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战事很紧张,普京又要出国了。这一次,对象更特殊——蒙古国。
蒙古国只有两个邻国,一个是中国,另一个就是俄罗斯。
但对普京来说,蒙古国还有一个更不寻常的身份——这也是去年3月17日,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发布国际逮捕令后,他第一次访问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
国际刑事法院指控普京犯有“战争罪”,以及非法将儿童从乌克兰驱逐到俄罗斯。当然,俄罗斯对此断然否认,甚至一不做二不休,向发布逮捕令的法官和检察官,提起了刑事诉讼。
但也别小瞧这个国际通缉令。
或多或少就是这个原因,普京一度缺席了很多重要国际会议,比如,去年南非的金砖国家峰会,印度的g20峰会,美国的apec峰会,等等。毕竟,在有些国家,危险一直都存在。
按照《罗马规约》,既然有了国际通缉令,那国际刑事法院的123个成员国,都有义务逮捕普京,如果普京踏入任何一成员国的领土,该成员国应将其转移至海牙受审。
所以,我们看到,过去两年,普京访问过的国家,比以往少了很多。
而且,他出访对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不管是前苏联成员的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还是中国、朝鲜、越南,还是伊朗、阿联酋、沙特,都不是国际刑事法院成员。
但现在,目标,蒙古国。
对于普京而言,此行蒙古国是一次旨在突破俄罗斯外交僵局的战略尝试。倘若此行能够圆满成功,它将为普京开辟一条新路径,即通过类似方式访问国际刑事法院的其他成员国,从而争取更为广泛的外交支持与认可。此举不仅有助于强化普京作为坚定领导者的形象,也将在俄罗斯国内民众中进一步巩固其支持基础,重塑并巩固其“硬汉”领袖的地位。
反观蒙古国,此际面临的是一个微妙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它有机会借此机会向俄罗斯提出合理的利益诉求,争取到国家发展所亟需的资源。然而,蒙古国若在此次互动中失信于国际社会,无疑将对其国际信誉造成重大损害。尽管蒙古国地理位置独特,仅与俄罗斯和中国接壤,但这种孤立状态也可能因信誉受损而加剧其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埋下潜在的风险与隐患。
因此,这次访问对于普京而言,无疑是一个积极的转折点;而对于蒙古国,则是一场利弊交织、变数难料的考验。未来的走向如何,尚需我们密切关注,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