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印發的《關於調整預備役部隊領導體制的決定》(下稱《決定》)中明確指出,自今年7月1日零時起,預備役部隊全面納入軍隊領導指揮體系,由現行軍地雙重領導調整為黨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解放軍報》指出,預備役部隊全面納入軍隊領導指揮體系,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政治決定,是堅持和完善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的重大改革舉措。
「預備役部隊」是做什麼的?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詞。
預備役部隊既不是現役部隊,也不同於民兵組織。預備役部隊的書面詞條描述是:以現役軍人為骨幹、預備役官兵為基礎,按照軍隊統一的體制編制組成的武裝力量,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組成部分,是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的重點。其中,現役軍人主要編配各級軍政主官、部門主要領導、部分機關人員和專業技術骨幹。預備役軍官主要從符合條件的退伍軍人、地方幹部、人民武裝幹部、民兵幹部、地方與軍事專業對口的技術人員中選配;預備役士兵主要從符合服士兵預備役條件的退伍士兵、經過訓練的基幹民兵和地方與軍事專業對口的人員中選編。
黨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
預備役部隊區別於現役部隊,因為他們是「民」,但又區別於民兵,因為他們有軍裝、軍銜。在平時,預備役部隊只有現役人員,預備役人員不在營區居住,有任務時返回營區聽從指揮安排。目前,預備役部隊已經初步形成了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諸軍兵種齊全的預備役部隊力量新格局。
長期以來,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實行軍地雙重領導,這是中國武裝力量體制的一個突出特徵。因此,預備役部隊之前也是受軍地雙重領導。此次《決定》明確:預備役部隊由原先受軍地雙重領導,調整為黨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中央和國家機關、地方黨委和政府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履行國防建設責任,支持預備役部隊建設。
領導體制調整依據的原則是:軍是軍、警是警、民是民。預備役部隊全面納入軍隊領導指揮體系,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政治決定,是堅持和完善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的重大改革舉措。對預備役部隊領導體制進行調整,是全面推動預備役部隊轉型重塑,積極探索新型預備役部隊建設發展路子,為有效履行新時代軍隊使命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提高成建制快速動員擴編
從美、俄、英德等國家的情況來看,預備役部隊都是國家軍事力量的基本要素,各國都非常重視加強預備役部隊建設,這些國家的預備役部隊常年保持着較高的戰備水平。
解放軍預備役部隊姓「軍」以後,就可以進一步提高解放軍成建制快速動員擴編和提升聯合作戰能力,這是民兵或者其他後備力量不具備的優勢。
目前,解放軍構建的是「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系和「軍委-軍種-部隊」的領導管理體系,預備役部隊在相關體系中具體如何「佔位」,還有賴於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進一步推進。不過,我們有理由相信,預備役部隊的「時刻準備打仗」將成為一種常態,「若有戰,召必回」也將成為一句更加具體的號令。
■《人民日報》公號「俠客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