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态度的学爸
杨成武将军有很多传奇故事,让人读来记忆深刻。
提起地主老财,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周扒皮、黄世仁和刘文彩等人。周扒皮为了让长工们早早起来干活,半夜学鸡叫;黄世仁更可恶,大年夜上门逼债,还想打杨白劳闺女喜儿的主意,硬生生把她逼成了白毛女;刘文彩更是仗着弟弟在川军中的势力横行霸道,搜刮了许多民脂民膏。
刘文彩
由于这些地主老财大多为富不仁,因此红军时期对他们实行的是“打土豪分田地”的办法,将他们搜刮来的不义之财一部分充作军需,一部分分给穷苦的老百姓。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陕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此时就不再打土豪了,而是联合这些人一致抗日,号召他们出钱出粮支援八路军。
当时八路军的军饷是由蒋介石按照三个乙种师的编制来发的,只有在编制内的部队才能领到军饷,杨成武的独立团由于不是正规编制,因此就没有军饷可领。而且蒋介石为了限制八路军的发展,还经常借故拖延或少发军饷,这就导致了八路军的经费十分紧张。平型关大捷之后,时任115师副师长的聂荣臻率部前往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
当时由于八路军兵力有限,而要用兵的地方又很多,因此聂荣臻身边只有杨成武的一个独立团,再加上一些地方武装,总兵力只有3000余人。这点兵力要想在敌人站住脚是很困难的,但杨成武在困境中爆发了惊人的战斗力,短短20多天就接连从日伪军手中收复了包括涞源和广灵在内的七座县城,独立团也从1700多人发展到了7000多人。
以此为基础,聂荣臻成立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杨成武出任独立师师长兼一分区司令员。手中的兵多了,开支自然也就更大了。当初独立团组建的时候,蒋介石就不承认。现在独立团变成了独立师,蒋介石就更不承认了,因此一分钱的军饷也不给。聂荣臻虽然是晋察冀根据地的当家人,但手里也没钱,杨成武只能自己想办法。
最后他决定请涞源城内的地主老财和士绅们吃一顿饭,号召他们为抗日贡献一份力量。请柬发出去后不久,这些人都来了。杨成武将他们让进房间后,发现其中一个50左右的财主有些异常。当时还是冬天,别的地主老财都穿着皮袄,戴着皮帽,他却穿了一件旧棉袄,戴了一顶破帽子。
杨成武事先已经做过功课,知道此人名叫王莆,他是穷苦人家出身,母亲还带着他要过饭。闹义和团的时候,王莆的父亲碰巧救了一个外国的神甫。这个神甫为了报答他,给了他不少银元。王莆以这些银元为本钱,做起了买卖。他头脑灵活,眼光又准,因此生意越做越大,在不少地方都开了皮货庄。
杨成武请来的这些地主老财当中,王莆的家底是最厚实的。杨成武本以为他穿着一身旧衣裳是为了装穷,好找借口少捐一些钱粮。众人吃过饭之后,杨成武开始宣传抗日政策,号召这些财主们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支援八路军抗战。他讲完后财主们谁也不表态,都把目光瞄向了王莆。
杨成武知道这些人都等着王莆带头呢,于是就问道:“王先生是怎么打算的呢?”王莆起身说道:“鄙人小有家产,是多年的积累。如今国难当头,抗战是民族大义。在下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像前方将士那样为国杀敌,但捐财还是可以的。”这番话说完后他伸出了五个手指头。
一个士绅惊问道:“王莆兄打算捐五千?”老实说在当时5000个大洋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了。不料王莆却摆了摆手,高声说道:“暂时先捐五万,如果不够,还可以再捐!”听到这个数字后,其他财主们坐不住了,一个个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王莆捐了五万个大洋,他们又该捐多少呢?
