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名
《五绝》戏回杜甫
豪门酒肉池,路有冻干尸。贫富悬殊在,开天辟地时。
自从人类出现,就有了贫富不等。动物界也是如此,同样是猛兽,有的天天有肉吃,有的会饿死沙场,所以,贫富悬殊源于能力问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能是所有对社会不满、落魄的人都知道的两句脍炙人口的诗。人们吹捧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而杜甫则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可这两句诗却反映了杜甫可能没有那么知道现实生活,他所知道的现实,只是停留在思想意识的层面和对自己落魄的不满。
先说说“酒肉臭”,显然是不懂生活。第一,酒永远不会臭,密封后的酒,千年不腐,越久越香。即便是打开了盖子的酒,直到酒挥发完,也不会臭。第二,说朱门里有臭肉,显然是他臆想出来的。别说是受过教育的朱门人家,就是最普通的百姓,都不会让家里的肉臭了。富人家的肉都是现宰、现杀得来的,要么是现买回来的,在杜甫那个年代,哪个傻逼会把鲜肉存起来再吃?大量的宰杀取肉,都是在冬至之后,一个冬天,哪里会让肉臭掉?普通人家也懂得如何保存极为难得的肉:烟熏、风干、腊制等等。杜甫这里想表达的是,豪门家有吃不完的肉、喝不完的酒,因为人家可以天天杀猪、宰羊,或天天在市场上买新鲜的肉,说人家的酒肉都臭了,是对豪门人家智商的侮辱和自己对生活的无知。一定说豪门家的酒肉吃不完,可以这样表达:朱门酒肉池。
再看“冻死骨”,一看就知道杜甫没有任何解刨学知识,光从骨头就可以看到是冻死的,显然是不懂科学。即便是后来的“大宋提刑官”也没有这种能耐。冻死的人,如果尸体没人收拾,至少在这个冬天内,肉都不会腐掉,一定会变成一具干尸,哪里就能看到骨头?就是去年冻死的人,也无法从骨头来判断,他是被冻死的。其实,他是想说:“路有冻死人”。所以,杜甫的这两句诗应该是:朱门酒肉池,路有冻干尸。不仅比他的原句押韵,而且更符合现实社会和生活表象。
我可以老实地告知杜老先生,他所描述的不平等的社会现象依然存在,可能两极分化的更加严重,但他所描述的现象,其本质和表象恰恰相反:只有在电冰箱问世以后,人们才开始保存鲜肉,但有时可能是停电了或冰箱坏了,或者保存的时间太久了,肉会变质,但出现肉臭的情况很少,要么就是冰箱坏了。现在是,富人依然只消费新鲜的肉,倒是穷人家用冰箱保存肉,出现臭肉的情况,绝对是穷人,而不会是朱门里的富人。而路上的那些冻死的人的情况也不再是穷人了,而是那些社会人渣、黑帮互殴或是浪荡不羁的酗酒之人,这些人往往是在酗酒后自己醉倒在大街上、或死伤后,在没有人发现的情况下,没有穿厚厚的大氅而冻死。
这正是:
朱门酒肉臭,记住修冰箱。路有冻死骨,出行忘大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