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给猪队友老朽看)光亭:抗美援朝志愿军为什么要敌前潜伏 |
送交者: 2015年06月07日21:44:03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以及所谓人体生理极限的讨论都非常热火。就以邱少云的事迹来说,几乎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在烈火焚身上,关于志愿军为什么要采取潜伏,又是如何潜伏的,却很少有人谈起。笔者就来聊聊志愿军的敌前潜伏战术。 为什么要敌前潜伏 几十人、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悄无声息地在敌人眼皮底下整整潜伏一个白天,只要有一个人暴露,那么这潜伏的几十几百人就很可能在转眼间被敌人的炮火所消灭,这个道理实在太简单了,为什么志愿军还要采取这种极具风险的战术呢? 在抗美援朝第一阶段的运动战期间,在志愿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攻三个山头,不守一个钟头。”这反映出志愿军部队都宁愿进攻,而不愿意防守。因为防御时要承受美军飞机大炮的猛烈轰击,在火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确实非常艰难;进攻时只要冲锋果断,美军炮火往往来不及反应,就已经冲上阵地和美军短兵相接了。而且进攻作战只要成功,就会有不小缴获,防御作战就算守住阵地,也少有缴获,完全是赔本买卖。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话。 但是到抗美援朝战争进入阵地战阶段后,情况就不同了。以上甘岭战役为代表,志愿军全面采用坑道防御战术,加上炮兵力量的增长,已经可以有效组织防御。而在进攻方面,双方的防线都相对稳定下来,防御阵地的构筑越来越坚固,志愿军要想在美军巨大的火力优势下攻下阵地,也就越来越困难。
坚守坑道的志愿军部队夜晚派出小分队袭击敌人 特别是如果阵地前是开阔地,它基本就是被美军火力全覆盖的死亡地带,几百米的开阔地,一个连冲过去,最后就只剩下一个班都是常有的事情。比如上甘岭战役中,在通过美军炮火封锁下的一千多米开阔地时,1个一百来人的连队就伤亡了72人! 另外,美军当时掌握着战场制空权,所以志愿军很少在白天主动进行作战,进攻基本都是在晚上。如果两军阵地之间距离较大,从天黑后开始进入进攻出发阵地,再发起攻击,就算比较顺利,拿下阵地也要凌晨时分了,还来不及巩固阵地就已经天亮了,天一亮美军就会在优势火力下反攻,便很难顶得住,得而复失也就在所难免。 这样一来,进攻战反而变得比防御战更困难。进攻具有大量坚固永备工事的筑垒地域,就成为志愿军在阵地战阶段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解决在接敌运动中减少敌军火力杀伤。志愿军这才想出了剑走偏锋的敌前潜伏的险招。因为敌前潜伏虽然风险比较大,但既可以避开美军的火力封锁,又可以节约战斗时间,还是利大于弊。这也是当时战场情况发展的必然选择。 1953年5月,为了夺取北汉江东岸韩军据守的方形山阵地,志愿军第60军第180师(也就是在第五次战役中损失最大的部队)集中第541、第539团各2个连约400人组成进攻分队,在前一天夜里进入敌阵地侧后树林里潜伏,整整一个白天,虽被敌人冷炮打伤数人,但始终未被敌军发觉。当天晚上战斗开始后志愿军炮兵5分钟炮火突袭,潜伏分队紧接着发起攻击,仅用14分钟就突入阵地并将守军一个营全部消灭,随后又打退了敌人50多次反扑,最终巩固住了方形山阵地。这一战斗是阵地战阶段开始以来,志愿军首次攻占敌军一个营防守的阵地,也是第一次运用潜伏战术的成功战例。
战役前60军指战员反复进行沙盘推演
指战员们摆沙盘研究战斗动作
“新华社报道方形山争夺战” 潜伏可不是那么简单 潜伏战术说说很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可绝不是悄悄地往那一趴这么简单。毕竟潜伏战术风险极大,稍有不慎,那就是满盘皆输。所以志愿军在采用潜伏战术时,前期准备工作也是非常充分的。 首先,对于潜伏地点的选择。不是每个阵地都适合潜伏,所以要根据进攻目标的阵地大小,守军多少,地形怎样,进行综合考虑,最后才确定潜伏的地点。这是潜伏战术的第一步,必须非常谨慎。 其次,潜伏分队的挑选和动员。潜伏分队的规模主要根据攻击目标的情况来定,既要保证有一定的兵力优势,又不能太大,潜伏兵力大了,暴露的可能也就自然相应增大。所以潜伏分队规模也是要仔细考量的。至于潜伏分队的人员,必须精挑细选,一定要有高度的思想觉悟,还要有过硬的单兵素质以及实战经验。潜伏人员选好后,都会进行思想动员,使每个人都明确潜伏的意义,特别是把潜伏纪律牢牢地记在心中,树立宁可牺牲个人也要确保大局的思想。正是因为思想动员到位,才使所有的潜伏分队人员都有高度的大局观念和牺牲精神,在众多的潜伏战例中,像邱少云那样受伤之后坚持不动的英雄战士也不是一个两个。 然后,就要进行针对性训练,重点是要解决在潜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吃喝拉撒,比如咳嗽打喷嚏,比如蚊叮虫咬,还有怎样保证在潜伏状态下的通信联系,以及如何应付敌军可能的侦察或是冷炮。其中敌军的侦察活动是最有威胁的,所以潜伏分队进入潜伏地点后,后方的观察哨就严密监视敌军阵地动静,一旦发现敌军人员可能进入潜伏地点,就立即以冷枪冷炮射击迫使敌军人员退回工事,保证潜伏分队安全。