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评论员 梁浩明 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最大的成果就是城乡基建设施的大发展,带旺了各条经济带和各行各业。中国由此成为国际基建的佼佼者,各国一直都想效仿。但成功的关键,是在于国家统一规划和指挥,国有企业无条件服从并执行。这正是中国体制的优越之处。也正因看到中国路通财通,美国特朗普现在也大谈基建,要拼基建,但美国恐怕未必成功,因为体制不一样。 早前,万众期待的美国基建计划大纲终于公布,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是预算一万五千亿美元用作基建投资计划,同时提高效率,将项目审核时间缩短至二年之内。 特朗普曾形容,美国的交通就像第三世界一样,并点名批评洛杉矶国际机场和纽约三个机场。美国基建之落后,用他的话形容,就是「建一座桥就觉得是这个国家的奇迹了」。特朗普说的是大实话,但大家可知为何特朗普用“桥”做比喻? 笔者从一则新闻找到原因。1月30日,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新闻网(NBC News)报导,美国道路与运输建设商协会的报告显示,全美各地有5万4259座桥梁正在解体,危及驾驶人安全。报告说,有这么多桥梁需要维修,以致于如果将这些桥连在一起,可以从纽约市延伸到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以目前维修或更新的速度,要花37年才能把这些桥通通修好。 报告作者布莱克博士说:「这是国会的错,国会议员没能解决这些问题,也没提拨更多资金。」报道还说,驾驶人彼得森差点在犹他州开车经过桥梁下方时,一个巨大碎块砸到他车子的挡风玻璃上,他差点受重伤。他说:「差个15到20公分,我今天就不能接受访问了。」 这就是设施陈旧甚至落后的美国实景。 对比这个情景,中国南方的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看来成为美国人可望不可及的梦想。特朗普那句「建一座桥就觉得是这个国家的奇迹了」,这在中国根本是小菜一碟,遑论奇迹?加上中国名片—高铁(美国还在讨论,筹钱),从基建设施的发展来看,连建桥也是一种奢望的美国是落后的代名词了。 中美如此对比,美国又怎么不把中国列为威胁呢? 特朗普政府或看到中国成功之处,提出基建大计。但心比天高,要实现一万五千亿基建大计,未必能得偿所愿。 我们不妨理性的看特朗普挽救美国的二大招:一是减税,二是拼基建。 特朗普的税务改革,是近三十年来最具规模的,短期对全球经济是利好,但长期而言却能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动荡。这次税改,涉及一万五千亿美元,当局把美国企业税锐减至两成,有望令当地经济增长逾百分之三,吸引美资回流。 资料显示,美国企业为了避税而停泊在海外的资金,达到两万五千亿美元(这对中国的国有企业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些财富属于国家,不存在到海外避税问题),若这两万五千亿美元调回美国,将衍生出二个后果。 最直接的就是资金将从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撤走,对新兴市场造成打击。若美国在政经大局上力压中国得逞,或能令霸主之位残存十数年。所以,美国减税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对中国的杀手锏之一。 目前,很多国家争相减税。当然地,中国也有可能为了支持实体经济以及增强竞争力在税务上做调整。 第二,减税一旦成功吸引美企把资金回流给美国,势必炒热美国经济,这将造成通胀,令联储局加快加息步伐,这将对全球经济不利。 可见,特朗普税改实质是美国的损人利已。所谓“美国优先”,说穿了就是自私。但是,美国的命运,却是掌握在美国的跨国巨企和经济寡头手里。这样说毫不夸张。 除减税,特朗普“救美国”的另一招,就是前文提到的拼基建。 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一万五千亿美元并非小数目,钱从何来?尤其是国会最近才通过大规模减税法案,进一步增加国家长期债务负担,在此情况下,依靠「中央」拨款肯定窒碍难行。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是,联邦政府拨出二千亿美元,其余一万三千亿美元由各州政府和私营部门筹措。 要求地方为大型基建设施买单,当然是一个方向,但从现实角度出发,既然总统将拼基建定调为国家复兴的战略高度,当然应该「中央出主菜地方出蘸料」。