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了观网里一些对于方先觉将军的评价,感到很不公平。在如何对待本国战俘这件事上,国人真应当向美国人学习。
乔纳森·温莱特,1883年8月23日出生于军人世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温莱特接替麦克阿瑟成为美军驻菲律宾总司令并晋升中将。
1942年3月10日,麦克阿瑟将指挥权交给温莱特时嘱咐温莱特一定要守住巴丹,温莱特坚定地对麦克阿瑟说“只要我活着,我会一直坚守巴丹的。”
温莱特率领美菲联军在粮食和弹药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坚守了五十多天,
1942年5月5日上午10时,温莱特中将向华盛顿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在电报中他这样说到:“请告诉全国,我的部队和我本人已经完成了所有人类能过做的一切,我们捍卫了美利坚合众国和她军队的优秀传统……我带着深深的遗憾和对我顽强军队的无限自豪去见日军指挥官了。再见了,总统先生!”第二天,他率部下向日军缴械投降,被日军俘虏的美菲战俘达到了9万多人。
之后温莱特和其他战俘一样,在战俘营饱受摧残。
1945年8月18日,美国战俘营营救小组成员霍尔·雷斯来到战俘营,告诉温莱特将军:你们自由了。温莱特愧疚的对霍尔·雷斯说:“我对不起祖国人民,在战场上向敌人投降了。”温莱特十分担心美国人民会因为他的投降而轻视他。但是他回到美国后受到杜鲁门总统的亲切接见,麦克阿瑟还邀请温莱特于1945年9月2日参加了日军投降签字仪式。
回到美国后,温莱特被授予国会荣誉勋章,并晋升为上将,被任命为美国东部防区司令。
美国人民一直将他视为英雄,认为他是一位勇敢的将军。1972年,他们为他写了本书,名字叫《巴丹英雄》。
方先觉将军率领第十军三万多人,与十几万日军顽强作战,坚守孤城达四十七天,最终迫不得已向日军投降。虽然他没有壮烈殉国,但我们仍应给予他更多的是尊重而不是苛责。
今天某些人对于方先觉的苛责,与几十年前对待西路军失散将士和志愿军战俘的错误政策如出一辙,要我说,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