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是发射的弹种不同。
自动步枪发射步枪弹,冲锋枪发射手枪弹。
下面是根据弹种来进一步划分枪的种类。可能会跑题。如果有纰漏请务必指出!
——————————————————————————————————————————
一、自动步枪:顾名思义,指可以连续发射的步枪,发射步枪弹。
1、全威力自动步枪
早期的步枪弹由于追求大威力、远射程、高精度,所以装药量很大。现在称为全威力步枪弹。
而发射全威力步枪弹的自动步枪就是全威力自动步枪咯。
呃,题目是“冲锋枪和自动步枪有什么区别”,几乎所有答案都把全威力自动步枪给忘了啊……
比利时FN FAL发射7.62x51mm NATO步枪弹,是二战后由美国改良的一种全威力步枪弹。FAL可以说是冷战时期综合性能最好的全威力军用自动步枪了,但由于全威力步枪弹装药量大导致射击时后坐力大,因此即便是FAL在连发时也难以控制。
BAR很有争议,不少人认为它应该是轻机枪。但是最初的型号——M1918 BAR是没有两脚架、作为自动步枪使用的,而且它最初的用途就是“行进间射击”(Walking Fire,如图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总体上突击步枪开始全面取代全威力自动步枪,但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高原山地环境的阿根廷至今仍在大量装备FAL,而土耳其最新的军用自动步枪MPT-76也是结合国情选择了7.62mm NATO口径。
2、突击步枪
2.1、中口径突击步枪
俄国枪械设计师费德洛夫(V.G.Fedorov)认为当时俄国的7.62x54mmR全威力步枪弹用在自动步枪上会导致后坐力过大,于是在1916年研制出一款发射威力较弱的日本6.5x50.5mmSR有坂步枪弹的自动步枪,并给这种威力较弱的自动步枪取名为“自动枪”(Avtomat)。“自动枪”的内涵就是,发射装药量和威力比常见的全威力步枪弹更小的弹药的自动步枪;AK发射的7.62mm M43弹和5.45mm M74弹就是标准的中间威力步枪弹,而AK名字里的的A其实就是Avtomat即“自动枪”的意思。
6.5mm有坂步枪弹虽然威力较弱,但仍然属于全威力步枪弹,也因此费德洛夫M1916自动步枪依然是一款全威力自动步枪。但是,它开创了一个概念,就是为自动步枪使用威力较弱的步枪弹。
这里就要引出一个概念——中间威力步枪弹,即威力大于手枪弹、小于全威力步枪弹的步枪弹。费德洛夫提出他的概念后,各国开始研制装药量较少的步枪弹,以及发射中间威力步枪弹的自动步枪,即后世所称的突击步枪。
目前网络上最流行的观点是:“德国STG-44是最早的突击步枪!德国7.92mm短弹是最早的中间威力步枪弹!”其实不然,中间威力步枪弹有着很悠久的历史;至于STG-44,它连德国第一支突击步枪都算不上呢。图片来自枪械同好网友妹子 小野小町。
而发射中间威力步枪弹的自动步枪,就是突击步枪咯。
这张图中,.30卡宾弹也是“突击步枪”弹药,我个人认为不合适。突击步枪通常用于射击300米至400米距离上的目标,而卡宾弹以及其他大号手枪弹在这个距离上的效果普遍不好,也因此M2卡宾枪不属于突击步枪。
我个人采用了最简单粗暴的“弹种说”来给突击步枪下定义。除此之外,还有“用途说”、“外观说”、“名称说”等其他定义方式,但都不如“弹种说”严谨(虽然“弹种说”本身也有明显的缺陷)。
因为“突击步枪”这个名字在出现时就没有被明确定义啊!都怪希特勒!
二战德国MKB-42(H),发射7.92x33mm Kurz弹,当时被德军定义为“机关卡宾枪”,即可以连发的短步枪。
MKB-42(H)进一步发展而来的MP-43,因为希特勒禁止研发新型枪械而以“冲锋枪”命名。而7.92x33mm Kurz弹也被定义为“手枪弹”以防元首河蟹。没想到这种“机关卡宾枪”效果还很好!希特勒一高兴就给这种发射中间威力步枪弹的武器取名叫Sturmgewehr,直译“暴风一样的步兵武器”;美国则将这个文艺气息满满的德语词翻译成Assault Rifle即“突击步枪”,并指出这货实质上就是Machine Carbine即“机关卡宾枪”……
而中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在早些时候则将中口径突击步枪称为“冲锋枪”;瑞士和奥地利则将所有自动步枪都称为Sturmgewehr,不论全威力还是中间威力……
可以看出,我在这里靠“弹种说”来定义“突击步枪”也是不无道理的——玩文字游戏是没有尽头的!
