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僧
首先,除了少数自己独特的基因外,病毒主要通过劫持人体内正常的基因来完成复制,普通抗生素对病毒无杀伤能力,除非你想让被感染的病人与病毒同归于尽。
其次,虽然病毒感染会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但在确诊什么病菌感染前,不要使用抗生素。因为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不同抗生素的反应不一样,如果不先确诊所感染病菌的类别,就匆忙使用抗生素,就可能面临治疗无效、延误治疗、甚至诱发自身免疫疾病。
我在《老虎机和分子生物学》一书曾经介绍过细菌对药物抗性的原理:细菌是有基因的,也可以产生突变,而这些突变不需要环境因子的诱导就可以自然产生。当在它们的培养基中施加某种不利它们生长的环境因子(如可以感染并导致细菌裂解的噬菌体或某种抗生素)时,只有那些能抵抗该环境因子压力的变异(如抗病毒感染的细菌菌株)才能被被选择存活下来,这是1943年发表的著名的Luria-Delbrück实验的主要结论。
伴随这一结论的是大量的生物学家开始关注这种称为大肠杆菌(E. coli)的不起眼的微生物及其变异的机理,从而催生了细菌遗传学的兴起。Luria也受邀亲自与冷泉港的Eugene F. Oakberg合作于1947年在《Genetic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磺胺类药物抗性的突变"一文,证实当时在临床上发现的一些对磺胺类药物有抗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us Aureus)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这些发现直接影响了药物的开发和临床上对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方式。今天,如果我们不立即采取行动,对抗生素药物作出更严格的使用规范,以抗性细菌产生的速度(每108个细菌就可能产生一个对噬菌体感染产生抗性的变异个体),受到违害的将是全人类。
另外,过渡使用抗生素的另一个副作用是,它会杀死大量人体寄居在人体的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部位的微生物(Microbiome)。这些微生物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的免疫系统所必需,破坏这一平衡可能诱发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其中包括我研究过十多年的大肠炎。
在书中的《包容的力量》一节,我提到了一个关于自己的小故事:小时候,光着脚丫在田地上走,脚上除了有时被些瓦片或玻璃划上一道道伤口外,脚趾之间好像一直都很光滑,从来没有长过脚气。
上大学后,开始穿袜子和皮鞋了,脚底开始出现脱皮现象,严重时脚趾之间甚至会出现裂口,象要断开了似的,这就有了脚气了。每次医生都会开同一种药,开始用时效果很不错。后来,由于不断用药,不断反复,药效越来越差。神奇的是,每年夏天,在我回农村光着脚丫下田割谷插秧干一个假期后,脚气总是奇重般的活失了。那时我不知道是家乡的什么神秘的东西治好了我的脚气,但它确实让我对家乡的烂泥巴多了一份特殊的感情。
后来,我有幸来到美国,在哈佛医学院一个不错的实验室从事免疫学研究,知道了一个健康的人肠道里生活着大约10^14个、上千种不同种类的细菌。这些细菌不仅帮助我们消化食物,还可以通过生存竞争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根据最近的研究进展,这些细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它们让肠道成为了一个教育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教育基地,将部分T细胞转化为可以抑制免疫反应的调节T细胞,从而让人体在对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时,避免对自身的脏器进行破坏和攻击,即产生自身免疫疾病,如大肠炎、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
耶鲁大学著名俄裔美籍免疫学家热斯轮·默子妥夫(Ruslan Medzhitov) 在《细胞》期刊上发表的一篇很棒的文章《在同无知作斗争中学会包容》是对这一现象很棒的描述。
允许竞争的存在其实就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不知道现在的中国人是否对此有了更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