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已经没人学了 zt |
送交者: 2024年09月04日12:18:53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土木建筑已经没人学了开学季,一条炸裂信息出现了。 说武汉大学建筑班学生集体跑路,因为学校开通了转专业绿色通道,所以大一的他们就都离开了。 原来四五十名学生,转得只剩4个人,直接导致教课的老师都比听课的学生多了。 为了在这份黑色幽默上加点讽刺,最后还说: “我是个很阴暗的人,老是希望景建规大学老师失业也去体验一下找工作的痛苦,省得天天PUA。” 同样被调侃的还包括其他大学和单位。 招不满人,岗位空缺,仿佛在说这下建筑学要完了。 情况有这么严峻吗? 事实上,源头的帖子没有指名道姓说这是武汉大学的事。 只是他发笔记时用了“武汉市”的地理位置,但IP地址一度又是上海的。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建筑班真只有4个人吗? 我在网上查了查,没听说有转专业绿色通道。 新闻里倒是说武汉大学放开了转专业限制,但那是从2024级新生开始。 而且,无论是土木工程建筑学院里的教授、副教授人数,或者建筑学专业的情况,都和帖子里说的某211大学不一样。 那就基本可以断定,这事跟武汉大学无关。 事是假的,但传统土建类专业如今真不吃香了。 985高校湖南大学拥有全国前十的土木工程专业,2022年土木工程学院转出98人,无1人转入,遥遥领先于其他学院。 转出去的学生,主要去了这些学院。 过了一年,情况有所好转,据说终于有2人转入土木院。 但与此同时,106人转出。 这种巨大的转入转出差距,在其他名校里不是新鲜事。 西安交大公布了2025年毕业生源信息,本科的土木工程明年有3人毕业。 网友非常疑惑,专业排名一度不错,怎么说也不至于招生只招3人吧。 虽然不知道究竟多少人转专业了,但曾经的金牌专业不再辉煌已成既定事实。怎么办呢? 显而易见,就要讨好考生。 一个办法就是降分招生。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和山东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在河南这个高考大省的招生不像往常一样容易了。 同济大学也不能例外,在山东的录取位次下跌了400多。 这条疯狂下降的折线图,已经说明曾经的中国土木建筑第一高校如何向惨淡的招生现实低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在招生总量未变的情况下,录取考生的位次下跌了近5000个位次。 争议最多的一幕发生在了广州大学身上。 广州大学普通物理类204专业组(规划建筑与土木工程组)的最低录取分数降到了453分。这都比学IT,学大数据的低了100多分。 当时刚刚从专科升到本科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物理类招生最低分都是555分。 看完这一分数差异,很多人抱怨:学建筑不如去技校学。 但愤怒于事无补,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讨好学生呢? 办法也有,就是缩短学制。 大连理工建筑学5年变4年,就是为了打破5年本科+3年研究生这种长耗时的培养方式。 毕竟高校圈里的老师教出来的东西,也常常跟现实脱节,那不如早一点放手学生去直面项目。 还有其他方法吗? 有,就是欢迎文科生。 华中科技大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学专业的大门向文科生敞开。 这并不是想专业融合、学术共进,而是真没啥好办法了。 因为过去十年,这所学院的本科应届生人数下降了26%,未来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这时候,一所大学给出了参照。 他们直接把学院里建筑两字删了,理由是招生招不来人了。 那就没学费,那老师的工资更成问题了。 这时候第四个办法呼之欲出:分流老师。 让他们去其他学院其他专业里凭本事吃饭。 我们知道,学生越来越少,老师不得不走的过程,跟学生和老师都没啥特别大的关系,他们只是身在其中,参与了进程,然后承受代价。 但也许有一天,想通这些问题时,他们会对一个经典理论感受最深: 你坐在上升的电梯,躺平或者引体向上都不影响你获得发展的红利; 但你坐在下降的电梯,不好意思,电梯的电费都得你付。 为什么大家都不报土木和建筑了? 说起来理由有千万个。 但对于学生而言,答案不过一句话——太不把我们当人了。 一般来说,985学生在设计院疯狂007,喜提月薪两三千,加年底绩效。 但这是以前,考虑到现在的行情,一些设计院能每个月给发底薪都算不错了,有没有绩效全靠天意。 现实的残酷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导致有的劳务派遣招工待遇一降再降,要求一高再高:
