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漫谈家族叙事(一):从“名流写、写名流”到“凡人写、写凡人”
送交者:  2022年05月12日10:15:28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本世纪以来,没什么名气的普通人,机关干部、山间货郎、电脑码农、进城农工……纷纷寻根问祖,然后一章章、一节节地在网站论坛、公众号、博客上发表。家族叙事跟自我认同有密切关系:我是谁?我怎样来到世界?我怎样成为现在这样一个人?


  高伐林


  说明:
新泽西和拉斯维加斯的两个书友会,每月联合主办一个关于读书的网上讲座,4月19日的这一期,要我主讲。讲什么?开头我想介绍读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三部曲的体会,主办方不太认可,提议我另换题目。考虑到两个读书会的成员年龄层偏大,退休老人的比例较高,而且来自两岸三地,相对来说从大陆来的朋友并不算太多,最后我拟订的题目是:本世纪中文世界的家族叙事。
  主办单位这一讲座,要求讲员讲述一个半小时。对于我这个口才欠佳、思维不够敏捷、记性更每况愈下的人来说,算是一个考验。不得不大做特做“家庭作业”:阅读(或者重读)大量书籍——好在对我来说,这本身就是享受——并做好笔记,草列提纲。
  这里我分篇刊出所讲内容,以期引起更多朋友的兴趣,给予指教!


  从“名流写、写名流”到“凡人写、写凡人”

  ——漫谈新世纪的家族叙事大潮(之一)

  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谢新泽西和维加斯两个书友会给我这个机会,介绍我所了解的中文世界的家族叙事,与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领域的读后感。屏幕上显示的就是我今天要讲的内容。
  谢谢主持人吴康妮女士介绍我的情况。我有一个身份,是康妮女士不知道的:我是湖北鄂州市华容镇高氏家族的第22代,法字辈男性成员中最年轻的一个。
  我自己在一年多之前,对此糊里糊涂。我父母1997年来美国探亲,带来一份影印的《高氏宗谱·卷二十一》,说你的根在这里。我郑重其事收藏起来。直到24年后的去年,我有了空闲,翻出来一读,太有意思了!
  这一卷记载高氏宗族的第十代以下这一支派的谱系,一直到我父亲。我的这位第十代先祖高宗善出生于明朝隆庆三年,即公元1569年。经过了380多年到我,平均每代相隔30年。照这个倒推上去到高氏宗谱上的老祖宗一世,应该是1299年左右,元代中期,是马可·波罗的年代——当然,这是推算,我没有从卷一到卷二十的实证。文革前夕,我们家是有全套二十多卷家谱的,十五六岁、很不懂事的我,一页页拆开来练毛笔字然后扔掉了;父母默许我这么做,他们知道文革运动来了,这些家谱要惹祸。果然,没有来得及拆开来的,被来抄家的红卫兵抄走,作为高家“时刻不忘失去的天堂”的“罪证”。其实天晓得,列祖列宗绝大部分都是农民。
  《高氏宗谱·卷二十一》对于我很重要。十世祖高宗善的后裔繁衍了十多代,这一卷记载最详细的就是高氏家族第十九代、也就是我的曾祖父高开径的后裔。
  各位都知道,中国传统家族给孩子取名,尤其是男丁,名字中有一个字是表明辈份的,辈份用字往往会用四言诗或者五言诗的形式,便于记忆。在高家,十九代以下的辈份字是有32个,意味着32代人:
  开承有法 作述自光 祖德宏启 家传永昌 志期中正 书庆安康 克定于一 国朝用章
  祖宗想得真够远的,二三十岁一代,这个辈份表32个字,竟然从19世纪规定到30世纪了!
  我曾祖父高开径是十九代开字辈,从他到我,四代人都遵循“开承有法”的辈份用字。父母给我起的名字本是“法林”,后来我学写作投稿,发表出来一看变成了“伐”,是某位编辑有意还是笔误?我不敢问,将错就错一直到今天。
  时代不同了,我这一辈取名基本上遵循了祖宗古训,下一代就不同了,我的子侄辈乃至孙辈,就不管这一套。
  十九代高开径生于1838年,清道光年间,生育了七子二女。七兄弟中最小的是光绪年间1886年出生,这就是我爷爷高承祯。家长曾祖父下令七兄弟中的老二和老幺念书,能念多高念多高。其他五个兄弟种田和在家乡跑运输做小生意,供这两个兄弟读书。我真感谢曾祖父这个决定,我的爷爷才在20世纪初去了日本学船舶,跟上了孙文领导的反清革命时代潮流;他的三个孩子就是我姑姑、伯伯和父亲,才有了机会学医。
  这就是一个传统中国家族的故事。在我去年翻找出这一份《高氏宗谱》的同时,在中国大陆、台湾和海外,有成千上万人,也在做同样的事。他们到各地的图书馆、档案馆抄录有关史料,他们抓紧时间请教自己家里年逾花甲、年过古稀、年已耄耋的老人,抢救他们的记忆,请他们回想他们的童年时光,讲述他们脑海中的爷爷奶奶和父母、伯父叔父姑父舅父姨父的印象,投入家族叙事。
  什么是家族叙事?这并不是一个很严谨的学术概念,是为了方便叙述本世纪以来蓬勃兴起的一种写作现象,而使用的概念。什么写作现象呢?可以看看屏幕上我列出的一个书单——