王莆见状,又慷慨激昂地说:“在下奉劝诸位一句,国若不保,家何能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与其让家财落入敌手,何不用于抗日?望诸位三思!”这番话说的极有水平,杨成武没有料到王莆能有这样的见解和格局,他也是苦出身,小时候见惯了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老财,因此对他们并没有好印象。
这次他请涞源的地主老财来吃饭,让他们帮助自己解决部队缺粮饷的难题。王莆刚进来的时候,穿了一身旧衣服,杨成武还以为他是要故意装穷,好借机少捐一些钱粮。不料王莆一下子就捐了5万大洋,而且表示还可以再捐。当时蒋介石给八路军的军饷是每个月30万法币,那个时候的法币还比较值钱,和大洋几乎是一换一的比例。
这30万法币是八路军全军一个月的军饷,王莆一个人就捐了5万大洋,等于八路军半个师一月的军饷,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杨成武十分感动,带头为王莆的义举鼓掌。其他财主们见状,也先后认捐,但这些人捐的数目要小得多,最多的也只捐了1000个大洋。之后王莆又为八路军捐献了一批钱粮,两次合捐的数目超过了十万,涞源全县其他财主们所捐的总数还没有王莆一个人捐的多。
王莆后来还和杨成武成了朋友,靠着这批钱粮,杨成武的一分区度过了那段最为艰难的时光。之后他率部越战越勇,接连打退了日寇的多次进攻,还在黄土岭击毙了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抗战胜利后,杨成武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晚年的时候,杨成武将军写了一本回忆录,书中专门提到了王莆捐献钱粮这件事。
还有,一位杨成武将军原以为已经牺牲的八路军连长有一天出现在他的面前的故事也非常感人。
1986年3月,一个身着破衣烂衫的71岁湖南老农,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了北京杨成武将军的大门前,他高举着一张报纸,点名要找杨成武将军。
71岁的种田老汉张德仁告诉门口的哨兵,报纸上那篇《纵横驰骋歼敌寇,将军侃侃话当年》的文章,杨成武将军提到的张连长就是自己,但是自己当年没有牺牲,请让自己进去见见杨成武老团长。
1986年,离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已经过去了几十年,老农也已经71岁高龄,为什么突然千里迢迢上京找杨成武将军呢?
原来,老汉张德仁一直在湖南农村种田,他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在城里工作。半年前,女儿特地回家看他,期间,拿出一份报纸,指着报上一篇采访杨成武上将的文章,问他道:“爸,这个张连长,是不是你?”
原来,杨成武上将回忆平型关大战的时候,特地提到了一个带队攻打驿马岭的张连长。据杨成武上将所说,张德仁冒死冲锋,不幸中弹,已经壮烈牺牲。
《纵横驰骋歼敌寇,将军侃侃话当年》节选:“这一仗打得十分激烈。敌人已先我占领了驿马岭顶上隘口,我们要挡住敌人,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拿下这个隘口,我团1连连长张德仁是老红军战士。他带领战士冒死冲锋,刚到半山腰,隘口两隘突然喷出七八条机枪火舌,形成交叉火力。张德仁和战士们纷纷中弹牺牲,就在这时,平型关方向传来了闷雷般的山炮轰鸣。平型关战斗打响了。”
张德仁看完报纸上的故事,非常激动地说道:“是我,这就是我,杨团长以为我死了,我没死,还活着啊。”
几十年过去,张德仁以为已经没有人记得自己了,一想到当年的老首长还健在,不但记得自己,还特地在采访的时候重点提到自己,张德仁非常感动,并且萌生了上北京找首长的念头。他要告诉杨成武将军,自己还活着。
于是,张德仁叫来了儿子,说了自己上京找首长的想法,儿子也很赞成父亲的做法,并且决定陪同父亲前往。父子俩经过一番准备,辗转来到了北京。
那么,杨成武将军为啥说张德仁连长牺牲了呢?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杨成武将军回忆里提到的“老红军战士”,究竟是不是眼前的这位老农呢?
