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吹百恋
早年去武夷山游玩时,当我们来到武夷山的天游峰下,导游兴致勃勃地对我们说,郭沫若1962年来武夷,登上天游峰后俯瞰着美轮美奂的山水,不禁由衷地赞叹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过了一会儿,郭老又回过神来,回头对随行的人员说,都是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些话就不要上报登载了。只是,由于他是中共政府内最有影响力的文人,因此,他说的话还是被随行的武夷山的导游给传了出来,结果还是一传十十传百,而且被武夷山的一众导游们代代相传了几十年。如今,如果你来到武夷山,导游们都会给你讲这个典故。后来我也上网查了这一典故,也有说这是郭沫若酒后失言,但我亲耳听到的是上述的说法。
这个典故自然也传到了桂林,桂林人不乐意了,很不服气。于是引起了武夷和桂林究竟谁家是甲天下之争。为此,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掀起旅游热潮的时候,还专门写了首诗:“桂林山水甲天下,武夷山水亦神奇。同是祖国好山河,何须评比论高低。”
武夷山地处福建,与江西接壤。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武夷山的头衔很多。最响亮的头衔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此外还有: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
还有,在全国的网评中,武夷山与泰山、黄山、峨眉山、庐山、珠穆朗玛峰、长白山、华山、玉山以及五台山一起并称为“中华十大名山”。
在历史上,有众多名人与武夷山结下不解之缘。其中,以宋代理学家朱熹与武夷山的缘分最深。他在武夷山生活了近50年。他在这里创建了武夷精舍,在中华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的“朱子理学”,就是在这里生根发芽而后广播天下的。除了理学,朱熹还在武夷山写下脍炙人口的《九曲棹歌》,还有那首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除了朱熹,还有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在武夷山留下一首诗《武夷山》:“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
陆游也曾在武夷山写下诗篇《游武夷山》:“少读封禅书,始知武夷君;晚乃游斯山,秀杰非昔闻。三十六奇峰,秋晴无纤云。空岩鸡晨号,峭壁丹夜暾。巢居寄千仞,鸿荒想羲轩,风雨蜕玉骨,难以俗意论。丹梯不容蹑,修蔓亦畏扪,泝滩进小艇,媿惊白鹭群。学道虽恨晚,养气敢不勤!宦游非本志,寄谢鹤与猿。”
公元1616年,明朝旅行家徐霞客在武夷山游览三天,写下了《游武夷山日记》。
至于现代,自然要提到本文起始提到的郭沫若,1962年他来武夷山时写了一首诗《游武夷泛舟九曲》:九曲清流绕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六六三三疑道语,崖崖壑壑竞仙姿。凌波轻筏觞飞羽,不会题诗也会题。

还有,刚刚仙逝的江泽民在2008年五一在武夷山题词:“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武夷山”,并赋诗一首《戊子暮春武夷感怀》,诗曰:九曲落瑶池,天游著武夷。流光凝玉女,翠色染笙诗。万崮云追动,群舟风逐移。渔歌听唱远,坐爱晚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