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世界新闻自由日,让我们来谈谈删帖
送交者:  2018年05月04日10:33:37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什么叫创新?就是做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连一句不一样的话都要删除,却要求人们做出不一样的东西?每一次删帖,都可能失去一颗心,或者说,失去一颗芯。也许又有院士临终天问:为什么我们这么大国家搞不出一张芯片?回答很简单:对不起,因为你们删帖了


  老高按:不知不觉中,我们又过了一个“节”——今天,5月3日,是“世界新闻自由日”(World Press Freedom Day)。今年是这个年轻的节日25岁:联合国大会于1993年宣布,将每年的5月3日定为世界新闻自由日,“旨在提高新闻自由的意识,并提醒政府尊重和提升言论自由的权利,该权利铭记在世界人权宣言第19条中。”维基百科还说,设立这个世界新闻自由日,也是为了纪念温得和克宣言,该宣言是由非洲报刊记者于1991年统一列出的新闻自由准则。非洲,被许多人轻视、不放在眼里的非洲,他们的记者却走在争取新闻自由的前列,值得我们敬仰!
  “新闻自由”的定义、外延内涵、缘由功能,权威机构有翔实解答和数据,学者们有汗牛充栋的论述和辨析,万维上已有博客转载。从我简单的头脑想来,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信息自由……都是“近义词”——争取新闻自由,不仅仅是新闻界从业人员的使命,而是我们所有人的使命,与言论自由、信息自由一样,涉及我们每一个人的知情权和发言权。这在今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极大普及的今天,每个人都是新闻源、也都是“准新闻从业人员”(有一个说法叫“公民记者”),争取新闻自由,就更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事了!
  争取新闻自由,向谁争取?向一切剥夺、阻碍新闻自由的势力争取。一般来讲,首先是向权力争取、其次也向资本、以及向国内国外其它压制新闻自由的势力争取。就中文世界尤其是中国大陆而言,剥夺、阻碍信息公开、信息传播自由的,主要是权力者。君不见,就在最近,执中国高校之牛耳的北京大学,中国民主自由思想发源地之一,在庆祝其双甲子校庆前夕,千方百计要让一名女生岳昕噤口么,原因,只是她参与向校方申请公开20年前对涉嫌性侵教授如何处理的信息。
  前天读到一位网名为“下岗女工”的文章:《对不起,因为你们删贴了》,十分精彩!文章谈的,正是权力者粗暴践踏网络和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自由的深远危害,点出了删帖与芯片受制于人这两件事的内在联系:言论管制必然扼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每一次删帖,都可能使这个国失去一颗心,或者说,失去一颗芯。”“对删帖无所谓了,这个国就又少了一位真诚关心的爱护者。”——诚哉斯言!
  说来也正是讽刺,朋友发来此文的链接,我看到后立即点击前往,不料网管手更快:此文已被删除。我不甘心,用google检索,转载这篇文章的好几个地方也被被删。但还是有漏网之鱼,我在作者开设的“下岗女工3”微信公号找到此文。作者已经声明,如果这个微信公号多日未更新,肯定就是遇到麻烦了,请读者前往“下岗女工4”。——好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游击战,难道不就是“世界新闻自由日”在今天的真实写照!
  不过,今天的中国,毕竟没有杀害记者了,只是囚禁、软禁、禁言——文革结束42年了么。应该表扬?还是应该叹惋?
  顺便提供一些数据:
  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至少81名记者殉职,250名记者受到拘禁或关押。
  教科文组织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记者遭到监禁的达到259名,死亡人数是93名,每四天便有一名记者遭到杀害;2015年,记者死亡数字是135名。
  据公开资料显示,从2005年到2015年的记者遇害人数达到787名,而加上近两年的死亡人数,这个数字已经近千。


  对不起,因为你们删帖了

  下岗女工,微信公号:下岗女工3

  1


  最近在朋友圈刷屏的,其实是下面这个图。
  或者准确地说,这个图一直就是朋友圈最火的图,因为出镜率太高,大家都没细看。

1525367584470831.jpg

  一块圆溜溜的红色,像极了一个丰满的腰部以下,上有清晰的白色标志:一道竖线、一记圆点,如迅哥儿所言“红中夹白”,啊啊,太容易让人产生羞羞的联想。
  曾经我的公号打开满篇都是这种羞羞,一个朋友说:“这都成你的Logo了,知道的你就是写了几篇酸文章,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这儿是开窑子的。”
  现在我公号里没这个Logo了,因为有关方面把工作做到了前面,但凡有一点羞羞相的根本发不出来。但这块红色仍然像一面旗帜在长城之内高高飘扬,彰显着这个厉害了的国在新时代的新厉害。
  曾经有大领导倡导“互联网”,这个Logo可作注解:互联网 羞羞。