不过,特朗普的设想却是反过来。共和党控制的都未必会配合,更别说民主党控制的州份。这就是体制的缺陷。 此前有人提出引进中国的技术和资金,而从中国的角度出发,将手上的美债转化为「硬资产」,本来不失为一个方法。问题是,特朗普一直高呼雇美国人、用美国货,大型基建项目性质敏感,而中国又是美国最大竞争对手,令引用中资变得更加「政治不正确」。二○一六年美国西部快线公司叫停与中国铁路公司合作的拉斯维加斯─洛杉矶高铁项目,原因恰恰是「美国政府规定高速列车必须在美国生产制造」。 美国基建大落后,资金短缺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审批程序旷日持久是另一「死穴」,特朗普今次可谓把对了脉。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加州便计划兴建高铁,惟其后在征地、环境评估等问题缠扰不休,最终正式立案已是二○○五年的事。 所以特朗普愿望虽好,但知易行难。笔者还必须指出的是,美国已经面对财困,却仍将国力(预算)加大到军事上,而非基建上。美国的国防预算在2019财年(2018年10月1日起至2019年9月30日)将增至7,160亿美元,其中划归国防部支配的预算达到6,861亿美元,是自2011年以来最多。所以说,美国拼基建纯属是特朗惠为了选票之举,一万五千亿多半是空头支票。 值得一提的是,美股上周波动,市场普遍将原因归咎于通胀升温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节节上升,令美债和美股市场受压。瑞银最新报告指,特朗普税改鼓励美国企业将海外盈利调回美国,随时令美国国债更乏人问津,将为债市带来不亚于联储局「缩表」的冲击。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曾升穿2.9%,创近4年来新高。随着债息飙升,意味债券价格急跌,或将造成严重的「负财富效应」;债息抽高,亦将减低高息股的吸引力,令借贷成本上升,变相减低市场上的流动性和资金。前任联储局主席格林斯潘便曾警告,一旦债市泡沫爆破,将影响债市以外的所有资产价格,尤其是股市。 瑞信研究表示,美国大型公司的海外资金很大一部份用作购买美债,一旦企业将手上大量出售,以回流美国用作并购或回购股票等用途,随时令美国债市更危险。瑞信统计了美国拥有最多海外资金的十间公司(分别为苹果、微软、思科、甲骨文、Alphabet、强生、辉瑞、高通、安进、默克)的资金去向,发现从2002年到2016年,这些公司的海外资金总额从不到1,000亿美元升至逾7,000亿美元,但当中现金总额几乎没有变动,新增的主要是美债和其他公司债。该研究发现,这些公司的海外资金投资,主要是公司债(占50%)和美国国债(占40%)。 这海外收益早已不是「现金」,回流美国后,料不会令美元供给更紧,也未必会推升美元。但因为这些钱,早已流向债券市场,企业若要让资金回流美国,作其他用途,会需要将资产出售,或停止将资金再投资即集体退场,这会令长期以来,大型美国公司将现金放在海外,并大量投资在美国债市的情况出现逆转。 今年的美国国债供应料会显著增加,若同时间大量企业一起出售手上数以千亿美元计的美国国债,利率可能会大幅上升。这将为债市带来震荡,比联储局缩减资产负债表更可怕。美债市恐大震荡。 与中国体制不同,美国政府无法指挥企业“救驾”,就算企业按照特朗普的思路移师美国本土,但追逐利润的跨国巨企,考虑更多的是股东利益和公司排名(影响市值),美国未必从中受益。关键是,这些企业大多跟美国建制派相熟,未必愿意替特朗普背书,帮特朗普刷新政绩,帮他连任。 还有,美国的国家债务已上升到20万亿美元以上,美国最高情报官员丹•科茨(Dan Coats)敦促国会解决不断膨胀的国家债务,称这对经济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由于未能处置好我们的长期财政状况,国家的债务已增长到20万亿美元以上。”美国国家情报总监丹•科茨对参议院情报委员会说,“这种状况是不可持续的……对我们的经济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这位美国情报总监,道出了美国真正的威胁,其实不是中俄,而是美国人自己。西方主流政治精英和媒体,均不愿面对美国衰落的问题,而是把矛头转移到崛起的中国身上,掩盖自身百病,实在可悲可怜。 特朗普的拚基建,是学中国的,而且是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国家战略是被动状态。加上体制这一死穴,注定东施仿颦一场空。爱拼才会赢?恐怕美国是例外。 (2018.2.16猫眼社评 逢周一,周三,周五在《熊猫时报》见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