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揭秘各地高铁“争夺战”:从“眼下打到了未来” |
送交者: 海边 2015月01月26日14:31:12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回 答: 国产大客机发动机验证机研制全面铺开数年 设计人员获“航空报国金奖” 由 海边 于 2015-01-26 14:02:30 |
新华社揭秘各地高铁“争夺战”:从“眼下打到了未来”“高铁改变中国”,昨天,新华社响亮地喊出这句话。高铁正日益影响中国民众,昨天起,新华社接连发文力挺十年的中国高铁,继发布高铁发展调查、关注京沪高路运营3年首次实现盈利和高铁出海后,今天,新华社把目光移到了各地的“高铁争夺战”上: 新华视点:揭秘各地高铁“争夺战” “没有高铁,城镇就是散落的珍珠;通了高铁,城镇就是项链上的珍珠。” 今天,在中国广袤大地,高铁的开通,不仅意味着人们出行方式的变革,更被沿线一些地区看做发展命运的转变。 也正因为如此,围绕高铁走线、设站而展开的“争路运动”在一些地方不时发生。新华社记者深入各地采访,探究“争路运动”背后的地方“高铁政治经济学”。 争路花样百出 要致富,先修路。自古以来,因为交通条件的改变,不少地方历经繁荣和沉沦的变迁…… 当一条高铁规划修建后,高铁线路怎么走,站点设在哪,成为很多地方关注与争夺的焦点。 官民齐上,内外联动,花样频出,争路运动在一些地方蔓延...... 花样一:四处公关,广拜菩萨 高铁走线设站,往往要进行规划设计、行政决策,各地政府往往利用一切机会向上级部门或规划设计单位争取支持,要么打“悲情牌”,要么打“优势牌”…… 一些地方广泛调动各种人脉资源,拜会知名乡友,奔走斡旋,推动调整高铁规划。 报道显示,中部地区一位市委书记利用在京参加全国两会的机会,带领市相关部门及县区负责人,拜访国家发改委等,请求调整郑渝高铁规划,将这个市纳入路经站点建设。 据观察者网查询,这里说的是湖北襄阳市,当时还叫襄樊,2009年3月16日《襄樊日报》上的报道里说,“市委书记唐良智利用在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间隙,带领市经委、发改委等部门及有关县区负责人,拜访了国家发改委、铁道部和一些央企……在拜访铁道部发展计划司领导时,唐良智请求将郑渝铁路规划进行调整,将襄樊纳入路经站点建设”。 和襄樊争夺的是十堰,同样在当年的全国“两会”上,时任十堰市委书记陈天会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为争取郑渝铁路提出专门建议。他说,“郑渝铁路是十堰的生命线、发展线,对十堰未来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郑渝之争中,最终襄樊胜出。 高铁争夺战民间样本 花样二:群众施压,官员“拼命” 沪昆高速铁路东起上海,途径浙江、江西、湖南,西至云南昆明,是一条正在建设中的高铁干线,连接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 湖南邵阳地处湘中,历史上,湘黔、枝柳铁路均绕邵阳而过,交通区位条件急剧变差,成为湖南发展相对滞后地区之一。 沪昆高铁规划制定时,湖南省邵阳市争取在市区设站,但在和相邻的娄底市的竞争中处在了下风,于是出现了许多现象:十万邵阳群众高喊“争不到高铁,书记、市长下课”;小孩住院不去照顾,自己生病顾不上就医,过家门而不入……不少政府官员“舍身拼命”。 “那时市委常委会议天天开,我们每次都列席听取,会议到晚上十一、十二点散会,我们再通宵达旦继续撰写文件、整编资料。”邵阳一位曾参与“争路运动”的官员回忆说。 高铁争夺战民间样本 邵阳民众争取沪昆高铁站落户 花样三:近邻反目,唇枪舌战 为让高铁“落户”,“舆论战”往往在相邻县市间激烈展开。 某地民间改编“变身蜡烛燃烧自己,只为高铁你”的歌曲,将贴着标语的宣传车开进田间地头;相邻市县在外地工作的同胞,则拉起横幅声援家乡“争夺高铁”,部门官网连连发文,阐述铁路从当地经过的自身优势和政策依据。 