  2

  如果要解释一下这块红色,那么很简单,它意味着删帖。
  如果要解释一下删帖,那么按照厉害国的逻辑,它包括如下三点含义:
  第一,我不喜欢你所说的,也不希望别人看到你说的;
  第二,但是我不打算和你辩论,我甚至不打算告诉你我不喜欢你说的;
  第三,因此我把你所说的删掉,假装你没说过,假装别人没看到。
  如果把这三点又归纳成一点,那就是:只有在说我爱听的话时,你才有说话的权利。
  如果换一个角度表述,那就是:当分歧发生时,我们不会用思想,而是用权力,来解决分歧。
  好比倒回去200年,如果你说了什么大清皇上不爱听的话,皇上也懒得跟你辩论,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拉出去砍了!”
  200年后的进步在于手段的多样化:不必砍,可以互联网,还可以加枪。
  所以,那块红色Logo下的说明:“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就显得过于平淡,缺乏国学底子,可以走清宫路线,用仿宋体写上:“迴避!”“肃静!”

  3

  红色Logo最近刷屏,是因为这件事情:
  某所最顶尖的名校(其万众景仰的名字最近突然不可提及)中有位同学,按有关信息公开的规定申请公开关于20年前某位教师接受处理的信息。虽然答复并不清晰,但有关方面还是给出了一个答复,然后要求该同学书面保证不再提及此事,遭到拒绝。然后有关方面通知了该同学的家长,被吓坏了的家长和该同学发生了激烈冲突。该同学在自媒体发布了上述经历,引发多人关注。然后,那个红色Logo就接管了整个事件。
  很多人在揣测这一事件背后的玄机,但我觉得最玄的玄机不是别的,而是贯穿整次事件中的逻辑。
  例如,申请信息公开到底对不对?如果不对,就不该得到答复,但事实上有了答复。
  有了答复,而又要求保证以后不能再提,其逻辑就是:你做的事是对的,但以后不能再做。
  如果我们认为这一逻辑是合理的,那么有关方面就做对了,但所有谈论此事的帖子都被删除,这就有了另一个逻辑:我们做的事是对的,但你们不能谈。
  所以,正如雨果所说,在正确之上还有绝对正确;在这个国,逻辑之上还有绝对逻辑,那就是:不管怎么说,反正这事我们不喜欢。
  这一绝对逻辑早已是长城之内的“普遍真理”,在无数次的“具体实践”中大行其道,只是这一次它实践于顶尖学府,这个国最早喊出“德先生赛先生”的地方,多少让人在失望之上又有了绝对失望。
  哈姆雷特说:“如果半老徐娘还欲火中烧,那青春少女还谈何贞操?”如果此话反其意而言之:“如果贞洁牌坊下如此污秽,那红灯照耀处岂有净土?”那真是细思极恐。

  4

  在《哈利·波特》中有个大魔头伏地魔,被称为“那个连名字都不能提的人”,这种“有的事物不能提”的现象,是巫师国的噩梦,哈利·波特和他的小伙伴们奋战了7年才消除它,但它在我们的国长盛不衰,我们随时都有不能提的人、不能提的事、不能提的日子,不能提的数字,等等等等。
  例如最近,那所顶尖学府就连名字不能提,一提就删。
  有人在问,这个不能提名字的学校到底有多牛,那个20年前惹事的教师到底有多大背景,能够在整个网络上消灭一部分中文单词?
  我相信,学校还是牛的,例如他们可以让某个学生无法“顺利毕业”,这是他们在和那个不听话的学生的家长的交流中多次提到的用语。
  要做到这点很容易,例如可以不通过该学生的毕业论文。一份本科论文至少需要一个指导教师、两个评审教师和一个答辩委员会的通过,堂堂学校,一级组织,就算不能让一个学生听话,在那么多老师中还找不出一个听话的吗?
  饭碗、职称、项目、经费,让你们听话的招式多了。
  甚至可以向当地警方报案:那么多人说我们不要脸,严重损害了我们的商业信誉。事实证明,这个国的警察随时可能跨省大抓捕。顶尖学府的信誉可比药酒值钱多了,天子脚下的警察也比内蒙凉城县的牛多了。互联网警察,是闹着玩的吗?
  但即使如此,我还是觉得真正起作用的不是学校,更不是那位教师,而是那个中国逻辑。
  一个学校并不重要,分分钟可以牺牲,一个20年前偷腥的教师就更不在话下,有关方面没有必要捍卫他们,需要捍卫的是这个规则:你不能随便说话。
  根据这个规则,一个学校只有一个人有说话的原创权,即校党委书记,别人都只能转发点赞。
  而校党委书记其实也没有原创,可能是转发市委书记的,即一个城市里唯一拥有说话原创权的人。
  而市委书记其实也没有原创,可能是转发省委书记的。
  以此类推,13亿人中最终只有一个人拥有原创说话权。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那位同学与其支持者说了什么,说得对不对;而在于,他们说话了,未经许可。
  他们违背了中国版米兰达宣言:“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你放弃这个权力,那么你说的一切都必须是我爱听的。”
  否则,删帖。