当网友还在吐槽这是结构性压榨时,院里老人已经对新人说大家都这么来的,然后拍拍肩膀告诉你: 看看别人,广州有的公司找学生,最高月薪600元,包吃包住,就知足吧。 (土木工程和建筑学是不同的专业类别) 如果这是行业发展前期倒也还好,一开始吃吃苦,后来大家一起享福。 但这不是上升期,而是可怕的着陆期。 一个学校的毕业统计数据显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落实就业率,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是理工科里垫底的。 惨淡成这样,很多人不相信这种图表的真实性。 然而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牛马”的悲欢各有各的悲剧。 三联生活周刊报道了坠楼者金辉的案例。 整个行业从上升期迅疾转入低潮,他身上有几十多个项目,越加班公司给他的工资越低,为啥。 因为很多项目都是恒大的,回不了款。公司没钱,那就只好委屈打工人了。 文章分析了背后的原因:关键在于建筑行业不平等薪酬制度和超长工作时间,并没有带来很好的回报。 文章没有直言的是,金辉这样任劳任怨的打工人还有很多,他们前仆后继涌入这个在走下坡路的行业。 人数有多少很难说清,但他们怎么生活已经有一个参考答案了:
翻译一下,差不多就是付费打工。 有的人想不开,有的人看得开。 知乎上相关话题火了后,有人提供了麻辣建筑师案例。 抖音上这位博主的画风非常直击男性痛点,性感都快溢出屏幕了。 她拥有粉丝60万,说自己是设计院的建筑高工,40岁。 大家看了表示很爽,一致称赞大长腿好看,可高工职称不是那么好拿的。 为了证明自己没说谎,她在屏幕前开了直播,讲了讲建筑知识。 谁能想到知识还可以通过大长腿的形式传播啊。 所以有人告诉她多多益善,大家也来理解这是时代的眼泪,不怪你:
金辉和麻辣建筑师的个人结局代表了行业的不同方面,但行业总是要向前看的,哪怕一个不是那么春天的前方。 现在很多地方的房子卖不出去,房屋新开工面积过去三年都是同比在降。 很多地方也不再开展大规模基建,这些方面都意味着许多建筑师和土木工程从业人员没有用武之地了。 也许一个人从稚嫩到成熟只需要十年。但一个学科从转专业大热变为高考冷门调剂往往不用十年。 这时候入行的年轻人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然后陷入沉思: 我学的是不是跟现实脱节; 我的行业是不是已经过气了; 为什么欧美的建筑师待遇那么好。 而且我明明那么努力,最后徒劳无功,是不该努力,还是选错了什么? 你什么都没有错,只是时代发生了不经过当事人同意的变化,导致自己的人生之路不得不有新逻辑: 考研的性价比不如考公了;考冷门文科甚至不如早点去干自媒体; 吐槽归吐槽。 这些可能都比不上在合适时候进入合适行业,然后赚到第一桶金。 但这种运气不是谁都有的。 寄希望于如此机遇,不如多想想怎么努力以便不吃大亏。 如果你不知道这些技巧也没关系,跳过花里胡哨的志愿填报广告,去贴吧看看土木人的“初心”: “那些劝别人跑路的,是不是自己吃不了这个苦就想着别人也吃不了苦?”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3: | 野猫论政 980:白宫发言人 - 华为Mate | |
2023: | y2k往这看:天然的铀中有0.7%是铀-235( | |
2022: | NASA又叫停!美国月球探测器,到底还射 | |
2022: | “启明星50”临近空间大型太阳能无人机 | |
2021: | 北方确实需要一个证交所,但不应该在北 | |
2021: | 印度人真的无敌——是我亲眼目睹的铁证 | |
2020: | 又在瞎折腾,蒙古族49年以来从没惹过麻 | |
2020: | 呵呵,臭大国又抓住k老师发了顿疯,反毛 | |
2019: | 金一南谈香港港独问题,反送中的根本原 | |
2019: | 林郑电视讲话,宣布撤回送中法案,这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