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揭露还是掩盖历史真相?葛剑雄现形?
送交者:  2021年06月17日11:28:21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我这两天发了若干条评论葛剑雄“图什么”的短评,其中提到冯友兰文革后期给江青写效忠信,他夫人批评他是在天亮前尿了炕。这个故事流传甚广,但真实性的确存疑。

资中筠先生发来了她的看法,她认为葛与冯友兰不能相提并论,背景语境都不同,葛远远没有受到冯那样的高压。至于“尿炕”说,资先生认为冯师母不可能说那样的话,而且外人如何知道?她还认为,所谓“效忠信”实际情况在陈徒手的“故国人民有所思”一书关于冯先生部分有客观叙述,冯友兰年谱中也有。“总之那个时期知识分子的遭遇后人难以想象。”

我同意资先生的看法,现转发一篇文章,参照资先生的看法,或可以得出一个判断:葛和冯不可同日而语,一个是主动卖身,一个是被迫投靠。冯值得同情,况且他在文哥结束后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深刻反思和自我批判;而对葛来说,他没有承受任何政治压力,估计也没有什么人要求他这么做,这都是他的自愿选择。两相比较,葛的人品操守岂不就是一目了然


乙:转:2012年1月,我与他两个人在北欧时,有一次有个中学时代做过红卫兵团干部的女生(也五十多岁了)已在北欧定居,讲座结束后来认当年担任学校红卫兵团辅导员老师的葛剑雄,讲起当年的红团历史,弄得葛剑雄有点尴尬。

在瑞典有次吃饭,席间说到得意处,在像最近孔庆东大赞样板戏一样,他很兴奋地高唱起样板戏段子,而且总觉得我观点太右,每次我讲完他都要挑刺找毛病,并在晚上酒店睡觉前想带队的侨办副主任进谗言,然后那副主任只好转话给我,我真是胸闷,心想此人是太平洋警察👮管得好宽,平时也是经常拿话压我冲我,当然我也不客气地怼回去。

他后来嘲我为“葛公”,说自己年龄大十岁,但我是一头白发,他是黑头发,看上去像是我更老云云。我俩确实有点“葛葛”不入。在其眼里完全就是一个不跟紧时代的人。在我心里从9年前起,就认识了其人的老粉红本色。这种明白人其实会建言禁止苏联档案外泄,不奇怪。但我并不对外放话,毕竟其人“G大炮”的名声在外,一般不会看透其私底下的一面。


丙:葛不是坏人,但太想做不倒翁。他学问是好的,思想上也是明白人,但做人过于精明,于是不免投机。其实有些话完全可以不说的。


【揭露还是掩盖历史真相?葛剑雄现形】

怎样看待历史?葛剑雄教授无法自洽被吐槽

ZT shilongtao思想理论中国社会观察人物 2021年六月13日

https://taosnewsletter.wordpress.com/2021/06/13/%e6%80%8e%e6%a0%b7%e7%9c%8b%e5%be%85%e5%8e%86%e5%8f%b2%ef%bc%9f%e8%91%9b%e5%89%91%e9%9b%84%e6%95%99%e6%8e%88%e6%97%a0%e6%b3%95%e8%87%aa%e6%b4%bd%e8%a2%ab%e5%90%90%e6%a7%bd/】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历史? 葛剑雄教授 讲座摘录

西罗子群9 人赞同了该文章

葛剑雄,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全国政协常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研究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的著名专家,在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文化史等方面多有建树,著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史》《中国移民史》《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等精品力作。

一、历史记载,价值观念重于事实

历史是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

为尊者讳,为贤者讳。

例:狩

宋:二帝北狩,清:太后西狩

二、历史历来都是为现实服务,强调政治的合法性

清朝列史,区别《贰臣传》、《忠臣传》 追认忠明反清的忠臣、义民、节妇,使得传统价值观念延续。

高贵的依然高贵,低贱的依然低贱。

清朝入关后做了两件事:修明史 恢复科举。用以强调统治的合法性,安抚知识分子。

从清朝开始,本朝不写史,但为写史做准备,设立国史馆。所以民国期间最高荣誉:进国史馆列传

三、为什么重视历史?

