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黑木崖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3.
送交者: IE3 2009月05月03日12:52:52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文革真伟大: 追逐光明的过程-屠基达歼-7改进过程亲历记 IE3 于 2009-05-03 12:47:41
(六)中央急要1000架歼7大改.
    
    部里电话通知,歼7大改的事有突变,急召我们赴京。1978年6月13日,孙厂长 (吕部长来后,也叫开了)和我二人飞京。14日到部,段副部长先和我们谈了两条,一是歼7大改由三家抬,沈阳,成都,贵阳一把手都召来了(指112 厂,011基地,132厂及611所),有什么问题。二是歼7大改拿到或拿不到样机,有什么区别;要我们先考虑一下。
    第二天,吕部长召开 会议,孙厂长和我,611所革委会主任王南寿,112厂厂长王新,011基地主任庄树山参加,部里段,莫,徐,陈,王副部长均出席了。会上首先由段副部长 原原本本的传达了6月12日军委在三座门召开的专题研究大上歼7的会议上各领导的发言。会议由军委罗瑞卿秘书长和王震副总理主持,总参,空海军,国防科 委,国防工办及三,四,五机部的领导参加。各领导发言,我记大意如下。
    罗秘书长首先讲:邓副主席指出,生产要以歼7为主。今天研究歼7问题,要把歼7搞上去。但生产什么样的歼7?搞得不好生产几千架不顶用的,就影响太大了。
    张 廷发司令员接着发言,他说,天天讲装备的质量,质量有些什么问题?我最近花时间先从歼7搞起。外部看,歼7有71个质量问题,这是不难解决的,但从内部看 有什么问题?我看了1976年12月叶正大去非洲某国的一个报告材料,谈了应该搞米格21МФ的问题,这是很值得考虑的问题。空军建设上换一代飞机是战略 问题,是一件大事。
    我和段部长商量过,段部长的意见,歼7Ⅰ不能多生产了,应该生产好一些的歼7Ⅱ。他在东欧某国也看到了МФ飞机,还拿 回来发动机。歼7原型飞机的发动机有质量问题,空中停车已出现64次,不改进怎么行?现在时代是电子火控系统的竞赛,电子火控好,可弥补飞机的不足。苏修 本来就落后于美国,我们连苏修的改进飞机МФ那样也赶不上。
    我们应该生产好一些的歼7,总的像МФ这一级飞机,在总数量中起码有一半МФ那样的,包括有好一些的电子火控系统。82年前歼7МФ至少要有1000架,80年前把歼7大改搞出来。
    吕部长接着说,三机部受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非常严重,科研落后,配套问题也大,整顿要有一个过程。因此,82年搞不出两千架,要83年以后,84、85年才能出大量飞机。配套问题,开协调会不解决问题,这样重要的机种,应成立系统工程,以国防工办为主,专人负责。
    在 听取了三机部六院关于歼8的情况汇报之后,罗秘书长说,82年还是两千架歼7。其中一千架МФ型的,歼8可以让路,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把112厂这主力拿 出来攻坚(攻歼7)。82年拿不出一千架МФ,无法向华主席,邓副主席交账。歼7的电子火控都落后,(工办)洪主任来抓。
    军委的会议后,工办洪主任当天下午,就召各部领导研究了落实军委会议的讨论。
    段 副部长传达完后,吕部长说,歼7大改,上次段部长已到东欧某国看了。以后陈部长到132厂研究了歼7大改的状况,四月份我去成都,听了汇报。这过程中,张 司令员摸了一下,发现大改好,出来一个新的方针问题。本来设想大改81年定型,82年小批生产。而82年要二千架,是歼7Ⅱ为主,歼7Ⅱ今年年底定型,救 生问题解决好以后,要解决好空中停车问题,机翼震动问题。现在改为要大改为主,而歼7大改实际上是新飞机,发动机改了,飞机改的也不少。军委会议上罗秘书 长说的,这种飞机要一千架,二千架之中,要一千架大改。副总长说了,要保证北京有制空权,没有更好的飞机了,这就是一个严肃的战略任务。
