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为浮云遮望眼——对中国“债务破产论”的全面辨析
驭风
近期,许多网媒爆大料,说中国公私债务达到骇人听闻的高度,甚至比次贷危机前的美国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面临雪崩式破产的边缘。连西方许多主流媒体,包括权威的经济类报刊也随之附和,罗列的数据精确得让人不敢不信。而且这还有个很唬人的学术名称,叫“明斯基时刻”(Minsky Moment)也不啥的,反正听着听挺像是让人插翅难逃的经济铁律或者世界末日似的。这让仇视中国的人看了弹冠相庆,奔走相告;关心中国的人读罢五内俱焚,寝食难安。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驭风将以详实的数据和客观的分析,带列位看官了解下真实的情况,希望大家读后能够免疫于FLG的忽悠和西方的逻辑陷阱,从而对中国的未来到底是光明还是凶险有个客观的认知。
所谓债务,确实是个大问题,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乃至更早前较小规模的阿根廷债务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等等,都是源于债务。而出问题的债务,包括公债(又分中央政府和地方的债务)和私债(又分企业债和个人债),驭风会逐一进行梳理和评判。
一、中国的中央政府债务情况
据中国财政部不久前公布的截止2017年底的权威统计,中国中央政府的债务为13.48万亿元人民币。啥概念,除以82.7万亿的GDP,中央政府负债率仅有16.3%!
想想时常突破100%负债率大关而造成政府关门的美国,以及常年保持在250%左右的日本,中国中央政府的负债与全球任何国家相比都低得惊人。连炒作中国债务危机论的人都不能不承认,这一项指标,是低到做梦都要笑醒的水平。
附送一张全球各国人均公共债务负担示意图(2016年底数据),直观地看看各国政府都对本国百姓干了点啥事。找不着中国?在11点中方向那个小绿点就是,人均1300美元。看了是不是很开森?是不是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无债一身轻的国民?
对这个毫无争议的问题,我就不多说了,只顺便提个不以公私债务主体分类而以债务计算货币分类的内外债问题。内债都好说,毕竟国家拥有铸币权的主权,最不济时可以多印点钱来稀释债务,这种“量化宽松”只要不搞到党国和津巴布韦那样“无限度宽松”的地步,是出不了大事的。但外债是外汇计价的,你不能自己乱印外汇(除了美国自己),因此外债要还不上,真可能是会逼得政府跳楼的。像阿根廷、希腊啥的,就是被外债逼得走投无路的,而前述日本公债率这么高,但因为基本上是内债,鬼子心里踏实得很。
而中国截止去年底的外债总额只有1.7万亿美元(其中极少部分是政府借的公债),负债率仅14%(外债除以GDP,国际公认的安全标准是20%),债务率仅71%(外债除以年出口收入,国际安全标准是100%),偿债率仅7%(同一时段内需要偿付的外债本息除以同出口收入,国际安全标准是20%),都是安全得不要不要的低水平。而中国的外汇储备则长期保持着3万亿美元以上的世界第一规模,要短期要支付的外债本息仅占外汇储备的35%,也是远小于国际公认的100%的安全线。
一句话吧,只要中国乐意,分分钟内就能偿清所有外债,剩下的外汇还绰绰有余。中国现在每年往境外投资一两千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者,也证明手头的外汇多么充裕。中国无外债风险,也是件毫无争议的事实。
二、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这是近年来被热炒的话题,也是中国债务危机论前一阶段的主攻方向。
搁十年前,中国几乎就没有地方债的问题,因为地方政府在理论上就没被允许借债。这些地方政府原来也不缺钱,虽然省级以下的政府没有税收收入,但各市政府都可以卖地呀,以房地产市场之火爆,每年随便卖个地王啥的就能圈不少钱。但近年来地越卖越少了,中央控制得也越来越严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就难以为继了。可地方总还得发展,城市改造、民生提高、产业发展等等,全要花钱,因此就得寻求别的“融资平台”。偏巧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其中中央只出了一万亿,另3万亿靠地方出,那总得放宽限制让人家融资吧。因此地方债问题就一下突显出来了。
