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卢麒元针对当前乡村振兴和美国关税政策,提出工赈 zt |
送交者: 2025年04月20日19:59:55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著名经济学家卢麒元针对当前乡村振兴和美国关税政策,提出工赈著名经济学家卢麒元先生针对当前乡村振兴和美国关税政策,提出好几条建议,其中一条是“以工代赈”,让底层百姓有工作干,并且从中得到收入。我认为此建议比见人发钱的建议好。 比如,在农村中搞污水治理循环,既治理、美化了环境,又能够短期内显著提高农民收入。而农民总体上属于低收入人群,得到收入,基本上会用于改善生活,能够显著地拉动国内消费。而见人发钱,一方面由于人数众多,数额不可能很大,农民得不到多少钱,拉动国内消费的作用就不显著。另一方面,对社会环境没有带来丝毫改变,而且高收入人群同样发到钱,但是他们对发到手的这一点钱,根本看不上,对拉动消费基本不起作用。 根据文献记载,我国历代救灾方式大致包含赈谷(发粮食)、赈银(发钱)、工赈(以工代赈)。史料记载中,以工代赈的实例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中。 北宋时期,因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北宋朝臣大力提倡举荐工赈,所以大量应用‘以工代赈’。 较有名的有: 欧阳修知颍州时,募民众大修灌溉陂塘,一方面救助民众的同时,一方面兴修了农田水利; 赵忭知越州时,通过修筑工程以赈济; 范仲淹知杭州时,通过鼓励富人高消费——游宴娱乐,兴造寺庙及修建仓敖等活动,为民众提供就业用工机会,从而达到救赈民众的目的; 汪纲知兰谿县,发生灾荒,他劝富人出钱,困难民众出力,共同浚治塘堰,既大兴水利,又让民众得到收入。 由于以工代赈具有‘一石二鸟’之效,既节省政府财政支出(所以可以多次使用),又防止在形势困难年头,民众生活明显恶化,因此历代王朝也多采用这种办法。 (据人民资讯、B站视频) |
|
|
|
![]() |
|
![]() |
实用资讯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4: | 它即將見頂,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 | |
2024: | 历任韩国总统写的中文字,谁最好,谁最 | |
2023: | SpaceX giant rocket explodes minutes | |
2023: | 003型航母新航拍图 保姆舰停泊在附近 z | |
2022: | 上海疫情近几天呈下降趋势 社区扩散得到 | |
2022: | 消息;″乌克兰英雄″巴拉纽克上校被击 | |
2021: | 与美国一起对华发难后,日本有人开始紧 | |
2021: | 为什么出口四十年,中国人均GDP还没到发 | |
2020: | 为什么年轻人普遍讨厌方方——且待小僧 | |
2020: | 澳媒:中国遭索偿4兆美元 应接受纽伦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