老红军战士张德仁
老农确实就是“老红军战士张德仁”。张德仁出生于湖南醴陵,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的孩子,那一年,他年仅14岁。
红军为了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先进革命理念和爱国革命情怀,先后辗转经过了许多中国农村。1928年的时候,红三军团路过醴陵,当时还是少年的张德仁听了红军的宣传,热血沸腾,毅然决然地参加了红军,成了红军队伍中的一名勤务兵。
因为年轻心热,为人机灵,张德仁很快被推荐当上了通讯员。众所周知,通讯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负责在各个首长之间传递重要的情报消息。
张德仁成了通讯员,也就自然而然地接触到了许多红军的首长,杨得志、杨成武、彭雄、聂荣臻、林彪等中国共产党重要高层领导,他都认识。
张德仁在通讯员的岗位上,继续努力工作,为革命事业发挥自己的作用。因为勤奋上进,任劳任怨,张德仁获得上级领导的多次通令嘉奖。
1934年,中国红军面对强大的国民党军队,前后经历了五次英勇的反围剿战斗。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失利后,中国红军得到重要情报,为了救亡图存,被迫进行了北上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转移。
长征前夕,张德仁被调入了红一方面军主力的红一团当兵,当时红一团的团长正是张德仁的醴陵同乡,赫赫有名的杨得志上将。
杨得志是湖南省醴陵南阳桥三望冲人,出生于1911年1月3日,1928年就参加工农革命军,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路从小兵升到师长,为祖国和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之后,杨得志将军被组织上委任为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兼陕西军区司令员,后来又当过济南、武汉、昆明等地的军区司令员,还当过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杨得志将军参加了抗美援朝,被委任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率部参加第五次战役和秋季防御作战,参与指挥上甘岭战役。
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一面争分夺秒地进行战略转移,一面经历了无数次九死一生的战斗,红1团所有的战斗,张德仁都参加了。
张德仁聪明伶俐,机智勇敢,在杨得志的红1团中当兵的时候,在不少激烈残酷的战斗表现良好,给很多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年轻的张德仁因为表现优异,被组织上器重,进入抗日大学学习,进行进一步的深造。
毕业后的张德仁,被组织上分配到115师的独立团,跟随红军军队奔赴晋察冀前线,与日本侵略军作战。
115师独立团的团长就是杨成武,出生于于1914年10月27日,是福建省长汀县客家人,他是长征中的开路先锋,共产主义战士,号称白袍小将。在战争年代,杨成武将军十分英勇,被赞“浑身都是胆”,毛泽东主席称他是赵子龙。
1929年,年纪轻轻的杨成武就已经参加革命,1930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的优秀党员。17岁的杨成武,就已经当上团政委,不久之后被组织上委任为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
杨成武将军早年参军红军,为创建新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先后指挥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难能可贵的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本来可以躺在功劳簿说过好日子的杨成武将军,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的身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杨成武将军众人进入朝鲜战场后,参加了朝鲜东线的夏、秋季防御战役,还在文登川之战中重创了侵朝美军第七师,创造了朝鲜战场月歼敌最高纪录。
1955年,杨成武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八一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的炮击金门战争,从组织到指挥,杨成武全程都参与了。1988年,杨成武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杨成武将军很早之前就认为张德仁这个小同志。毕竟,张德仁曾经当过通讯员。杨成武将军和杨得志将军一样,都很喜欢张德仁这个聪明伶俐的年轻人,于是,杨成武将军决定重用张德仁。他对张德仁说:“‘醴陵拐子’,你去1营1连当连长。”
115师1营1连,号称独立团的尖刀连,是杨成武将军团内战斗力最强的一个连。杨成武将军对张德仁的器重,可见一斑。
那么,杨成武将军为什么称呼张德仁为“醴陵拐子”呢?原来,在红军时期,张德仁的双腿受过重伤,腿脚有点小问题,走起路来有些一瘸一拐。
