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大众是否真能做到自主掌控选择信息
送交者:  2017年12月24日12:14:10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在当今科技、社会环境下,算法宣称自己的高效与自动化,摒弃了传统新闻业把关人的偏见。但是这个难题真的解决了吗?算法决定给我们什么的同时,也决定了不给我们什么。算法是一个称职的筛选者么?会有理想的甚至完美的筛选者吗?


  老高按:临近年底,各家媒体都在进行年终盘点,各种各样的“十件大事”、“年度报告”纷纷出炉。这里选出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的“2017年度报告”系列中的一篇,推荐供大家参考。
  之所以选这一篇,不是因为它写得特别出色,而是因为它提出的问题,与我早前的若干思考相通,让我进一步困惑。
  近20年前,我与大陆的朋友通信——那时,虽然我在美国已有电子邮箱,但中国大陆许多朋友,尤其是“北上广深”之外的朋友,不熟悉电脑和网络,所以那时通信,还得靠邮局。我写了几千字的信,欢呼电脑和网络带来的信息革命——技术飞速更新和普及,人人都可掌握信息传播新手段,投诸实践,这就极大地逼近了我们憧憬和追求了多少年的信息自由、信息平等的目标;但同时我也表露了对信息爆炸的担心:信息之多之杂,超过任何个人的信息处理能力,将带来什么负面影响?我举了中国大陆搞写作的朋友很熟悉的一种现象:人人当作家、个个是歌手,只要管制放开,作品定将铺天盖地而来!但人人是作家歌手之际,就是读者听众无所适从之时。理论上说,市场竞争最终会优胜劣汰,但是从现实来讲,在达到理想境界之前,一定是“哀鸿遍野”,怨声载道!
  我这个想法,当时身在大陆、信息极端匮乏的朋友听来显然过于超前。正在争取言论自由的他们回信反驳我,说我过于悲观。我回信举例解释:例如,您有100元余钱想买书刊或者买碟,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或唱片,您怎么选?显然,您要么,就挑市场上推销声音最大的作品(所谓“推销声音最大”,当然不是像江泽民在哈佛演讲时说的那句蠢话:我要放大音量压倒那些抗议者的声音!而是有很多炒作手段:某某名人、权威吐血推荐呀、在某国或世界销量爆棚呀,等等);要么,就挑那些选本——这就是为什么《读者文摘》《青年文摘》《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年度诗选》《海外文萃》之类书刊发行量一度达到惊人数字的原因。而这,也就意味着,您将选择信息的自主权,拱手让给了这些选本选刊的编者。
  比起由官方权力者垄断、强制代你取舍你该看什么不能看什么,这当然是巨大的进步。但这仍然给出一个令我们沮丧的结论:大众对信息的选择和接收,毕竟还是由少数精英掌控。记得我曾经在我的博客上介绍过与下一代的一次争辩。她指出,如果一个人头脑在一段时间(比如5分钟)只能处理(接受、理解并反应)十条信息,那么如何抢占这前十条位置,就是政界、商家和所有媒体等信息发出者殚精竭虑的头号问题,而且,不论你乐意看到还是不乐意看到,只能得出一个结论:由精英来决定取舍,比起没有任何精英来决定取舍,社会投入的成本,大多数个人投入的成本,都更低;效率,则更高。
  我一直想不出推翻这个结论的思路和有效方案。
  近二十年来,不论是互联网、移动媒体,以及脸书、博客、微博、推特、微信等等社交工具,新的信息传播技术手段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都一遍又一遍地重覆上面所说的趋势。看看现在网络上多少人在忙碌着筛选信息,再重新推出吧!这些信息不是原创了,但受众更广。专业精英(当然不是全部)并不是像有些人所预言的再也没饭吃,而是大显身手!
  FT中文网董晨宇的文章,说的就是在当今的科技、社会环境下这个难题:算法决定给我们什么的同时,也决定了不给我们什么。算法“是一个称职的筛选者么”?“那个称职的、理想的,甚至完美的筛选者,可曾出现在人类的历史中吗”?


