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认识,需要在时代空间背景,及社会背景上的思考,本质上还是来自于生存空间扩张与内部安稳考虑两者的矛盾,北方匈奴在一直不断的骚扰,抢掠,为了长期的国家安稳,需要在内部有一种适合稳定的治民术,这样就可避免在内部与外敌之间两线麻烦,儒家作为合适的治理术就被推向了台面;地理条件因素,汉朝向北方的扩张,不可谓不凶猛,卫青,霍去病,苏武等,但是问题在哪里呢,在扩张没收益,没收益,白干,向北扩是劳民伤财的苦事。北方苦寒之地,以现在的条件来看,从加拿大,阿拉斯加,西伯利亚,北欧等,都是人口稀少的地区,不适合人的生存发展,因为北扩没收益,就取用了以防御为主的应对外敌之策,这样,汉朝的基本国策就是外御内儒,这一国策被各朝延续;
2:儒家配合了治理上的内稳需求,这内稳需求就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工商科技及人才的多元进取,人才努力的主要朝向是政事及文人,经济发展次要于稳定的国家需求,因为北方一直在虎视眈眈,所以小农经济为了稳定,好治理,成为主要的经济方式,因此,内求稳,儒家,小农经济,的三者是配为一体的,这内配合的一体是从属次要于,北方外敌随时攻击的国家安全需求;这样,在秦汉时的扩张武备文化,就转为农业经济与儒家的求稳治世,形成了内生的经济文化特征,两千年里,基本是这样。
外扩无收益,但是要紧防守,内部不求发展多好与儒家的社会秩序,对于武备(军工),墨家(科技工业工艺)是削弱与压制,这两点原因,是导致了两千年社会没有在工业上大发展与内生文明形成的根本原因;
3:反观西方,外扩有收益,美洲的黄金白银,东方的香料,茶叶,瓷器,丝绸,继而到非洲的奴隶贩卖,西方的扩张获得了大收益,这大收益需要军工上的支持,这样,不断的加强了西方的工业能力,西方在军工发展与扩张收益两者上形成正循环,完成了工业化,而在同样的时段里,中国还在小农经济与儒家社会秩序的坑里停顿;
4:西方的扩张性文化性质就在这过程里形成,对武备的依赖性,一直延续到现在;20世纪初,西方初步完成了全球殖民地的分配,八国联手对中,这是最后一块还未被分配的大肥羊,但是吃不下,联手都吃不下,捞了一笔后,各国在对中上各取一部分后达成协议,但是西方的扩张本性,停不下来,就形成了相互之间的进攻扩张,东边是日俄战争,欧洲是一次大战。德国由于一战的受辱与殖民收益的落后,在次扩张发动二战,美国在这段时间,通过武备的销售生产,快速完成了工业进阶,成为第一大国;
5:当中国内部形成小农经济及儒家的采用后,内部的个体单位活力竞争,除了皇室服务外,就朝向了农业依附的土地兼并,每个王朝后期,大量土地被豪强,官宦,皇室兼并,民不聊生,王朝被推翻轮回,关于这一点,提一下,教员是在城市武装工人运动失利后,通过农业考察,抓住了中国革命土改的本质问题。
--------------------------------------------------------------------------------------
总结:中国之所以在两千年里,工业没发展起来,本质原因是由地理条件决定的,形成是由于国政安全的需要;在于早期的外扩无收益及长年的紧张北方防御,为配合北方的紧防御,为了生存安全,内只好求稳,不能乱不能多动,用了小农经济与儒家文化与此要求配合,而小农经济与儒家文化,又会反过来对工商科技及人才发展取向,形成约束,这样,长期下来,中国的两千年就是在农业的范围里活动,社会发展缓慢,难以走向工业的突破,虽然其中有宋朝的技艺高峰,明朝的海外商贸,但都在长期安全维稳的考虑下消停,难以成就发展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