杨成武将军之所以这样戏称张德仁,一则是不拘小节,二则是表现关系亲密的意思,三则是借中国民间传说及道教中的八仙之首铁拐李,称赞张德仁机智英勇。而“拐子连长”这个称呼,也成了杨成武将军与张德仁连长之间的秘密。
张德仁为何成了杨成武将军口中的烈士
在跟随杨成武将军之后的革命日子里,张德仁打了无数次战役,攻克了不少难啃的阵地,但是,在平型关大战中,他们又一次遇到了难题。
在著名的平型关战役中,杨成武将军率领的土里团负责到驿马岭阻敌援军。当115师的这个独立团开赴到抗日前线时,卡在山西的某个土围子前,过不去。原来,敌人已经先行到达驿马岭,占领了阵地。
当时的杨成武是独立团的团长,他亲自喊话,要求对方让路,然而,几经周旋,对方还是不肯让路,这可把团长急坏了。
团长杨成武下令,让独立团的尖刀连上阵,挖出一条地道。接到命令的张德仁,立刻率领1连开始挖地道,苦干了一个晚上,尖刀连终于挖出了一条地道。
第二天的凌晨,张德仁往挖好的地道里塞进了几百斤炸药。点燃炸药后,随着一声巨响,挡在独立团前面的土围子顿时被炸飞。独立团终于越过了这个土围子,不久,他们到达平型关一带,随即开战。
当时杨成武率领的独立团的任务是在驿马岭狙击敌人的援军,然而,敌人已经先行到达了驿马岭,占领了阵地。
驿马岭易守难攻,却是非常重要的阵地,地理位置优越,为了夺回驿马岭,杨成武当即下令张德仁率领的尖刀连全力出击。
张德仁知道这一战的重要性,他带领战士们冒死冲锋,不惜一切代价拿下驿马岭。刚刚进攻到驿马岭的隘口时,张德仁率领的尖刀连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原来,在驿马岭两隘,敌军的六七名机枪手早已埋伏好,他们一见尖刀连靠近,就开始了无情的机枪扫射,火力非常猛烈。
密密麻麻的子弹迎面而来,尖刀连却在没有任何遮挡物的情况下勇往直前,士兵们不断中枪倒下,依然前仆后继,没有一个人后退半步。
杨成武将军认为,面对敌人如此强大的火力下,尖刀连已经全军覆灭,然而,张德仁只是身负重伤,昏死了过去,并没有真的牺牲,他凭借着强大的意志力和求生欲,在众人走后又苏醒了过来。
幸运的是,在杨成武将军的独立团走后,当时115师的另一支部队刚好路过驿马岭。刚刚苏醒的张德仁喊住了他们,这支红军队伍安排几个士兵把身负重伤的张德仁带到了战地医院医治。
张德仁的伤很重,在送进医院的途中,他又昏迷了过去。显然,张德仁死里逃生,却伤得非常重,敌人的子弹贯穿了他的身体,从他的右肺穿进,从背部穿出,险些就打中了他的心脏。
战地医院的医生为张德仁清洗了伤口,包扎了伤口,张德仁有一次昏迷了过去,这一次昏迷,持续了几天,直到第三日晚上,张德仁才醒过来。
张德仁在战地医院整整卧床两个月,医生才勉强允许他尝试着下地走路。身体恢复之后,张德仁第一时间就想回到原来的部队中。
但是,他的尖刀连已经没了,独立团也已经不知去向,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部队被打散乃至于打没,都是常事。加上当时的通讯非常艰难,他又上哪去寻找独立团的团长杨成武呢?
于是,张德仁跑去115师师部报到,当时115师的师长是林彪。林彪问张德仁有什么想法,做什么打算。张德仁当然想回独立团,那里有他熟悉的团长杨成武,还有其他相识的战友。
“别去了。”林彪说,”特务连没连长,你去当吧!”张德仁还想说什么,林彪说:“服从分配,去吧!”
这就是革命战士的革命精神,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就这样,张德仁在师长林彪的安排下,当了师部特务连连长。
特务连原来的连长哪里去了呢?为什么会没有连长?原来,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前线打仗牺牲是一种残酷,被敌人抓住折磨又是另一种残酷。前任连长贪生怕死,为了躲过一劫,他干脆自己朝脖上开了一枪,住医院去了。
张德仁去了特务连之后,前后又参加了两次战斗,但是,他在平型关战役中留下的伤口并未治愈,强撑着身体去作战的他,几次吐血,险些丧命,最终被送到了临潼战地医院。
张德仁在临潼战地医院听说有难民车去湖南,便决定回家休养,就这样,张德仁搭乘一辆运难民的汽车,回到了湖南醴陵老家,与同村一个16岁的女孩结了婚。
几十年后,张德仁找到杨成武上将,凭借着对方当初对自己拐子连长的特殊称呼,终于与杨成武上将相认,过了几天后,杨成武上将又带他见了杨得志将军,两位将军为张德仁争取到了每个月一百多块钱的生活补助。
当然,杨成武将军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的故事最为振奋人心。
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的杨成武
1939年11月3日下午5时,从拂晓开始的雁宿崖战斗已经结束,夕阳西坠,山色血红,枪声稀落,部队打扫完战场,押着俘虏,沿着崎岖的山路向晋察冀军区一分区驻地——管头镇走来。
此时,一分区司令部会议室里召开总结会议。25岁的杨成武司令员主持会议,平均年龄不足22岁的指挥员们,正聚精会神地听参谋长黄寿发讲话。他说:“今日一仗,歼敌600多人,这是我分区抗战以来歼敌人数最多的一仗。我认为,经验有三:一,情报准确;二,从三路敌人中选择打东路,决策正确;三,地形选得好,雁宿崖两侧高山,我们两侧伏兵,一头一尾扎口袋,关门打狗,打得痛快……。”
黄参谋长的话代表着大家的体会,与会的指挥员们虽然一个个刚下战场,浑身沾着硝烟和血污,军装的布眼都看不清了,可是那满脸红光和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却透出万分的喜悦和兴奋。清秀潇洒、文质彬彬的杨司令员在昏暗的油灯下,认真地记着每个人的发言,并不时地提问。
“报告!”
