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岁“中年人”在台湾职场一个月的感受 zt |
送交者: 2025年04月02日12:21:57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三十五岁“中年人”在台湾职场一个月的感受
有大陆朋友询问,这位三十五岁的同胞,感觉你回台湾不久后就找到工作,台湾工作好找吗?另有朋友问,能说说台湾职场环境吗? 若要简单粗暴地回答,那就是:三十五岁的女性在台湾职场,会舒服一些。 面试问女性婚育?若投诉,企业会被开罚;年龄歧视?我三十五岁,目测是公司前百分之十五年轻的;职场霸凌?现在大缺工,员工会跑光。 回台湾工作,目前心态确实轻松不少,这轻松一方面源自我不再有房租压力;但另一方面,我求职没有再被问过“要不要结婚生子”、也有种“我不用再那么努力让主管看见我、那么努力往前走,反正若真不合适,双方也不用免强,外面还有一些职缺”的放松感。 回台湾近两个月,刚进台湾职场的我一直觉得很新鲜,这种新鲜感可能也会在半年内消失殆尽。所以在消失之前,快快写下自己感受。 第一阶段:紧张观察期。 刚进台湾职场时会有一段紧张观察期,毕竟十多年没回来工作了。我朋友的公司曾发生一件事:一位男员工摸了另一位男员工的腿,结果被告性骚扰。我第一天入职时,HR就放了反职场性骚扰、反霸凌的影片给我看。 反对职场性骚扰的标语,在办公室随处可见。这可不只是女生会告男生,同性之间、或男生告女生也是有的,所以我特别注意。 根据网上,现在如果随便叫人“美女”都有可能出问题。有次我拿饼干给隔壁组的男同事,顺口说了一句“帅哥吃饼干”,回位置后紧张地问身边同事:这么说没问题吧? “没问题啦。”同事淡定地看我一眼。 刚进入职场一周时真的特别紧张啊!各种遣词用字都怕出错、又怕哪个地方惹人不高兴,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哎呀那个北京回来的…” 紧张之外也有各种“台湾竟然是这样吗”的惊吓(或是惊喜)。 如果手边没工作,我会忙不迭地刷新闻,确保大家看见我的荧幕时,不是猫咪狗狗或花花吃竹笋,但同事们怡然自得地各做各的事情,一眼望去荧幕花花绿绿五花八门;某次聚餐,年轻同事自在地往里面的主位坐,虽说这位主管随和不介意、但我仍想大喊——— 你们坐到主位啦! 但毕竟是本地人,所以大概过了两周,我就逐渐进入下一阶段:半适应期。 第二阶段:半适应期。 我一刚开始回台北时,最不适应的就是步调。 太…慢…了…就算在人挤人的东区,也会有人慢悠悠地一边走路一边滑手机。 而且有一些人会走一走,突然停下来滑手机!我刚回来时老跟朋友嚎叫,“啊啊啊干嘛停在路中间啦!” 直到某次,我走着走着,不自觉慢下脚步回信息,回完之后猛然惊觉:欸?我怎么也挡道了? 职场也是,在某一刻,会惊觉自己慢慢融入。某天,我手边的事情忙完后,怡然自得地点开YouTube,开始对着猫咪短片傻笑,过了十分钟后才惊觉“等等,这是在办公室啊!” 然后紧张地左右张望,发现无人理我。 第三阶段,全融入期。 现在我入职一个多月,已经处于这个阶段了。 这个阶段的特性: 才入职一个月,但总感觉自己已经在公司待了十年。连公司楼下的餐厅都吃腻了。 开始对同事放飞,逼同事看iPad上的纸片人老公,跟同事分享美女图片。 当主管勉励你奋发上进、做好长久规划,不小心会吐露心声“我觉得现在这样舒舒服服就挺好啊哈哈哈”~ 上班会不住想,感觉我工作了八百年了怎么都没轮到我退休呢… 宁静、小确幸、人生也大概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动或发展。这是目前在台湾的感受。 也因为劳动力不足,年轻且适合公司的人不好找,许多职缺薪资普通、流动率高,因此若真有需要,主管会默默地自己加班,上一代主管会感叹时代变了,“哎呀现在哪敢随便叫年轻人加班啊”… 我姊姊十多年前考公职时,该职缺的录取率是个位数;如今那份基层公职的录取率是百分之二十,且离职率高。 十几年前我刚大学毕业时,真不是这样啊。 写这篇文章时,问了几位同龄和更年长的朋友,记不记得自己刚出社会时是什么样子? 同龄的朋友表示,“记得十年前刚出社会那时,某位领导给我涨了一千台币,还补上一句:外面像你这样的大学生多得是,要好好珍惜公司!那时主管对我们,普遍是压制的,而且默认加班无加班费。” (十多年前我在台湾当实习生时,也有不少次加班到晚上快九点的经验。隔天准时上班。) “我记得五、六年前吧,男同事还会开黄腔,你如果生气,他们会笑你开不起玩笑,现在哪敢啊!” 一位四十多岁的朋友仔细回想,“我记得以前还有雇主会用‘如果一定要帮你保劳健保的话,就不录用了’这种话威胁员工。现在小朋友听到可能很不可思议吧?那时就业市场就很竞争啊。” 我记得小时候,也曾看到“限男性”“限女性”的工作。 一方面,是供需市场,缺工的大环境下,给予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比十年前更宽松的职场环境。 另一方面,台湾很早就展开抗争与辩论。比如:体力劳动的工作,能不能限制性别;女性因婚育造成的歧视,又如何解决;加班为什么默认是责任? 观念变化、促使法规改变,缺工又增添了一把火。 写这篇文章的困难之处在于,“缺人”与“人太多”,是否是一切不同的最根源? 台湾性别平等法规定,女性每个月能有一天生理假(一年生理假休超过三天以病假计算)。一位女性朋友在我写这篇文章时感叹,“如果今天人太多、供需失衡,是否女性也会因为先天条件不同于男性,而更找不到工作?” 周围多数台湾朋友认为,台湾妇女团体已经为职场环境改善、性别平等争取好多好多年了,如今的结果是多年来的积累。 我固然认同,但在跟几位台湾朋友讨论时,仍老会以“因为现在人少吧”“因为现在缺工吧”为结尾。 回台湾工作一个月,我常在“时代正在变好”“啊啊啊我们要完蛋了”之间反复横跳。 相比十年前,现在的台湾观念明显改变,尤其体现在劳工权利层面。 但对不同政治意见的包容性、蓝绿的尖锐对立,也远胜当年。 若不问政治,单纯就工作与生活而言,安逸舒适。 论职场与生活,我能兴高采烈地与大陆朋友们介绍,或可让大陆朋友们讶异“原来现在台湾是这样!” 但若论政治,大概一切尽在不言中。 |
|
|
|
![]() |
![]() |
实用资讯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4: | 制造业PMI超预期增长,“中国经济迎来光 | |
2024: | 轰20试飞图? zt | |
2023: | 【转】马英九称两岸“都是中华民国,都 | |
2023: | 绝多数的国人都希望和平统一.不要重启内 | |
2022: | 没有赢家的乌克兰战争 zt | |
2022: | 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终结论”或将终 | |
2021: | 尸虫出事了么?怎么还不来,粪便们都疯 | |
2021: | BBC 新疆人权:海外维吾尔人指控中国政 | |
2020: | 1991年春天俄罗斯空军苏27米格29途径北 | |
2020: | 得意洋洋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