2.2、小口径突击步枪
小口径突击步枪是指发射小口径高速步枪弹(SCHV)的自动步枪。SCHV本质上也是一种中间威力步枪弹,“小口径”指口径小于6mm、“高速”指枪口初速大多超过900m/s。与许多人所想的不同,SCHV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早在1935年温彻斯特公司就推出了.220 Swift弹。可是当时受到战争形态和战术思想的限制,中间威力步枪弹被全盘压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口径中间威力步枪弹才在战况的压力下投入实战。
1963年到1964年在婆罗洲镇压反殖民运动的英国SAS,使用了AR-15步枪,比美军更早。
———————————————————————————————————————————
二、冲锋枪
依然采用“弹种说”。
如果根据尺寸或者用途来定义,那么发射中间威力步枪弹的AKS-74U、M4 CQBR、QBZ-95B什么的就让人头疼了。
冲锋枪是发射手枪弹的自动枪械。
1、大家都懂的冲锋枪
冲锋枪最初由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最初是作为一种双管超轻型机枪来使用,可以紧跟着步兵冲锋并及时为其提供支援火力。
我觉得大家都想吐槽这机枪也太迷你了……这就是维勒-帕洛沙 1915,发射9x19mm Glisenti手枪弹,是世界上第一款冲锋枪,或者说是世界上第一款发射手枪弹的自动武器更加合适些。
1916年的OVP冲锋枪,以维勒-帕洛沙 1915为基础。终于有点我们熟悉的冲锋枪的样子了……
其实“发射手枪弹的火力支援武器”这种想法还是有点市场的,即便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
汤普森M1923,曾与BAR竞争。然而美国人最终还是决定让冲锋枪去干身为“冲锋枪”该干的活儿…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高度的机动化打破了上一次大战的堑壕对射模式,冲锋枪因为尺寸紧凑、火力凶猛备受青睐,进入黄金时期。
1944年,流亡英国的波兰枪械设计师研制了一款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冲锋枪——
MCEM-2冲锋枪,发射9mm派拉贝鲁姆手枪弹。弹匣插在握把里,采用包络式枪机,枪托可拆卸下来作为枪套使用。奠定了后世Sa.23、Uzi、Mac.10等微型冲锋枪的基础。
在全威力步枪的年代,冲锋枪能够很好地补充步兵火力;但在突击步枪流行后,冲锋枪的地位快速下降,仅在少数领域继续活跃。近年来,发射小口径高速弹的短突击步枪和发射中口径亚音速弹的微声突击步枪也开始动摇冲锋枪所剩不多的市场份额了。
2、单兵自卫武器(PDW)?
PDW最初是在1986年美国战备协会举办的年会上提出的。PDW的装备对象是那些很少有时间来提高个人射击技术的二线人员,手枪和冲锋枪虽然容易操控但是毁伤效果较差,步枪虽然威力较大但是偏大偏重且在连发时难以操控。因此,对PDW的要求要重量轻,易于携带,容易瞄准和操作,能有效对付防弹衣。1989年4月16日,北约AC225文件中明确表示需要在北约各国军队中装备PDW。
1986年,FN公司就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开发PDW。新枪被命名为P90,到1992年正式投产。许多资料称P90是世界上第一款单兵自卫武器,这是不对的。二战美军M1卡宾枪的设计初衷就是作为二线人员的单兵自卫武器,所以P90只是第一款叫“单兵自卫武器”的单兵自卫武器。
为了提高穿透防弹衣的能力并且保证后坐力不太大,FN P90以及后来的HK MP7等均采用了初速较高的小口径尖头手枪弹。虽然初速较高,但也就700+m/s,和SCHV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
FN公司希望P90能被北约各国的二线部队大量装备,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客户绝大多数都是拿它当普通的微型冲锋枪来用……我个人也认为目前市面上打着PDW旗号的武器基本都可以归类为微型冲锋枪,只不过可以对付防护等级较低的防弹衣而已,面对早已在各国军队中普及的高防护等级的防弹衣并没有什么卵用。而北约的军老爷们看了看预算表,想想还是算了……
HK MP7也是一样,而且MP7的4.6mm弹效果恐怕还不如P90的5.7mm弹……
至于德军的自动榴弹发射器射手和狙击手把MP7A1作为自卫武器来使用……好吧,HK的公关部,你们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