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以法理统一防范法理台独
蔡总统国庆谈话两岸部分非常柔性,从两岸交流开放30年切入,希望两岸双方珍惜交流成果,能搁置政治争议,累积善意,建立互动新模式,实现两岸关系的突破。不过,政策基调仍维持之前的四不原则,并没有更进取性的思路,只是寄希望大陆做出调整。换句话说,针对大陆的答卷,蔡总统选择既不回答也不退回的拖字诀。
蔡总统的柔性策略,应该可以暂时避免两岸正面对决,但长远来看,并没有解决横亘两岸间的症结问题,事实上,也不利于台湾解决自身的问题。当全世界都在加强与大陆合作的时候,台湾却选择疏远大陆,不仅让台湾平白失去了重要的发展机会,更让自己自外于世界主流趋势。长此以往,台湾的筹码只会愈来愈少,最终只会等到没有尊严的统一。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陆并没有因为自身优势的扩大而故步自封,反而积极因应台湾内部情势而不断调整对台政策,只是,这种调整并非按照蔡总统期望的方向。截至目前,大陆官方并没有公开批评蔡总统,文攻武吓也仅止于民间议论,但这不意味大陆仍然寄希望于蔡政府,更可能是为了照顾台湾民间的感情,不希望刺激台湾民眾的情绪。
观察大陆十八大以来的两岸政策方向,特别是在蔡英文上台以来的政策思路,几乎可以确定,大陆对台大政方略基本已经成型,十九大只是对此进行总结和完善,之后也会沿着这一方向继续前行。具体而言,大陆对台政策将区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层次,一方面,持续完善大陆内部单方面对台让利的各项举措,另一方面在国际社会进一步确立一中原则,而贯穿始终的则是法治化。换句话说,面对蔡政府迴避两岸关系定位的暧昧态度,以及内部持续去中国化动作所导致的两岸主权对撞风险,大陆将从法理上进行危机管控,未来将是法理统一与法理台独的对决。
从大陆内部来看,大陆陆续针对台湾民眾赴陆生活、就学、工作和投资等领域的各类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修改相关规章制度,为台湾民眾提供国民待遇或准国民待遇,不再採取区别对待。如此一来,台湾民眾在大陆就可以享有类似本地居民所拥有的权利和待遇,未来也可能进一步扩展到政治领域,让在大陆长期生活的台湾民眾享有一定的参政议政权利。当陆委会还在严查台籍十九大代表身分的时候,大陆却让台湾人可以充分享受大陆人的居民权甚至公民权。
更重要的是,大陆还在研议相关待遇的法治化,早在2015年,大陆就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要实现包括涉台问题在内的全面依法治国,提出「运用法治方式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完善涉台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和保障两岸人民关系、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涉台政府部门与智库也在积极研议《两岸关系法》,进一步完善两岸互动的法律架构。
从国际层面来看,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也明确要求,要「运用法律手段捍卫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大陆自去年开始重启与我邦交国建交的进程,并要求部分非邦交国更改馆名,同时也在收缩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相关活动的空间,从而在国际法框架下进一步打压「法理台独」。在军事领域,大陆也开始军机绕飞和航母编队绕行的演练,外界评估解放军将实现常态化,比照大陆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上的操作手法,这将使大陆达到宣示主权、确立既成事实的目标,从而在国际法领域进一步掌握主动权。
大陆已无必要实施武统,只要沿着既定路线发展下去,两岸关系的天平就会倒向大陆一方,这就是蔡总统所要面对的「两岸新形势」。但蔡政府对此却习焉不察,还以为大陆只是单纯因为九二共识问题而施压,自认为只要顶住压力即可等到大陆的调整。大陆不再提九二共识,很多民进党人为此沾沾自喜,却不知台湾失去了这一模糊空间之后要付出多大代价。如今大陆已经全面启动反独促统的法治化进程,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推进「法理统一」,最终会让台独的法理空间彻底消失。显而易见的是,留给蔡政府做出调整的空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