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x-file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陈文玲:加快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世界级创新平台和战略高地
送交者:  2022年07月26日15:41:34 于 [世界游戏论坛] 发送悄悄话


  • 陈文玲

    陈文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

2022-07-25 08:12:51字号:A- A A+来源:《开放导报》2022年6月第3期阅读 49437
最后更新: 2022-07-25 16:41:15

【文/陈文玲】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演化之中,大国竞争博弈日趋激烈,世纪疫情影响深远,俄乌冲突引发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剧烈调整,如何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暴风骤雨中驾驭中国这艘巨轮破浪前行,从长远看,决定胜负的将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战略竞争力,而其中的主战场是科技创新创新能力的国际战略博弈。

主要国家把强化创新能力作为大国竞争博弈、塑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选择。为此,必须加快打造走在全国乃至全球前列的战略性创新的高地,持续提升创新引领战略能力,为统筹发展与安全提供强大科技支撑。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战略高地,是国家赋予的特殊历史使命。

一、充分认识粤港澳大湾区不断积累的科技创新集成优势,使存量资源与增量资源叠加形成战略性创新能力和优势

16 世纪以来的500年,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始终被西方发达国家主导。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先后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美国在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科技革命中,原始创新和发明创造占全球80%以上,成为与美元、美军三足鼎立支撑美国占据全球强国地位的战略性基础和称霸世界的霸权能力。环顾世界,今天的创新型国家都是以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具有强大创新优势的国家,既包括综合国力大国,如七国集团(G7)国家等;也包括小而强的国家,如瑞士、以色列等。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体,制造业产能排在世界第一位的国家,中国正在走向创新型国家,但与创新能力居于世界前列的国家相比,战略性、原创性、基础性创新能力薄弱,仍是中国在所有经济、科技领域中的最大短板。

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中国创提升创创新能力的排头兵,粤港澳大湾区已经积淀了有效存量优势,有条件、有可能、有基础、有必要实现创新发展的新突破。对比世界上其他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建设模式,开创了世界区域经济发展史上未有之先例。如果能通过标准和规则对接实现一体化发展,将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最大后发优势。假以时日,无论是人口规模、制造业规模、GDP规模还是创新能力,粤港澳大湾区都有机会超过东京湾、纽约湾、旧金山湾等世界主要湾区。

第一,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的打造国家创新高地的历史使命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明确要求,强调要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重点,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加快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

相比于京津冀和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人口与经济等要素高度集聚在约为1万平方公里的建成区,人口密度接近东京湾区,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且空间高度连绵,跨界地区功能高度融合,已超过东京湾成为亚洲最大城市连绵体。国家支持在大湾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布局建设了散裂中子源、驱动嬗变装置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依托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广州中新知识城等一批重大创新合作平台,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推动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不断提升能级。

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魅力所在,科技创新力量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国际格局深刻变化、演化和调整中,粤港澳大湾区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已经被赋予了粤港澳大湾建设世界第一科技走廊的光荣使命,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从而创造超越美国和日本湾区发展的综合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已经纳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科学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行列,其目标是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中国2021年科技创新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2%,研发投入强度达到了2.44%,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成功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跻身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前10位。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二,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是科技创新中心具有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的集聚区。在珠江东岸地区,依托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深圳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等重点创新平台,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成为大湾区产业创新的主轴。珠江西岸的广州、佛山和珠江东岸的深圳、东莞,构成了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创新发展重要区域。在珠江西岸地区,依托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珠海西部生态新区、佛山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中山翠亨新区、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肇庆新区等重点创新平台建设,正在打造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引领带动粤西地区创新发展。

港珠澳大桥 @视觉中国

第二,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的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

从全球四大湾区比较来看,粤港澳大湾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人才成长势头处于领先态势。在湾区内,聚集了5所世界100强的大学,多于其他湾区。根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粤港澳大湾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达1187.81万,占6797.49万常住人口的17.47%。按照8%的高等教育人口增长率,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人口将达到 1883.6万人。

对比国内主要区域中心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引进数量上已有一定优势,大湾区陆续颁布了《广东省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若干政策》《关于推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诸多高质量人才引进政策,提升了制度供给优势。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大湾区的重要学术研究中心,同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和国际惯例接轨的优势。广州是华南地区的政治和科技文化中心,拥有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众多大学和科研院所。深圳特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中心,除了深圳大学之外,还引进了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香港相关大学的研究院,创办了南方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并且和中科院合作筹建深圳理工大学和深圳海洋大学。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资源,大湾区不像其他湾区的“单核”发展模式,而是以深圳、香港和广州三城为联动核心,生产要素在城市间快速流动的多层级城市群,从而实现了丰富的资源联动。其中人才的储备和供应更是联动的关键所在,大湾区一方面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精准引进计划,另一方面优化人才要素跨境跨区域政策。

全面实施大湾区境外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珠三角九市累计发放个税补贴23.9亿元,引进近9000名境外创新人才。2021年在穗全职院士人数64人,近200位院士、40余位港澳科学家集聚广东开展研发,大湾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根据中国科学技术部发布的 《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20》,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共拥有年末从业人员707.73万人,大专以上从业人员占总人员的42.19%,留学归国人员比率 0.3670%,人才质量结构不断优化。