    吕 部长接着说。我们执行军委决议,用什么精神?要用革命加拼命的精神,要保证高质量高水平。发动机要测绘,如决定放420,下命令集中人就要到,那个厂长书 记不执行,就要撤,不能各把一摊,各行其是。飞机,三个主机厂都干,歼8推迟。设计所,主要靠611所,加上几个厂子的,在这个斗争中,锻炼我们的队伍。 这事很可能罗秘书长,王副总理亲自抓。昨天,洪主任对我讲,我,你当办公室正副主任。你们要听指挥,这是一,打这个招呼。
    第二,一定要严格质量,一定要非常严格,细致,绝不马虎,三班干,你头脑要清醒,不能一着急,就蛮干了。要严格按科学态度,要严格科学试验,按设计程序,一丝不苟,不能让歼7出厂以后,像过去的歼6那样,质量大检查后,再出问题,我就找你书记厂长。
    第 三,要加强科研,绝不能放松。否则第三代第四代怎么出来?现在连发动机停车都解决不好,没有试验手段,六院要把歼7好多问题抓起来。徐,王(其恭)副部 长,你们要研究歼7的科研问题,陈部长是挂了帅搞歼7的,更重要的大改总是第二代,要想法搞第三代第四代,不能顾此失彼。要引进技术,包括引进欧美的飞 机。我们要成立对外司和航空进出口公司。现实的,是弄飞机来,还是到国外去(依葫芦)画瓢去。
    我想我们这个会,要细致的研究进度,鼓干劲 和科学态度要结合。有总进度和分进度,航空工业太复杂,都要列出进度来,没葫芦(样机)83年后一点,有葫芦83年早一点,不妨列两个进度表,但你不能拖 泥带水,问题要提出来,要有解决措施。要千方百计,要挖潜,革新,改造,包括必要的条件,要提出来。
    段副部长接着讲怎么干。他说首先要总结过去的教训,歼6一刀两断后出的飞机发动机附件都很好,飞行员很欢迎。所以大改飞机首先要把好质量关,保证100%的质量。
    歼 7的战场放在132厂,因132厂领导,技术人员几年来一直在搞歼7,歼9工作让路。112厂和011基地也调集力量。设计完,三个厂部件分工干,前十架 由132厂总装,132厂抓总。在成都成立现场指挥部。发动机主战场放在420厂,410厂也很好,但910任务重,不要影响歼9和歼13。
    歼 7设飞机总设计师,还要设总工艺师,掌握全机协调。总设计师单位是132厂,王南寿同志抓总,611所拿出相当一部分力量来上歼7大改。要搞一个总设计师 制度,改革条例,各部工作都要受其制约,部里要往上报告,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各厂提名。首先要立足自力更生,外部条件正在争取。132厂打这个仗有困 难,320厂172厂的力量都可以调动。
    当然,打好这一仗,千万别把别的丢掉了,如歼8,要全力以赴抓设计定型。
    大会后,与会的厂所领导在讨论中,一致同意部领导的安排。第二天,在陈部长参加时,与部机关同志一起研究歼7系统工程的具体组织安排,包括起草总设计师条例总工程师条例等的思路。
    18、19日两天,段副部长带我分别去四机部,空军装备部谈歼7大改,与四机部齐一丁副部长谈大改的雷达电台无线电罗盘等配套电子产品。在北京我谈完总设计师条例,歼7系统工程设计室组织条例后才返厂。
    回到成都以后,611所王南寿主任向孙志端厂长谈了611所同意全力以赴搞大改,厂里有关设计骨干可以参加。
    6 月29日,在132厂召开了由三厂一所领导参加的歼7大改主题会议,六院新机部副部长张金波主持会议,他传达了6月12日部的会议精神,并宣布部的决定, 由王南寿和屠基达分别担任歼7大改的第一,第二总设计师,周砥中为总工艺师。整个系统工程有国家来抓,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委托132厂党委代管。系统工程 设计室,是部署厂管。王南寿接着说,三结合搞设计的地点在611所为好。
    7月2日,陈副部长来成都,传达6月26日中央开会的精神,这是 一个由邓副主席,王副总理,罗秘书长和张司令员,洪主任集体听取吕东部长关于航空工业情况汇报的会。听取汇报的还有杨勇,曹里怀,李人俊,刘华清,叶正 大,参加汇报的还有赵健民,段子俊副部长。在汇报前后,邓副主席说了很多,大意是:
    我们的空海军是对付苏修的,但目前着眼点是解放台湾。解放台湾,不管用什么形式,要有力量,没有力量不行,我们不能欺骗自己。
    空军要用歼7替代歼6,问题是用什么样的歼7来替代歼6。
