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不是没搞出来么?
解释一下,我说的堵死了,不一定是说政府直接出面制止。障碍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说现在,一说样板戏为京剧创新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样板戏有值得肯定的艺术价值,会有多少人义愤填膺的批判指责? :)这还只是在一个小小的论坛,如果是在文艺界做这样的讨论,在当今中国社会的舆论环境下,结果如何不难猜测吧?
楼主和我前面说过,样板戏当年在港澳和海外受到一定程度的欢迎,现在在国内也仍然有相当数量的粉丝,你总不能都说是政策强迫的吧?
我刚才在看臭名昭著的新闻联播,有一条说TG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创新,听得我一乐。其实是不是也可以说,价值观引导艺术创作?这种引导不同时期可以有不同手段,可以是ZF的政策,也可以是文化精英的提倡,比如好莱坞电影的讲政治。不过这个提倡者要有很强的政治自信和文化自信。这种自信前三十年的TG有,现在么,呵呵。
我也说了,如果仅靠市场和观众,欧美国家的古典音乐也完蛋了。现在虽然不算多景气,毕竟还活着,这其中政府扶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TGZF没有办法有效引导传统艺术的改革创新,不正好凸显当年工作的可贵么?
补充一点,我刚才看到很多同学坚定地认为当年除了样板戏没有别的选择,老百姓是被强迫去看的。我是那个时代过来的,虽然当年年纪小,印象还是很清晰的。当年的选择确实少,但是远不止八个样板戏就能涵盖的。说老实话,这种全国人民只有八个样板戏的描述,多多少少是出自文革结束以后掌握政权和话语权的那些人之口,有他们当时的政治需要。另外很多人以为现在像我这样的老家伙喜欢样板戏是出于怀旧。应该讲有这样的人,但是对我的经历而言不是很准确,我当年虽然去听去看,但是真正喜欢还是成年以后,有机会接触更多传统曲目,更多的西方古典音乐和歌剧艺术,甚至欧美流行音乐后,反而更多地发现样板戏和前三十年中国音乐吸引人的地方。
除了样板戏以外,管弦乐方面,当代中国音乐现在被演出最多的曲目,基本上还是红旗颂,人民英雄纪念碑,黄河钢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北京喜讯到边寨之类。最著名的音乐会组曲包括红色娘子军,鱼美人,白毛女组曲。还有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民族民间音乐的发掘整理和各种形式的改编。现在当红的郎朗李云迪,音乐会最常演奏的是翻身的日子,浏阳河,欧还有太阳花,其实本来的名字是社员都是向阳花。连引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反叛者崔健,都会在不是我不明白里加一段笛子曲扬鞭催马运粮忙。这些都是前三十年的音乐遗产。而现在放任市场,屈从观众,收获是什么呢?最炫民族风?小苹果?
这个本来是个军事论坛,我平时也基本上就一潜水员。今天就这么个主题说了这些,实在有点太多了。咱们的同胞讨论艺术问题除了喜欢政治标签,还习惯在语言上搞个明白。其实音乐有音乐的语言,而且是超越语言的表达。但凡对样板戏有点兴趣,不妨认真听听戏本身,对比一下传统和西洋,也许会同意我说的这些,也许是更加不屑。这没关系,艺术本来就是各花入各眼。我只能说我自己的体会:不能欣赏样板戏是个人的损失,让这些东西流失而不能继承和发扬,是中国文化的损失。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