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想起“三大差别”
送交者:  2019年05月02日06:51:53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幼河

  “三大差别”是上个世纪“文革”前的60年代中国官方提出的。维基百科上是这样解释的:

  三大差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术语,意指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体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那时提出要消除三大差别,并引经据典:

  《共产党宣言》指出:要“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通过把人口更平均地分布于全国的办法逐步消灭城乡差别。”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列宁《伟大的创举》指出:“为了完全消灭阶级,不仅要推翻剥削者即地主和资本家,不仅要废除他们的所有制,而且要废除任何生产资料私有制,要消灭城乡之间、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之间的差别。这是很长时期才能实现的事业。”

  后在“文革”期间“缩小三大差别”或“消灭三大差别”被反复强调的概念。《人民日报》1967年7月9日还发表文章《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其中有这样的意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对于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可见“缩小三大差别”是那时搞“文革”起家的中共激进派发动“上山下乡”运动的重要理由之一。

  提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有意思吗?确实,事过境迁。这种提法,按现在的说法儿起码是教条主义的,很“左”的。我认为当时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共之所以这样提,是毛一直要搞“乌托邦”;当时的“文革激进派”这样大张旗鼓也是有着夺取权力的图谋。不过就当时国家的状况讲,确实存在着这“三大差别”。

  扯这些是因为前几天我贴了个帖子“我看‘上山下乡’运动”;跟贴的人们有争论。我是否定“上山下乡”运动的;原因很简单,这场运动甭管出发点如何,根本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绝大多数“知青”是被迫去农村的。明摆着,农村生活远比城市艰苦,而且也看不到任何前途。当然,中共掌权的“文革激进派”将两千万城市年轻人驱赶到农村,自然有他们的政治目的。

  “知青”“上山下乡”在“文革”前就有,不过那时只有很少数人自觉自愿去。毛早在建国之初的50年代就“提到组织中学生和高小毕业生参加合作化的工作,值得特别注意,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那时中国大陆教育水平非常低,小学毕业就算知识分子了),应当高兴的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和他“乌托邦”理念一致;毛的治国理念中体现着“不患寡而患不均”。

  然而毛的这种政治理念,城市的青年会心悦诚服的接受,并自愿去吗?所以毛虽然早在50年代就提出这样的号召,那也是到了“文革”中发生了大批在校中学毕业生滞留校园,亟需安置后,“上山下乡”运动才如火如荼的展开。1968年底,官方媒体发表毛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随即在全国各地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嘿嘿,那时谁敢不去。

  其实我们在毛的“最新指示”能体会出,“农村的同志”们大概是不甚欢迎“知青”来插队的。那时中国农村基本情况就是人多地少,生活艰苦。“知青”一去,等于和农民争夺口粮。再说“知青”比起当地农民也吃不了苦,农活也干得相对差。我们1969年初中毕业的北京“知青”都去了军垦和农场。这已经被农村“插队”生活好多了,可比起城市生活仍有很大差距。想想看,本来就不情愿“上山下乡”,这运动刚开始就被广大“知青”消极抵制;可以说刚开始就注定早晚失败。而广大“知青”本来正是学习书本知识的年纪,却大批到农村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到他们返城时已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光。嗨,“知青”也就是那年头儿政治路线的牺牲品。

  “我看‘上山下乡’运动”的跟帖中有人有这样的意思,认为当年的“知青”到农村去没什么好抱怨的。中国农民祖祖辈辈都是在农村,他们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就那么贫困的活着。而城里人往前数几代也都是农民;他说“做人别光想着自个”。我揣测,这话可以这样理解:城里人实际上不应该活得比老农民好(更情绪化的说法是:城里人凭什么比我们活得好)。这种论调我早先也多次听到过。持这种观点的人多来自农村。

  首先说,农民的日子比城里人苦的多是客观事实。要不然那年头怎么提出“三大差别”呢?我也非常肯定的说,当年中国农民日子苦,劳动生产率太低下是原因(不是为自己干活,生产积极性也不高),受“剪刀差”的影响,农产品和工业品不等价交换也是重要原因;反正是政府让老农民的日子过得很苦。

  老农民的苦日子“知青”当然可以忍耐;但这不等于“知青”情愿。再者,老农民也向往城市的生活。假如那时农村中哪位老农民的户口“农转非”,他保证屁颠屁颠的。当年农村后生们特别希望当兵为什么?还不是为了在城镇中混个相对好的工作,脱离农村?

  我看跟帖中激烈争论问题涉及到毛的路线问题。这叫我看,毛的理想就是“乌托邦”——消灭“三大差别”,到头来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一起过穷日子。不过为毛泽东唱赞歌的人们往往不是从这个角度说的;他们念念有词说“毛泽东时代”社会不腐败。意思是,现在人们物质生活虽然比“毛泽东时代”强,但整个社会“礼崩乐坏”。再,毛让当年的被压迫阶级翻身当了主人,过去的统治阶级被“无产阶级专政”。

  得,你愿意这么想我也管不着。但我的观点肯定正相反。我认为毛时代虽然物质匮乏,可权力的腐败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权力的腐败演变到今天就是全社会各个方面的腐败;这个制度下,权钱交易表现得尤为显著。说到底,这是一个制度本身的问题。至于毛让原来的被压迫阶级翻身,原来的统治阶级被“无产阶级专政”;我认为这是社会当中多数人剥夺少数人应有的权利;同时,这个“多数人”的成分总在变化,这种“不断革命”的进程到头来就是人人挨整。

  有人反诘为毛唱赞歌的人们:说毛时代好,你们现在为什么还生活在美国?呵呵,别那么认真好不好?谁知道他们为什么歌颂毛?骨子里到底怎么想?再说,美国是个言论自由的国度,大家都可以充分发表各自的政治观点,只要不犯法就行。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8: 美贸易团访华,面对二老板or顾客上帝?
2018: 历史如此重复,中国的好运到头
2017: 鼓动造反是毛泽东,镇压造反也是毛泽东
2017: 中国6个人养一个官何谈公平? zt
2016: 嘲讽,抵抗专制的喜剧精神——谈中国的
2016: 奇妙的拯救
2015: 1949年后,蒋介石干的两件大事 zt
2015: 另一视角:俄罗斯的二战胜利纪念活动是
2014: 浅谈歧视与被歧视 z
2014: 看她出访怎么着装(组图)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