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警告中国在南海“战略透支” 风险愈益增长
南海舰队作战舰艇
2月6日,“创新·变革·机遇--2016盘古智库论坛暨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年会”在京揭幕,其中盘古智库与新浪国际联合主办的国际关系分论坛 “当前南海局势分析”在香山书院举行。盘古智库顾问委员会高级顾问、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国务院参事时殷弘及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倪峰在论坛上分 别解读了目前的南海问题。
时殷弘在发言中提到,十八大以来有一个越来越清楚的中国对外政策大目标,就是增进中国在亚洲西太平洋、特别是西太平洋西部的影响力。从十八大到 2014年秋季,为这个目标服务的主要政策工具是战略军事,推进了中国的“硬权势”,包括战略军力更加大踏步显著增强,战略活动范围急速显著扩展,同时强 有力地支撑了中国在南海和东海的领土领海主权声索。然而,它们也多少妨碍了中国的国际“软权势”,增进了中国东部周边的战略、外交环境的复杂性,同时伴有 与日美显著增加了的冲突风险,且作为其主要反弹,客观上促进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强化和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进程。
时殷弘认为,中国战略性军力的急剧增强仍在继续,甚至是以加速度继续,世界已经看到西太平洋、至少是西太平洋西部的中美军备竞赛显著浮现。以战 略军事为主的中国对外战略,如果长时间照2014年10月以前的情况持续下去,我们就有“战略透支”愈益增长的风险。因此,从2014年秋天开始,中国政 府大力从事“战略经济”的规划和推进,它基于中国巨大的经济金融实力和更广泛的外交,而且也契合一项紧迫的国内需要,那就是在国内经济增长缓慢的形势下, 力求显著增进中国产能的境外需求。中国当前关于亚洲和西太平洋的战略路径成了一种复合性路径,但在“战略军事”与“战略经济”之间,有着某些不可忽视的相 互“抵触”,当前这方面特别突出的是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的需要与南海局势紧张之间的矛盾。
时殷弘还提到,新型强国对既有强国的一个基本互动逻辑。古今中外,新型强国倾向于一次又一次地从有限推进得益,也因此容易缺少减小冲突动能的意 愿。与此同时,力量衰减中的既有强国为规避难以承受的冲突及其升级,倾向于一次又一次地被迫收缩或在事实上的有限退让,但到最终很可能会认为无可再退,以 致决心一搏。新兴强国较容易漠视克劳塞维茨所说的“胜利的顶点”,既有强国则容易漠视“退缩的底线”。这种形势可能已开始在南海问题上浮现。
需要看到,在战略大局中,有个问题是我们的对外关系和外交上突出的,那就是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中国周边对外关系状况最近情况不佳。与此同时,中 国过去多年花了非常大精力经营的对美关系到现在为止也很复杂。应该遵循战略大局,搞好周边,经营亚洲,最终迫使美国接受中国作为世界强国的亚洲地位和战略 地位。南海问题上有一个总的战略原则,即维权维稳的原则,我们当然要维权,但维稳也很重要。
近一段时间需要防止中美战略性竞争和对立进一步急剧增进,也需要继续将改善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作为外交非常重大的组成部分。南海问题上必须增 进我们的军事实力,必须增加我们的主权存在。然而另一方面,假如南海问题使中美发生冲突,或者冲突过早到来,毁坏我们和东南亚海洋国家的关系,那就是极不 利的。如果没有维权与维稳之间的大致平衡,全局的困难会加剧。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副所长倪峰提到,随着2010年以来美国对南海问题的介入,南海问题的性质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由最初中国跟周边地区的争端,演化成中美战略竞争,而且日益成为中美战略竞争和战略博弈的一个焦点。美国的政策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全要素性和战略性。
倪峰在发言中提及,美国就南海问题的军事投入已发展到战略武器的层级,从派出一艘驱逐舰到不久之后的B-52战略轰炸机“误闯”事件,再到几个 月后派遣航母战斗群巡航南海,美太司令更是声称,将在西太地区追加部署更多核潜艇。短短几个月内,美国就将其在南海的军事力量展示从单体驱逐舰、轰炸机急 速拉升战略武器层级,展示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对峙的决心,表明美国对我在南海岛礁建设的军事反应已由“骚扰”迅速转向了“威慑”。
今年1月30日,美国还派出威尔伯号驱逐舰驶入我西沙中建岛12海里水域,其中包含有一种明显的意涵,就是要将在南海问题与中国有争议的国家都 充分调动起来。2月15日-16号,美国-东盟首脑峰会在加州举行,在南海问题在不断炒热的背景下,把这么多的东盟领导集体拉到美国本土,其意味非比寻 常。从去年开始,美国积极打造一个所谓的美日印澳“钻石同盟”,在美国的推动下,这一“同盟”已初显雏形。去年年底,安倍访印,随后发表的日印共同声明, 两国都提到了南海问题。今年2月26日,澳大利亚发表了2016年国防白皮书,提出要增加军费,南海局势紧张是理由之一。前不久,美日印三国宣布将在南海 地区举行联合军演。近期哈里斯又访问印度。倪峰认为,美国就南海问题将这么多的域外大国调动起来,这显然属于一种战略性的举动。
倪峰还提到,中美在南海问题的竞争显然是在一个循环升级轨道上,美国对这种竞争的投入是全方位、全要素性质的,具有明显的战略性特征,在近期形成一种战略妥协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鸣谢 新浪天下周刊 文晶 金江歆 王媛媛 杨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