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问李强:上海人命比北京贱?
送交者:  2022年06月27日12:40:25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李强书记,你在会上慷慨激昂地宣称,上海承担了62%的入境航班,那么我想问你几个问题,(我没用您这个尊称而是用了你,那是因为我找不到尊敬你的理由),前几年国外疫情肆虐,直飞北京的航班,转飞上海,在上海隔离后再转飞北京,这个决定是你的指示吧!那么请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上海的人口比北京少?是上海人民的免疫力比北京强?还是上海人民的命比北京贱?或者你自认为你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都胜人一筹?其实都不是,你来上海只是想来镀层金,来洗个澡。你为了讨好中央,铺平自己升官的通道,可以将2千5百万上海人民的安危于不顾!这次香港患者入住华亭也是你同意的吧,问题在于你前几次都侥幸逃过的一劫,这次没有重演!于是,你惊慌失措,你手忙脚乱,你朝令夕改,是你拉垮了上海的经济,是你坑苦了上海人民!而今,上海的老人还在银行排队,上海的快递还堆积在小区门口,上海合围区的民众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这一地鸡毛,你竟然宣称上海打赢了这场保卫战!厚颜至此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062612.jpg

周末重温史,看借古喻今。

ZT 袁世凯知不知道全国都反对他称帝?

发布时间:2022-06-25 18:10|栏目:历史故事

注:原文已被违规/封删。链接:

http://dg.tntzs.org.cn/html/cgzs/gkzb/202.html#10006-weixin-1-52626-6b3bffd01fdde4900130bc5a2751b6d1

062608.jpg

先说答案:他不知道。

不仅不知道,他还以为赞成他称帝的很多。当然普通百姓赞成和反对都无所谓,只要实力派赞成就够了。显然他认为实力派都赞成,所以自己算得上众望所归,甚至有点勉为其难的意思。

也不是全国都反对,确实有真心支持的,比如他的大儿子袁克定,比如一生反覆的名人杨度等。

袁世凯肯定知道很多人反对他,他只是没想到称帝会这么遭人恨。

于是,他一头扎进了这个对他凝视已久的深渊。

袁世凯从大清重臣,摇身一变成为民国首位大总统,算是实至名归。放眼当时,对于无论是革命党、旧势力还是外国势力,袁世凯都是最可以接受,也最适合领导中国的强力人物。

1912年3月,袁世凯当选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10月,袁世凯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袁的权术和能力,如果放在正道上,那么对中国、对他自己都会是历史的正面肯定。时人对他,有做“中国的华盛顿”的期待。

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就是他筹钱督修的。他看重实业,实行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经济政策,1912年到1914年,民族资本发展迅速,新开工厂4000多家。财政方面虽然勉力支撑,但是缓解了财政危机,引入现代化财政金融制度;对外主动开放;重视教育,倡导留学。这些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起码说明他不光是权斗高手,而且知道什么是必须要做的。

和我们最相关的, 1913年,袁世凯批准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国人放假。谁能想到,春节这个目前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竟然是他正式设定的,距今只不过100多年的历史。

而在历史和人性的另一面,袁世凯野心、贪欲和寻求解决困境的陈腐思路,还有基于自身眼界和学识的各种误判,最终走上称帝的结局,身败名裂,很难说不是从一开始就预埋下了结局。

现今有人为袁世凯翻案,再怎么翻,也无法否认他从一开始,就存了终身做总统甚至称帝的野望。

袁世凯要统一思想和价值观,尊孔复古,目的是推演出恢复旧制。1912年,颁布《尊崇伦常文》,要求国民奉行儒家伦常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1913年,颁布《尊崇孔圣文》;1914年,颁布《暂行祭祀冠服制》,恢复汉服式祭服;同年颁布《祭孔令》,开始官方祭祀孔子。在同年的《箴規世道人心告令》中,意有所指地说:

“民国初年,一二桀黠之徒,利用国民弱点,遂倡为无秩序之平等,无界说之自由,谬种流传,人禽莫辨...”

