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印度的第一位女总理英迪拉·甘地批准了一份印度陆军的军事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扩大中印边境地区的兵力规模,以增加在中印争议地区的军事优势。
这一项计划是为英迪拉·甘地提出的“重新审议印度的安全局势”政策量身定制的军事计划,也表明着,从1962年以后,印度再度拾起了向北扩张之心。
1983年印军的一个情报小组进入桑多洛河谷地区,并在麦克马洪线中国一侧建立了观察哨。针对印度频繁的军事动作,解放军做出了应对部署,双方形成了初步的军事对峙。
1986年印度陆军举行了代号为“棋盘行动”的军演,直接将解放军作为假想敌,陆军参谋长桑塔吉更是叫嚣称:印度军队已非1962年,现在可以将战线推进至雅鲁藏布江。
1987年4月,印军开始向中印边境大量增兵,并在桑多洛河谷地区越过麦克马洪线建立了7个哨所,我军也开始持续增兵做好自卫反击准备,同时西藏军区举行了代号为“87.4”的军事演习,刚从美国买的“黑鹰”直升机也加入了这次演习,以此来警告印度方面,不要采取过火的行动。中央军委更是直接公开表示:如果印度坚持其侵略行为,中国将不得不做出回应。
很多西方媒体也猜测,此时中国的态度和1962年相差不多,中印之间很有可能爆发第二次边境战争。其实西方猜的没错,当时双方都已箭在弦上,离战争爆发就差一道命令。
针对印军不断越境骚扰的行为,也是为了防止印军对我国领土的蚕食,1987年5月,西藏军区山南军分区某边防团副团长抽调了一个步兵连和一个侦察班组成了一支临时巡逻队对桑多洛河谷地区进行巡逻。
对于这次巡逻,副团长似乎是提早闻到了硝烟的味道,因此格外重视,要求巡逻队带了3门迫击炮、4门无后坐力炮以及3挺重机枪。此外跟随巡逻队的还有侦察参谋、作战参谋、步兵营的副营长等团级作战指挥员,这样的规模和配置足以进行一场中等规模的高强度地区战斗,事实证明,副团长的决定是对的。
巡逻队进入桑多洛河谷时已经是晚上了,正当副团长下令准备就地扎营的时候,侦察班传来消息,前面发现印军。
副团长立刻命令侦察参谋带着侦察小组摸清情况,通讯参谋联络军分区报告情况,作战参谋和副营长制定作战计划,各部队进入战斗状态。
根据侦察兵带回的情报,副团长估计眼前的印军有一个连,但纵深估计还有更多的兵力。看情况印军是想长期驻扎,而且印军已经占领了一些高地,我军巡逻队没有多少地形优势,一旦印军率先发动进攻,我军将会陷入被动。
然而更糟糕的是,由于错过了与军分区的联络时间,巡逻队无法汇报情况,也无法得到上级的指示。这个时候不能犹豫,副团长当机立断,各部进入攻击位置,随时准备向印军阵地发动进攻,通讯参谋则继续联络,请求支援。
第二天早上,副团长带着副营长和翻译来到印军阵地前交涉,要求印军退出我军阵地,但是印军极为嚣张,在争执过程中,一名印军士兵开枪击伤了我军副营长,最终副营长因失血过多而牺牲。
印军开枪在先,我军立刻按照攻击预案展开反击,很快就攻下了被印军占领的高地,这一次战斗共击毙印军13人,俘虏8人。随后印军纵深火炮向我军阵地进行炮击,一个加强连在火炮的掩护下向我军阵地发动进攻,但被我军击退。
印军久攻不下,便持续对我军阵地进行炮击,并出动空中力量对我军阵地进行侦察。面对这种情况,副团长下令加固工事,坚守待援,将战况向军分区报告,并表示已做好战至最后一人的准备。
西藏军区首长得知情况后立刻派了一个山地旅紧急向巡逻队进行增援,而印军也没闲着,在第三天派出了一个加强营再度对我军阵地发动攻击,同时调集了7个旅的兵力向桑多洛河谷地区增兵。巡逻队在打退了印军加强营的进攻后,弹药消耗已经过半,坚持不了多久了,好在前来增援的山地旅及时赶到,并带来了大口径火箭炮,做好了全面反击的准备。
由于印军来势汹汹,中央判断战争规模可能会进一步扩大,于是中央决定调集13军、21军、54军三个集团军进入西藏,成都军区开设前进指挥所。成都军区前指根据军委下达的指示,决定对印军进行大规模的反击,达到歼灭印军两个师,收复藏南两个战略目标,一举解决领土争端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巴基斯坦也做好了战斗准备,表示可以随时配合解放军作战,其实也是想利用中印冲突,在克什米尔地区获得一些优势。而美国也向中国提供了卫星侦察照片,显然在坑印苏这个联盟上,美国还是很果断的。
万事俱备,只等一声令下,第二次中印战争爆发就差临门一脚,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印度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第一个原因是苏联不支持印度的军事行动,当时的苏联已经是强弩之末,自己深陷阿富汗无法挣脱,哪还有心思看印度。同时美国和巴基斯坦的动作让印度显得极为孤立,让印度不得不思考是否要继续战争。
第二个原因是印度犯了和1962年一样的错误,严重误判了中国的态度和实力,印度以为中国当时还在和越南进行战争,又进行了大裁军,无法顾及印度方向,但从中国的调兵速度来看,中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另外印度以为现在的印军实力可以和中国一战,但是从桑多洛河谷的战斗来看,印军在火力和兵力都占优势的情况下还是打不过解放军的一个巡逻队,这很显然打击了印军的士气。
在经过一番的思想斗争之后,印度还是冷静了下来,主动派人和中国表示有意结束对峙,并撤出了争议地区的部分兵力,总结下来就是:怕了!
我军当时其实可以继续发动反击,毕竟对峙在客观上没有结束,而且这次冲突是印军先开枪,我军有足够的理由进行反击。但是还是考虑到国家进入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而且南方还在和越南进行轮战,再开辟新的战场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都不利,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和平解决这次冲突事件。
这次差点引发第二次中印战争的冲突由于没有进行大规模宣传,所以鲜为人知,但是这次事件对于中印两国的影响非常大,很大程度上让印度又安分了十几年,为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安全了国际环境。
目前这次事件并没有完全解密,关键人物的姓名还没有公布,但是他们的功绩和牺牲不能被我们忘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