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e
(完)马克思和恩格思的“唯物主义”错在什么地方?
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看,唯物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唯物"两字。因为"物"是不能被崇拜作为主义的。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在西方哲学史上,某种物质曾经被作为世界一切其他事物的来源,如水,气,火等; 在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思想,如金木水火土等。古代西方哲学以后又发展出有抽象事物作为世界的本源,如数,存在,形式,实体等。在中国西晋也发展出"有"和"无"的概念,和后来的"阴,阳",作为的世界本源的猜测。虽然比之西方哲学,中国人的哲学猜想较为粗糙简陋,中医迄今为止仍以金木水火土和阴阳为其理论基础。这是哲学认识论的发展在人类文明早期的特征,既主要凭借身体本能的"感觉", 依赖感官,来规定世界的本质。
不论任何物质,具体的某种物质如金木水火土,或抽象的物质作为总称,都不可能脱离物质的本质: 既,物质必然有规定性(黑格尔)。规定性就是限制性,因此可以说,物质的本质是"相对性"。我们知道,哲学上相对性作为信仰,比如相对主义,是错误的。因为主张相对主义作为真理的人,本身就自相矛盾。
假设你再问,如果"某种物质作为世界的本质"不可取,那么抽象的事物,如数学,逻辑,形式,甚至精神,是否合适作为世界的本源呢? 我的答案为,它们也是不可取的。为什么呢? 因为它们虽然摆脱了某种物质的局限性,甚至摆脱了抽象物质的局限性,它们还没有摆脱其根本性质,"有限事物的本质所具有的相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哲学的开端和宗教的开端所共有的出发点,上帝(代表"绝对"的观念), 才是唯一正确的两者的本体来源。
只有人类才具有精神,只有具有精神的生命才需要崇拜对象。人类不可能将精神的寄托永远停留在低端的物质层次,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要求。脱离物质性的精神崇拜就是脱离相对性的人类最终欲望,这个欲望只有华山一条路: 这就是哲学和宗教的共同起点 - 无限。这个无限的追求,西方大众称为"上帝"; 西方哲学称为" 哲人之石", 或 "绝对真理", 既,绝对。
行文至此,如果你来自中国文化,你就应该明白,宗教信仰的本质,是理性追求的表现和结果,是人类最高理想,要求脱离相对性欲望的追求,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最后和最根本的定义,因此,这是大写的"人"的标志。这就是西方集体所创造的文化,伴随着他们科学的时代的开启,普遍优越于其他集体文化的根本原因。
上帝-物质-理性-逻辑-公理-绝对。哲学汇合于宗教,这就是千百年来西方人追求真理的历史道路,这也是人类真正文明唯一健康和正确发展的道路。只有眼光短浅的人类集体将认知能力停止在物质崇拜阶段,停止在文化的相对主义阶段。唯物主义,毫无疑问,就是这样浅薄的认识阶段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