前几天有人说地方债是那4万亿刺激政策造成的,这个驭风就得替当时的中央报屈了。中央只让你筹3万亿,可没让你筹30万亿,后面的情况失控是地方乱来造成的,不能算到老温头上。关键是,中央及时发现了这一重大隐患,并立即出手严厉控制。在刹住增量后,中央又出台了一系列化解存量,包括以地方债券置换等方式,并划定了合理的控制目标。
以上措施的作用是很显著的。据前述财政部披露的权威数据,截止去年底,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为16.47万亿元。啥概念?与各地方政府的综合财力相比,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为76.5%,不是个什么惊人的数字。
即使我们把中央和政府两级政府的债务相加,总的政府负债率也不过36.3%而已,依然是个令人梦里都要笑醒的低水平。更何况,一码归一码,中央早说了不为地方债背锅,谁乱来谁自己买单,拖累不了全国人民破产。
我知道,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说,你这个统计是有“水分”的,并未真实反映地方债的严重程度。这些反驳的文章我都看过,其主要论据是上述统计仅是地方“纯债务”部分,而地方政府为那些“融资平台”做的担保等并未计算在内。按他们的话说,加上担保等,总额至少有二十万亿以上,甚至还有人说得翻一番达到四十万亿的。但驭风不得不指出,虽然从资金链的角度,你担保的项目如果黄掉了,这钱你得出,从会计角度说是一种间接债务也不无道理。但毕竟借债与担保是两码事,张三借钱给李四,是李四的债务,你从中作保,如李四还不上来你确实应该先垫上,但李四早晚还得还你,这跟你欠张三钱不是一个性质的问题。地方政府能出面作保的单位和项目,多数还是比较靠谱的,银行也是做过评估的,而且其经济效益往往会比政府直接投资的公益项目要好不少。
关键是,从资金链的角度,因为近年来中央采取了前述地方债置换等化解手段,这些地方政府债务大都得到展期,而且未来的利率也极大地降低了,也就是说原来有些风险大的高息借款已经被处理掉了。与地方财力相比,已经得到了有限控制,完全可以承担,并无崩盘之虞。
驭风认为,地方债的存在是有理由有必要的,根本不需要彻底消灭,只需要控制在合理安全的范围内就好。个人估计,地方债控制在20万左右,是个既让地方有源头活水又不会造成金融风险的安全范围。前几年确实出现了巨大的地方债风险,但那不是因为地方债多到还不起,而是这个从零到有再到多的速度太猛了,所幸中央及时有效遏制,这个风险已经完全控制住了。
三、企业债
在中国政府有效遏制地方债后,中国崩溃论者就转头攻击企业债问题了。甚至有人夸张地提出,中国的企业债“甩帝国主义几条大街”,“他们十辈子也赶不上”。
可即使按他们使劲往多了算的数据,中国企业贷款也大体相当于80万亿人民币,与GDP总量相当;再加上些债券,不过90多万亿元,GDP的120%。而国际上企业负债的平均水平大约是80%,我没看出来,100%或者120%怎么就比80%产生了几条大街或者十辈子的差距了。
你怎么不说中国的公债比他们少得多呢?你怎么不说中国经济比它们繁荣呢?经济形势好和利润高,自然就能让人更放心地多借些钱以加速发展,崛起型国家的债务率肯定是要比守成型国家高得多的,这很正常。
光这点指责当然是没分量的,所以这些人严正地指出,中国企业的主体是国企,而国企欠的钱就是国家背的债,就是全体老百姓的债。是土共的无德无能,让百姓凭空背上了如此巨大的债,几十辈子都还不清。听了如此骇人听闻的指控,就问你毛骨悚然不?就问你义愤填膺不?就问你想揭杆而起不?
现在明白这些人不停地算花账炒作中国债务危机论究竟是想达到什么政治目的了吧?
我就不懂了,中国是商品经济,法制社会,企业不管是国营还是私营,都是自负营亏的,就算破产了,连政府都不给背锅的,怎么可能让我们小老百姓跟着还债呢?
而驭风想指出的更关键一点,那个八九十万亿的企业债,确实有一部分是国企欠的,可大家千万不要忘了,那放款的另一方债主,却几乎百分之百都是国有银行呀!里外里,从国有经济的角度,这个资产负债表,是杠杠的几十万亿正资产,而不是神马债台高筑。这些借机挑唆中国百姓与政府关系的人,怎么不说政府为每个百姓都挣下了一大笔钱呢?