  本世纪家族叙事纪实著作部分书目

  遇罗文《我家》(2001)
  管惟炎《管惟炎口述历史回忆录》(2002)
  巫宁坤《一滴泪》(2002)
  严君玲《落叶归根:一个乱世奇女子的真实传奇》(2003)
  黄慕兰《黄慕兰自传》(2004)
  聂元梓《聂元梓回忆录》(2005)
  国 亚《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2005)
  鲁礼安《仰天长啸》(2005)
  向景云《走过二十世纪》(2005)
  刘德伟《一粒珍珠的故事》(2006)
  金安平《合肥四姐妹》(2007)
  李 新《流逝的岁月》(2008)
  刘济危《刘济危的回忆录》(2008)
  张 胜《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2008)
  刘光华《烈日之下》(2009)
  严玲玲《严家往事》(2009)
  吴焱金《四十三年望中犹记》(2009)
  吴荔明《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2009)
  李承弘《百年寻梦》(2010)
  郭永凡《雪泥鸿爪》(2010)
  李世华《共享的墓碑:一个中国人的家庭纪事》(2010)
  林向北《我的三个三十年》(2010)
  周仰之《我的祖父周立波》(2010)
  顾 潮《我的父亲顾颉刚》(2010)
  宗 璞《旧事与新说——我的父亲冯友兰》(2010)
  李文书《小鼠黑皮书》(2010)
  龙永寜《从绅士到革命家——我的祖父龙璋》(2010)
  熊景明《家在云之南:忆双亲,记往事》(2010)
  任 均《我这九十年》(2010)
  蒯大富《岁月流沙》(2011)
  老 鬼《我的母亲杨沫》(2011)
  严祖佑《人曲》(2012)
  徐正全《雪地足迹——一个文革死刑犯的人生记忆》(2012)
  孔 丹《难得本色任天然》(2012)
  Wenguang Huang《Little Red Guard:A Family Memoir》(红小兵:家庭回忆录)(2012)
  贾英华《末代皇叔载涛》(2012)
  赖施娟《活路》(2012)
  尹明道《岁月沉浮——我的回忆录》(2013)
  张文灿《张龙志传》(2013)
  谢振声《严信厚及其家族》(2013)
  左 方《钢铁是怎样炼不成的》(2014)
  周锡瑞《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2014)
  李昭国《回忆录》(2014)
  马 雅《大风起兮:马洪传》(2014)
  郝吉思《黄柳霜:从洗衣工女儿到好莱坞传奇》(2016)
  罗 宇《告别总参谋部》(2015)
  王大宾《王大宾回忆录》(2015)
  汤一介《我们三代人》(2016)
  戚本禹《戚本禹回忆录》(2016)
  曾 龙《我的父亲袁殊:还原五面间谍的真实样貌》(2016)
  陈楚三《人间重晚晴:一个所谓“红二代”的人生轨迹》(2017)
  林 雪《亲历者:我的三个三十年》(2018)
  邓 方《我的家史》(2018)
  卢跃刚《赵紫阳传:一位失败改革家的一生》上中下(2019)
  资中筠《蜉蝣天地话沧桑:九十自述》(2019)
  万 方《你和我》(2020)
  王赓武 上《家园何处是》,下《心安即是家》(2020)
  袁庭栋《小草春秋》(2021)
  束沛德《我这九十年——文学战线“普通一兵”自述》(2021)
  黄 啸《家事大吉》(2021)
  韦文德《挣扎与奋斗:一个地主崽的一生》上下卷(2021)
  李明华《查家路26号》(2022)