今天讲历史,就是讲政治,就是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

什么是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历史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

在中国,人民已经通过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如今面临严峻的考验,网络上的抹黑丑化中国共产党,偏偏编得越是荒诞,越是传播得广,越是有人相信。

四、历史还要坚持真实吗?

历史要坚持真理,坚持实事求是。实际上国家也是鼓励我们这样做的,担任十几年历史所所长,从未有任何党政机关干扰过我。可以研究,但要以国家利益为第一位,有利于我们的一定要发表,不利于我们的坚决保密。

研究无禁区,但成果的利用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举例:对于钓鱼岛争端,邓小平对这方面历史有着深入的了解,知道有些事件对祖国是不利的。选择搁置争议,留待后人解决。(个人觉得:邓小平选择搁置争议,另一方面是为了缓和中日关系,当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日本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现代化建设用处很大)但在谈判桌上,明确要求中日双方维持现状。由于当时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在对方手上,这个要求实际上是约束日本。

学生提问

问:当今社会是公有制、工业社会,如何从过去私有制、农业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借鉴经验?

答:关键要进行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转化

转化一定要有利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不然最多只有学术意义,没有现实意义,而且绝不只是表面上的 穿汉服 跪拜等等形式。

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反面例子:父母在,不远游

问:在香港统一后,台湾实现统一前后,我们的历史官如何维护中国共产党的统治?

答:国家统一是最高利益。

实际上,西方国家对分裂事件有着明显的双标。

实话说:当今的世界潮流是有利于分裂的,而且时间是对我们不利的,年青一代受到分裂教育,对两岸同胞的认同感低。

从不放弃使用武力。相信国家一定会有合理的方案。

问:网络上存在不实的污蔑攻击,面对这些严峻挑战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答:网络上存在的这些不实言论,对于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可以给出反驳例子。但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是很难分别真伪的。

一个简单的原则:如何你不想反对中国共产党,你就应该无条件接受。如果你想探求历史真相,等你具备学术能力,可以去研究。但有一点,要对国家利益负责

你以为世界上有对历史自由解释的国度吗?

历史在任何国家都是为现实服务的,这是普遍的。

当历史事件没有现实意义的时候可以公开。

2021.1.4 讲座摘录编辑于 01-05

13 条评论

梦楼 昨天 10:56 这还是我认识的葛剑雄吗?

西罗子群 (作者) 回复梦楼昨天 12:17 哪里变了?

梦楼回复西罗子群 (作者) 昨天 12:39 他以前绝对说不出「讲历史,就是讲政治」的话。

慧剑修罗23 小时前 葛剑雄,华丽地完成了学者到学奴的转变!真好!骨头碎了一地!

偏安一隅回复慧剑修罗11 小时前 这么负面的评价人家就非常没必要。人家好歹是有骨头被打碎了,你个连骨头都没有的好意思说人家有骨头的?

萧某人8 小时前 哈哈这就对了嘛,一堆公知恨国虫且气死了哈哈

耳东9 小时前 这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Ed Wang昨天 11:32 所以,历史不会重演吗?

西罗子群 (作者) 回复Ed Wang昨天 12:16 你是指哪些历史?

buhi17 分钟前 他应该把他不需要的那个东西捐给司马迁

傅正之18 小时前 把“封建社会”挂在口上,还配作学者吗?

【五柳村言】葛剑雄教授早在2017年12月9日,就在南开大学举办过我们如何对待历史的讲座,没有“应该”二字,内容是介绍中国古代的史官和他们所写的历史是怎么回事,是客观的叙述,并未对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如何表态。这个2021年1月4日在西安交通大学所作的讲演不是客观的介绍事实,而是强调了“今天讲历史,就是讲政治”。难怪有网友提出:“ 这还是我认识的葛剑雄吗?” 现将2017年这次的讲座记录也转发于下,以便大家比较研究。

葛剑雄:我们如何对待历史

大道知行知行堂  发布时间: 17-12-0916:53

一、中国古代的史官认为自己在执行神圣的使命,不应该欺天、欺神,所以他必须根据事实记录,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

历史跟现实是有一定距离的,不可能刚刚发生的事情,或者发生不久的事就成为历史,历史也不可能记载所有过去的事情,一方面没有这个记载的条件,即便有这个条件,也没有哪个人愿意把所有过去的事都记录下来。如果真的把它记下来,后人也没有办法看,没有办法了解,所以历史实际上是人对以前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有意识的、有选择的记录。