至于敌军的冷炮,就只能靠潜伏分队自己了,即使出现了伤亡,也都必须遵守铁一样的潜伏纪律,不能有丝毫暴露。 战斗开始前,通常会选择与潜伏地点地形接近的地方,来让潜伏分队进行潜伏演练,还要专门组织观察哨进行观察,如果发现潜伏分队,就要根据暴露的原因进行改进。通过这样最接近于实战的潜伏演练,让潜伏部队真正明确潜伏的要求和技能,掌握潜伏战术。 实战中,通常是在进攻前一天夜里进入潜伏地点,要整整潜伏一个白天,通常都会在12小时以上,直到第二天黄昏,天色黑下来之后发起攻击。如果有可能,还会在潜伏地点预先挖掘屯兵洞和坑道,以便于部队潜伏。如果阵地前有雷区,还必须先派出工兵提前悄悄地清除地雷。 只有经过这样充分的前期准备,才会真正开始运用潜伏战术。从1953年6月开始,志愿军的潜伏战术运用越来越娴熟,潜伏分队的规模也从最初的排连规模逐渐发展到营团规模,甚至出现了三千五百人的大潜伏。 最成功的三千人大潜伏 那是1953年秋季,60军计划挟夏季反击战役的胜利之势,继续发动秋季反击。这回60军选中的目标是883.7高地、949.2高地和十字架山一线,这块宽20千米,纵深9千米居高临下的山地,可以俯瞰志愿军纵深十几千米范围的阵地,对志愿军威胁极大。所以60军决心拔掉这个“楔子”,只是防守这块阵地的韩军有一个团,志愿军投入进攻的兵力至少要3000人,才能确保在拿下阵地后还能顶住敌军的反击巩固住阵地。 在作战会议上,志愿军20兵团代司令员郑维山提出敌我主阵地相距3000米,中间深谷相隔,可以让部队提前隐蔽在敌阵地前沿,第二天天黑后发起冲击,当晚完成攻击战斗,争取四五个小时抢修工事,补充弹药,天亮后就可有效反击敌人反扑。但是潜伏部队至少要3000人,这可不是几十人或几百人的小部队,这个风险实在太大了。所以郑维山话语一落,全场一片寂静。只有60军军长张祖谅也认为敌阵地前沿长满茂密的灌木和野草,具备隐蔽潜伏的有利地形条件;敌所在高地附近有溪流,流水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掩盖潜伏的声响;运用炮兵火力对敌实施火力干扰,做好佯动和伪装;同时严明潜伏纪律;最重要的是三千人兵力在敌前潜伏,是从来没有过的,完全可以出敌不意!
志愿军20兵团代司令员郑维山
60军军长张祖谅 根据这个大胆的计划,60军进行了充分的战前准备。 6月9日19时30分,潜伏部队包括535团团部、542团团部、15个步兵连和4个机炮连,总共3500人陆续出发,于10日凌晨4时前全部进入潜伏地点。5时过后,天就逐渐亮了。天亮后,敌军不时打上几发冷跑,到7时许,已有8名战士被冷炮打伤,好在他们位置比较靠后,按照预定计划,前沿部队派出小分队假装是侦察活动,将伤员运回。 但到了下午14时许,敌军的冷炮打中了535团5连战士张保才,他的位置在前方,距离敌军阵地很近,所以根本不能包扎,稍有动作就会被发现。他以高度的牺牲精神和纪律性,坚持一动不动,直到流尽最后一滴鲜血。 18时许,敌军冷炮又落到了542团部队的潜伏地点,8连战士苟子清腹部受伤,肠子都流出来了,但他将肠子塞回肚子里,再用毛巾紧紧扎住,仍然坚持继续潜伏。
6月9日出征誓师大会上,181师542团团长武占魁把签有突击队员的红旗授予8连连长蔡麦田 19时30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佯攻部队540团2连、539团2连、4连开始向949.2高地发起攻击,吸引敌军注意。20时20分,志愿军炮兵316门火炮猛烈开火,经过20分钟的炮击后,潜伏部队不打信号弹不吹冲锋号,突然紧跟着炮兵延伸射击的弹幕发起了冲锋,守军根本没想到志愿军这么快就冲了上来,完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仅仅15分钟,潜伏部队就突破了敌军防线,50分钟后就将守军韩军第5师27团基本消灭,占领了以三个高地为核心的防御阵地。之后60军又击退了韩军数十次反击,巩固住了新夺占的阵地。此战60军扩展阵地45平方千米,歼敌14800余名。这一战绩在志愿军阵地战阶段,可谓是独一无二的辉煌胜利了。
攻上883.7高地后,志愿军搜歼残敌 三千人的敌前大潜伏,绝对是战争史上的奇迹,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志愿军之所以采用潜伏战术,也是在没有制空权,没有炮火优势的情况下的无奈和苦涩的选择。在没有技术装备优势的情况下,几乎是完全是靠着志愿军战士的忠诚、勇敢和牺牲,来换取胜利。
前线战报
整个战役期间的钢铁运输线 |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4: | 俄网友看中国军力报告:美独霸世界日子 | |
2014: | 981后续!阮晋勇反对越共表决 寻求党外合 | |
2013: | 看来奥巴马去LA是临时起意,看到习近平 | |
2013: | 美国用这样的标题欢迎习近平主席的访问 | |
2012: | 土鳖的单兵携具为啥总是看上去这么单薄 | |
2012: | 出乎西方人早先预料:这件事中国竟做大了 | |
2011: | 我作为GCD员也觉得是时候了——应该公布 | |
2011: | 高层定调,中国航母前途一片光明! zt | |
2010: | 六一回眸经典瞬间 勇敢的巴勒斯坦孩子们 | |
2010: | 楼下大彻大悟的不搞航母的四点专家理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