    要 组织共同攻关,共同努力,解决新装备的原材料问题和技术问题,实在不能解决的,去买外国的东西,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从长远看,可以考虑引进欧洲的战斗 机。我们必须抓科研,抓科研甚至要放到整顿工厂的前边。就是引进了国外的先进东西,也要靠科研掌握它。今后谈判引进,空军,三机部,研究机关,组成一个小 组,从头负责到底。
    邓副主席说,整顿工厂,关键是要解决好班子问题。要精选人才。这些人要有干劲,有技术,挑选的人,先当副厂长,大车间 主任,这些人中,40岁左右的就不差,将来要30岁左右的,现在就着手培养技术干部,技术工人。要培养研究生,派留学生,重点大学,招生要翻一番,比新建 来的快。科研机构和大学要整顿,注意管理人员不能太多,否则建筑成了障碍。
    大家听了陈部长传达的邓副主席视野开阔,高屋建瓴的讲话,受到 极大鼓舞,因此讨论很是热烈。接着讨论系统工程设计室的条例,总设计师条例草案,条例要由部向上汇报,各工业部有关工作都要受其制约。又讨论飞机的指导思 想,进度安排,组织落实等。最后作出了完整的安排方案,由陈副部长带回北京,待吕部长批准。方案中包括试制如何由三个厂分工干,1000架生产又怎么分工 干。提出两种方案,以后拟集中工艺专家来议,包括困难的运输问题如何想办法解决。三厂分工的办法部党组定了以后,还要报上级批准。
    在议论中,我厂管生产的生产长侯建武就对歼7大改的形势用生动的语言作了概括,三招险棋“设计要一次成功,工艺要万无一失,生产要直线上升”这话很为传神,此后曾多次被引用,当然这里主要说的是量或进度的概念或其难度。
    在 向厂党委专题汇报歼7大改时,孙厂长在谈到厂所关系时说,厂所结合,但仍是两个实体,只是建制上归厂。过了几天,611所王南寿和革委会副主任吴逢光来参 加厂党委讨论设计室的干部安排。决定由611所吴逢光和132厂设计所副所长陈志立为副总设计师。总师下边设总体气动,结构强度,系统和特设四个专业的主 管设计师,协助总师工作,再下边设6个设计分室有正副主任设计师,另有一个办公室,132厂派出的主管和主任都当副职。132厂抽出参加大改的设计干部共 58名。1978年7月14日132厂临时党委下发了“我厂代管的第三机械工业部歼7系统工程设计室主管设计师和主任设计师“任命名单,计有宋文骢,李克 唐,陈今,常明鉴等四名主管设计师和张仁保,陆英育等二名副主管设计师,以及成志明等26名正副主任设计师(其中有10名为132厂派出的),办公室主任 为张颖芝,132厂派出王士忠为副主任)。
    此后,三机部下发了(78)三计1024号文件,正式明确三厂一所共同承担歼7大改的研制任 务,批准了成立设计室的条例和总设计师条例,任命了总设计师和副总设计师(除关、陈二位外,增加112厂陆林林,011系统于希明为副总设计师)。由三机 部任命飞机型号总设计师和成立部属厂管的系统工程设计室,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在总设计师条例中,明确了“承制厂选派和副总设计师负责试制生产中的一般设 计问题处理”“总设计师负责飞机的全面设计工作,直到飞机设计定型移交承制厂为止”,都带有三厂一所联合研制的特点。
    
    (七)成立歼7系统工程设计室
    
    1978年年7月15日,在611所召开歼7系统工程飞机设计室成立大会,三厂一所的同志参加。孙志端代表132厂党委在会上宣布了干部任命名单。
    从 这一天开始,132厂每天开班车,我和陈志立等67名设计人员带着几年来积累的改型资料去611所上班。112厂派出陆林林等22名设计人员,011系统 于希明等31名设计人员,与611所的282名设计人员,按专业分别投入了歼7大改的设计工作。我在厂里分工的歼7Ⅱ型改型工作已接近设计定型,收尾工作 交由常汉臣同志帮助抓。原来厂里准备的联合设计所需的后勤接待工作也就取消了。
    按三机部安排,要立即派出两个技术组分别由王南寿和我带队 去东欧某国和南亚某国实地考察МФ飞机,收集资料供歼7大改用。出国人员名单是厂所分别提出的,由部里圈定。去东欧某国的王南寿小组,由611所设计师和 132厂的张仁保,陆美育,张得三,薛炽寿,王寅泰和刘尚德等六名设计干部参加。去南亚某国的屠基达小组则由611所的谢顺龙,张声修,陆雄理,李金华四 名设计干部和部辅机局干部闫治孝以及132厂四个装配工人晏志友,李宗义,沈世权,刘凤林组成。