为什么人要记录过去的事呢?一开始人类做记录是无意识的,特别是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人类记录历史在有文字以前也采取过几大方法,比如说刻画符号,比如说中国古代讲的结绳记事,我怕忘记一件事就打个结,重要的事打两个结或者打个大一点儿的结,以后看到这个结就想到什么;还有利用图画,如一些岩画。所以,一开始时人们没有记录历史的意识,只是想要把这个记下来免得忘了,或者记下来告诉后人。

但是光有这样一种动机是不可能形成世界历史的,所以后来慢慢地就发展到由专人来做记录。你看历史的“史”字,我们知道中国的文字很多是象形文字,这个“史”字为什么这么写呢?它表示一个人手里抱着一个册,这个“史”字——大家看,一个口,两条腿,“史”一出现就说明已经有专职的人来记录了。

在古代,生产力并不发达,生产者提供的粮食、物资能够养活的人是很有限的,为什么在供养统治者的时候还要有专门的人来做这件事呢?难道仅仅是为了告诉后人什么事吗?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他们是怎么记录的呢?记的都是什么东西呢?

在他们很多人中,往往不是专门记录历史的,而是一些巫师兼有记录的作用,跟占卜,跟那些巫婆、跳大神的差不多的人,由他们来记录。一些有祭司的国家,由负责祭祀的人去做。所以中国一开始的时候“巫”跟“史”是不分的,兼有这些功能。

甲骨文里面,有的甚至出现这样的文字:晚上天快黑了,去打猎还打得到吗?他做什么事都要先问问天。他们同时也记了某月某日,他做了什么事。所以有的想法到以后慢慢成为制度,像中国古代那些君主统治者,身边专门有人负责记录他的言行。据说他身边分左右两个人,一个史官专门记他说的话,一个史官专门记他做的事。但是记的内容不能给统治者看,也不给其他人看,要把它密封起来,等这个统治者死了,再打开这个密封的柜子,根据记录的内容整理出他的一部个人的以及这个阶段的历史。

那么问题来了,“史”是为谁记呀?

我们都认为记史为后人,其实更主要的不仅是为后人,而是为天,为神,要记给他们看。

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一个观念:人死了,是生活在另一个地方,所以对待他像对待在世时一样,叫视死如生。所以你对他的言行记得好还是不好,对他的影响很大。正因为这样,统治者非常害怕自己有什么坏事被记录在历史里,所以对历史有种敬畏。他不单是敬畏后人,而且是敬畏天,敬畏神。你都做过什么坏事,被记录下来,这个神或者天对你会惩罚,你在另一个世界会不安宁甚至会祸延子孙。在这样一种观念下,中国的统治者不得不敬畏历史,敬畏史官的记录。

另一方面,史官也认为自己在执行神圣的使命,不应该欺天,欺神,所以他必须要根据事实记录,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

比如在历史上晋国发生一件事,国君被杀了。当时晋国的史官董狐就记录“赵盾弑其君”,其实赵盾没有弑君,而是这个国君要杀赵盾,于是赵盾出逃了。逃出去后,他的手下人就把国君杀了。所以赵盾就很冤枉:你怎么说是我杀的他呢?董狐怎么说呢?——你虽然逃走,但还没离开国境,作为首相,国君被杀你是有责任的;另外,你回来知道了国君被杀,你也没有去惩罚那个杀国君的人,那不是你弑君是谁?赵盾没有话讲了。用现在话讲就是,你要承担领导责任,虽然这个国君是人家弑的,相当于是你弑的。所以写的是“赵盾弑其君”。这件事受到孔子的赞扬,说董狐是古之良史,所以孔子说“书法不隐”,就是不能够隐瞒这样的事实。

我们看这样的记录实际上不是严格的事实,而是体现一种价值观念,就是你要承担“以下犯上”的罪责。如果你不承担,你就要镇压,就要治他的罪;你不治他的罪,就说明实际上是得到你的支持,或者你要负责任。这是孔子所说的“书法不隐”,这个“书法不隐”是指书写历史的规则不能够隐瞒。