“请进!”杨成武一抬头,见是一团宋玉琳营长手拿一件大衣,走了进来。
“宋营长,有什么事吗?”杨成武问。
“杨司令员,你看!”宋营长递过大衣,杨成武在油灯下一看,大衣的布料相当好,胸前披佩着一条金黄色的绸带,带子两边是大红色穗子,两肩分别佩有四颗闪光的金星。
“啊!”杨成武吃惊地叫了一声。
宋营长说:“司令员,还有一把金柄指挥刀呢!”
“哦!”杨成武看了一眼军刀,目光又回到手中的军大衣上。他急速翻开大衣,只见那绿色的里子上有一黄框,写着:姓名辻村,血型A型。他急忙问,“这件大衣是在什么地方缴获的?”
“这是七连连长钟茂华,迂回到敌人炮兵阵地后侧,用步枪打死的一个胖军官,然后他扒下大衣,穿在身上,拿着这个鬼子的指挥刀。你没见他那副怪模样,我和教导员郑三生可给他逗得把肚子都笑痛了!”顿了一下,又说,“我们不认识衣服上的这个字,”他指指“辻”字,说:“我们分析一定是个大官,就急忙送来了。”
“这是日军辻村大佐的军大衣,他的尸体在什么地方?”杨成武急呼呼地问。
“一起埋了!”
“不好!”杨成武站起身,反剪双手,在屋内快速地来回踱着步。副司令高鹏、政治部主任罗元发及黄参谋长也凑在灯下,仔细翻看着大衣,小声议论着。大约3分钟时间,杨成武突然止步,大声说,“诸位,请立即回部队,作好打大仗、打恶仗的准备,随时听候作战命令。”
陈子端参谋瞪着惊奇的眼睛问:“司令员,你不是神仙,这大仗、恶仗从何而谈?”
“日本这个民族报复心强,鬼子死了个大佐,他们决不会善罢甘休的。”杨成武用肯定的口气说,“鬼子的特点是失败越惨,报复得越凶,而且是败兵刚归巢,报复的人马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他们是想乘我们庆祝胜利之时,打我们一个猝不及防。”
各位指挥员都赞同杨司令的分析,纷纷起身,火速返回部队去了。
散会后,杨成武立即抓起电话,向聂荣臻报告了战斗情况及所缴获的辻村的大衣。聂荣臻听到此处,立即对杨成武说:“部队要立即转移到银坊、司各庄一带隐蔽待命,有情况立即报告。”
“知道了,我立即作出安排!”
“好!”聂荣臻赞赏说,又交代他说,“我就守在电话机旁,你们要密切注视日军动向,有情况立即汇报。”
不出所料,当天夜里,地下党侦察参谋崔喜峰从涞源城送来情报:张家口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四个大队,共1500人,分乘90辆卡车,向涞源急驰。涞源城内彻夜不宁,日军到处抓夫,弄得鸡飞狗叫。
接着,侦察参谋崔明贵又从易县发来情报,内容与崔喜峰的情报吻合,说敌人要沿辻村的进攻路线,经银坊到雁宿崖,寻找八路军主力,决一死战。
杨成武阅罢情报,思索片刻后,拿起电话向聂荣臻汇报,要求再打一仗。
聂荣臻问:“部队情绪怎样?”
“很好!”杨成武信心十足地说,“刚打了胜仗,伤亡很小,士气鼓得足足的,正在银坊、司各庄一带休整。”话说到此,他怕聂荣臻不放心,追加一句说,“这一带地形我很熟悉,极似平型关,有利打伏击。”部队刚到那里,杨成武怎么就那么清楚那里的地形?
