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送交者: IE3 2009月05月03日12:52:06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回 答: 文革真伟大: 追逐光明的过程-屠基达歼-7改进过程亲历记 由 IE3 于 2009-05-03 12:47:41 |
(三)出国考察
接三机部通知,1976年5月19日,我出差北京,到总参第一招待所报道,准备出国考察。这是总参外事 局组织的以国防部名义赴埃及的军事装备考察团,团长为国防工办副主任叶正大同志,考察对象为飞机、导弹、雷达、高炮、装甲车、舰艇等武器装备,除总参、空 军、二炮等部队同志外,部分为厂所同志。代表团共25人,据说除出国演出的文艺团体外,为我国历来出国团组中人数最多的。我的对外身份为国防部处长,成员 中除少数为留苏学生外,大部分均为第一次出国。当时还在文革后期,出国的清规戒律很多,有的事现在看很难理解,如在外边使馆的工作人员都禁止看当地的电 视,有电视机都不准用,如此等等。所以出国筹备工作,包括学习形势任务,涉外规定等花了不少时间。5月19日报到,中间又因故延后几天,直到6月11日才 正式成行。在埃及共一个月零五天,7月16日才回国。实际有效工作时间共23天。 5月19日我自成都坐飞机飞北京的飞机居然晚了七小时, 所以晚上才找到总参招待所。第二天,叶正大来找我,嘱办二件事,一是弄清71年考察“米格”一21МФЛ时带回的资料有多少,二是向三机部情报所借一个可 拍资料的照相机。另外,要多考虑回来后如何促进歼7改全天候型的工作。 从业务上做准备工作,我主要找资料了解有关埃及飞机的报导,并拟定出去后的工作重点和希望搞清楚的关键问题。 当 时正是第4次中东战争即73年埃以十月战争之后。苏联为控制埃及,历史上进入埃及的军事专家及部队曾多达二万多人。72年前被埃及当局陆续设法弄走了大部 分。十月战争以埃及夺回了西奈半岛的胜利而结束,74年埃及和美国复交,总统互访,美国对埃及开始提供援助。因苏联逼债过甚,76埃及废除了埃苏条约。当 时为还债,埃及好一点的东西全让苏联拿走了。埃及老百姓说,就是金字塔没给搬走。因此,苏联对倾向美国的埃及总统萨达特恨之入骨。埃及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 的阿拉伯国家,76年当时,埃中关系越来越好。副总统穆巴拉克来访,我国总理华国锋与他会谈,气氛十分友好,穆对华说,希望中国能提供援助,但绝不使中国 为难,力所能及即可。并表示对中国的无偿军援埃及应该返还一些报酬,否则过意不去。这样,达成了对埃援助我方派人去考察的原则协议。 中央 政治局决定派人去看看,批评过去派出的军事代表团,游山玩水的比较多,带回来的东西不多。这次出去,一定要带东西回来,要懂的人出去,他们不给东西,看也 得看回来。所以组织的时25人代表团中13人是厂所的专家。5月,由总参、工办和外交部联合写出派军事技术人员出去考察的请示报告,已经中央批准。 根 据分析,出去的工作,立足于不能提供样品资料,花10天时间用于一般考察,然后分专业作8天的专业考察,其中的重点是我国过去从未接触过的“米格”—23 和“萨姆”—6防空导弹。为了作思想和业务上的准备,代表团请了外交部西非亚洲司的司长,总参装备部的部长和何正文副总长来给我们作了报告,工办、总参外 事局和空军的领导也分别来做指示,准备工作是很隆重的。出国计划也经总参领导批准。 离开北京,先飞到德黑兰,过了二个晚上,转机去埃及。 那时德黑兰尚是国王统治时期,路上所见,妇女穿着已全盘西化,国家的年收入石油资金多达200亿美金,许多高楼大厦都在建中,路上行人不多,都是汽车,一 片兴旺发达的景象。我们曾去参观了波斯兰国2500周年的纪念馆等。 到了埃及,我们住进了他们国防部为我们准备的住处,全天都由卫兵警卫。