正因为这样,又出现了像齐国太史的事。这也是臣子杀国君的事情,当然那个国君是个偷人妻的昏君,崔杼就把他杀了。齐国的史官如实记录,崔杼又把他给杀了。太史的职务是家族世袭的,他的两个弟弟太史仲和太史叔又照这么写,又相继被杀;这时他的另一个弟弟太史季又来继承这个位子。崔杼问他:“你打算怎么办?”他说:“我还照这样写,这是事实。”到这时轮到崔杼害怕了,杀了他也没用,他还是这么写。而且在齐国,另外有一个南史氏也做过史官,他听说史官们相继被杀,马上赶到都城来,准备继承史官的职责继续如实写。

古代就有这么不怕死的史官。支撑他们的是什么力量?那就是:他认为这个历史应该要、必须要如实根据当时的价值观念把它记录下来。

二、历史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来说明“失天命”与“得天命”

为什么中国从先秦的时候就形成重视历史的传统?这不可能像今天我们讲的是因为唯物史观。真正的动力或者说支撑这样一种信念的,其实还是“天人合一”的观念。我们现在讲“天人合一”,把它解释为人跟自然和谐相处,这是现在的解释。它的本意是天跟人合一。怎么合一呢?就是君权神授——君主的权是天授予你的,这叫天人合一。所以皇帝被称为天子——天的儿子。他死了叫归天。一个朝代兴衰叫得天命或者失天命。这个天命的解释靠什么?就是对以往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进行有选择、有意识地记录,来证明天命,证明天人合一。

比如说《史记·周本纪》里,周朝人的老祖宗后稷是怎么生下来的?说他母亲姜嫄在树林里走路,不小心踩到巨人的脚印,回来就怀孕了,就生下后稷。今天来看当然不是事实,但也是当时的史实,为什么呢?大家知道,人类最早的时候是母系社会,所以对女性、对生殖是崇拜的,孩子从女人肚子里生下来,当然她就很了不得。而且在母系社会里“知其母不知其父”,一个女人可以跟不同的男人发生性关系,孩子生下来以后只知道他妈妈,以后才慢慢过渡到家庭,一夫一妻或者一夫多妻。

但是这种解释不能够突出天的旨意,于是产生了这样的故事,实际上就意味着人家可以不知其父——人家的父亲就是天,就是巨人,就是神,所以他注定以后要成为这个部族的首领,要成为后人的始祖。

这种方法以后也一直有,比如说刘邦。《汉书》里记的刘邦,说他妈妈在回家的路上累了,就躺在路旁睡着了,这时候风雨大作,他爸看老婆还没回来就去找,找到那里一看,一条龙盘在刘邦母亲的身上,回来以后她就怀孕了,就生下刘邦。明明白白告诉你,刘邦就是龙子。把这个记在历史里,就表示他的身份与众不同。所以都是用这种方法来达到所谓“天人合一”的目的,让你相信君权神授。

在古代历史中还经常会出现所谓的祥瑞——麒麟、凤凰、甘露、灵芝草之类。比如汉高祖进咸阳,历史告诉我们,他是占了一个便宜,因为前面项羽正在跟秦朝大将章邯的军队鏖战,刘邦趁机从武关进了咸阳,据说天空出现了五星连珠这样吉利的天象,说明什么?上天发通知:真命天子出现了。

所以你看《二十四史》里面,各种祥瑞都有专门的记载,同样也有各种灾异的记录。

地震说明什么?是上天给你警告,地都动了;太阳里面出了黑子,太阳是代表君主的,出现了黑子里面肯定有问题了,《春秋》是全世界记载太阳黑子最早的,为什么呢?不是为了科学研究:太阳里面出现黑子,那你君主就要赶快反省了,是不是动过什么坏脑筋?如果出现日食,太阳给遮住了,肯定旁边有什么反动集团或者被小人所包围,天象、灾异与人事都是相对应的。

