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历来,思想家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文明的起源是什么?本文认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不是单一事件或领导者,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完全竞争。相反,竞争的对立面——垄断,不仅被认为是一种经济上的邪恶,而且是停滞和社会衰退的根源。通过考察垄断在政治、科学甚至知识等各个领域的危害,本文为更广泛地理解反垄断原则奠定了基础。
竞争是进步的引擎
文明并不是自然而然诞生的,更不会天然的螺旋向前发展。现代文明诞生于欧洲,但恐怖的中世纪同样也诞生于欧洲,在教廷权威的垄断下,古希腊的文明一样被埋葬在历史的尘埃中无法现世,在教廷的威权被摧毁后,欧洲才开始找回历史中的文明。与此对应的是,东亚地区一直处于一种皇权的绝对垄断中,所以东亚一直在古典官僚帝国的轮回中打转,直到英国战舰的到来才打打破了这种绝对垄断。
卢梭在其开创性的著作《社会契约》中认为,人类在自然状态下是自由和平等的。正是为了确保相互利益而形成的社会契约,才出现了社会。然而,这一契约是以持续的谈判和交换为前提的——这是竞争的基石。 同样,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强调了在健康共和国中权力制衡的重要性。这个概念本身就依赖于多个权力中心的出现,促进治理方面的最佳思想和实践的竞争。
竞争推动创新。正如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所强调的,追求幸福需要一个允许个人“摆脱”压迫性结构的制度。这与经济学上的竞争原则相呼应,在竞争原则下,企业为了吸引客户而努力提高效率和进步。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知识的进步。如果没有竞争性的思想流派,科学进步就会停滞不前。如果没有言论自由,正如许多启蒙思想家所设想的那样,思想的交流和对既定教条的质疑就会受到阻碍。
垄断:衰退的种子
竞争方可促进进步,垄断却只能滋生停滞和腐败。垄断意味着没有了反对者的约束,而一个不受约束的单一实体,根本没有改进自身的动机和必要,只需要遵循马太效应即可得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在政治上,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政党可以压制异议和政策制定方面的创新。在科学上,一个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如果不受到竞争性思想的挑战,就会阻碍对真理的探索。即使在思想领域,知识垄断,即单一观点主导公共话语,也会导致群体思维和对新观点的抵制。在媒体舆论上也是如此,垄断的舆论媒体只会歌颂垄断者,几乎不可能起到监督作用。事实上不止于此,无论是政治、科学、思想还是舆论媒体,任何领域,只要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就都会陷入一种停滞乃至于倒退的状态,任何人种、任何文化都会如此。
垄断的恐怖不仅仅是效率低下。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垄断者往往会诉诸操纵和胁迫来维持控制。他们可能会压制异议,限制获取信息,扼杀推动进步的竞争本身。这与像洛克这样的思想家的警告相呼应,他们强调了任何形式的不受约束的权力的危险。
反垄断:一个必要的原则
认识到垄断的危险,就需要更广泛地应用反垄断原则。这不仅仅在经济领域,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设想的那样。我们需要建立框架,确保在思想领域、政治话语和科学探究等所有方面存在健康竞争,破除各种形式的垄断,无论这种垄断是自由市场造成的还是权力赋予的。这可以通过促进言论、出版和集会自由乃至于暴力来实现。它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文化,在这个文化中,多元化观点受到重视和辩论。此外,机构内部的制衡——无论是政府、学术界还是媒体——对于防止权力集中至关重要。
结论
竞争,而不是某个单一事件或领导者,更不仅限于商品市场,竞争是文明的引擎。它激发创新,鼓励批判性思维,推动进步。相反,垄断,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会助长停滞,压制异议,最终导致社会衰退。通过认识到垄断的危害不仅仅在经济领域,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和公正的社会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思想竞争和知识追求为更美好的未来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