我们除在外出时在车上所见外,都不许步行出去。但域外风情仍有所领略。 到 埃及后,先集体进行一般活动。了解国情军情,如参观金字塔,有专人带我们进入塔内通道,参观狮身人面像,参观旧皇宫,开罗博物馆,参观沙漠中的修养地。又 参观了空军基础设施,参观十月战争在苏伊士运河两侧双方的大炮阵地等,路经苏伊士城市可见到大量被损毁的房屋和击毁的坦克等,一般看双方交战炮火是很猛烈 的。 然后是分专业考察,我们飞机小组主要考察了“米格”—21МФ飞机、苏—20战斗轰炸机、“米格”—23БМ对地攻击机、图—16挂 导弹型飞机。“米格”—21及苏—20除飞机外,还看了其随机的说明书。“米格”—23则没有让看说明书,也没有看其基本型(МС空战型),而只让看对地 攻击型。看飞机时只让看外部,口盖也不给打开。向地勤人员提问时,能回答的也不多,这飞机只飞过几十小时。后来经过团里去交涉,埃方同意由他们按我们的需 要照一些外形的相,由使馆信使带回。此外,还看了一架“米格”—21的教练机。 苏—20和“米格”—23都是变后掠翼的飞机,估计我们是国内航空领域第一批看到变后掠翼飞机的人,所以对变后掠翼的技术情况和其机构多花了一些时间。“米格”—21МФ则是我们正在进行歼7全天候型设计的重要参考,又比较熟,所以记录下的情况较全。 为了向国内同行介绍,我用卷尺量下的尺寸,回国内画成了苏—20和“米格”—23БМ的三面图,载入考察报告。苏—20是由苏—7发展为苏—17,再发展到苏—20这样演变过来的。苏—17就已经是变后掠翼的了。 除了观看飞机、看说明书外,我们还找埃方飞行员和地勤工程师进行了一些座谈,了解使用中的一些情况。总体上工作是很紧张的。 回到国内,代表团不解散,在总参招待所集中整理资料,向有关部门汇报,进行总结。 这 时突然遇到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凌晨3时42分,我在睡梦中突然被一阵剧烈震动所摇醒,走廊上花盆全部怦怦碰碰地倒地,我定神一想,惊叫地震 了。我自国外回到北京,接到部机关的同志转给我一封信,是我爱人在成都写的,说因有预报成都要大地震,故她带二个孩子与厂里很多人一起逃离成都,他们到上 海去了。这样,我脑子里留下了要地震的概念。与我住同一个房间的786厂总工程师洪民光同志,和我一起赶快起来,拉开窗帘看外边,在大地震动并隆隆声中, 外边街上一片片如蓝色闪电的电光不停地闪着。我们住在四楼,走廊又很长,这时要跑下楼,已不可能,我想我们住的钢筋水泥大楼,应该不会震倒吧,只能等稳定 以后再跑。一会儿,不震了,我们都纷纷下楼,到楼前广场上大家议论纷纷,不知震中在哪里,估计离北京不远,但事先一无预兆,也无预报。在广场里等了大约半 小时,大家说回去睡吧,到了房间里,一会儿又震起来了,太危险,大家不约而同地干脆站到广场上去不睡了。到了上午,叶正大同志带军队同志来了,才知道唐山 发生了大地震,告诉大家暂时都住在代表团使用的大客车上,不要回房间,北京居民已被告知,都在室外住,搭地震棚安身。招待所附近有一四合院,其中一间平房 整个屋顶塌下来把一位老太太压死了。北京动物园一大段围墙倒了,王府井百货大楼四楼一个角似刀劈一样倒了下来,房间都露在外边了……当天下午大雨滂沱,余 震不断,我们坐在大客车里,可以看到水泥电线杆整个在不断摇晃。 过了二天,代表团决定暂时解散,先回各单位,听招呼再集中。8月5日,我 坐飞机回成都,这时厂里人全住在地震棚里,厂区内无人上班,进厂可听到鸟叫,一片寂静。邻居们帮我搭了一个地震棚安身。过了若干天,8月17日,四川松潘 平武发生7.2级地震,成都要大地震这一关过去了,我爱人带了孩子回来了,厂里也陆续上班。又过了若干天,9月9日毛主席逝世了。1976年我国真是大不 幸,大地震之外,年初1月8日周总理逝世,我们在埃及时,朱德元帅逝世,现在毛主席逝世,连丧我党三位元勋。 9月23日,代表团再次在北京集中,这次改在京西宾馆住,继续完成考察成果的整理。