另一方面,天文知识必须由官方系统掌握,比如说太史、钦天监才能观测天文,官方规定的人才可以传授,民间私自传授天文,观察天象,这一条就是死罪!所以我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完全根据史书的记载,因为史书里是有选择性的。你看一个朝代昏君一出现,风灾、地震、太阳黑子、沙尘暴之类就都来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有关地震的记录,是在中国的夏桀时。夏朝快亡国了,就地震了。西周幽王的时候发生“岐山崩”的地震。是不是就发生在这两个年代?不一定,记载历史是有选择性的,通过这些祥瑞、灾异来证明当事人认为的历史规律,那就是天命。用这个来证明自己的朝代或者当今的皇帝是真命天子,是得天命的;而被他消灭的朝代出现这么多奇奇怪怪的灾害,证明他们必然灭亡。

所以历史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来说明“失天命”与“得天命”。当然它也记载很多其他内容,但是必须围绕着这样一个主题,而且要确保政治的正确性。为什么中国有修历史的传统,而且往往一个朝代刚刚建立,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赶快修前朝的历史,你看明朝亡了,清朝入关不久就开始修明朝的历史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开始修民国的历史,台湾很有意见:民国还没有亡,轮到你们修?所以台湾自己有个“国史馆”。以前谈到本朝历史,最多备个稿子准备着,主要是修前朝的历史。同样,民国一建立就赶快修《清史》,等《清史》修好了,1927年北伐胜利,南京政府成立,又说这个修得不好,是诬蔑革命,光说清朝好话,所以不承认,只能叫《清史稿》,不承认是正史。

由此我们知道修史的作用:它的政治意义、它的价值观的意义往往高于本身历史的记录。也正因为这样,任何一部正史,其实也包括那些民间野史,都有它自己的观念,都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有意识地记录。

三、孔子作史的时候形成了这样一个标准:价值观念要重于历史事实,或者说政治的正确性要放在第一位

是不是说只有官方记录下来的历史才是事实呢?其实不是,比方说孔子。孔子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他编定了鲁国的历史《春秋》。在孔子作史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标准:价值观念要重于历史事实,或者说政治的正确性要放在第一位。以前有这样的话:“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就这么厉害。他编定一部书,那些乱臣贼子都要害怕。而且认为孔子的春秋笔法真了不得,说他“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孔子一个字说你好,那就荣耀得不得了,简直比当贵族,穿上华丽的衣服,戴上高帽子荣耀得多;但是孔子如果给你用一个贬义词,那就像受刀斧砍的一样,比它还严厉。怎么贬怎么褒呢?实际上就是孔子用他的价值观念来衡量,来决定他在《春秋》里怎么记载某件事。

孔子还有一个原则:“为尊者讳,为贤者讳。”那些地位高的人,还有贤人,他有什么缺点错误要尽量给他隐瞒。有一个例子很明显,比如说孔子在《春秋》里记了这么一件事:“天王狩于河阳。”天王(周天子)到河阳这个地方去狩。狩是打猎,但不是一般的打猎,是以打猎为主的一个隆重的仪式。特别是天王——最高统治者,他要选一个吉日,一般放在秋冬之交,这个时候动物的皮毛都长得好,而且动物在冬眠以前处于很好的状态。这个时候他选定了吉日,带上贵族、官僚、部下,要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还有乐队、仪仗队,到了那里也要有一套礼仪,然后狩猎,猎品还要祭祖、祭天,最后再吹吹打打地回来,这叫“狩”。

从表面看就说周天子到河阳狩猎,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当时诸侯已经把天王当做傀儡了,实际上是几个强大的诸侯在那里会盟,通知天王去开会。这怎么可以呢?他们有什么资格召天王去呢?但是周天子的权威已经名存实亡,不得不去。这使他丧失尊严,也是不符合传统礼仪的。所以,孔子觉得这件事情不能照实际情况记,一是丢天王的脸,另一方面就会肯定诸侯的飞扬跋扈。怎么办呢?他就改用一个“狩”,所以这个“狩”字成了皇帝或者最高统治者倒霉的代名词了。

我们看以后到北宋灭亡的时候,宋徽宗跟他儿子宋钦宗被金国人抓到黑龙江去了,那么宋朝的历史称什么?“二帝北狩”。明明做了俘虏,怎么用了“狩”字呢?这就是孔子发明的记录历史的本领。

到了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最后逃到西安,清朝官方的文件和报纸的报道叫“太后西狩”——老太太到西面打猎去了,实际上就是逃命。所以我们要知道历史还有这一面。其实宋朝人谁不明白?清朝人难道不知道慈禧太后干什么去了?我们今天看这里记载有点自欺欺人,但这就代表了当时历史的价值观念。所以我为什么说价值观念重于事实呢?宁可事实记得不明不白,但是价值观念不能改变。