和所有无师自通的独裁者一样,他深知控制信息和言论是社会控制的基础。1914年,袁世凯政府公布《报纸条例》,警察可以用“妨害治安”为由查封报社、逮捕记者;同年3月,公布《治安警察条例》,严禁秘密结社和同盟罢工;5月公布《地方保卫团条例》,各县建立保卫团,清查户口、搜捕盗匪。

然后从宪政上突破。1914年12月29日,公布《修正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以连选连任,而且还可以指定自己的继任者,为成为终身总统和子孙世袭扫清了法律障碍。

1914年解散国会,1915年,自导自演“国民代表大会”,在法律和形式的民意上准备妥当。1915年12月9日设立登基大典筹备处;12日,接受帝位,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准备1916年元旦登基加冕。

随后骂声一片、众叛亲离。称帝83天之后,袁世凯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很快死于尿毒症。

严复说,袁世凯的才具大概是帝制下封疆大吏的水平,缺乏”科哲知识“和”世界眼光“,也就是没什么文化,属于street smart;梁启超则认为袁世凯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只以利益为导向,“以为一切人类通性,惟见白刃则战栗,见黄金则膜拜,吾挟此二物以临天下,夫何其不得者?”

“中国的华盛顿”多好的历史名声不要,非要做中国的拿破仑。拿破仑什么下场,他忘了吗?

或者,他以为称帝会解决很多现实的困难,是全国人民翘首以盼的。

我就呵呵。

062609.jpg

支持他的人里面,最真心实意的应该是他的大儿子袁克定了。袁克定积极鼓动袁世凯称帝,有很纯粹和直接的原动力,就是他能当太子,以后得登大位。

一个甚至写在历史书里的传言是,袁克定为了当太子,炮制了假的《顺天时报》来给袁世凯看,说全国都支持袁世凯称帝。这个传言有阎锡山等当时名人的说辞,有袁世凯女儿袁静雪的回忆。

但是可惜,这个故事应该只是以讹传讹。

因为,《顺天时报》虽然是日本人办的,袁世凯也确实重视日本人的立场,但是他不可能靠看一份公开发行的报纸来获取日本人的真实想法。他身边有各种渠道,包括日本顾问、使节,其他列强的态度,也有正式的外交渠道或者私下的秘密渠道,传递给他。

他紧锣密鼓准备称帝的时候,也疯狂试探国内外对他称帝的态度。1915年10月28日,日、英、俄三国联合向袁世凯提出警告:

“中国组织帝制,虽外观似全国无大反对,然根据日政府所得之报告,而详察中国之实状,觉此种外观仅属皮毛,而非实际。……甚望中华民国大总统听此忠告,顾念大局。而行此展缓改变国体之良计,以防不幸祸乱之发作,而巩固远东之和平。”

1927年,鲁迅在文章中写道:“凡知道一点北京掌故的,该还记得袁世凯做皇帝时候的事罢。要看日报,包围者连报纸都会特印了给他看,民意全部拥戴,舆论一致赞成。直要待到蔡松坡云南起义,这才阿呀一声,连一连吃了二十多个馒头都自己不知道。”

可以考证的是,当时有其他的报纸,迎合袁世凯的意思,发布各种“舆论一致赞成”的劝进消息,跟顺天时报没什么关系,袁克定也不需要假造一份报纸来骗他,因为不可能骗得过。民国势力混杂,中央政府控制力薄弱,没有办法掌控所有的媒体发出一个声音。所以,袁世凯肯定不只从一份报纸上看到支持或者反对的声音,但是他依然选择自己相信的那部分。

明确而且有影响力的支持他称帝的,是“筹安会六君子“。1915年8月,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联名发起成立”筹安会“。

062610.jpg

这几个人中,杨度和孙毓筠为主导。严复就是你以为的那个严复,启蒙思想家、大翻译家。他们前后立场也颇反复。其中的李燮和说是被骗了,后来还协助蔡锷离京反袁,所以不都是真心支持袁世凯的。

杨度和严复,观其言行,未必只是为了名利二字,想成为从龙之臣,而是从自身的政治理念出发,真心觉得中国需要“定于一“的强人统治,才能结束民国初年的散装政治局面。

值得说一下的是杨度这个妙人。

杨度18岁中举,后来跟随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术,然后跟随梁启超在时务学堂学习新学,又东渡日本学习各国宪政,与孙文等革命党订交,谈笑风生。劝进袁世凯,失败后加入国民党,又同情共产党人,晚年加入共产党。

搁到现在,是个典型的社交NB症。在当时,也可以说是面对时代大局,左冲右突寻找国富民强之道的理想主义者。他的反覆,搁到任何时代那就是三姓家奴,立场极其不坚定。但是,在混乱激荡的大时代,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有理想的人上下求索救国救民的出路,所以反覆并不代表个人投机,只是时代风云变幻的注脚。

