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战书:十八大“政治新星” |
送交者: 2012年09月01日17:09:10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http://www.cbfcn.com/news_detail.aspx?strnew=6187 栗战书:十八大“政治新星”
尽管官方尚未公布栗战书的新职,但其很可能已经调到中央机关并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中共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7月23日在北京举行开班仪式,中央政治局九常委、地方主要官员、国家机关及军队高官全数出席。令人关注的是,此前刚刚卸任贵州省委书记的栗战书首次公开亮相,并在前排就坐。 在当晚央视《新闻联播》的播报画面中,栗战书与中纪委副书记张惠新、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沈跃跃、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雒树刚、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张裔炯等并排而坐,其位置介于张惠新和沈跃跃之间。 外界普遍认为,尽管官方尚未公布栗战书的新职,但其很可能已经调到中央机关并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此前的7月18日,中央宣布贵州省党政最高领导职务的调整,原贵州省委副书记赵克志升任省委书记,栗战书不再担任贵州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就在官方宣布的同一天,英国路透社曾援引数名匿名消息人士将栗战书形容为新冒起的“政治新星”,很有机会进京主管中共中央办公厅或者中央组织部。 省级一把手调整启幕 此次贵州省党政最高领导职务的调整,也拉开了十八大前省(区、市)一把手职务调整的序幕。 从去年10月开始的省级党委大规模换届,至7月3日已以北京市党代会的闭幕收官。贵州省委最高领导班子的调整则是十八大之前、省级党代会之后第一个省委书记的调整。此前于4月15日开幕的贵州省党代会(中共贵州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亦是今年召开的首个省级党代会。 按照惯例,在五年一次的中共党代会之前,省级党政一把手的职务均有大规模调整。例如,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11月8日)的前两周(10月22日当天),新华社发布了中央调整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接贾庆林)、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接黄菊)及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接贺国强)的消息。 现年62岁的栗战书(1950年8月出生),是于2010年8月和赵克志同时调任贵州的,分别接替石宗源和林树森出任贵州省委书记和省长。这一书记和省长同时更换的情形,在当时曾引起媒体的关注。 投资拉动的“贵州模式” 在栗战书、赵克志搭档期间,贵州这个经济落后省份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成为支撑贵州发展的两大战略。其后,贵州“以投资拉动”为特点的强劲发展势头令外界瞩目。 2010年8月,“贵州速度”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随后贵州在招商、固定建设投资等领域开始频频发力。去年贵州全省的新开工项目达1.3万个,较2010年增长90%。在栗、赵上任后不久,他们就联合带队赴央企招商。108家央企目前已在贵州投资了47个项目,总投资额达2929亿元,成效显著。贵州还同步启动“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2011年民间投资总额达2400亿元,较2010年增长六成以上。去年贵州实现GDP5701.84亿元,同比增长15%,创下该省20年来最高增速纪录。今年贵州延续了高速增长的势头,上半年GDP增长14%,增速居天津之后,位列全国第二。 在过去两年里,贵州经济的超快发展形成了颇具眼球效应的“贵州模式”。而今年1月份国务院正式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也为贵州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根据贵州的发展目标,在“十二五”期间其GDP要实现翻一番,而根据国家制定的战略,贵州在2020年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 “投资拉动”模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被认为仍将是拉动贵州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但对栗战书的继任者赵克志而言,显然,面对贵州长期依赖的粗放式发展,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也将是未来贵州突破发展瓶颈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要解决的。 出身“红色家庭” 公开简历显示,栗战书,河北平山人。他的从政生涯亦是起步于家乡河北,在当地工作长达20余年,官至河北省委常委。随后又在陕西和黑龙江任职,并于2010年首次担任省级一把手,主政贵州。 “红色家庭”的出身,是外界之于栗战书的一个重要观察点。栗家是个革命大家庭,除了栗战书的四祖父栗再温外,其叔叔栗政清、栗政通也都是烈士。 