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我上个月其实说过一次:统计的胜利!——1-4月工业效益
数据简析,没想到这个月又来了,于是必须再说一次。这次要
说得更透彻一点。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5/t20180529_1600658.html
下面括号里第一个链接,是国家统计局刚发的2018年1-5月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的经营效益数据(2018年1-5月数据传送门),
今年1-5月的规模上工业企业总利润为27298亿,统计局宣称的
增幅为16.5%。这种增幅真是不得了,简直是迅猛非凡 !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6/t20180627_1606504.html
然后,下面括号里的链接(2017年1-5月数据传送门),是2017
年1-5月,同样由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17
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利润为29048亿。
我们来算一下真正的同比增幅:27298÷29048-1=-6%。注意,
是负值。-6%。这意味着今年的经济形势很萧条,绝对没有
发展迅猛这一说。
我在此必须强调一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定义,从2011年
至今就没变过,主营业务收入2千万以上的工业企业。规模以
上工业企业的效益数据,就是一个总盘子概念,而不是个体
概念。进入盘子里的,就纳入统计。总盘子的大小变化,就
反映了宏观经济本身的强弱。
对于明明是 - 6 %,摇身一变为正值 16.5 %,
从经济萧条变成经济发展高歌猛进。
国家统计局在备注里羞羞答答的给出了一个很神奇的解释:
每年的规模以上企业的构成都不一样。今年的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的总盘子当然是缩小了,这意味着今年的规模以上企业
数量也减少了。于是,在计算今年的利润同比增幅数据时,
国家统计局莫名其妙的从去年的总盘子里拿走了那些今年已经
消失的企业,以人为缩小去年的基数( Are you kidding
me?!!! )。这意味着我大中国国家统计局干了一件足以撼动
全球经济学界的事:它将一个总盘子概念,一个宏观概念,
当成了一个微观概念,个体概念,并且堂而皇之的写进了
国家统计报告里。
再进一步追问的话,如果这种人为从总盘子里拿走部分企业的
事情都能干的话,那么,那些真实增长的年份又应该咋办呢?
把当年度新增加的规上企业都从总盘子里踢出去,再跟去年比?
注意,这种莫名其妙的改变同比增幅计算规则的事情,只有
今年才有,此前从没发生过。也就是说,此前的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利润,无论是计算总量还是计算同比增幅,都是总盘子
概念,从未发生过进行个体调整的事。
所以,这大概就是“中国特色的除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