这里提到的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的邓州和新野,观察者网曾报道,这两个相邻的县市联系一直很紧密,用两地老百姓的话来说,“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如今,为了郑万高铁站将来能落在自家地盘,这两个邻居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博弈各有“盘算” 记者调查发现,从过去“被高铁”到现在“抢高铁”,许多地方都充分意识到高铁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巨大拉动作用,特别是一些老少边穷地区,更是将高铁视为改变命运的重大机遇。 对湖南娄底而言,高铁过境的“经济账”显而易见。娄底市发改委官员曾丹说,沪昆高铁在娄底设有两站,其中娄底南站位于距市中心仅约7公里,距娄怀高速入口仅3公里。这形成了一个“高铁+高速”的快速交通网络,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将向高铁南站附近汇集,快速带动娄底城市南部的发展,推动形成新的区域中心。 交通“穷县”,是很多争高铁的地方较为普遍使用的“悲情牌”。一个地方说,作为人口大县,因为没通铁路在交通上被边缘化,不仅给百姓出行造成不便,还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当地人的一句宣传语写道:修高铁对交通发达地区是锦上添花,但对交通“穷县”则是雪中送炭。 各地发动的争路运动,还从“眼下打到了未来”。记者发现,在西部高速铁路通道(包海高铁)仍在规划中的当下,网上就出现了大量请愿帖,希望包海高铁在湖南的怀化、邵阳、益阳以及广东的茂名等地设站。 有观察人士指出,高铁“争夺战”背后,也有地方官员以此作为形象工程的考量。“争路”成功,主政者对上对下均有交代,可谓良好的“政治遗产”;一旦失败则会遭来“千古骂名”。 高铁争夺战民间样本 情感应让位于科学 随着高铁“争路运动”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弊端逐渐凸显,在一些地方和领域,甚至成为发展高铁的“负资产”。 高铁线路的走向,本该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密切相关。记者在中部两省间乘坐高铁,就遇上过一件闹心事。本来买了去中部一个地级市“某某北”的车票,但上车后从邻座小伙子口中才听说“某某北”站并非在该市市区,而是该市所辖的一个县。一旦在“某某北”站下车,到这个地级市城区还得再花一两个小时乘车跑100多公里。 同车的当地人说,这种情况是因为当初车站选址时,县里的“人脉”强过市里。如此设站,多年来不知导致多少不明就里的外地乘客耽误时间,多花了冤枉钱。 业内专家认为,“争路运动”凸显了高铁建设亟待遵循科学合理原则的重要性,尊重高铁设计自身的逻辑,不能因为哪里争了就要考虑,哪里不争就不管,而应从最大限度发挥高铁线路拉动效应的角度出发。 一是走线设站要有科学的分析和选择,寻求最佳平衡点。秦进认为,应做到现实需要与长远规划相结合、自然地理与经济版图相结合、惠及民生与服务国家战略兼顾。不能由“外行”、“社会活动家”说了算,更不能“拍脑袋”决定。 二是公开征集意见,尊重主流民意,确保公平公正。有群众表示,高铁属于公共资源,沿线站点选址不能疏忽公众的感受,应尽量少打“利益牌”多打“民生牌”,以公平公正化解高铁之争的矛盾。 此外,还有专家强调,我国应建立一套“依法修路”的体制,要用制度和执行力来挤压人为因素、权力寻租的空间。 (新华社记者 阳建 苏晓洲 史卫燕 谢樱)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一周回复热帖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4: | 中俄地中海军演作政治秀,解放军小舰也 | |
2014: | 阿根廷不要枭龙不要幻影 正在与以色列谈 | |
2013: | 运二十正面照 zt | |
2013: | 抗战时国军投敌高级将领一览 | |
2012: | 战争来了!昨与军官探讨美打伊朗之可能 | |
2012: | 中国在八个行业已经领先美国 | |
2011: | 不可思议的纳粹德国超前科技 | |
2011: | 我来说说:欧洲劝说中国让出卫星导航系 | |
2010: | 为什么中国的警察要穿着洋文"POLI | |
2010: | 给军事网的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