改革开放,国企改制,国有经济占中国经济的总量确实在相对减少,但国有资产总规模的绝对数字却在以惊人的速度爆涨,国有资本是中国经济压箱底而别国没有的一笔巨额财富,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更何况,国有银行贷款给国企,本来就是左手进右手的事,有什么债务崩盘的风险吗?
据国资委的消息,截止去年底,中国国企的负债率是65.7%,其中规模以上大型国企的负债率为55.5%,而且上述数字在呈逐渐下降趋势。目前中国政府仍在致力于国企降杠杆,预计到2020年,上述负债率会进一步下降2个百分点。而民企的负债率,通常是比国企的还要更低一些。横比下,美国企业平均负债率较低,在40%-60%左右,而欧洲和其它国家的通常在50%-70%,新兴经济体略高一点属于正常,而中国的情况在安全范围之内。
四、个人债
这是个近年刚刚被热炒的新话题。你可以不怕国企亏损给你造成负担,但你能不怕自己还不上钱吗?
据权威统计,截止去年底,中国居民贷款余额是40.5万亿人民币,相当于GDP的48.98%。啥概念?这个指标在经济上被称为居民杠杆率,西方发达国家通常是70%到80%左右!
在你觉得这些人无理取闹的时候,人家又以权威的口气指出了:“中国的居民杠杆率虽然还低于国际水平,但增长的速度惊人!”据说是只花了十年时间就接近了美国人四十年才达到的水平。
诚然,中国居民杠杆率以往很低,1996年才3%,十年前也不过18%,这个增速确实听着吓人。但我们从生活常识都能联想到,那是因为过去中国百姓几乎不向银行贷款啊。可近年来,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理财观念的现代化,我们买房要贷款不?买车要贷款不?百姓能大量使用银行贷款,这本身是种社会进步的体现。贷款消费,难道不是美国朋友身体力行的“先进生活方式”吗?不是前几年还拿美国老太太轻松买房的经验来教育只会攒钱买房的中国大妈吗?不是犹太人在各种成功学经典中一再教育我们要学会以钱生钱吗?怎么我们真跟他们学,还只学到一半,就被断言要自取灭亡了?可见,中国居民负债上升,并非财务状况恶化,而只是理财观念转变而与国际并轨了而已。
这些人为了危言耸听,还使用了将居民债务与“个人可支配收入”对比的方式,以便让数字显得更大。我首先要说,前述居民杠杆率是最权威、最常用也最科学的统计方式,可啥叫个人可支配收入,各国算法不同,很难有精确的统计和对比。比如我去藏区旅行,发现那里有的牧户养成数千头牲畜,按西方的GDP测算方式,产值相当可观。但他一年只拿出几头来卖,“个人可支配收入”低到在中国都算贫困户的水平。你觉得这样算科学吗?即使在城里,虽然毛收入要去掉个税和五险一金啥的,个人可支配收入会大打折扣,但美国人难道可以不交税?这种能到手的个人可支配收入会缩水多少,这个在美国的网友心里都清楚。
有人就测算过,按贷款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这个美国在次贷危机前曾达到130%!而所谓“明斯基时刻”,说的就是2007年8月的美国。可美国人的消费习惯跟中国能一样吗?美国的风投公司多么冒险而中国的银行又多么谨慎。中国人从来都是勤俭持家的,借银行的贷款买房都是量入为出,而银行也从不为根本没有还款能力的穷困家庭放什么“次级贷款”。
驭风尤其要提醒那些跟着起哄的西方经济学家们:“你们对中国国情懂个毛!”你们只看到中国居民从银行借了多少钱,可你们知道中国百姓往银行了存了多少钱吗?说出来吓死你们!
同样截止去年底,中国居民的银行存款余额高达64万亿!64-40=24万亿,中国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同样也是正的。不是百姓欠银行的钱,而是银行欠百姓的钱好不好!