杨度认为国家稳定才能立宪,然后才能逐步富强,而只有专制才能让国家稳定。1915年4月,杨度作《君宪救国论》,为君主立宪提供理论支持和舆论准备:

“中国人程度低,共和决不能立宪,只有君主才能立宪。与其共和而专制,不如立宪而行君主。”

“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立宪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乃圣君英辟建立大功大业之极好机会。”

袁世凯当然需要杨度这种意识形态和宣传高手,他送杨度一块匾:“旷代逸才”。

然而,不管是不是袁世凯当政,杨度是真心认为君主立宪比共和要更适合中国,所以他的劝进不算阿附,理念亦可自洽。

连反袁的蔡锷也为杨度开脱:“湘人杨度,曩倡《君宪救国论》,附袁以行其志,实具苦衷,较之攀附尊荣者,究不可同日语。望政府为国惜才,俾邀宽典。”

杨度晚年的一副自挽联说:

“帝道真知,如今都成过去事;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

可见,杨度对于成为国师有执念,另外一方面他认为自己所思所行无论对错,动机是为国为民。

除了筹安会六君子,积极帮助袁世凯称帝的还有被称为“七凶”的梁士诒、朱启钤、段芝贵、周自齐、张镇芳、雷震春、袁乃宽,这两拨人合起来被称为“十三太保”。

梁士诒是民国初年“交通系”的首领,号称“财神”,也就是经济专家类政客。对于这种有专长的高官来说,其实有无皇帝一点儿都不重要。开始时他也对帝制不感冒,并不支持恢复帝制。但是,掌握着民国财政和交通命脉,他是否站在自己一边、关乎成败,所以袁世凯对梁士诒施压甚重。

相传梁士诒跟同伙开会讨论,说我们赞成帝制是不要脸,不赞成是不要头,大家选择一下,是要头还是要脸。

大家选择———不要脸。

于是梁士诒等人入伙,组织“全国请愿联合会”,帝制运动声势大涨,各地请愿团花样百出劝进,请袁世凯早正大位。

这里面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梁士诒其实并不真心拥护帝制,被迫加入了称帝的战车,做起事情来反而比筹安会那些书生更加得力。

一方面,书生或者搞理论和宣传的,除了鼓与呼之外,看着可恶,可是执行力远远比不上做事情的;另一方面,被迫的人反而比主动的人功劳更大,这就是说没有正确的三观,只以利害关系做事,能力越大、危害越大。

据说,袁世凯退位的时候,梁士诒还反对,说这样反复,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有了筹安会和全国请愿联合会,就是有了宣传和组织上的准备,下面就是各个条块来表态了。

在黑社会社团争斗的时候,这样的行为叫“晒马”,让对手看到自己庞大的小弟队伍从而心生恐惧;在心理学和传播学上,会让人产生“从众效应”,看到大家都支持,即便自己不同意,也不敢出头。

形势果然是大好,全国都支持,简直迫不及待新帝上位。用一句文言文就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啊。

最重要的军事力量,袁世凯的北洋嫡系和各地方军阀都欢欣鼓舞。各省督军在《全国护军使劝进称帝文书》上签名,包括蔡锷。而且据说蔡锷曾经当面劝进,可见城府之深,精明如袁世凯都可能在头脑发昏的情况下被他骗了。

蔡锷起兵反袁后,袁世凯说:“……蔡锷等讨论国体发生之时,曾纠合在京高级军官,首先署名,主张君主立宪,。。。。。。反复之尤,当不至此。”

如梁士诒一样,并非北洋嫡系的统军大将比袁世凯的嫡系军阀更卖力气。后来在中国叱咤风云的人物比如阎锡山、张作霖,当时只能算个摇旗呐喊的小弟。

阎锡山当时把父亲送到北京作为人质,让袁世凯放心。

张作霖跟袁世凯说:关以外有异样,唯作霖一人是问,作霖一身当之;关内若有反对者,作霖愿率本部以平内乱。

后来“辫子军“复辟的张勋等也肆无忌惮炫耀军事支持。

汤芗铭、陈宧等镇守一方的大员也有各种表演,这两个人各有故事,后面会讲。

袁世凯当时的宪法顾问,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院长古德诺,他发表了《共和与君主论》,说中国用君主制比共和制更好:

“大多数之人民智识不甚高尚,由专制一变而为共和,此诚太骤之举动,难望有良好结果,中国将来必因总统继承问题酿成祸乱。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此殆无可疑者也。”