栗再温,1927年加入中共,抗战时期为冀西中共地方党的建设、农民武装斗争的开展和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作出了突出贡献,曾先后在中共北平市委、太原特委工作。建国后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山东省副省长。1967年2月,在“文革”中含恨去世,时年59岁。1979年,中共山东省委予以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批准为革命烈士。 栗政清,曾任中共平山县委委员、共青团平山县委第一任书记,1936年底牺牲于天津的日本监狱,年仅20岁;栗政通,1937年入伍,追随王震将军参加了抗日战争,亲历了百团大战以及后来的保卫延安的战斗。1949年,在陕西眉县壮烈牺牲,年仅26岁。 而对栗战书的人生产生直接影响的正是叔叔栗政通。栗政通牺牲后,栗战书的父亲栗政修日夜兼程,用了30多天时间,才将他的灵棺从陕西运回河北老家。栗战书曾经回忆说,从参加革命到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十几年里,叔叔给家里寄过多封“战地家书”,在最后一封附有照片的信中,他这样写道:“这是我寸心的表白,当我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时候,让这张被战争锻炼成的肖像,随着你们漂泊吧!”叔叔牺牲的第二年,栗战书出生了,父亲以“战地家书”之意为儿子取名“战书”,表达对兄弟的怀念之情。 共青团背景与栗习渊源 共青团系统的背景,则是栗战书仕途生涯引人瞩目的另一重要观察点。 1972年12月,在从河北省石家庄财贸学校物价专业毕业后,栗战书进入石家庄地区商业局成为一名干事,4年后调入地委办公室资料科,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 上世纪80年代初,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否定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引起红色出身的栗战书的思考。他写信给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建议高唱《社会主义好》,并将原歌词中“右派分子想反也反不了”改成“反动分子想反也反不了”。没想到,这封信后来被批转到中宣部,并发表在1982年5月26日《人民日报》第四版,署名是“中共河北省石家庄地委办公室栗战书”。 栗战书从此声名大振,并一路升迁:1983年被提拔为河北省无极县委书记;1985年升任石家庄地委副书记、地区行署专员;1986年任共青团河北省委书记;1990年任承德地委副书记、地区行署专员;1993年4月再擢河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等职。 由于1986年至1990年间在河北团省委工作的经历,外界多将栗战书视为众多团系统出身高官中的重要一员。颇值得关注的还有,栗战书与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也曾有过一段渊源——他任职无极县委书记期间,习在1982年至1985年在河北正定县担任县委副书记、书记。无极县和正定县接壤,同属石家庄市。 “仕途大飞跃” 1998年,栗战书调陕西任职,出任陕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2002年1月起,任西安市委书记,后又兼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同年5年,晋升为陕西省委副书记、西安市委书记。 在西安任职期间,栗战书对这座古城的发展做出了前瞻性的规划。在2002年举行的“中国加入WTO与中韩经济合作研讨会”上,他提出创建“中国西安,西部最佳”的目标,将西安的未来发展定格在最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 2003年12月,栗战书转任黑龙江省委副书记。2004年10月起,兼任副省长。在担任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期间,栗战书明确提出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战略。2007年12月,在张左己辞去黑龙江省省长职务后,栗战书出任代理省长,并在次年1月正式当选为省长。 2010年8月,栗战书调往贵州,任省委书记;9月,被补选为贵州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今年4月19日,在中共贵州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连任省委书记。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2003年接替栗战书西安市委书记一职的袁纯清(曾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现任山西省委书记),或是此次接替其贵州省委书记一职的赵克志(曾任共青团山东省莱西市委书记),都是团系统出身高官中相当被看好的“干将”。 随着栗战书卸任和很快高调公开亮相,有分析认为这可称为他的一次仕途大飞跃,毕竟其担任省级一把手才不过两年时间。而外传他将履新的无论中办或是中组部,都是至关重要的部门——中组部掌管着中共干部升降的决定权;中办更是中央领导层的“神经中枢”,中办主任亦被海外媒体称作“大内总管”,足见该职务的重要性和敏感性。 |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1: | 胡德平们何必抬出共产党的《决议》来压 | |
2011: | 台湾亲友:惠台? 你们大陆当家的就是弱 | |
2010: | 中国已失越南,但不会再失朝鲜 朝鲜重回 | |
2010: | 伟大的棒子国,金属活字比木活字出现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