  围观改变中国,算法改变围观

  董晨宇,FT中文网

  让我们先回到2010年。7年前,《新周刊》将年度传媒网站的荣誉颁发给了“新浪微博”。一时间,“围观改变中国”成为了庙堂之中的热议话题。学者们宣称,微博弥补了传统媒介在信息发布方面的缺陷。网络世界因此充满了欣喜若狂、奔走欢呼的身影。似乎所有人都笃信,“互联网赋权”真正让每个人都拥有了观看和表达的机会。一路走下来,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公共信息的传输效率和透明度在互联网高速公路的黎明下一路奔跑。
  自那一年起,那些微弱的声音,在网络空间中被放大成震耳欲聋的公共话语。可曾记得,2010年,甘肃泥石流灾害中,一位19岁的男孩王凯,他用一部老式手机,在微博上独自直播灾情,几小时后,便有近万人转发;河北大学内,一位自称“我爸是李刚”的肇事司机触动了微博网友的神经,成为了公共讨论的热点话题;同样是2010年,上海市静安区突发大火,近60人遇难,微博上点燃了数不尽的蜡烛。围观让人们站在一起,让弱小变强大、让立场被倾听、让尊严被捍卫。
  如今,在2017年,在我们重新回顾这句尘封已久的口号时,其中那些冲动的欢愉已经逐渐淡去,留下来的,更多是壮志未酬的莽撞,或许还有更多深藏的韵味。社交媒体上的围观,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围观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激情沉淀后,我们才腾出时间,仔细考察我们究竟在围观什么。
  人们观看新闻的方式,在2010年之后,经历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记者作为传统媒体的把关人,权力不断式微,逐渐让位于风头正劲的“算法”。如果我们稍微留意一下这两年的畅销书,不论是“大数据时代”还是“算法革命”,我们都不得不去相信,这是一个从不缺少黎明的年代。不过,另一方面,这一切似乎也都印证着马克思的预言——人被自己发明的机器所取代。
  当然,算法对人的取代往往是悄然进行的,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不论是推特上的“trending”、微博上的“热门话题”、今日头条中推送的新闻。对此,美国学者塔尔顿•吉莱斯皮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当推特为我们介绍“trending”时,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同样道理,换成当今中国,我们似乎也应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当微博向我们展示“热门话题”时,它在展示什么?它展示的是热门么?这显然是一个同义反复的答案,很难让我们满意。
  具体的细节只有算法的制作者才知道,作为一项商业机密,我们自然无从知晓。算法宣称自己的高效与自动化,宣称自己摒弃了传统新闻业把关人的偏见。甚至稍有不慎,我们的逻辑便会从“自动化”一路滑向“中立性”。果真如此么?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见证的,分明是另一种技术的偏见。
  这样的案例在美国已经很多了。
  算法中有性别歧视:2007年,研究者发现当她在谷歌中搜索“她发明了”这个短句时,谷歌会提醒她说:你的意思是“他发明了”么?
  算法中有性取向歧视:2009年,超过5万本对同性恋友好的书籍从亚马逊的销售清单中消失,因为这些书籍被算法自动归类为“成人”商品。
  算法中更有哭笑不得的错误:2016年,挪威作家汤姆•伊格兰德为了纪念越战,发布了著名摄影作品《燃烧弹女孩》,这张曾荣获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被判定为色情图片,遭到删除。
  一言以蔽之:算法的自动化,并不意味着,它天生就能确保自己的中立与公正。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高效的便捷,或许还有更多意外的麻烦。借用美国记者卢克•多梅尔那本《算法时代》的副标题来说,便是“算法解决了我们的所有问题……然后又创造出更多问题”。不过,对技术的质疑似乎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当这本书被翻译成中文版时,副标题已经被悄悄改成了“新经济的新引擎”。
  当然,如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我们需要对算法保持一种更加宽容的态度。算法不断在科学前沿的阵地上进取,我们当然有理由期待它的不断完善。但社会学家似乎对这个问题抱有谨慎的乐观:在他们看来,算法与其说是人类进取的阵地,不如说是权力纠葛的战场,里面聚集着各种商业利益、政治考量、文化偏见。