外国专家意见是政治现实主义的思路,就是帝制其实可以保持未来人选的确定性,而军阀遍地的散装中国,袁世凯之后必然又是抢夺大总统位置,中国又重新混乱,所以帝制其实不错。

只是无论是外国专家还是本国大师,都从中国民智低下开始论证君主制的合理性,让我这种心灵是玻璃做的人有些受伤。我们民智,这么多年了,好像也一直高级不了。

有了这些显赫的带头人,大家看到势不可挡,或被迫或主动都出来说两句。

这就类似在微信里给领导说“新年好”的职场规矩:你说了未必能怎么着,但是你不说,领导肯定记得你。

全国请愿联合会召集了许多请愿团,商会、教育、妇女、人力车夫、还有乞丐和妓女都组成了请愿团。虽然职业不分贵贱,都是为人民服务,但是难不成皇帝在的时候,这些人的境遇就会好一些?

当时上海有一份《亚细亚日报》,只刊登“全国人民都支持皇帝”的那种报纸,借着有记者发现形似龙蛇的钟乳石的新闻,开始编发各种新闻和评论,称石龙就是祥瑞,象征“中华帝国之大皇帝实顺乎人、洽于物、而应乎天”。

这些低级吹捧者历史上络绎不绝,总是在血雨腥风的大时局中非要显露无厘头的无耻嘴脸。

国内的闹剧,除了军地两方的实力派,其他的也只有增添声势的效果,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外国的态度至关重要。

外国才不会管中国是不是有个皇帝,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中国,不危害其在华利益就可以。所以,他们担心袁世凯复辟帝制会引发内乱,并不赞成他称帝;不过“一战”前夕出于拉拢袁世凯的需要,也不会特别干涉。

日本比较奇葩,当然也和它对中国研究最深入,最虎视眈眈有关。开始日本是反对中国共和的,认为中国应该学习日本的君主立宪。但是后来一边怂恿袁世凯称帝,臭名卓著的《二十一条》就是一个条件;另一边,日本又支持反对称帝的行动,孙文等为了得到支持,对日本许诺的条件更甚过《二十一条》(这个算是另外的故事了)。

大概就是两边搅和,最好中国乱得一塌糊涂,它好进一步控制。

袁世凯虽然被包围在一片劝进声中,但是还是能接触到反对意见的。其中有些声量还相当大,只能说他迈出最后一步,不是被遮蔽了眼耳,而是选择性相信自己想看到的信息。

比如,家里除了到处奔走的狂躁派公子袁克定,还有反对的声音。

女儿袁静雪说他们家只有自己反对父亲称帝,家族里的都想当娘娘、王公大臣,闹出许多闹剧。

这话不确。

袁世凯的二儿子袁克文,追求的是文学艺术和名士风流,被称为民初四公子之一,后来成为青帮大佬。他当时就写诗劝不要称帝:“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高层”。

杨度组织筹安会时,曾派人征求亦师亦友的梁启超的意见,梁启超不仅没有支持,还写出《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反对中国回到帝制。

袁世凯要封他的亲家黎元洪为“武义亲王”,黎元洪很反感,不受。

最让人意外的,是袁世凯的北洋嫡系大将,例如“北洋三杰“王世珍、段祺瑞和冯国璋,都反对他称帝。

段祺瑞向来是袁世凯的心腹,袁世凯准备签署《二十一条》的时候,段祺瑞就带头联合地方督军公开反对。不过,后来称帝形势越来越明确,很多人见风使舵,开始劝进。段祺瑞依然表示坚决拥护共和,后来甚至告病不出了。另一个北洋系元老徐世昌也回家,不掺和了。著名相声演员冯巩的曾爷爷冯国璋,当时位高权重,也公开致电北京,劝袁世凯早点退位。

062611.jpg

12月15日,在名妓小凤仙的帮助下逃出北京的蔡锷,连同唐继尧等人在云南发动护国战争讨袁。曾经花样表演忠心劝进的各省督军纷纷响应,宣布独立,反对帝制,仿佛之前的纷纷劝进不存在一样。

袁世凯称帝失败后,有人说他的闹剧“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陈汤”。

六君子汤是祛痰中药,包括“人参、甘草、白茯苓、白术、陈皮、半夏”,当然指的就是筹安会六君子;“二陈汤”也是祛痰的中药,这里代指先是声泪俱下劝进、后来反对的陕西镇守使陈树藩、四川将军陈宧和湖南将军汤芗铭这三人。