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杨成武多年养成个职业习惯。每到一地,总是首先摊开那五万分之一的军用挂图,仔细地看,认真地记,决不放过一条小沟,一棵树木,然后,便是马不停蹄,立即着手考察实地,让两者合而为一。举凡山川河流,村镇桥梁,针叶林、阔叶林,他均一一牢记心中。
记得有一次,侦察员向他报告倒马关地形后,他问:“倒马关南面有一条水沟,你怎么没讲?”
那参谋一拍脑袋,记起来了。他惊异地问:“首长,你是怎么知道的?”
杨成武严肃地说:“这种事马虎不得,一沟一坎,均不能忽略,这关系到战争的胜败。”
杨成武就是这样,所到之处,首先掌握准确地形,然后,考虑战斗部署时,脑子一转,作战方案就应运而生。
杨成武在电话中向聂荣臻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后,聂荣臻略略思索片刻,回答说:“很好,彭真、贺龙、关向应正在这里开会,我们马上研究一下,再答复你。”
杨成武大约等了五分钟后,聂荣臻就来电话:“成武啊,我们一致同意你的意见,赞成再打一仗。11月7日,是军区成立两周年,同时,又是十月革命22周年纪念日,我们准备召开纪念大会。你们打个大胜仗,是向大会最好的献礼。贺龙同志怕你兵力不够,已通知杨嘉瑞特务团,连夜开到你那里,还通知三五九旅六一五团开到涞源牵制敌人;孙参谋长已通知二分区、三分区、四分区部队,大约10个团兵力,赶到管头,归你统一指挥。我们吃、住在电话机旁,你有什么情况,随时可以打电话来。”
杨成武放下电话,立即召开作战会议,研究战斗方案后,用电话向各团传达了战斗任务,动员大家打一个更大的歼灭仗。各团领导听说要打大仗,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次率领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出征作战的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现年52岁,早年毕业于陆军教导团,是由下级军官逐渐晋升的中将。他的巨大声誉来自他潜心研究战术。他曾撰写过《战争论》、《战争学》、《现代战术探讨》等,被日本军界称之为:人间少有,天上不多的战术名将,是日军战争骄子,是所谓游击战术专家,有很高的知名度,被吹得神乎其神。
前任旅团长常冈宽治少将,一年前被王震的三五九旅击毙在邵家庄后,阿部则以蒙疆驻屯军总司令身份,顶替了他。日军旅团长一般由少将担任,师团长由中将担任。当时,关东军司令东条英机也只是中将军衔。
11月3日晚,阿部得知部下辻村大佐在雁宿崖命归黄泉,心里又气又急,这次失败,对他的自尊心是一次强烈的打击,他是个视荣誉比生命还贵重的军人,他咬牙切齿,决心与杨成武决一雌雄。为出这口气,第二天一早,他就率领部队向雁宿崖扑来。
当晚,他们到达雁宿崖。阿部立即召集作战会议,这时,先遣部队的绿川大佐来向他报告,说在司各庄一带发现了八路军。
阿部规秀立马停止了会议,指挥部队向司各庄前进。拂晓,他们到了司各庄,阿部却没见到八路军一个人影,不由得怒气冲天地问绿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绿川神气活现地说:“八路军害怕皇军,打了几枪便向黄土岭方向去了。”
阿部立即拿起望远镜,果然,黄土岭上空浓烟滚滚,碎石飞溅。他立即挥挥手,说:“快,命令部队向黄土岭进攻。”
待到他们赶到黄土岭,已是黄昏,淡淡的紫霞映红了山峰,山谷光线渐渐暗淡,夜色越来越浓。阿部又冷又饿,心里又不愉快,他左顾右盼,仍不见八路军一个人影,这一下,把他气得吹胡子瞪眼,骂道:“八路的,太狡猾。”
这时,参谋长听阿部说还追,便走上前,小心翼翼地说:“将军阁下,现在天黑路滑,小心上八路的当,我们还是就地宿营,等天亮再说吧!”
此时的杨成武身在何处呢?杨成武此时正守在电话机旁,敌人的一举一动他了如指掌。可是,他只知道独立混成第二旅团主力1000多人向我进攻,却不知道为首的是阿部这么一个日军大人物。
半小时前,他接到担任诱敌深入的一团报告,鬼子已全部在黄土岭、司各庄宿营。他立即与高鹏、黄寿发分别通过电话,下达命令:一团、二团、十五团在寨沱、煤斗店集结,卡住敌人东进道路;一二○师特务团、三团占领黄土岭及上庄子以南高地;二分区的二团绕到黄土岭西北,尾随敌后前进。就这样,五个团1万兵力瞬间将黄土岭、司各庄围了个水泄不通,此时鬼子却正在呼呼大睡呢!
