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食藥署長葉明功前天說餿水油未必傷身引發撻伐,昨食藥署急找人背書。方萬民攝
餿水油風暴
【邱俊吉╱台北報導】食品藥物管理署前天指誤食餿水油未必傷身,引發外界抨擊,食藥署昨急邀學者專家背書,與會者皆強調,問題豬油含大量有毒物質的可能性不高,且推估以強冠賣出的量來看,若全台有一半人吃此油,每人每天最多只會吃到一滴,健康風險極低。但毒物科醫師及營養專家反批,餿水油本來就不能吃、不應進入人體,官方急著在問題油檢驗結果明天出爐前,就說沒問題,太離譜。
食藥署長葉明功前天說,現在無足夠證據,顯示誤食這批劣質油會傷害人體;已將強冠相關香豬油原料樣本送驗、結果明天出爐。葉明功的「無害說」立即遭外界批食藥署為業者護航,不如改名「食糞署」。
「品質差未必有害」
為了緊急滅火,食藥署昨邀學者專家舉行記者會,台北榮總臨床毒物暨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說,國外關於餿水油的報告甚少,最近一篇香港研究,因港府擔心中國地溝油流入市面,前年曾收集、分析市售油品,發現在102件中有7件含黃麴毒素、有79件含致癌物質苯駢芘(音同本胼必),但含量都很低,不至於危害人體;依此推論,強冠問題油可能也不會驗出高濃度毒物。
輔仁大學講座教授兼民生學院院長陳炳輝、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產品及製程中心主任朱燕華均指,回收油的酸價等數值會偏高,但這只能說油品質差,未必有害健康。
政府驗不出餿水油
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蘇正德則說,以今年3月至8月、約200天期間內,強冠流入巿面的問題油品中約含247噸餿水油計算,若全台2300萬人口有一半吃下肚,則每人約吃20公克,再除以200天,則每天約吃100毫克;而一般炒菜用油,多會有殘油留鍋底,推估吃進嘴裡僅30毫克、約1滴油的量,即使含黃麴毒素等有害物質,濃度已微乎其微,難危害健康。
食藥署食品組組長潘志寬並說,該署與各地衛生局近4年來共檢驗各類炸油逾5萬件,結果99%均符合規定。但他坦承,尚無檢驗方法可鑑定油品是否源自餿水油;若經再製後成分無異常,即使多次檢驗,也與一般油品無異。
不應只靠風險評估
但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直言,餿水油不能吃,不能吃的東西就不應進入人體,學者只用風險高低評估餿水油的威脅,不盡合理,不能說威脅低就可放心吃。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痛批,檢驗結果還未出來,食藥署就急著找人為餿水油對人體無害背書,太離譜;且餿水油的成分複雜,光靠檢驗一定有盲點,官方未從源頭嚴格把關,反而用簡單的檢驗來證明,餿水油沒問題,很不負責任。
台灣 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