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舰做对华战前情报收集准备获“战果”:与甲午战前的日本惊人相似》
据日本安倍政府相关人士透露,安倍晋三于2013年8月22日首次“任命”的自卫队高级将领“空将补”长岛纯(52岁,“空将补”相当于空中自卫队准将)负责内阁官房的情报收集、信息分析、迅速指挥应对中国东海危机管理工作。此前从自卫队调往内阁宫房的人员均为“二佐”(相当于中校)级别,起用“将补”(准将)尚属首次。据信,长岛纯亲自参与指挥了日本海上自卫队107舰“雷”号滞留“机动-5号”演习区、日本空中自卫队P3C电子侦察机对解放军海军演习的侦察活动。日本海上自卫队107舰“雷”号无视中方反复劝阻,于10月25日10时41分强行闯入中方演习区,并长时间滞留,直至28日7时32分才离开。同时,日侦察机多次进入中方演习区进行侦察。此外,在中方参演兵力正常航渡期间,日自卫队舰机还持续实施高强度的跟踪、侦察和监视。这些干扰和侦察行动已经获得了“战果”。这是日方在做战前的准备。这与甲午战前的情报收集及其相似。
“中方严正要求日方认真反省,以实际行动纠正错误”这一类对日本安倍政权的幻想应该停止。脚步越来越近的中日战争,是不是正在按照日本安倍政权以甲午“川上操六”著称的现代版情报官长岛纯制定的计划进行的?
中日甲午战争基本上是按日本情报官“川上操六”制定的计划进行的,而且日军屡屡得手,战绩“卓著”。而在谈判中,日本政府也正是掌握了清政府的动态才那么肆无忌惮的。日本在战前、战中的情报活动,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进而也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情报活动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情报活动为日本制定速战速决的侵略方针提供了依据。甲午战争前,英国人赫德曾预测中日两国的胜负,他说:“日本在这场新战争中料将勇猛进攻,它有成功的可能。中国方面不免又用它的老战术,但是只要它能经得住失败,就可以慢慢利用其持久力量和人数上的优势转移局面,取得最后胜利。”
赫德的分析很有见地,提出日本只有“速战速决”才有可能取胜。日本情报人员在深入了解清廷的虚骄腐败的同时,也了解到中国潜在的物资和人力优势,他们也提出“速战速决”的意见,可谓不谋而合。宗方小太郎说:“今日之事,唯有突击一法”。
许多人建议要抢在清政府军备改革和西方干预之前发动战争。最后伊藤博文采用了“抢在西方列强干预之前迅速取得对中国的胜利”的速战速决战略方针,这说明日本的情报活动取得了结果,从而奠定了日本迅速取得侵华战争胜利的基础。
其次,日本在发动侵华战争的具体时间、开战时机、合理借口等方面更是仰仗了情报部门的建议而做出最后决断。虽然日本政府发动侵华战争的方针早就定下来了,而且为此也进行了长期的准备,但何时发动这场战争,却需要根据情报部门的建议才能做出最后决断。
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说:“战之能成与否,悉听川上”,大体反映了当时日本内部对发动战争的时机发生争执时,情报部门的意见所起的决定性作用。1893年4月,川上操六的朝鲜、中国之行,使日本“对清国作战计划,于此际已成熟于彼脑海之中”,并得出“中国不足畏”的结论,对日本朝野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寻找战机,川上密令泷川具和等人关注清廷动向。泷川侦知清政府大举筹备“万寿庆典”的活动后建议:“可乘之机就在今日,拖延时日,使彼稳固基础,非为得策”宗方小太郎也指出:“根据鄙见,我日本大多数人对中国过于重视,徒然在兵器、军舰、财力、兵数等等的统计比较上断定胜数,而不知在精神上早已制其全胜矣。”朝鲜东学党起义后,日本情报人员“日夜都在窥探中国方面的举动”。
他们根据长期侦查经验断定“妄自尊大、死爱面子”的清政府一定会派兵平叛,便建议政府采取相应对策挑起侵华战争。由此可以看到,在日本侵华政策的具体化及日本寻找最佳战机和合理借口的过程中,情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