  2017年,算法的乐观派们遭受了不少来自官方媒体的打击。今日头条作为其中的代表,站在了聚光灯下接受拷问,官方媒体将“个性推荐”视为“伪个性化”的低俗诡计,让人们沉迷在“自己想看的世界中”。7月,《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新闻莫被算法“绑架”》;9月,人民网再次连发文章,“三评算法推荐”。这四篇文章表达了官方媒体对“算法”新闻足够的警惕与质疑。总结起来,这些质疑无非是三个方面:第一,算法推送中的法律问题(如版权)迟迟未能得到解决。第二,算法推送让新闻更加低俗。第三,算法推送让人们的信息更加封闭。
  第一项批评并非什么新鲜事。想想早期电影史中的色情片、早期互联网发展中的猖獗盗版,人类历史上,新技术的发明与扩散的伊始,似乎总是在新的道德边界和法律边界上游走。不过,任何改变人类命运的技术,也莫不是要从这些边界中逐渐抽身,完成自己的合法化过程。那么,我们又该如何为后两项批评找到借口呢?人们真的会因此生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沦落为低俗至死的一代么?
  所谓“信息茧房”,在传播学中有着不同的名号,有人称之为回声室效应(echo chamber),也有人称之为过滤器气泡(filter bubble),不论名字怎么取,意思还是那个意思:人们受困于自己热爱的信息,“失去了探索未知、创造不同可能性的机会”。换句话讲,严肃内容太累,不如我们一起让算法帮我们享受各自的低俗。不过,如果我们仔细考察这样的定义,似乎又会嗅到一丝熟悉的味道。同样的批判号角似乎在上世纪早已经打响,沃尔特•李普曼断言公众是偏见的囚徒,尼尔•波兹曼的寓言更是会恰如其分地传到我们耳边:我们总是担心会被那些我们憎恶的东西毁掉。但讽刺的是,如今真正毁掉我们的,却恰恰是我们无比热爱的东西。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可言。如果借用马东与许知远的辩论在这里发问,也许再合适不够了:我们真的可曾变得更好?
  我们无法凌驾于法律,责备商业的道德。技术从不会在社会中自行生长,尤其是如今,它一定会夹带着资本的利益,一路如雪球般越滚越大。不管创业者是否愿意公开承认,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用户的沉浸度是衡量一项新技术的重要指标。2016年年底,张一鸣骄傲地宣称,今日头条已经累计有6亿的激活用户,每天每个用户使用76分钟,1.4亿活跃用户。800位算法工程师帮助今日头条每天处理60亿次用户请求,这一切都是技术带来的福祉。
  当然,没有人愿意公布自己的算法,另一边,又在不断更新完善着自己的算法,这样一来,在算法的黑箱两端,批判者与资本之间隔岸观火,也令本来就稀薄的批判更加不得要领。无奈的是,我们只能从日常中不断揣测端倪,比如就在现在,微博告诉我,一位大陆歌手要过生日了;微信则看一看告诉我,一位韩国偶像自杀身亡,他的遗书中早有端倪。我想我愿意祝贺,也愿意哀悼,但我不知道,自己还应该做点什么。
  7年前,我们信誓旦旦地宣称:围观改变中国。这本没有什么问题,但7年后,我们似乎渐渐意识到,算法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围观。它决定带给我们什么的同时,也决定了为我们遮蔽什么。技术在公共性方面能做的,似乎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多。算法是如何为我们的围观供给草料?它是一个称职的筛选者么?我的答案是,目前并不是,对于未来,我愿意保持谨慎的平和,并不乐观,因为那个称职的、理想的,甚至完美的筛选者,可曾出现在人类的历史中吗?我愿意期待的,更多是对技术的反思与调整。如尼古拉斯•卡尔所讲:
  “对于科技带给我们的好处,我们往往非常敏感;对于科技带给我们的麻烦,我们却非常迟钝。不过,如果我们想要对一种新科技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就不能让技术的光芒蒙蔽了我们的内心。”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高看(每日一图,与文无关。十二月图片主题:嘉树)

3Redwood2.jpg

  前此我介绍了加州有成千上万棵七、八人才能合抱、甚至粗可容车通过的巨形杉树。这些树都极高,能长到100多米,也就是三四十层楼那么高。这是我对上仰望所摄。可惜找不到参照系(例如高楼),显不出它们高度何等惊人。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6: 美移民局:共产党员不可以申请绿卡和移
2016: 中国新财税主义宣言——中国财税改革理
2015: 万众期待电影《冲破网罗》宣传片
2015: 美国也有两大怪 z
2014: 谁决定了令计划的命运?zt
2014: 民居与民族心理——中日两国以及朝鲜族
2013: 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周年:毛泽东的神奇
2013: 有比较才有鉴别,习近平是中国的普京吗
2012: 有几个不信中医?
2012: 立此存照: 见过无耻的,没见过比n_m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