四、历史跟现实和政治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以往的历史都有这样一个功能,它通过对历史的记录和整理,包括对历史的删改甚至歪曲,来强调当前这个政权的合法性,来为现实服务,所以每个朝代都很重视官方修前朝的历史。

你看西晋、东晋、南北朝,时间短,而且分裂,都来不及修史,等到了隋朝统一要修了,时间又太短,不久到了唐朝。唐朝建立后就开史馆修史,从西晋一直修下来修到隋朝。清朝则为明朝修史。还有,元朝是蒙古人统治的,但是因为官员、史官都是原来继承下来的,所以他把前面还没来得及修的宋、辽、金三朝都修,目的不是为宋朝,也不是为辽朝、金朝,而是为本朝服务的。

怎么服务呢?唐太宗修史的时候就碰到一个问题:南北分裂,北方曾经出现十六国,南方是宋、齐、梁、陈。后来北方出现了北魏,北魏再分为东魏、西魏,又演变为北周、北齐,最后由隋传到唐。大家知道,中国都很重视正统观念的,代表正统政权才有资格叫中国,那种分裂的异族进来的政权往往没有资格叫中国,不是正统。那么在南北朝的时候,南方政权不承认北方是正统,骂他们是“索虏”——头发扎起来的强盗;而北方政权认为他们才是正统,你们南方政权是“岛夷”——逃到海岛上去的野蛮人。

双方都不承认对方是中国,自己才是中国,而且都有理由——南方政权说,你看我们是被你们的武力赶过来的,我们的文化和制度都是原来从尧舜传下来的,当然我们是正统;而北方政权说,我们住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就是尧舜的地方,我们的土地,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制度也都一样,你们才不是,所以骂他们是岛夷。

史官就请示唐太宗,你让我们修史,我们以谁为正统?谁代表中国?最后唐太宗决定南方、北方都是正统,都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按照这个规定,北方这些政权修了一部《北史》,南方这些政权修了一部《南史》,地位相同。

唐太宗这样决定当然有他的现实考虑,他本身连唐朝的家族都是北朝演变下来的,最后是北朝变成隋朝,然后隋朝灭掉南方,当然北方是正统,这是没有话讲的。但是你把南方称为“非中国”,或把他们称为“岛夷”,有什么好处呀?唐朝的领土差不多一半是南方的,人口也差不多一半是南方的,连修史的这些大臣、史官都是南方来的,你把自己的一半人民说成不是中国,说是岛夷的后代,对国家有什么好处?相反,如果南北方都是中国,都是平等的,那么现在合起来,当然对自己疆域的统一、政权的巩固都有好处,所以唐太宗就做了这个决定。我们现在都可以说他做得很对,但是唐太宗考虑的是当时的全局,他没有必要把这个正统、传统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他应该有一个“大一统”的观念,这也是从现实和政治角度考虑的。

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大一统”的传统,所以中国历史上曾有不止一次的分裂,但是分裂的双方都坚持自己是中国,最后又重新合成一个中国。这个传统在唐朝以后又被元朝继承了——元朝当时也面临这个问题:在需要修史的阶段中,北方是辽朝,南方是宋朝,以后北方是金朝,南方是南宋,元朝就下令三史并修,《辽史》《宋史》《金史》一起修,都是皇帝,都是正统,都平等。蒙古人把这些地方都合在一起,而且扩大了。当然,这种统一的观念体现在历史里,就是告诉大家:国家的这个“分”是暂时的,最后一定是“合”的。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0: 强烈的谴责脸书论坛坑害人的做法
2020: 这是中共残酷压榨剥削民众的一个罪行
2019: 经济下滑迫使中国对川普认怂
2019: 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港人
2018: 世界杯热火开赛,火爆荧屏,收视第一
2018: 宋茜携《结爱》领跑五月网络数据
2017: 郭文贵身后 比天还大的老领导到底是谁?
2017: 中国最危险女人 传胡舒立被带走调查 zt
2016: 中国已落入极权民主制陷阱 zt
2016: 中国的教育如何培养出了自干五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