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要跟进中方禁令,美日坐不住了 zt |
送交者: 2023年09月28日05:12:24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俄罗斯要跟进中方禁令,美日坐不住了![]() 随着日本第二轮核污染水排海即将启动,俄罗斯食品安全监督机构近日发表声明称,可能考虑加入中国的行列,出台禁止进口日本水产品的措施。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上述消息一出,日本火速回应,称将对俄方声明进行审查。而一直力挺日本排海的美国也连忙为其撑腰,反驳俄方声明。 据环球网报道,9月26日,俄罗斯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俄罗斯联邦兽医和植物卫生监督局发布声明称,鉴于日本水产品可能受到核辐射污染的风险,正考虑跟进中方对自日本进口水产品限制措施的可能性,“最终决定将在与日方谈判后作出”。 报道称,该机构已致函日本,说明举行会谈的必要性,并要求日本在10月16日前提供有关出口鱼类产品放射性检测的信息,其中包括氚的含量。 当地时间2023年9月2日,日本丰洲市场售卖福岛海产品。图源:视觉中国 面对俄方声明,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日本将仔细审查俄罗斯的上述声明,正向俄方提供相关数据。 “日本正在详细解释水处理设备的安全性,并评估了辐射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我们将继续在不同层面提供高度透明的信息。”松野博一说。 松野博一还声称,没有科学依据支持来自俄罗斯的批评,“强烈敦促俄罗斯以科学数据为基础。” 与此同时,美国也再次为日本核污染水站台,反驳俄方质疑。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26日在记者会上宣称,俄方此举“没必要且不合适”“没有科学依据”。 8月24日,日本福岛,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被排放到海洋中。图源:视觉中国 日美声称俄罗斯的质疑“没有科学依据”,但俄方此前组织了数次科学考察活动,均被日本拒绝。 8月28日,俄罗斯科学院研究员谢尔吉延科向媒体表示,日本政府拒绝俄罗斯派科考船对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进行研究的请求。 他说,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俄方即开展了研究工作,组织了数次科学考察活动,但是日方限制俄方进入其专属经济区。因此俄方在距福岛150公里至300公里处开展研究,导致获取的信息十分有限,日方未向俄方提供任何数据。 而在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后,俄方也多次呼吁日方展现透明度,并对产地为日本的海产品加强监管。 俄罗斯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此前表示,俄方已从7月8日起对产地为日本的海产品加强监管。该机构指出,日本对俄出口的各类食品必须提供符合要求的相关证明。 8月30日,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牵涉科学维度的问题,理应根据现有法律和适用科学指标进行分析。 扎哈罗娃说,俄方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希望日本政府向有关国家提供所有必要的信息,包括对在排放地点采集环境样本的支持等。她指出,该核电站所属公司的运营多次被发现与其提供的信息并不一致。 至于美方在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的态度,扎哈罗娃指出,这完全是政治利益操弄。 扎哈罗娃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面对国际社会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正当合理质疑,日方频频以“缺乏科学依据”辩驳,试图颠倒黑白,混淆视听。 日方此前多次指责中国对日实行水产品进口禁令“缺乏科学依据”,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驳斥称,如果日方尊重科学,为什么要对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评估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将排海以外的其他可能处置方案一律排除在外?为什么核污染水排海受到国际社会强烈质疑,引发普遍愤慨?为什么迄今没有几个国家公开支持日方排海行动?为什么多达八成的日本民众对此表示担忧或不满? “难道日方可以向全球转嫁核污染风险,其他国家就不可以采取维护海洋环境和民众健康的应急保护措施吗?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汪文斌反问道。 针对核污染水排海,日本国内的反对声浪仍在持续。 北海道函馆市议会9月20日通过了一份意见书,称核污染水排放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无视渔业人员等群体反对声音的情况下,强行实施的行为,要求日本政府马上停止排污。 《福岛民报》社进行的民调则显示,61%的福岛民众认为,日本政府和东电对核污染水排放的说明不充分,66%的民众对核污染水排放对福岛水产品的影响表示非常关心。 当前,日本首批约7800吨核污染水已排入海洋。而第二批次排放也即将于9月底或10月初开始,排放量仍为7800吨左右。 按照日方计划,2023年内,日本总共将分4次排出3.12万吨核污染水。而要把核污染水全部排完,整个排污过程至少需要30年。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特别报告员19日指出,研究表明,即使是低辐射量的核污染水,大量排海后仍将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估量后果。 日本应该做的,不是以受害者的面目“鸣冤叫屈”,声称其他国家的管制措施“缺乏依据”,而是以加害者的身份检讨反省。日方若一意孤行,向全球转嫁核污染风险,必将为此承担长远的道义和法律责任。 |
|
|
|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2: | 瑞典地震学家在北溪线路上监测到两起爆 | |
2022: | 史上最尬火箭 又推迟了…美国登月火箭S | |
2021: | BBC 孟晚舟获释后,中国舆论场中的欢呼 | |
2021: | 孟晚舟获释不是中国无条件的“胜利”, | |
2020: | 我是不相信中医那套的,但高铁上遇到的 | |
2020: | “基建狂魔”又上新,这造型绝了!(图) | |
2019: | Mate30拆机报告已经出来了,美国芯片已 | |
2019: | 邓稼先上了历史教科书,而杨振宁上了物 | |
2018: | 印度提高进口关税以支撑本币 | |
2018: | 列宁论市场经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