我写完了三个飞机的资料,并汇入460厂的孙来永写的发动机,空军机务部薛大琮、马保民写的特设,交628所作为内部秘密资料出版。 按 叶正大副主任的说法,这是我国军事技术上第一次对外接触,所以总结报告很全面,含有政治关系、军事、外交以及技术援助等内容,并带有5个附件,7份技术资 料。其中有向中央和军委以及国防工业部门的建议。7份技术资料是考察的技术成果,其中4份是飞机的,我编写的“米格”—21МФ、苏—20、“米格’— 23БМ以外,有一份图—16的,是172厂的张砺行编写的。在建议中有关航空工业的,有建议尽快用歼7、歼8更新歼6,要加快歼8研制和歼7改进改型, 歼7全天候应以“米格”—21МФ为基准来改,用“米格”—21教练机来更新歼教5等。这个总结报告及附件等要发至各军兵种和各军事工业部。 我们还在北京做总结时,10月上旬,四人帮被打倒,只是我们一直不知道,以后陆续听了中央打招呼会的传达,大家听了,真是大快人心,我国十年文革的苦难就此结束。以后10月21日报上正式发表郭沫若写的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词,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 (四)中央要求大上歼7 这 时,011基地一直在活动争取歼7Ⅲ的任务改由他们来搞。部里曾有文件,改变承制单位。在1977年初的三机部企事业领导干部会上,得知部内生产局和空军 主张132厂继续搞下去,而部计划局和六院主张改由011搞。有分歧,因此常有反复。但011要停止生产歼6,改为复制我厂定型后的歼7Ⅱ,则是定了的。 1977年3月初,011基地第一设计所李秋乐所长,我当年在122厂的老同事,来厂研究如何复制歼7Ⅱ型的准备工作,并初步研究了如何实行主复制厂的相 互关系。以后先把歼7Ⅰ型的图纸整套交过去,Ⅱ型改型各项,成熟一项移交一项,直至定型。 1977年9月底,我接部办公厅通知,去京参加从罗·罗公司引进斯贝发动机关于进气道与发动机匹配的外事谈判。10月中,正拟返厂,接厂通知留京参加大上歼7的重点企业领导干部会。 1977 年10月19日,三机部召开会议,动员研究落实中央最近的重要指示。这是一次在十年文革对航空工业严重破坏之后,正在恢复整顿过程中的一次重要会 议,132厂党委副书记孙志端、晋川和我参加。会上由李际泰部长传达了华主席讲话,10月12日军委副主席邓小平讲话和王震副总理讲话。 邓副主席在军委的会议上讲了军事装备和全国的科研体制问题,讲了陆海空各军兵种的装备建设问题,其中主要突出空军建设,而空军要用歼7代替歼6,要尽快更新一代。要集中兵力打歼灭战,要搞好齐装配套。 讲话中,军委罗瑞卿秘书长插话:“要突出重点,空军飞机很多,多数是歼6,还有“米格”—15和“米格”—17,要清理。”“要有二千架歼7,集中力量搞歼7”。 邓副主席接着讲了军事工业要严格要求,要恢复总工程师制度,要有岗位责任制,要签字。科研工作要走在生产前边。要搞好近期和中长期规划。要整顿好领导班子。不合格产品不配套产品不能接收。 三 机部这次会议就是落实邓副主席讲话精神,组织动员三机二发一弹的大会战。三机是歼7、歼8和轰7,二发是涡喷7和涡扇9,一弹是PL—5乙导弹。要求工厂 党委科研生产一担挑。我们歼7这个专题组,部革委会范英副主任来参加,孙志瑞和011基地崔光焯共同主持,除歼7飞机011要复制外,还有涡喷7发动机的 改进。大家第一次听到中央领导那么具体谈航空工业的科研生产,真的很受鼓舞。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严重破坏之后正在恢复整顿的132厂我们几个。 我发言首先讲了,中央提出要2000架歼7,真是形势大好,但光有数量,机型是什么,还不清楚。我个人认为主要是歼7Ⅱ型和歼7全天候。歼7Ⅰ型已定型了,但生产不宜多了。 还是带离弹射,发动机是原型。我们已经落后于印度。