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这样一个金钱高于一切的时代里,我甚至对自己的价值观产生了怀疑;在这个处处都是谎言的时代里,我常常不知所措、迷失自己;在这个资本主导、劳动者处于被动的时代里,我只能通过历史的万花筒窥见一点点那个曾经追求“六亿神州尽舜尧”的火红年代。把时间拨到100年前,也有一群年轻人在当时的乱世之下迷茫、无助。他们有人浑浑噩噩,有人却立下了天下大同的伟志并最终找到了一条可以实现其理想的道路,那就是永远在黑夜里指引着我们的光——毛泽东!在一师读书期间,他就开始展现出他的与众不同——他立下的志向与众不同,他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结交的朋友与众不同,他在上学期间做的事情更加与众不同!在毕业前夕,他给比只大他三岁的黎锦熙老师写了一封长信。在这封信中,他先诉说了自己的苦闷之情,最近自己有很多思考却无人可以诉说,只能向远在北京的老师去信。同我们现在很多青年人一样,毕业之际,伟大如毛泽东,也面临着到底是升学还是工作,应该干哪种工作,自己未来一生的路要怎么走的重大问题。在这封长信中,我们看见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毛主席,我们窥见了影响了海内外几代青年的伟人在他青年时期思考的一角。一个山区农村出身的年轻人到底是怎么成长为一个改天换地的旷世奇才?他之于一百年后的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想在这封信中,我们都能找到答案。在这封长信中,他首先立下了“欲动天下”的大志,又找到了“动天下之心”的实现路径。在他看来,要想“动天下之心”,必须要掌握“大本大源”,也只有掌握了“大本大源”,才能够立下一个真正的志向。那时候,他还没有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著作,他也还在寻找心中的“大本大源”。虽然心中已经有了很多想法但还没能够完全想清楚,所以他才会在毕业前一年说自己仍旧要“读书为上,教书办事为下”。从青年时期起,毛主席的人生态度就是极为认真的,他不想糊里糊涂地选择一条道路,糊里糊涂地度过自己的一生。那到底什么才是大本大源,什么才是宇宙真理呢?直到一师毕业以后,他到北京去并在那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后,他才真正找了“大本大源”。在此之前,尤其是一师读书时期,青年毛泽东立下的志向更多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入学5年半的时间里,前三年他阅读的大多是传统文化典籍,入学第一年留下的读书笔记《讲堂录》里披露了很多他那时阅读的篇目。在大学时期的最后两年,他反而受哲学和伦理学影响极深。尤其是《伦理学原理》这本书,他在10万余字的书里写了1.2万字的批注。在这上万字的批注里,我们能看到一代领袖的思想是怎么成长的。若干年后,1950年通过老友周士钊再拿到这本《伦理学原理》的时候,他也感叹道,这本书里说的不都正确,但那时候学的东西大多是唯心主义,这本书有唯心主义的东西也有唯物主义的东西,一旦接触到一点唯物主义的东西就新奇的很,这也影响了他当时对很多事情的分析。更难能可贵的是,青年毛泽东从来不是一个只会闷头读书的迂腐书生,他广交好友,还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交友的“三不谈”原则——“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不谈家庭琐事”。这样严苛的交友标准并不是他傲世轻物,联系当时的社会时局,我们就能知道这样一个热血青年的宝贵。而且,这样严格的交友标准让他的身边出现了十几位和他同有救国抱负的有志青年,其中有十分优秀但却早早牺牲的共产党人陈章甫、蔡和森、何叔衡等。他还主动出击,用“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广征同志,最终通过“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的真诚交到了三个半朋友,其中一个是罗章龙,另外半个是见面后再没有深交的李立三。虽然在一师交到的这些朋友最后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甚至有人走了和毛主席截然相反的道路,但在青年时期遇到这些人一起碰撞思想,一起探求救国大事,也是青年毛泽东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经历。难以想象,这样优秀的一个学生却在读书期间受到记大过处分一次,三次差点被开除,多次想要自己退学。这一切源于他独特的学习方法。晚修下课后,他仍在宿舍里看书,却不知怎么着火了,烧到了上铺,记大过一次。也是因为沉醉于读书,常常忘了上课或干脆请病假在宿舍里看书,因此三次差点被开除,多亏了杨昌济、袁吉六等老师的力保才得以作罢。但他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学校里按部就班的教学进程十分矛盾,也多次折磨着自己的心理,究竟是按照自己并不喜欢也觉得十分不合理的教学流程走呢?还是按照自己的边读有字之书边通过游学等方式读“无字之书”的学习方法进行呢?直到建国之后,他关于教育的许多主张仍然残存着他青年时期对教育的一些思考印记。……时光再回到100年后,看过100年前的毛主席在他20到25岁这样宝贵的五年里的思考和行为,你迷茫无助的心理有没有得到一些震撼和启发?他将永做青年人迷茫时的那道光,指引一代代青年人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