可见,称帝让很多人痰多,想吐。

陈树藩在陕西与人争权夺利,对袁世凯称帝立场多有反复。

汤芗铭是曾经的革命党,后来认为孙中山是黑社会大佬而退出,坚守一个新时代人的清白。谁想到,袁世凯开始试探帝制时候,汤芗铭在湖南创办《民国新报》为之鼓与呼,操纵湖南国民代表全体投票赞成立宪,在各省督军中带头劝进,上蹿下跳,称为袁世凯的红人。

护国运动后,经过劝说,汤芗铭反戈一击,宣布湖南独立,并通电全国:“芗铭虽有知遇之私情,不能忘国家之大义,但使有另途之悔悟,绝不为萁豆之相煎。如必举全国而牺牲,唯有以我相见。情谊两迫,严阵上言。”

比他更加令人瞠目的是“二陈汤”中的四川将军陈宧,他算是北洋嫡系。1915年11月,陈宧去四川前,向袁世凯九叩首,而且爬跪着去闻他的脚,创造性地运用中西医结合中西合璧的方法表忠心,说:

”大总统如不明岁登极,正位中国,陈宧此去,死都不回……“

然后,在四川和蔡锷谈判停战,1916年5月宣布四川独立,亲笔“自今日始,四川省与袁氏个人断绝关系!”

这些人迅速的立场转换,甚至让人觉得之前的拥护帝制不过是要把袁世凯放到火炉上烤,这样可以顺理成章赶袁世凯下台,自己获得再造共和的名望资本,从而势力和政治上更进一步。

所以,批评和反对你的,未必是你的敌人;赞美和煽动你的,也未必是你的忠狗。

如果袁世凯预见到他称帝前后的境遇,恐怕不会选择这条让他身败名裂的不归路。就算他暂时成功了,也只不过是历史大风中,逆风而行的一棵草,在史书上终究被抹杀了所有功劳和苦劳,一个“窃国大盗”足以让他很难翻案。从这个意义上,这个买卖并不合算啊。

但是,依然有人前赴后继想做这件事情。要么,是他们真心认为有些事情不得不称帝来做;要么,“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袁世凯最终选择称帝的原因很多,甚至有一种说法,是袁的家族短命,他需要登上大位来逆天改命。他50多岁正值壮年而亡,印证了短命家族的宿命。

也可能他真的认为只有皇帝才能真正统一中国,改变各地不听指挥的情况。不过他也知道称帝很危险,虽然早有部署、多方试探,依然犹豫不决。

这可以从他与北洋嫡系的互动里面看出来。

当时,尽管请愿团有各种表演,劝进声铺天盖地,但袁世凯始终没有表态。

冯国璋和段祺瑞都曾经当面问过袁世凯是不是要做皇帝。袁世凯也说,我现在这个地位,跟皇帝没什么两样,何必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这两个人也都相信。

按照常理,他们都是北洋的大军头,如果袁世凯真要称帝,不会这样说来欺骗他们,而是应该跟这些人说清楚,获得他们的支持。这说明要么是北洋系已经不受控制了,不得不欺骗;要么,袁世凯其实虽然有想法,但是一直没有下决心,摇摆不定。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任凭你像尧舜那么圣贤,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人答应。”

这话未必就是事实。

在以政绩为合法性来源的地方,称帝并非多么大逆不道的事情。皇帝未必那么重要,家天下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只要有足够制衡,无论什么都是名头。相反,没有皇帝的名,却可以乾纲独断、倒行逆施,那么共和也只是一个名称而已。

不过,要终身执政甚至传之后人,对内要摆平各个势力,经济向好,人们有希望;对外要创造一个和平和有尊严的国际环境,这样改制也有成功的可能性。

是你的政绩先要配得上这个名位,才有可能成功;不是你巧取豪夺了这个名位,才能产生政绩。

袁世凯把顺序颠倒了。

王阳明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何况,我们一直觉得自己心中不是贼,而是梦。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1: 《呻吟语》之呻吟
2021: 黑吃黑
2020: 自己点的炮费时费力也要放完
2020: 韩战爆发七十周年系列之一:朝鲜半岛三
2019: 第一章 “五运终天,揔统坤元”是创造宇
2019: 如果没有阿美利坚警长,世界将会怎样?
2018: 对美防长马蒂斯任内首度访华的解读
2018: 美渲染中国“学术渗透”,软实力也开始
2017: 若迫害诺贝尔奖得主致死,将留下千秋骂
2017: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 因肝癌保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