  …………

  各位看到的这个书单只是纪实类,而且是挂一漏万,实际上,这22年来,中国两岸三地和海外出版,或者通过其它途径发表的家族叙事著作,十倍百倍于这些。
  凡是在家族世代的背景中,以追问“我是谁”为出发点,系统完整地叙述个人和家人的经历,确定自我身份定位的作品,可以归于“家族叙事”。
  家族叙事,有小说,也有纪实。小说是虚构作品,上个世纪90年代出版的陈忠实《白鹿原》,李佩甫的《李氏家族》,本世纪以来有好几部重要作品——有郭宝昌的《大宅门》,张洁的《无字》,张翎的《金山》,张炜的《你在高原》超长篇当中的第一卷《家族》……
  张洁、张翎、张炜都是重量级作家,张洁刚刚去世,她曾获意大利玛拉帕尔蒂国际文学奖、两届茅盾文学奖;加拿大华人作家张翎荣获数十种文学奖,包括台湾奖项,其中这部《金山》就获得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张炜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他的《你在高原》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比这些名家创作的小说作品更引起我的关注的,是纪实类家族叙事。
  中国很重视“树碑立传”。太史公写《史记》分了级别,谁能入“本纪”,谁能进“世家”,谁能入“列传”……中共在中国掌权之后,给谁树碑,给谁写传,都要经由党审核。我们读到的,首先是政治领袖和革命元勋的传记,像《我的父亲邓小平》,《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虽然是个人署名,但都不是个人行为。其中有一本很特殊:中国著名记者、报告文学作家卢跃刚,2019年在台湾出版《赵紫阳传》,上中下三卷,称得上是巨著。这一本虽然是写的中国政要,但没有任何官方背景,严格按照学术标准,学界中有人称赞说是“中国传记作品的最高水平”。
  越来越多的文化名人、学术大师、企业巨子、科技功臣、体育明星的传记、家史出版了。其中许多是自传,许多是写父母的甚至写祖辈:《我的母亲杨沫》、《黄慕兰自传》、《我的祖父周立波》——这个周立波,不是上海那位海派清口演员,而是写出《暴风骤雨》长篇小说的老作家;《我的父亲顾颉刚》、《旧事与新说——我的父亲冯友兰》、《我这九十年》,《严信厚及其家族》——严信厚家族是中国最大的商帮“宁波帮”在上海最突出的代表之一;《你和我》,这本书作者万方是中国戏剧大师曹禺的女儿,也是位优秀作家,写了电视剧《空镜子》、现代剧《空房子》、小说《空巷子》等等。这部《你和我》在出版社和书店的分类上都注明是“长篇小说”,讲述的主线是父母也就是曹禺和第二任妻子方瑞的故事,书中都是真名真姓,还插入曹禺和方瑞的情书,曹禺写给女儿万方的信。这本书是介乎虚构和纪实二者之间的灰色地带。