四人帮打倒了,我们可以有所作为了,应该借此东风赶快往前赶。希望部里认真组织总结一下这几年来的教训。 大家在讨论中,涉及技术攻关、技术改造、组织管理、供应配套等方面的问题。在数量上,提出了一个80年前完成400架歼7,80年后完成1600架的方案。李际泰部长来小组听取了大家汇报。会议开了4天半,24日才结束。 李 部长在大会上做了总结。会议很重要的精神是要大上歼7。因为这是当前可以拿到飞机的。生产要突出歼7,科研也要突出歼7。目前生产是歼7Ⅰ型,改型的是歼 7Ⅱ型,要组织攻关,使歼7更进一步。中央决策,132厂、011基地和112厂三个厂一起干歼7,尽快用歼7换装歼6。112厂主动提出80年后,可以 拿出1000架歼7。但现在关键是80年前132厂及011出得太少。发动机410及460厂分别攻关改型的涡喷7甲和涡喷7乙。原型机生产改进主要是延 长首翻期寿命问题,410及460厂分别攻关50小时和100小时。 大上歼7,要求很高,鼓舞人心。但文革刚结束,国际工办洪学智主任指示抓企业整顿,共有11个方面之多,这的确也十分必要。 回厂以后,我组织设计所的同志,研究提出分三个阶段(3、5、8年)的《歼7飞机发展规划》,打好歼7Ⅱ型的攻关后,也搞好歼7全天候的设计方案。 不 久空军曹里怀副司令来厂,又一次在干部中传达了军委会议决定大上歼7的精神。同时检查了我们解决歼7进气道喘振的问题和阻力伞上移的改进问题。还重点说了 “你们歼教5飞机给部队起了很大的作用,空军党委讨论过,不能停产,目前靠它培养飞行员”。这里澄清罗总长曾说:“教练机生产那么多,有必要吗?”这话, 让132厂不要引起误会。孙志端副书记(兼革委会主任)在会上表态说:“不完成大上歼7的任务,不离开132厂。” 1977年12月初, 李际泰部长带范英及国防工办的一个局长来厂检查“大上歼7”会议的落实情况。对工厂11月写的报告不满意,说大上歼7,132厂是主战场,78年、79年 是独此一家,011及112厂都使不上劲。要求“你孙厂长要亲自抓,问题要一个个落实。总工程师不能光签字,要具体的抓技术工作。”最后说:“2000架 任务完不成,你厂长提头来见。”工厂担心配套问题不好办,特别是226雷达交付问题。同来的工办宋局长在干部会上拍胸脯说:“226雷达交不了,唯我是 问。” 正在此时,北京传来三个重要消息:一是中央任命吕东为三机部党组书记部长,李际泰为此提前返京;二是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文,决定恢复军代表制,以严格控制军品生产的质量。 为了三厂一起大上歼7,112厂设计科长蒋福新、陆林林,011第一设计室主任于希明来厂协调主复制厂技术工作。132厂是歼7飞机的主制厂。 我 们与011的关系,双方已进行协调多次,早在(77年)6月,范英副主任带011基地正副主任蒋榭山、王韫、唐文斌及设计室孙瑞胜来成都与厂里谢明、我等 一起确定歼7Ⅱ型的主复制关系。歼7Ⅱ型作为一个独立型号,又于1977年5月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常规装备发展领导小组以常装(1977)22号文批准立项 和改进方案,当时文中暂以歼7Ⅰ改命名。这个批了长达二年的批文,也算来之不易。 过了1978年元旦,我飞去北京,到空军大院谈77年完 成任务问题,在空军订货部谈4架飞机因发动机问题出不了厂,最后同意算132厂完成了77年的任务,任务为30架,实完20架。此时,听部里同志透露,三 厂共同大干歼7的方案,已有些动摇了。在空军科研部与卜刃参谋谈歼7的发展规划时看到了77年12月空司发的一个文件,“关于歼7飞机生产的几点建议”, 其中有要9:1的歼7教练型,要5:1的全天候型,以及要求1979年起出厂的歼7飞机都要有压力加油等。卜刃说,歼7发展规划问题可以开一个小型座谈 会,132厂可以报个报告上来。这样,我就在北京起草了一个书面建议。 