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 | | | 美国对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的研究颇深,他们对中国反舰弹道导弹发展总结如下:1996年:DF21A获得了最初的战力,中国二炮部队向台湾近海发射了DF15弹道导弹。美国被警告未来将面临弹道导弹威胁。 |
3/20 | | | | 2004年:二炮出版了教条手册,有2页是专门介绍反舰弹道导弹。美国海军情报局第一次提及了中国对反舰弹道导弹的公开兴趣。2005年:美国国防部在解放军定期报道中第一次提及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2006年:中国反舰弹道导弹资料公开 |
8/20 | | | | 那么到底有没有反舰导弹这种武器呢?反舰导弹到底是如何实现在广阔海洋上对航母的猎杀呢?最近阿根廷一个军事论坛网站公布的图片似乎给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 |
9/20 | | | | 近日,阿根廷一家军事论坛公布了一张GOOGLE EARTH卫星图片,在图片中显示在中国戈壁沙漠中有一个长度大约为200米的巨型白色人造结构,据该论坛称,这个人造结构在模拟美军大型航母的甲板,并配图进行了比较。在图中,所谓模拟甲板被武器轰击出两个巨大的弹坑,十分醒目。 |
10/20 | | | | 按照美媒说法,弹道导弹依然是依托在大陆的发射阵地上,只不过把对海防御的纵深向前推到了上千公里而已。从本质来说,它依然是属于岸防兵器。也就是说,反航母弹道导弹是个纯粹的防御性武器。而航母本身,却是个纯粹进攻性武器。(图片为西方媒体认为具有反舰弹道导弹能力的武器) |
11/20 | | | | 如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航母可能相当于主人养的一条恶狗,这条恶狗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到处咬人。而反航母的导弹,也就是所谓的“航母杀手”,实际上不过是相当于一个打狗棍--这个打狗棍可以把恶狗驱离自己的家园,但不可以打到别人的家里去。 |
12/20 | | | | 反舰弹道导弹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全新的武器,其实并非如此。对弹道导弹自身来说,要打击水面舰艇之类的活动目标主要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导弹制导,解决目标脱离瞄准点的问题,要做到能及时发现、跟踪目标;二是导弹控制,要确保准确命中被锁定的目标。 |
13/20 | | | | 在1996年的台海危机中,我军切实感受到了美国航母战斗群的巨大威胁,开始研究如何应对未来战争中美军的于涉,这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如何对抗航母编队。1999年"东风"导弹的公开展示,表明我国已基本突破"再入机动"技术,使导弹弹头具备了末寻的制导和机动控制能力。 |
14/20 | | | | 反舰弹道导弹系统并不只是一枚导弹,从广义上讲,它包含了侦察、通信、指挥、作战四大系统,是一支军队C4ISR体系的缩影和远程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依托我军整体作战能力来发挥自身的战斗功能,又能显著提高全军在与强敌进行的现代海战中的突击能力。 |
15/20 | | | | 这与二战期间德国的超级武器有着根本区别,它并不是走加强单件武器威力的老路,而是通过整合、开发各种资源,建立一整套适用于各种不同作战环境、不同任务需求的作战体系,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其意义与喷气式飞机装备空军相类似。 |
16/20 | | | | 现代航母战斗群具备1500千米以上的打击能力,要有效防御敌人的进攻,就必须在敌尚未进入攻击阵位时将其摧毁。所以反舰弹道导弹的外部侦察系统必须具备2000千米以上的搜索、跟踪能力,有效覆盖东到南方群岛、南至新力口坡的广大海域,从而为导弹指引目标。 |
18/20 | | | | 侦察卫星从近地轨道空间观测地面目标,具有范围大、不易拦截等优点,是战区侦察的首选方式。2006年3月17日,我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宣布"十一五"期间至后续5年内,我国将发射18颗资源卫星和对地观测小卫星,以及至少2颗海洋卫星,从而拉开我国侦察卫星星座建设的大幕。 |
19/20 | | | | 小型卫星目标分辨能力、寿命期内多次机动变轨等方面与大型侦察卫星有差距,但航母属于大型目标,即便是较低分辨率也足以对其进行识别;且战时小型卫星能满足1-2周的使用期即可,对于机动变轨消耗燃料寿命缩短考虑较少,组成侦察网后需要卫星变轨飞行情况也少,因此可满足需要。 |
港媒称,中国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再也不只是一种渴望。中国已成功开发、部分测试、少量部署了全球首批能从远程、陆基移动发射平台上,瞄准美国在亚太地区最后一个相对无人争夺的“机场”的武器系统。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3月6日撰文说,现在中国的战略导弹部队至少拥有了一旦爆发冲突能够试着用“东风”—21D导弹使其丧失战斗力的能力。在反舰弹道导弹取得如此进展的情况下,中国或许期望用它来增强威慑力。不过,决定军事能力的因素不是为了技术精度而追求技术精度,而是实现目标的效率。
文章认为,部署反舰弹道导弹与中国努力推进近海有争议岛屿和海上领土要求的行动配合得天衣无缝。“东风”—21D集中体现了孙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训谕:“兵之行,避实而击虚”。同中国的其他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潜艇和电磁武器一起,反舰弹道导弹对准了美国、与美国结盟和对美国友好的军事力量的特定局限性,加大了它们干预发生在中国外围的危机的风险。
反舰弹道导弹可从移动的、隐蔽性高的平台朝离中国海岸上千公里远的移动目标发射的能力使它显得与众不同。从根本上说,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还不能完全投入作战,也没有接受过必要的全面测试,但可以用某种方式加以使用。
分析家将面临在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初始作战能力和全面作战能力间划下清晰红线的巨大压力。这是一项更大挑战的一部分,而这项更大的挑战就是:中国的“硬件”继续大幅升级,但辅助和连接硬件的“软件”依然充满不确定性,没有在战争中经过测试。
文章指出,多次测试已证明了“东风”—21D系统的效用,但中国用它来攻击移动海面目标的能力仍有待证实。
文章认为,不把美国的对策考虑在内,这个作战方程式就肯定不完善。2011年,时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的加里·拉夫黑德上将称:“即使‘东风’—21已成为一项有新闻价值的武器,但事实是,我们的航母可以移动,我们拥有可以对抗这样的武器的系统”。
不过,中国的能力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预测,到2030年时,以所有的重要指标衡量,中国的GDP都将超过美国。在这样的经济支撑下,中国已在推进一批只有美国能与之比肩,而在活力和资源分配灵活性上全无敌手的武器项目。
随着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更为有效的投入战斗,或许能巩固中国“利用陆地控制海洋”的大陆主义防御方式。为了进一步维护其近海利益,中国侧重于发展局部岸基的、以导弹为中心的“反海军”能力,以吓阻外国海军的干涉行动。这种方法比建设自己的蓝水海军效率高得多。
文章称,美国必须保持水下优势。任由许多攻击型核潜艇或导弹核潜艇烂在亚太地区将是一个重大错误。一方面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另一方面又不能维持和展示对抗反舰弹道导弹等不对称武器的适当措施,会两面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