  家族叙事的浪潮,渐渐出现了一个意义重大的深刻变化——很难追溯是怎么开始的:
  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讲述自己的家族故事。
  大家都听说过“文以人传”和“人以文传”这样两个词。鲁迅在《阿Q正传》中曾说过:
  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
  “文以人传”是什么意思呢?某篇文章是某位名人写的或者是写了某位名人——名人不一定是好人,可能是流芳百世的,也有可能是遗臭万年的——这篇文章也就能流传后世;
  “人以文传”是什么意思呢?某篇文章写得精彩,被后世铭记、传诵,人也跟着而留名青史。“人以文传”这句话中的“人”,可以指文章的主人公,也可以指文章的作者。
  有两本美国华人传记正巧给这两句话做注脚:
  非裔美国历史学家郝吉思,2004年出版《黃柳霜:從洗衣工女兒到好萊塢傳奇》,中文版是2013年出版。张纯如作序。黃柳霜是有名的华裔影星,这就是“文以人传”;
  另一本《落叶归根》,作者严君玲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在天津出生,到英国学医,在加州当医生。1997年用英文写了自传,自己翻译成中文,目前已有二十几种文字译本。她写自己“灰姑娘”的命运:出生第二天母亲病逝;后妈对她很坏;被男友欺骗,受丈夫虐待……作者本不出名,但此书在全球创下超百万册销售量,这是“人以文传”。
  “文以人传”,还有一个例子:美国华人作家沈宁出版了二十多种著作,写了他的父母两系祖辈父辈,分别在国、共两方面很有成就。
  他的祖伯父沈卫办学堂,开书局,培养出两个最好的学生于右任和张季鸾;他的外祖父陶希圣,是蒋介石的文胆,是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的执笔者;他的二伯伯沈钧儒,是三十年代“七君子”之一,与章乃器、邹韬奋、史良、李公朴等人齐名;担任过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首任最高法院院长;沈宁的堂姐夫范长江是中国著名记者、中共新闻界领导人之一,文革中惨死;沈宁的岳父等长辈也都各有贡献、各有故事。他们的事功和思想,构成沈宁《百世门风》的主要内容。几年前我得知他正写一套《伟大的母亲》,祖母、外祖母、母亲各一册。

  21世纪的头二十来年,中国的家族叙事,从主要“文以人传”发展到在主要“人以文传”。没有什么名气的普通人,机关干部,山间货郎,电脑码农,进城农工……他们也都拿起笔来了——年轻一点的就打开电脑,或者就在小小的手机上,寻根问祖,然后一章章、一节节地在网站的论坛、公众号、个人博客(也就是“部落格”)上发表。我就知道好几位作者,就是这样边写作边发表,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想到哪就写到哪。我读过国亚的《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2005年在大陆正式出版前,在网络上就用“雅可夫”的笔名,一段一段地写,赢得很高的人气,几家出版社找上门来。
  从“文以人传”到“人以文传”,这个变化,用个更通俗的说法,就是我们这次演讲的题目:从“名流写、写名流”,发展为“凡人写、写凡人”。包括海外华人在内十多亿,只要有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写,数字也足够惊人!
  家族叙事跟自我概念、自我认同有密切关系:我是谁?我怎样来到世界?我怎样成为这样一个人?台湾东华大学华文系黄宗洁副教授讲课说过的:我们每个人对“我是谁”这件事,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确定。家族叙事的核心是“生命叙事”,就是一个探索和解释自己生命的过程,很多时候会求证于重要的经历,来跟家庭连结在一起。
  本世纪兴起的这个家族叙事大潮,与过去相比,有什么特点呢?
  (未完待续)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1: 家长要被逼疯:毒奶粉,红黄蓝,成都49
2021: 人民的天才
2020: 人民群众
2020: 真正的社会主义
2019: 美加征25%关税可能是件好事
2019: 谈判破局可能正中川习下怀 美中真的想谈
2018: 给这几张图吓死!回国才知中国人吃茶叶
2018: 川普总统的谦虚、骄傲和吹牛逼
2017: 刘林:二氧化碳“变”汽油,点亮这棵科
2017: 特朗普又“大嘴”,要求美新航母改用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