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带头扩招,国家有深意! zt |
送交者: 2025年03月12日19:36:59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北大清华带头扩招,国家有深意!![]() 3月8日,北京大学发布消息,2025年将增加150个本科招生名额。 在此之前,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也宣布将扩招150到300个名额。 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负责人分别阐释“优质本科扩容”,明确 “双一流”高校本科扩招2万人。 国家推动“双一流”高校扩招,释放了什么信号? ![]() 理解北大清华扩招,要先看清当前我国的高考形势。 近5年来,我国高考报名人数逐年递增。 ![]() 近年来高考报名人数 2020年只有1071万,2024年已经增长至1342万,增幅高达25.3%。 2025年的高考报名人数,预计将再创新高。 按年龄推算,参加今年高考的考生,绝大多数为2007年出生人口。 彼时,我国的出生人口为1594万。按83%的普通高中录取率计算,大概有1323万人可以报名参加高考。 以上,只是高中应届生,还要再加上复读生。 近年来,高考复读生也越来越多。 2024年,复读生已经超过了400万。 有机构预测,2025年的复读生可能突破500万。 如此一来,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预计将突破1400万大关。 报名人数持续增长,要想维持同一水平的录取率,扩招就成了一种必然。 近5年来,我国高考录取人数已从2020年的967.45万人,增长至2025年的1050万人(预估数)。 ![]() 近年来高考录取人数 很多人担心,扩招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 一个真相是,高考录取人数在扩大,本科录取率却在下降。 ![]() 近年来高考本科录取率 数据显示,我国本科录取率从2020年41.4%降至2024年33.5%。 也就是说,与整体扩招相比,本科的供给是相对不足的,优质本科更是稀缺资源。 这次,北大、清华宣布扩招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除了顶尖学府自带热度外,更因为这两所学校在扩招上极为谨慎。 就拿北京大学内地普通本科生录取人数来说,2020年为3673人,2022年增加至3863人,2年间扩招了近200人。 看起来不少,但再看2024年只有3871人,2年间只扩招了8人。 ![]() 近年来北京大学内地普通本科生录取人数 从2020年到2024年,平均每年扩招不到50人。 清华大学在内地的招生规模比北京大学更小,常年保持在3400-3500人之间。 这样一看,北大、清华宣布扩招150人,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 在“双一流”高校内部,学生结构也在悄然变化。 部分“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培养规模越来越大,本科生相对变小。 这就是“双一流”高校出现的“本研倒挂”现象,即“研究生培养规模”超过“本科生培养规模”。 以清华大学为例,2024年研究生新生高达12069人,本科新生只有3800 人,相差2倍之多。 ![]() 清华、北大、上交大本研新生数量对比 诚然,高校研究生扩招,原因也很复杂。 “本研倒挂”必然导致高校的资源向研究生倾斜,本科生培养投入相对不足。 虽然很多高校提出打造“研究型大学”的愿景,但是,本科教育才是大学的根和本。 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本科教育。 本科阶段是学生形成专业基础、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期,是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创新的基础。 如果本科教育搞不好,那么,研究生教育无从谈起。 “双一流”高校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能够缓解 “重研轻本” 现象,强化本科作为 “立校之本” 的地位。 如此看来,优质本科扩招,势在必行。 从时间线看——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指出,有序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 2025年3月,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负责人分别阐释“优质本科扩容”,明确“双一流”高校本科扩招2万人。 北大、清华带头扩招,可视为“双一流”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标志性事件。 国家推动“双一流”高校扩招,释放了缓解优质教育资源紧张的强烈信号。 ![]() 扩招已定,下一步,怎么扩?怎么招? 答案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 早在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要求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简单来说,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就扩招什么样的专业。 当前,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前沿技术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相关领域的人才缺口却严重制约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以人工智能为例,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总缺口高达500万,仅上海市2025年需求40万,而本地高校相关专业在校生规模仅为4万,差距很大。 艾媒咨询今年2月发布的《2024年中国企业智能化发展人才需求调研》结果显示,高达91.3%的受访企业面临人工智能人才缺乏的问题。 正因如此,清华大学2025年拟增加约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同时将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 北京大学新增招生计划将重点围绕国家战略急需、基础学科和新兴前沿领域。 上海交通大学将扩大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医疗健康、新能源等学科领域的招生规模。 ![]() “双一流”高校将扩招名额投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犹如一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及时雨”。 既能确保学生的入学率,也将输送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同时也期待,本轮扩招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因教育资源和水平存在差异,我国各地区的本科录取率差距较大。 2024年的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本科录取率超60%,河南、河北、广东等地不足40%。 化解这一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需久久为功。 应该将本轮扩招,作为增强教育公平性的关键契机。 “双一流”高校应向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予以倾斜,以促进教育公平。 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更加公平、更加优质的教育。 中国,一直在努力! |
|
|
|
![]() |
![]() |
实用资讯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4: | 2023年全球各国经济增长排名 zt | |
2024: | Boeing is in big trouble | |
2023: | Yellen: No federal bailout for colla | |
2023: | 中国的下一个目标会不会是促成阿拉伯和 | |
2022: | 从几张图看俄罗斯的现状与前途 zt | |
2022: | 注意一下最后那句话 | |
2021: | 碳基半导体突破瓶颈!中国能否打破美国 | |
2021: | 美国前副国安顾问博明:美中未来“爆点 | |
2020: | 澄清一下:我为什么说涡轮不是中国人 | |
2020: | 华人爱中国,爱的是那片土地和人民,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