力,更不会把钱花在玩乐上。 真正的贫困孩子不被看见,而那些有钱的孩子反而拿着补助,过上岁月静好的生活,这才是最讽刺的。 真正的贫困是什么样子? 曾有一部纪录片《寒冷的高山有犀牛》,记录一对姐弟住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住的是没几样家具的土坯房。 穿了好几年的棉服,袖口破洞了,局促地裹在身上,遮不住快速发育的身体。 每天早上五点不到,就要冒着风霜雪雨,跋涉两个多小时,才能去学校。 他们家境贫寒,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十多岁的哥哥已经辍学养家,还有一个上初中的姐姐。 饿了渴了,拿树梢上的冰凌当早餐。 长满冻疮的手,常常开裂流血。 那条蜿蜒曲折的上学之路,好像永远都走不到头。 而这样的孩子,在那个村子里比比皆是。 如果不是那个纪录片,大概很多人永远想象不到,还有孩子过着如此穷苦的生活。 还有一个县城高中食堂的男孩,午饭是土豆丝+两大碗米饭,米饭免费。 晚饭是方便面粉包+两个馒头,一天的伙食不超过3块。 这个男孩边吃边抹泪,但因为家里没钱,他一直在咬牙坚持。 试问像这样的孩子,如果得到了补助,会想着去看演唱会,去迪士尼吗? 但往往就是这些贫困的孩子,不知道申请的渠道,不懂得如何获取帮助。 最终,让那些脸皮更厚的人钻了空子。许多的资助都没有落到实处。 而这样产生更坏的影响是,每一个落不到实处的善意,都会让善良的人一退再退。 就比如此次的贵州榕江洪水,当地慈善机构发起捐款,而评论区画风却令人意想不到: 你一块,我一块,明天出个富二代。 “捐嘛,小姐少爷还缺豪车豪宅。”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因为大家已经怕了。 怕辛苦赚来的钱,养肥了“郭美美”们的胃口。 怕省吃俭用支援贫困灾区的费用,用在了不该用的人身上。 大众不是冷漠,只是不想被当成傻子。 每一次类似事件的出现,就让社会的信任塌成一片废墟。 公信力被毁,只需要一粒老鼠屎,可重建却要花费很多年。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要唱衰什么。 那些贫困补助但凡能让一个贫困孩子受益,就已经功德无量。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国家的每一笔资助,都落到实处,帮助更多真正贫困的人。 比如南京理工大学“暖心饭卡补助”,曾获得一众好评。 将每月在食堂就餐次数不低于60次、平均消费不高于750元的学生。 这些舍不得吃好点的孩子,被定为补助对象。 这样既能保护他们隐私,又能将钱发到真正需要的学生手中。 我们国家还有一款公益app,叫做“社会扶贫”,它背后是一个国家机关——国家扶贫办。 每一个受助人都是经国家建档,当地扶贫干部真实走访确认的贫困户。 它的每一笔善款,都会清楚地看到它的去处。 如果对受助人的情况有质疑,也可以举报。 我一直觉得,善心不该被滥用,慈善更不该成为割韭菜的工具。 让善意回归本真,让慈善重拾纯粹。 这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迫切的信仰需求。 免责声明 |
|
|
|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4: | 数据说话——美国GDP的确很发达,很强大 | |
2024: | 印尼官方澄清“200%进口关税”:不针对 | |
2023: | 回答农民Albert的1,2,3 | |
2023: | 贴一个近年GDP增长率,若胡温连任现在G | |
2022: | 惹人嫌!美国下令要求ASML公司禁止出口 | |
2022: | 中美军事科技竞争的结局已经注定 美国人 | |
2021: | (原创)中国的强国梦得感谢美国的PTT | |
2021: | 金鸿也来谈谈登月:美国无法登月的真正 | |
2020: | 中国受到传统文化制约,目前依然不具备 | |
2020: | 洞朗事件后,印度认为中国是纸老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