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军方人士关于“徐才厚收受巨额贿赂且架空军委领导人”的惊天大秘闻,再度引发了外界关于胡锦涛“弱主”的质疑。事实上,除了军方人士此次的直白点明外,伴随着周永康令计划等大老虎的落马,胡锦涛在政法领域等诸多领域遭遇的“挑衅”也可见一斑。温和沉敛甚至软弱的胡锦涛实权被架空,难有作为:在军委层面上,遭徐才厚架空;在政法层面上,权力被周永康分食待尽;在领导权威上,受震慑于江泽民;加之令计划的落马,更为胡锦涛本已黯淡的政绩再度“加码”。
但鉴于胡锦涛最后到站下车绝不恋栈的奋力一搏所折射出的其柔弱中的果敢强硬的一面,有分析称其执政期间备受诟病的“软弱无为”或多半囿于当时老人干政盛行的客观大环境:江泽民“去意不决”,其任期内的大部分元老仍留存于胡时代,都使得胡锦涛受制于此且无处着力。但亦有分析称,正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除去外因,胡锦涛自身的性格以及个人阅历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上述现象的形成。相较于胡锦涛,习近平有着老人干政终结的得力条件,进而有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但其自身的强硬执政风格也是其能叱咤政坛的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权力被架空 难有作为
日前,香港凤凰卫视一则对中共军方将领的采访证实了所谓的“惊天大秘闻”。香港凤凰卫视3月9日播放对中共少将罗援、姜春良、杨春长的访谈内容。曾“亲自伺候”过徐才厚为其新材料的军事科学院军建部原副部长杨春长披露徐才厚卖官鬻爵。杨春长说,徐才厚出事后,身边的人透露,一个大军区司令给徐送了一千万,再有一个送两千万的,他就不要一千万的。杨春长还称,军队“成了他们家的了,又把当时的军委领导人架空,很复杂这些问题”。众所周知,“枪杆子”,几乎被每个中共领导人都视为命根子的,毛泽东在林彪事件后实现大军区换帅,邓小平誓不做最高领导人却稳操军权。而胡锦涛之所以一直生活在江泽民的阴影之下难有作为,也实则因为江泽民牢牢掌控军权,并得以在2002年“到站”后被军头们拱上台连任两年军委主席,而在八一大楼的办公室更是一直保持到了2012年十八大后习近平上台才撤销。
事实上,在当时特殊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环境下,在军队领导权上被“架空”的胡锦涛,在称为国之重器的政法领域亦被剥夺发言权。握有政法实权的中央政法委,系中共对国家各级司法机构实施领导的党内机构,管控公检法等国家机关。而这在的当时“九龙治水”,寡头政治各管一方的特殊政治环境下,身为政治局常委的政法书记周永康得以构建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在2007年至2012年5年中,周永康以中央政治局常委身份兼任政法委一把手,获得了对政法系统、国安系统、武警系统的掌控权力。至此,周永康已经负责起对整个国家,以及中共中央从集体到个人的近乎全方位的包括人身与生活等方面的安全工作。在九龙治水盛行当时,周永康手握这一“国之重器”,不断将政法系统打造成其个人地盘,俨然在中国政治权力格局中形成了以周永康为核心的“山头”,其本人亦获得了“政法王”的称号。同一时期,各地各级公安部门一把手兼任政法委一把手的趋势明显加强。同时在维稳的名义下,管辖警察、武警和国家安全机构官员的政法委,权力越来越大。在地方各级政法委系统越来越多地直接干预正常司法工作,甚至将公检法系统作为打击异己的政治工具,肆意逮捕体制内人士和社会民众,而且在各类社会事件和问题中往往获得了不合其本分的发言权。而在中央,周永康也因为对“文”方面的法律和公检法,“武”方面警察、武警及国家安全部门的控制,而在9人政治局常委中成为一方排斥中央却不容轻视的势力。
胡锦涛
且在“入局不死,入常无罪”的护身符的保护下,更加有恃无恐肆意而为。甚至有报道称,周永康在政治局常委中与胡锦涛等方面曾不止一次产生某种程度的不配合甚至是抵牾。这其实并非不可能。譬如在“薄熙来事件”发生后的2012年3月7日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投票表决对薄熙来的免职决定,单单周永康投了反对票。而这一举措在一度注重维护中共集中统一的政治氛围下,即被外界视为9大常委存在不和谐音的信号之一。
在中共领导人的特殊生产方式中,造就了元老对继任者“扶上马、送一程”的模式,邓小平对江泽民,江泽民对胡锦涛都莫过于此。“送一程”的另一面则是所谓的“老人干政”。江泽民下台后,将政治局常委扩充为9人,干预力度不减。但这种“九龙治水,各管一摊”的政治格局,不仅留下了政治空隙,还造成“山头林立”恶习。周永康政法王国以及薄熙来的家天下概莫能外。
积弊已久的山头主义早已引发了中共高层的关注。令计划落马事发当天,《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号“学习小组”所发布的“习近平讲话”称:“党内决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决不能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决不能搞门客、门宦、门附那一套,搞这种东西总有一天会出事!有的案件一查处就是一串人,拔出萝卜带出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形成了事实上的人身依附关系。”“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不应当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搞成毛泽东同志多次批评过的猫鼠关系,搞成旧社会那种君臣父子关系或帮派关系。”这个代表政治风向的中共喉舌,虽然未点名为何突兀地刊发此文,但向积弊已久的山头主义开枪用意显而易见。
但在胡锦涛执政期间,山头主义势气正盛,监管掌控都无从谈起,自不必多说像习近平一样快刀切除这一“毒瘤”。受制于凡此种种的胡锦涛,即便手握可行的执政方针亦难以施展开来。苦于“政令不出中南海”的现状,胡锦涛注定沦为历史上的悲情人物。而在中共的反腐浪潮中则“后院起火”,应声落马的大内总管令计划为其本已黯淡的政坛生涯再度加码不少。
“先天不足” 胡锦涛注定沦为悲情人物
不可否认,上述的客观环境都在一定程度上均给胡锦涛的政途埋下了“隐形炸弹”,将其送上了主政九年多却在政治改革上无所作为的不归路。但其自身的性格的以及个人经历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所在。7岁丧母,父亲常年在外地经商,由祖母一手拉拔大的胡锦涛在父爱母爱严重匮乏的情形下,难免没有安全感。而其堂弟胡金星关于“胡锦涛个性处处谦让”,以及老照片中总是“站在最角角的那一人”便是一佐证。而其工科出身的学业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这一性格。胡锦涛的低调沉稳在幼年时期便可见一斑,而这一性格特征也在其执政路上得以了显现。
譬如与其搭档温家宝比较起来,胡锦涛在公众形象的维护上则逊色不少。温家宝执政期间曾若干次视察工作或访贫问苦,不断向外界释放着身为高官但与民共苦的信号。早在2006年,中共官媒新华网曾刊发了《温家宝总理一件羽绒服穿10年 感动数十万网民》的报道,枚举了自1995年到2006年温家宝出现在不同场景下的照片,但相同之处是,在所有照片中,温家宝都穿着同一件绿色的羽绒服。在这一宣传语境下,温家宝的形象与“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可谓“两代总理,一个表情”。
倘若说老人干政以及九龙治水等历史遗留问题非一己之力所能掌控的话,那么将自己身为国家领导人的公众形象塑造放置不管的做法则更是一种无为的体现。“身居其位却不能谋其政”,一味的忍让软弱,缺乏政改魄力,则注定政绩无为进而沦为政坛悲剧人物。毕竟雁过留声,人过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