  5

  然而,这边厢,又有科学界的领袖临终哀叹:“为什么中国教育培养不出大师?”
  我说这位科学家同志,当大领袖说亩产可以一万斤的时候你就证明了亩产可以一万斤,有了你这样的榜样,你还想中国教育怎么样呢?
  那时候说亩产其实不能一万斤的,都被删得尸骨无存了吧?
  这边厢,又在要求科技创新,说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
  可什么叫创新?就是做出不一样的东西。你们连一句不一样的话都要删除,然后要求人们做出不一样的东西?
  你们巴不得孩子们越听话越好、越简单越好,最好简单到只会重复24个核心汉字,你们是认为核心能演化出芯片吗?
  按公公标准培养的孩子,即使长大了,也不可能突然变成老公。
  但是按照这个国的绝对逻辑,公公不能变成老公,是因为“公公不能变成老公”这句话没有被删除。
  同理,如果我说“靠删帖删不出芯片”,那么有关方面的回答就是:把这个帖子删掉。

  6

  我必须承认,作为一个爱国者,我的爱不够纯粹。
  因为我爱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本人没绿卡,孩子也没读哈佛。
  但恰恰因为如此,我可以保证我对这个国的爱护是真诚的。
  所以我真诚地说:这样不行,真的不行。
  我们在不断被告知,这个国的GDP是世界第几,高铁长度是世界第几,奥运金牌是世界第几,论文数量是世界第几,以占世界百分之多少的耕地,养活了百分之多少的人口。
  但是有没有人统计过,这个国的删帖数是世界第几?以占世界百分之多少的带宽,制造了占世界百分之多少的删帖?
  有没有人统计过,有多少人闭上了嘴?有多少人停止了思考?
  有多少人觉得既然坚持己见有不能“顺利毕业”的危险,还是抄一份论文比较安全?
  有多少人觉得既然自主思考那么麻烦,还是买一张芯片再把别人的标记磨掉来得省事?
  有多少人觉得既然不能正视现实、不能反思历史、不能揭示矛盾、不能唱RAP、不能讲段子,那还是拍一部抗日神剧皆大欢喜?
  据说当了领袖就可以全知全能、心想事成,但有两件事就是做不到:一是造出芯片,二是打进世界杯。
  为什么?对不起,因为你们删帖了。
  看看中国的球员,连纹身都要被胶布遮起来,你能希望他们在场上有灵光闪现?
  有灵光的人,早就被删除了,按照绝对逻辑,像删帖一样被删除了。
  经常有人说,13亿人居然找不出11个球员,但只要删帖逻辑还在,26亿也不够删的。

  7

  有个朋友的帖子被删了,他郁闷地醉了一场,引出了本文。
  我觉得,还在为删帖而郁闷的人,才是这个民族的脊梁。
  等到他对删帖无所谓了,这个国就又少了一位真诚关心的爱护者。像那位连名字都不能提的学校的不听话同学,一旦听话了,世间就又有一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顺利毕业了。
  每一次删帖,都可能使这个国失去一颗心,或者说,失去一颗芯。
  缅甸不删帖了,越南不删帖了,连朝鲜都有可能向不删帖演变了。
  而我们还在看神剧,还在看裹着胶布踢球,还在看芯片厂的神秘大火。
  某位院士出来告诉我们:只要8~10年,我们就能生产出自己的芯片——他这篇文章就没有被删,而且广为流传。
  但是,现在不删,不一定永远不删,比如说,万一8~10年之后自己的芯片并没有出来,那时候,如果再有人提这篇文章,就免不了被删了。
  所以,该院士这个预言毫无风险,因为即使不准,也可以通过删帖来解决问题。
  也许,院士同志也会发临终天问:为什么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就搞不出一张芯片?回答这个问题,就像为什么13亿人中找不出11个足球队员一样简单:
  ——对不起,因为你们删帖了。

0%(0)
0%(0)
  自由删 - 九指神丐 05/04/18 (144)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7: 毛泽东喜谈法国大革命 赞赏巴黎公社传统
2017: 疯传吴小晖落网 陈小鲁朱云来的安邦真相
2016: 魏泽西害了百度衰败的民风更可恶 zt
2016: 国度赞美中文合唱 第十五辑
2015: 习近平否定“唱红打黑”,意义重大 zt
2015: 习近平缘何从温良变得蛮横? zt
2014: 贪腐“精英联盟”考验习近平
2014: 央企高管貪腐外逃嚴重 王岐山狠批稱嚴
2013: 我军现在一个突击班的实战演习
2013: 在这里一阵子,我现在开始觉得,左和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