我的建议认为:大上歼7应有二个含义, 一是短期内拿出一定数量的飞机装备部队,二是要做到一机多型,性能先进,品种配套。为此,再次强调必须抓紧歼7全天候方案。 年 初,三机部召开部务扩大会,吕部长传达军委扩大会决定:3—5年内要求生产2500~3000架歼7及歼8(按,上次会议未提 歼8)。所以要求112厂要集中力量搞歼8,要求132厂及011基地搞歼7,至少2000架。要求歼7Ⅱ型尽快定型生产,Ⅱ型以后搞歼7教练机,再搞全 天候型。如果歼8(重点是全天候型)全天候各方面都好,再考虑歼7全天候搞不搞。 1978年2月,孙副书记、我和侯建武三人到北京,向段 子俊、油江副部长汇报Ⅱ型研制及火箭座椅滑车试验、飞机鉴定试飞等问题。经部领导出面和空军谈定:Ⅱ型要做全机静力试验,试飞大纲由132厂自己报,鉴定 试飞也由工厂自己飞,630所可以派人及仪器去帮助。试飞科目中,空中停车要飞,火箭弹射座椅项目要由真人在空中试跳。 (五)第二次国外考察 接 部通知,我赴京于1978年3月2日随段副部长到罗马尼亚考察。我国帮助罗马尼亚建设三条航空辅机生产线(陀螺,膜盒,轮毂),齐奥塞斯库总统五月要访 华,届时须正式签订协议,罗方答应我们组团去看看,重点是二种飞机,“米格”21—МФ和法产PAMA美洲豹直升机以及它们的发动机。我们一行共13人, 飞机及直升机各一人,发动机四人,仪表附件三人。部外事处刘国民,楼水荣等三人。去的时间共二周。因为是政府的代表团,首先主要是外事活动。罗国有一个航 空工业中心,由工业部主管,但总经理是现役军人少将。于是工业部部长会见并宴请,国防部长接见;第一副总理接见等都必不可少,当然安排了参观;参观了7个 航空厂所,一个空军航校,都是走马观花,随着团长走,不可能详细考察。我的主要任务实看“米格”—21МФ,考察航空研究所的风洞设施,并帮助谈一下轮毂 生产线。去航校看飞机是空军一位副司令亲自陪同并介绍飞机,实际参观和座谈飞机使用情况也只有三个小时。参观航空研究所也只有三个小时。罗马尼亚在历史上 曾是航空先进国家,但目前只能生产初级教练机,农业机,小型运输机和仿制美洲豹和云雀直升机。航空研究所现有2.5米低速风洞,1.2米暂冲式具有柔壁喷 管跨音速风洞(M数0.2至5.4),直径近一米长达180米的M3激波管和直径较小可达M=7及M=10激波管,有一台256K CDC 3500 大型计算机。 对我来讲,此行真正考察飞机的时间很短,幸而我已有在埃及考察МФ飞机的底子及“米格”—21生产使用中的经验,所以座谈时 可以提出许多问题发问从而了解罗马尼亚在使用“米格”—21中遇到的情况。而重要的一个方面,则是让段副部长对苏联米格21飞机从Ф—13昼间型之后,不 断改进改型达到МФ的水平,有了深刻的印象,这对促进我国歼7改型作用至大。在考察过程中,段副部长和我商量,可向罗方索要点什么,我向他建议最好要一架 МФ飞机,至少要1至2台发动机和双管23炮,回去仿制。飞机和发动机说明书都借一套复制。后来,飞机没有要到,P13发动机及双管炮都要到了。 回 到北京,向部党组汇报时,党组决定立即组织420厂和011基地联合测绘发动机,不仅歼7全天候改型用,而且601所有歼8改两侧进气方案,正值加大发动 机推力,有了P13发动机,正好可用。这一正确决策,在歼7、歼8发展史上,推动极大。双管炮则即送五机部仿制。 我们回来,正好赶上3月 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我作为成都市推荐的先进科技工作者的代表,预定出席大会。我出国衣服都没有来得及换就赶去参加开幕式。隆重的大会 上,邓小平同志作了开幕式讲话,提出了著名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脑力劳动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重要论断,从而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建设四个现代 化的热情,影响十分深远。