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什么?
送交者:  2021年11月07日14:49:12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云乡客

中国人口为世界之冠,中国政治口号的数量也很惊人,是否称得上环球之最不好说,毕竟没有准确的数据比对,譬如前苏联和现今的朝鲜,他们的政治口号似乎也不少。中国的政治口号有的非常好理解,看字词就能明白说的是什么。例如“踢开党委闹革命”、“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高产”这类就是。另一类则是比较深奥,单从字面读来无法理解其内涵,除非本职工作与宣传口有密切关系的人士,一般干部恐怕也难以一下子就能解释清楚。譬如“三忠于四无限 ”、“三爱、三反、三感恩、三祝愿”、“四有三讲两不怕”、“五不搞”之类。

近十年,最热门的政治口号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无法找到关于这个词组的具体阐释,也就是说不知道怎样才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找过不少辞书都没有这个词组的解说。维基百科关于这个词条的解释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 1997 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提出的执政理念,取代先前的“振兴中华”理念。我并不满足于这样概念化的解释。其后通过阅读多篇党刊、党报上学者们的文章,才逐渐有了一点理解。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2013 年 9 月 16 日,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冷溶作了主题发言。发言的文字稿题名《毛泽东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四座里程碑》。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在 2017 年 12 月 14 日把这篇发言刊发在其官网上。

冷溶的文章列出“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四座里程碑”:

援引毛泽东的话:“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所以我们说它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毛泽东文集》第 6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46 页。】作者说“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作者所说的第二个里程碑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他再次引用了毛泽东的话“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毛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516 页。】

第三座里程碑当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者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这句话,最明确、最集中、最生动地说明了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里程碑意义。

第四座里程碑是“改革开放”。依据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人民日报》2012 年 11 月 30 日。】

冷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解与多数同类文章一样,是对“执政理念”及其成就的阐述,但没有前瞻性。国防大学的公方彬教授在 2016 年 3 月 2 日发表的文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究竟复兴什么》多了一些实质的论述。

他在开篇说到“当下中国,没有哪个目标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具诱惑力和想象空间。这是一个可追溯至孙中山先生的老目标、老口号。一个民族应当有富于精神激励作用的远大目标,但在设定目标时必须廓清内涵,厘清关系,避免产生歧义,更要避免走弯路。有过历史辉煌的国家,或许民众都有或强或弱的重现辉煌的情感和欲望,但如何理解重现与复兴,与价值观、政治观紧密相联,这就涉及到复兴什么和怎样复兴的问题。”

作者先从欧洲“文艺复兴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说起,认为那是打破了神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与此同时,引进其他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为我所用,比如伊斯兰文化中的科学成果。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创造了大量新的文明成果,保证复兴运动中不断有大量新质注入。

作者认为,“真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春秋时期的思想辉煌和盛唐时期的包容宽容。

第二,形成强烈的对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文明成果和普遍接受的核心价值的接纳能力和内生动力。

第三,营造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和优良的社会生态,最大限度激发全民族的想像力、创造力,以新质力量支撑民族前行。

文章接着从三个方面深化他的论述。他说:从本质内含和价值尺度看。一种文化和文明如果不具有世界普遍适用性,就只能是本民族的。尽管“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毕竟传播和影响力有限,所以,我们创造的文明成果一定要有世界高度,具有普适性。换言之,如果我们的文化成果处于:政治文化一枝独秀,民族文化停滞不前,人类文化无法企及,就不敢言世界文化引导力,因而不敢言崛起与复兴。

从政治保证上看。所谓民族崛起,内含着民族成长,更反映为一种质的飞跃,并且是以世界为尺度的飞跃,实现飞跃需要整合从前的文化成果,更需要创造大量新质文化,并且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军事所有领域。如此之繁重使命,要求宽松的政治环境作保证,否则就不会有更多人全身心投入。

从人文环境或人文生态看。我们有悠久的民族发展史,又是因为悠久而背负沉重的包袱。激发民族创新能力,就需要心灵减负,心灵减负的重点在重铸造民族文化性格,努力弱化功利主义和官本位,引导全民族找到人生的更大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保证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上的升华。笔者一再强调“反腐是一场民族灵魂救赎行动”,着眼点即在于此。相信,反腐与转变作风长期坚持,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必将发生根本变化,进而一个智慧、担当的民族将生成起来,这是可期待的。

这是我读到的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章中唯一探讨“究竟复兴什么”的文章,但是这种研究方向明显不是主流。不能成为主流的原因恐怕就是因为太“务实”。文章既提醒人们防止“民族文化停滞不前”,无法企及“人类文化”的高度,又要求“宽松的政治环境作保证”,还把“功利主义和官本位”拿来说事,这些都与流行的“主旋律”不搭调,就像和谐大合唱中的走音,没有受到批判已经很幸运。

因此,党内理论家和学者们的论述基调大体上都与冷溶相似,只述说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伟大成果。只不过,比对习近平执政的第一和第二个任期,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研究,以及论述的重心似乎有所转变。

2021 年 3 月 12 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哲学研究”负责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辛鸣教授的文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意蕴》。

作者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在某一时间点上实现的某一具体目标,更不是重回历史某一时间点的某一发展状态。”

文章写道:习近平总书记把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称作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不过我注意到,习近平在“在纪念辛亥革命 11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到“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看来辛鸣教授的理解有偏。

2021 年 7 月 3 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记者 汪晓东 张炜 王玉琳的署名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综述》

文章引用了习近平在不同年份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论述。从 2012 年 11 月 29 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到 2014 年 6 月 5 日,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还有 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更进一步地,文章引用了 2018 年 12 月 18 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指出的“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形成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强音。”

由此看来,往后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研究方向将以习近平的论述为中心和重心是毫无疑义的事。

自从 2018 年修宪,取消国家主席和国家副主席的连任限制以来,神州大地上的种种变化,总使我感觉到,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伟大口号的,似乎还有另外一个倾向。那就是辛鸣教授所提到的“重回历史某一时间点的某一发展状态。”再加上某人“很想再活五百年”的心态。

不知道我是不是想多了?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0: 拜登先生,你怎就生生把选举变成悬疑片
2020: 保障话语权还是伤害民主
2019: “奥威尔式的”人脸识别
2019: 海霞与台湾
2018: 马伊琍:四十岁,就是新的二十岁
2018: 为什么中美贸易战会是双赢?
2017: 核爆揭秘:王沪宁成监国,习芒刺在背
2017: 美国枪击案接连发生为什么还禁不了枪
2016: 楼继伟卸任中国财政部长 改革攻坚战失去
2016: 这个贴比较冷静,没有直接人身攻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