这还是中国居民储蓄率从2010年前50%快速下降到目前的的结果。而储蓄率下降,不是说百姓钱越来越少了,而是理财的手段多了,买房买股买黄金买国库券都是投资,哪个都比存银行的收益高。以目前的低利率,存银行取利息是要被当成傻子的吧?算上百姓投往其它领域的理财产品,中国居民的实际可支配财富增长是相当可观的。不说别的,仅沪深两市的总市值就大体相当于中国的GDP,其中相当部分是居民持有的股票;而我看到有资料显示理财产品的规模高达30万亿,也都是百姓的钱;更不用说百姓购买的房子值多少钱了。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不仅体现在国强,更反映在民富。四十年下来,民间的财富殷实了太多。今天有人跳出来说,四十年来中国百姓不仅没积累到财富,还欠了一PG债,这也能有人信?
五、为何有如此荒唐的中国债务破产论?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终于可以有惊无险地回归生活中的直观感受:这些年,随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家和百姓确实在变富,而不是变穷。所谓我们穷到要破产的谎言,纯属居心叵测的炒作和违反常识的歪曲。
从受众的角度反思,我们确实有些思想观念需要转变,不要一听欠债二字就焦虑不安。贷款是商品经济社会最常见最正常的经济行为,一个经济体如果贷款太少就说明其活力不够,资金流转不畅,经济效益太差。而如果贷款太多,远超偿债能力,那才会是风险过高,存在资金链断裂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
驭风前面提到过,有借必有贷,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截止去年底,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规模高达252万亿元人民币,存款总额有157万亿元(前面提到的64万亿居民存款再加上企业单位存款)。
中国银行业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美国。对,你没看错,早在2016年,中国银行业总资产就以33万亿美元超过欧元区的31万亿美元,达到美国的16万亿美元的两倍以上,更完全辗压日本的7万亿。这,就是今天中国银行业的实力!
而这么巨额的存款,当然是需要放贷出去的,它就相当于经济的血液,充分流动才能带来生机活力。而你放出的贷款,从另一个角度,可不就是企业或个人的债务嘛,你能说这种债务越少越好或者最好没有吗?
既然中国的银行业资产和存款超过了自身GDP的三倍,那么中国的所谓负债率达到GDP两倍,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而目前中国的银行业放贷规模却只有129万亿元。跟上述银行总资产和存款额相比,很显然,这个放贷力度不是太大而是偏小了。钱现在淤积在银行里,许多需要钱的企业和个人贷不出钱来,这是中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难题之一。驭风认为,这方面中国过于保守,应该加大对企业和个人的贷款支持力度。换个角度讲,企业和个人的债务应该再增加些,才对经济发展更有利。而如果像这些人建议的那样,进一步收紧银根压缩债务,必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的下行压力。
当然,银行贷款不能像美国在次贷危机前那样瞎放的,关键是你得能收回并且赢利,或至少不能造成还不起的坏账。中国当年曾有过“三角债”严重而坏债率普遍达到20%以上的危险状态,后来是老朱当总理时花大力气整治好的。毕竟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国企之间相互欠债是相对容易解决的,不像欠外债那样是“真欠债”。目前,中国银行业的坏账余额有1.71万亿,坏账率1.74%,而“关注类贷款率”也只有3.49%,搁全世界都是很低的水平。目前商业银行手头用于坏账损失的准备金有3.07万亿,拨备覆盖率高达181.42%,根本不足为虑。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利润率为12.56%,很良性。而流动性比例为50.03%,流动性很充分。以上述放诸四海皆令人羡慕的统计数字,怎么居然有人敢得出中国资金链要断掉的谣言呢?重要的话再说一遍,中国的银行业现在不是过于激进,而是偏于保守了。就算全世界的银行倒闭两轮,也轮不到中国的银行出事。
从造谣者的角度分析。如果说FLG之流成天造谣生事也就罢了,可这里还有不少国内颇有名气的学者,甚至西方权威的经济类报刊也跟着起哄,难道他们也狗P不懂吗?我只能怀着最大的善意推测,这些西方经济学者,以及他们的中国好学生,根本不了解中国的特殊国情,一拿到几个数字就据西方的“常识”仓促推导出灾难性的结论。
这就好像驭风有次去医院做体验,医生拿到化验报告后大吃一惊,坚定地建议我直接住院检查并且通知家属尽快过来,其严肃的表情把我都吓着了。直到我注意到其纠结的是那个直追癌症晚期症状的白细胞数字时,就小心的探问这是否与我前几个月一直在高原旅行有关。她听了恍然大悟,大笑着叫我赶紧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