    我们一行在京听取了陈副部长关于出国任务的指示后,于1978年8月18日离京,经卡拉奇转机到达达卡。在我国当地大使馆领导下开展工作。在南亚某国一共工作40天,我们在外身份是笼统地说三机部的工作人员,不说具体厂所,与该国空军接触则说是国防部的工程师。
    由于该国的政治情况复杂,空军内部亲苏的多,我们去考察是最高当局同意的,但工作仍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我们的工作内容除接见我们的助理参谋长外,仅陪同的二位空军军官和基地司令三人知道。由于白天工作时间有苏联专家在现场,故我们现场工作均在晚间并戒严后进行。
    供 我们察看的飞机是苏联援外用不装蓝天系统(低空数据传输)的两架“米格”—21МФ飞机。这两架停放在机库的飞机,均不完整,一架无发动机,另一架仪表拆 去甚多。据我空军专家组了解,这两架飞机停放放该处均一年以上了,所以飞机上蛛网丛生。刚到该国时,每晚仅能工作二小时,后延长至四小时。白天我们只能关 在空军军官宿舍查阅他们提供的说明书,整理数据,抄录资料,带回一些。晚饭后乘车去现场,前后共进行了20个晚上。南亚某国气候炎热,夜晚工作常是汗流浃 背,蚊子又厉害,条件相当艰苦。而且该国要求拆卸口盖机体必须当晚恢复原状,所以工作甚为紧张。有些拆卸费时的、有铅封的、或拆了要更换新件的都不许拆。 生活上全由该国空军接待,但每晚工作至午夜,只供应一个香蕉充饥,为了工作,全组同志都无怨言。
    此行的收获,一是对主要改动部位外形,前 机身结构,机炮安装以及系统,吹气襟翼,仪表安装,舱盖等进行了测绘,有关的系统,起落架,机尾翼进行了数据测量。二是拍摄了十一卷底片的飞机实物照片。 三是索要并带回技术说明书,使用维护说明书三十本和一套双管炮说明书照片底片。四是索要十七项系统成品。
    小组同志于9月30日搭乘使馆联系的便机直接自达卡飞返成都。我们去时,本来打算半个月完,以要东西为主,到后才知条件甚差,很难要到东西。使馆领导说不要急,要做三四个月的思想准备。但家中工作进度十分紧迫,我们都急于完成任务回去。
    王南寿小组,在东欧某国的工作条件很好,除考察飞机外,还要到手13箱资料和67项实物。他们按期完成任务回去,为7897会议的方案论证起了很好的作用。
    三 厂一所的设计人员,按专业分工,很快开展了工作。利用歼7整机资料和132厂已有的资料,以及国外考察报告等,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分别提出了歼7大改飞 机的总体,系统,装配配套方案,一共编写出了3份文字报告,绘制了47张图表,在9月份由部(陈副部长主持)在成都召开的7897会议上,完成了首次方案 论证,以及飞机的成品配套和试验协作安排。在全机482项成品中,有163项新研制,测仿成改进改型,约占总数的1/3,有90项试验(包括吹风,强度, 系统,飞行试验)要进行。
    总体方案论证以后,全室开始打样,组织了十个协调区绘制了2823A4的协调图,同时开展结构打样和系统安装打样。
    全机设计工作,按照参照设计的原则进行,即在满足战术技术要求的前提下,能继承的尽量继承,可参照МФ飞机的就参照,实在不行的就自行设计。
    11 月三机部飞机局在温江召开“歼7大改飞机规范,载荷,强度咨询会”,崔副部长出席并讲了话,由我主持,请北航,南航,西工大及601,623,630等厂 所同志参加。会议按规范载荷和强度二个阶段进行,在听取飞机设计室的同志汇报的基础上,对飞机的设计规范修订完善,空地载荷的制定,涉及重量,强度计算的 原则和强度试验工作,飞机疲劳寿命和选材,以及飞机的气动弹性等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对飞机结构可参照,但规范,试验要求等无法参照这个固有矛盾,而飞 机必须保证一次试成,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于此同时,还召开了进气道调锥系统工作会议,请发动机设计室和161等厂的同志,就调锥系统的传感器和信号组件设计方案和其技术协议,有关试验等进行了讨论。
    
    (八)要到了两架样机
    