参加大会的郭沫若同志为此发表了著名的“科学的春天”感言。大会之后,全国各省市相继召开了科学大会, 四川代表团决定由我作代表向省科学大会传达全国科学大会的精神和盛况。 1978年4月中,三机部吕东部长及陈少中局长和六院新机部张金明部长等到厂,与厂共同研究歼7发展的问题。27日吕东等在厂听取工厂关于生产技术方面的汇报,我专门汇报了关于歼7大改的设想。其中主要内容是: 除 抓好当前歼7飞机的优质生产和歼7Ⅱ型的设计定型外,要重点抓好歼7的改进改型,争取在80年代初拿出性能赶上70年代的“米格“—21МФ,在雷达和火 控系统性能上超过它的飞机,这种飞机就是歼7大改。首先,有利条件是可以拿出仿P13—300这样大推力的发动机。飞机上把机头及进气道改大,把317雷 达装上去,机翼上增加一对外挂,加大垂尾加强起落架加装机背金属油箱,采用吹气襟翼,加强消极干扰弹,半自动导引设备案,飞机争取81年上半年首飞,年底 设计定型。 吕东部长听后表态说,这符合他的想法,要干这件事。当场指示陈少中局长(陈局长回到北京,正式被任命为三机部副部长)带了我整 理成文字稿的《歼7进一步改型意见》,回北京向部党组汇报。吕部长还说,我最着急的是电子,武器系统。飞机上了天,就要靠电子,武器系统,达到保存自己消 灭敌人的目的。所以要有人牵头来抓。 4月29日,吕东部长在全厂中层以上干部会上讲话,号召全厂干部要为人上歼7而奋斗。 他倾听了工厂的汇报,很高兴。 目前生产Ⅰ型是暂时性的,大量的将是生产Ⅱ型。前天听了汇报,三四年内厂里改出更好的飞机,有好的电子,武器配上去,就可以达到六十年代末的水平。 吕 部长在厂,不仅是调查了歼7飞机的生产和研制,而且整顿工厂的组织管理工作。要改工厂为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建立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要设立几 名副总工程师,设立五师一长,除基建处以外,行政上处一级全部撤销,设立六个分厂,副生产长副总师兼分厂的生产,技术副厂长。 5月22日,孙志端副书记(他实际上行使厂长职权)召常汉臣,唐吉人,我,周砥中四人集体谈话,市委己任命我们为副总工程师。后在总工程师谢明召开的会上,明确我分工管Ⅱ型,全天候型及各项改进设计,四个副总间相互有交叉,常汉臣帮助我工作。 6 月1日陈副部长及六院张金部长等再次来厂,传达说陈副部长已在部党会上汇报了我厂歼7大改的设想。空军张廷发司令很重视这个问题,这涉及下一代的空军实 力。吕部长决定歼7由132厂作总体安排,歼7中改,歼7大改,改教练机等。还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可以交011去干一些,必要时,611所的力量也可 动用些,如方案讨论,帮忙都可以。他们认为我厂设计所的力量是比不上320厂的设计所及专业设计所,但有不少优点,领导班子和队伍的精神都很好,闯出了不 少先进事迹,是可以打一些仗的,陈少中副部长在全厂干部会上最后说,大上歼7大干大改,是中央对132厂的殷切期望,我们蹲点调查了三个月,认为132厂 是可以承担起来的。首先靠工厂设计所,我们完全有信心。五年内出1000架飞机,而且拿出有先进水平的大改飞机。总设计师,由部里来任命。在干部会上谢明 最后表态说,厂里开干部会,部长亲自来动员,在历史上是没有的,虽然我们的工作和部长的期望还有差距,但我们会努力的。昨天和设计所干部座谈了,厂里决定 加大力度落实指示分子政策,7、8月份将提升一批工程师,在分房等生活福利上,工程师将享受中干的待遇。设计所内将成立科一级试验室,加大技改力度。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