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开出44亿天价罚单,三星太想回中国了 zt |
送交者: 2025年03月27日19:38:08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印度开出44亿天价罚单,三星太想回中国了转自真帅商业视界 这是三星社长李在镕在面对韩国媒体时的态度,全程“扑克脸”,不发一言,高高在上,人送外号“冷面王”。 这是他在北京参加高层企业论坛时的状态,那叫一个谈笑风生、平易近人、有问必答,以至于被网友调侃“太想进步了”。 堂堂三星社长,扛起韩国20%GDP的男人,为何变脸变得如此之快? 原因很可能是他发现三星根本离不开中国,一是我们有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能大批购买三星的产品;二是我们有全球性价比最高的工人,能生产最好的产品。 对自己的衣食父母亲切点,不是应该的吗? 正如英伟达董事长黄仁勋所言“全世界只有一个中国,我们找不到替代方案”,如果李在镕知道这句话,应该会举双手赞成吧!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在被印度人屡次按在地上摩擦后,三星开始想念中国了。 前几年,在美国人的忽悠下,三星将部分工厂外迁到了印度,想以此为基地,构建“中国+1”的供应链体系。 印度人也非常热情,一边承诺会下调电子元件关税,帮三星降低生产成本;一边快速审批建厂的土地,还帮着三星招工,一副“企业保姆”的模样。 李在镕对此很感动,曾亲赴印度视察工厂运营情况,为了拉近与印度人的距离,甚至穿上了“阿三”的衣服,热乎劲不亚于在北京时的表现。 印度三星也没辜负李在镕的期待,手机很快稳居市场前三,一度还占据过“榜一大哥”的位置,每年销量近3000万台。家电表现更好,彩电、冰箱、洗衣机的市占率均在20%以上,每年从印度赚走七八十亿。 形势一片大好,三星宣布将追加3亿美元的投资,再在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建一座空调厂。 不出意外的话,这时要出意外了。 在套牢了三星后,印度政府如法炮制,像对待小米一样,派出稽查队,进驻印度三星总部,严查各项账目,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偷税嫌疑的数字。 皇天不负有心人!500名税务员奋战了半年后,终于找到了三星篡改进口名目偷税的证据。 经过大概是,三星要在印度建一批5G基站,可印度国内生产不了,便从韩国进口零部件后,再在印度组装。零部件中有个叫RRH的核心部件,功能是将网络数据转化为高频数据。 印度人认为RRH属于“专用通讯设备”,应该交20%的关税;但韩国人认为RRH是“电子元件”,交个5%差不多了。 双方争得面红耳赤,三星坚决否认RRH是“专用通讯设备”,要求印度税务部门停止调查。 最后是印度法院一锤定音,认定RRH就是“专用通讯设备”,三星偷税罪名成立,罚款44亿! 李在镕简直要哭晕在厕所里,44亿相当于印度三星大半年的利润了,这不白干了吗? 更可怕的是印度人罚款的逻辑,是在三星偷税总额19亿上,直接乘以2,再追加三星高管6亿罚款。 如此夸张的罚款金额,很容易让人怀疑印度政府的目的——究竟是查税,还是借着查税的名义搞钱? 这头印度政府“敲诈”完,那头印度工人又搞事了。 自从去年9月起,印度三星的工人就一直在罢工,要求韩国方面承认工会合法,并涨薪一倍、实行35小时工作制、岗位世袭等要求。 韩方经理一看,这待遇我们韩国工人都没有啊!便一口回绝了。 随后双方进入了消耗战,印度工人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活不好好干,整天磨洋工,动不动就开会号召进行新一轮罢工。 今年二月,因为开除了23名带头闹事的员工,印度三星工厂宣布总罢工,不但要求满足上次提出的要求,还要返聘23名被开除的员工。 三星的韩方管理层,直接拒绝与印度工人沟通,称对方“无理取闹”,停发了本该在3月发放的2024年年终奖,并且将闹事工人调到重体力部门,比如让女工徒手搬运大家电之类。 作为回应,三星工厂周围的几十家工厂,也宣布总罢工,以支持“三星的兄弟”。 谁料,这次三星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和印度工人搞到底了,仍不回应任何工会的诉求,一副能干就干,不能干撤厂的模样——不陪你们玩了,我们回中国了! 这时,印度政府才慌了,连忙出面调停,拿起藤条抽打工人,让他们回去工作。 最绝的是,印度政府的工作人员还告诫三星工人:以后遇到问题,千万不要自我思考,先告诉我们,我们会处理。 ![]() 怎么处理?用皮鞭是吗? 很难想象这是个文明古国能干出的事儿。 最后分析下,印度政府为什么总是喜欢做杀鸡取卵的事儿,经常重罚外国企业,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会影响营商环境吗? 我的看法是,印度政府知道后果,但近在眼前的财政与外汇危机,让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首先,虽然印度外汇储备有5800亿美元,但外债规模达6200亿美元,叠加外商每年汇出的利润超400亿美元,实际外汇流动性已逼近警戒线。 重罚外商,可以让他们向母国汇款时有所顾忌,至少不会一赚到钱就跑,让资金在印度多沉淀一会。 其次,据印度《经济时报》统计,近些年,外商被罚没或冻结的款项已超过200亿美元,相当于为印度提供了一笔横财,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的压力。 那么,外商会因此大规模撤离印度吗? 短期看不会。 因为印度高层掐准了全球贸易风险正在不断增加,外商需要拿印度做备胎,对冲风险的心理,所以他们会忍气吞声,让印度占点便宜。 但长远来看,频繁的重罚,最后伤的还是印度的国家信誉。正如《狼来了》里的那个孩子,撒谎的次数多了,讲真话也没人相信了。 |
|
|
|
![]() |
|
![]() |
实用资讯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4: | 美国有的科创金融元素中国都有,说中国 | |
2024: | 与ARJ21 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三菱重工 | |
2023: | 印度加入製裁俄羅斯,普京“向東看”遭 | |
2023: | 美軍兩次強闖西沙解密! 中國9艘戰艦圍� | |
2022: | 在台海战争里,解放军和武警应该有所分 | |
2022: | 歼-10CE与F-16罕见同框!“军迷天花板” | |
2021: | 华春莹说伪发展中国家的目标从来不是超 | |
2021: | 台湾新船下水就发生严重倾斜 船身贴近水 | |
2020: | 还要说多少次呢,十多年前我就写了几篇 | |
2020: | 美国已经摘下“新冠”。眼看着一步步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