    1978年11月底,接三机部通知,要我率赴非洲某国,接受МФ飞机。小组成员有611所谢顺龙,132厂的张仁保,以及132厂出赴南亚某国的4名装配工人和翻译,共8名同志。
    我们一行于12月1日离开北京。对于非洲某国合作的态度我们并不摸底,只是估计了可能出现上中下三种情况,我们如何应对。但在一个多月的实际执行中,比我们乐观估计还要好,真可说是喜出望外。
    在 非洲某国工作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对两架飞机的检查,试飞,分解,油封,装箱,直至12月20日发运,交我国远洋公司“银川”号货轮启运出港。后一阶段是 催办索要的备件,设备,直至装箱发运。在催办过程中,我们在该国飞机中修厂学习调查一些飞机上的新设备新系统的使用检查经验,弄清专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情 况。
    使馆党委很重视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就直接住在使馆宿舍,在使馆食堂吃饭,大事,参赞,武官,分别多次听取我们的汇报,给我们出主意。
    两 架飞机给我们的事情,是事先由三机部机关外事处同志与该国空军商定的,我们去了很快就接上了关系。该国主办此事的空军工程部巴茨少将部长在接见我们时,十 分诚恳友好。他指派哈梅特中校当联络官,始终陪同我们,工作效率很高,接触到的基地,修理厂的官兵,对我们都很友好。与我76年那次来访,在态度坦诚出手 大方等方面,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我估计这与我国已援助他们不少歼6有关。
    该国移交给我们的两架飞机,一架是“米格”—21МФ歼击机,一 架是“米格”—21УС教练机。分别于70年和71年出厂,已飞行了597及642小时,还未达到大修期正在使用的飞机。直接从其他基地飞来,经我们检查 了完整性并当场作了飞行表演后交给我们的。表演前该国空军飞行军官问我,要不要做离地面3—4米的通场飞行,我说不要那么低,保证安全吧。
    飞机随带的各种外挂,副油箱,弹射弹,救生伞,救生包及全套飞机发动机履历本都一起交给我们。并交给我们K—13导弹三发,C—5m及C—5K火箭弹各三发,23炮炮弹200发,一起随船运回。
    在 北京出发前,三机部油部长还专门找我谈了要接收两台“米格”—23的旧发动机回来,与该国已经谈好了的。在接收完飞机之后,该国又把两台很新的P29— 300发动机交给我们,它们都只分别使用了32小时和24小时。因进气道进了砂石,一级压气机叶片打出了小凹坑而停用待修的。发动机装箱与二架飞机一同装 船运回。二套履历本,我回北京后,当面交给在京出差的410厂厂长程华明同志。这是后来WP—15的参照样机。
    除飞机整机外,该国还应我组要求,给我方提供了很多新旧备件,仪器,设备等共计111项之多。计有双管23炮,起落架,座舱盖,机背油箱,襟翼,弹射座椅,通讯电台,轮胎等。这里所谓旧的,是经过返修后在库的可装机使用的。答应提供项目之多,出于我们意料。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在修理厂某处,发现了堆放着许多较完整的飞机部件残骸,我考虑测绘好用,就像联络官提出要,联络官马上回答,你们要什么就给什么。结果我们要到了机翼等21项残骸请他们装箱运回。
    此外,我们还对不能要来运走的实物,照了很多相,包括一架偶然看到的侦察机,还与该国空军空地勤人员,修理工程师进行了座谈,借到各种说明书44套本。
    这 一次来非洲某国可以说丰收而归,这是两国间友谊日益发展的明证。当然,这里也有我们自己的努力主动有关。首先我们尽可能使工作有预见,谈问题心中有数,小 组内部各人都有分工,做到不漏不乱,二是体现出我们小组成员的知识面广,技术在行,水平较高,提问题都在点子上,三是主动做人的友好工作,使人感到是平等 的真朋友。
    我们一行1979年1月7日离开非洲某国回国,在工作前后共一个月零五天,元旦是在使馆过的。
运飞机的远洋轮,把二架飞机及发动机等运到天津,飞机及部件由132厂派人运回分厂。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