第二天早饭后,鬼子如爬行的蜗牛,向东移动,直至下午3点,才全部脱离黄土岭。说时迟那时快,突然,一队人马迎头杀向敌人,就在敌人惊慌之时,早已守候在敌两侧与后尾的部队也同时合击,把敌人团团围住。敌人退无去路,只得就地抵抗。
打了一会儿,阿部带着指挥所到了路边校场村,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一,立即发电报给桑木师团长,陈述被围实情,请求派兵解围;二,集中兵力向来路方向突围。
电报发出半小时后,保定、石家庄方向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敌人派出20架飞机增援,可是,黄土岭、司各庄上空硝烟弥漫,加之细雨蒙蒙,整个天空犹如一团团吹不散,赶不走的棉团,飞机的能见度极低,只好盘旋了十几圈后,摇晃着翅膀飞走了。
一团长陈正湘,手持望远镜,正在向校场村方向瞭望,他发现一群敌军官正在观望前方山头,其中一个满脸胡须的军官,手持军刀,坐在湿漉漉的大石头上,在他的左右有两个军官正在跟他说什么。陈团长分析,这可能是敌人的指挥所,立即命令炮兵连长杨九秤,向敌军官群开炮。
陈正湘分析得不错,这群人正是阿部和他的下属。
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的炮
阿部正欲说话,“轰隆隆”几发炮弹从天而降,在敌军官群中开了花,敌人顿时倒下一片,阿部也倒在血泊之中,两腿被炸断,肠子流在地上,臀部飞进一块弹片。
这时,一条狼狗在阿部的周围窜来窜去,结果,它的一条腿拉住了阿部的肠子,堤赴大佐幸免没有负伤,他拍拍身上的尘土,抽出指挥刀,一刀将阿部的肠子斩断,狼狗获得了自由,摇着尾巴给赶走了。
这时,一群士兵围上来,阿部用力睁开双眼,无力地说了句:“快发电报给桑木,派兵来……”话没说完,就断了气。这个在日军中雄功赫赫,52岁的老将军,做梦也不会想到,他败在一个25岁的中国年轻指挥官杨成武的手中。
敌人失去了指挥官,极度恐慌,几次突围未成。第二天清晨,桑木派来10架飞机,投下几十个降落伞,送来了粮食弹药,桑木的副参谋长——少将片山伍郎带着5名军官,也降落下来。他们是奉命来指挥突围的。
战斗一直进行到第二天上午。战斗结束时,除少数日军突围外,共歼灭日军1500名。11月12日,《朝日新闻》用第一版整版报道了阿部阵亡的消息,在粗粗的黑框中,刊登了阿部的戎照、生平,以及日本国降半旗致哀,政府官员和军界20多位将军亲赴东京车站,迎接阿部中将的骨灰和吊丧的消息。消息内容是:
本报华北前线记者川崎秀子报道:11月7日,富有山地“扫荡”经验的阿部规秀中将,亲率精旅,冒雨酣战,官兵争先冲杀,战至中午,皇军完全置于必胜位置。下午4时,不料敌军炮弹从天而降,将军右腹和双腿负伤,但他未被重伤屈服,大声疾呼,要坚持打下去。然后俯首向东方遥拜,留下一句话,“这是军人的本分啊!”中将负伤后半小时,晚7时50分,一代枭雄,壮烈阵亡。
在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聂荣臻拿着电话,对杨成武说:“成武,毛主席、朱总司令打电报祝贺你啦!”
“是毛主席、朱总司令来电祝贺?”杨成武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重复地问了一句。
“是的,这次黄土岭战斗,你立了一大功啦!”
“什么大功?”
“延安听到东京电台广播说,黄土岭战斗,你们打死了阿部规秀中将,了不起啊!”
“中将啊,我的乖乖!”杨成武惊喜地大叫起来。他说,“聂司令,这是军区首长亲自指挥的战果啊。”
“小鬼,我们可不与你抢功哦!”聂荣臻开玩笑地说。
黄土岭战斗后,全国各地贺电如雪片般飞向杨成武司令部。
朝日新闻报道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在太行山上被炮轰置死,名将之花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