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穗
1941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成立“清算过去历史委员会”,委员会由毛泽东,任弼时,康生,王稼祥,彭真五人组成,毛泽东为首,以清算解决中共之前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在此期间,毛泽东亲自写了一组系统批判“左倾路线”的文稿,文稿由九篇文章组成,长达五万多字。然而这九篇文章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得公开发表。
毛泽东这“九篇文章”是针对原中共中央从1931年9月到1932年5月所发出的九个文件而写的批判文章。据曾任毛泽东秘书的胡乔木说,该组文章以辛辣嘲讽和怒骂尖锐指责博古,张闻天,周恩来等当时党的领导人。文章最初起名叫“关于和博古路线有关的主要文献”,后一度改为“关于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有关的一些主要文件”,再之后又改为“关于1931年9月至1935年1月期间中央路线的批判”。据看过这些文章的胡乔木评论说,该文“用词辛辣,尖刻,甚至还带有某些挖苦”,是毛泽东的“激愤之作”“也是过去长期被压抑的郁闷情绪的大宣泄”“刺人的过头话不少”。毛泽东在“九篇文章”中提出观点,认为1931年秋成立的临时中央是非法的,刘少奇是白区工作“正确的领袖人物”,文中并且多处引用了刘少奇的观点。该组文章写成后,毛泽东只送给刘少奇,任弼时看过,这两人是毛当时关系最为密切的“同志”,也是当时最早最坚定支持毛泽东斗倒王明的盟友。毛泽东把文章送给他们两人看,明显有“路线交底”的用意。胡乔木因为是毛泽东的秘书也看过此文,他自己说是“属于例外”。
时间到了1964年春天,“九篇文章”从北京中央档案馆发现。毛泽东将这组文章批给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真,康生,陈伯达和陈毅传阅,毛在批语上写“请提意见,准备修改”。1965年1月毛泽东又将文章批送谢福治,李井泉,陶铸传阅,叫他们提出意见,以便修改。毛泽东当时新加批语说,会删去文中提到的周恩来的名字,“因为总理一生正确比错误多得很多”。毛泽东说,“此文过去没有发表,现在也不宜发表,将来(几十年后)是否发表,由将来的同志们去做决定”。
1965年5月12日,毛泽东对“九篇文章”做了修改,将原文标题改为“驳第三次左倾路线(关于1931年9月至1935年1月期间中央路线的批判)”,内容上也增加了若干文字,胡乔木说,修改后的文稿,仍然保留了“咄咄逼人,锋芒毕露”的特点。此时,毛泽东忽然改变了原本不打算发表此文的想法,准备公开发表,毛泽东解释说,“由于年深日久,这个不利于团结的因素——写得太尖锐,不存在了,干部不会因为看了这篇文章怒发冲冠,不许犯错误的同志改正错误,从而破坏党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政策了”。然而不久毛泽东又改变了主意,打消了发表的念头。原因是当时毛泽东已经开始酝酿文化大革命,他不愿意公开这组文章而给刘少奇脸上贴金。
1974年6月,毛泽东又翻出这“九篇文章”,把有关称赞刘少奇的内容全部删除,打算印发给中央委员,但后来只是发给了部分政治局委员阅读。当时毛又对周恩来十分不满,正要策动旨在反周的“批林批孔”运动期间,毛泽东有意将这些文章作为反周的石头使用。
毛泽东最后对此文发生兴趣是他去世前仅仅一个月的1976年8月,当时他找出此文,叫人读给他听,那时候刘少奇,周恩来,王明,张闻天,彭德怀都已经不在人间,邓小平也被再次打倒,毛的“敌手”已经尽数铲除,夕阳西下,毛泽东抚今追昔重温旧稿,或许只是出于对这组文章的特别珍爱,却再无发表此文的念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