以深圳特区和广州市为代表,吸引了全国大批优秀人才聚集,大量留学生加速回国,相当部分聚集在粤港澳大湾区。据《2020年深圳人才竞争力报告》,2019年深圳引进各类人才28.75万人,引进人オ数量逐年稳步上升,在深圳有省创新科研团队38个,连续十年居于全省地级市第一;制造业的人才总量超过104万,占全市总量的比重超过40%。目前深圳各类人才总量达548万余人,深圳科技大军人数超过200万人,累计认定高层次人才近1.6万人,全职院士超过50人,留学回国人员超过14万人。东莞人才总量达到258.4万人,人才总量占全市人口比重的24.6%;高层次人才总量18.3万人,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各类人才平台1523个,通过机构集聚基础研究人才近万人;广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拥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3个,省级大学科技园5个。

第三,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的产业链集成创新的韧性和弹性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加快重塑全球经济版图,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形成产业厚度和宽度,沉淀了大量的中小企业集群,增强了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弹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互融合、互补互促的产业集群发展的布局,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效。

广东作为主体省份的战略性产业集群,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支撑,成为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分工合作与竞争博弈的重要力量。强大的制造配套能力是粤港澳大湾区相比其他三个湾区的优势之一,目前,广东已形成7个产值超万亿的产业集群,其中,5G产业和数字经济规模排在全国第一位;建设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政策初步落地;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无人机、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绩。2021年,在工信部确定的全国两批高规格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占了6个,包括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深圳市电池材料集群、东莞市智能移动终端集群、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

2021年发布的信息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的500家优势创新机构中,有122家属于各类制造业,《财富》2021年的世界500强榜单中有25家领头羊上榜,第一位是中国平安,其次是华为,其中中国平安保险集团2021年名次上涨至榜单第16位。从城市分布来看,今年9家上榜企业总部位于香港,数量最多;其次是深圳(8家)、广州(5家)、佛山(2家)、珠海(1家),代表了大湾区的产业创新实力。在2021年广东新开工的重点建设项目中,包括新型基础设施、重大发展平台、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新材料产业工程等领域的建设,都巩固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基础。粤港澳大湾区已在创新基础好的区域打造了一批核心战略平台,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取得了新进展。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珠三角九市,已经形成了从研发到制造、再到应用的产业链完善的产业体系。2021年广东工业增加值突破4.5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9.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9.9%;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强度约为全国工业能耗强度的一半,能源利用效率居全国前列。广东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310家;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8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29家。2021年,广东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49069.97亿元,同比增长8.3%,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约为40%;“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43262.03亿元,占全省GDP比重34.8%。

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城市集中趋势明显,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数字创意产业分别有 86.5%、81.8%、87%、89.2% 的企业分布在广州市和深圳市;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集中在深圳市,新能源、数字创意集中在广州市,广州市、深圳市还集中了大湾区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深圳形成了十几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东莞、佛山、中山以专业镇方式推动经济发展,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组成了多维立体的产业集群。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上,除广州粤芯半导体项目二期将进行投产外,新开工建设的26个项目中,有18个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包括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一代移动通信、新型显示面板等产业。

第四,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的经济规模优势和支撑创新的财力

展望未来,强大的经济实力与财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推动世界创新高地从美国硅谷向深圳特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转移。2021年7月1日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提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目标,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和集聚效应显著增强。粤港澳大湾区2021年研发费用支出约占GDP的3.14%,投入超过3800亿元;发明专利有效量、PCTGUOJI 专利申请量等重要创新指标居全国首位;全省研发人员超过11万人,在粤外国人才约占全国1/5。深圳华为公司一家企业的研发经费就达到1400亿元,腾讯公司达到389.72亿元,两家公司的研发总和超过了1789.72亿元。2021年,大湾区内珠三角9个城市的研发支出预计超过36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预计3.7%。

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全年GDP约为12.63万亿元,其中,内地珠三角9个城市GDP总量为100585.72亿元,名义增长了7.9%,这是珠三角9市首次迈上10万亿新台阶。若加上香港、澳门,粤港大湾区的GDP总量比2017年增长约2.4万亿元。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中,有5个万亿GDP城市,其中深圳超过3万亿元,香港、广州超过2万亿元,佛山、东莞突破万亿。2021年,深圳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已达41341.32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工业第一大市”,广州、佛山、东莞和惠州成为4个万亿工业产值的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了城市互补、产业协同、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迈入GDP超万亿元的城市后,中山、珠海、惠州等城市也在加速追赶,粤港澳大湾区未来还有更多城市会迈入万亿GDP城市。新兴产业较多分布在广州市和深圳市,

第五,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的创新基础和国家特殊政策优势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大湾区“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创走廊成为仅次于东京-横滨之后排名全球第二的科创走廊。数据显示,目前,广东已初步构建了以10家省实验室、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30家省重点实验室、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4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组成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这个体系包括由省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组成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推动广东原始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图1:广东省形成区域综合创新能力的超越

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实现全国“五连冠”,科技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大湾区内珠三角9个城市的研发支出,预计超过3600亿元人民币,研发投入强度预计3.7%,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7万家,专利授权量预计达到7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预计超过10万件。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重要的创新指标位居全国首位;全省研发人员超过110万人;在粤外国人才约占全国的1/5。粤港澳大湾区近五年PCT专利公开总量约12.20万件,仅次于东京湾区,是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的2.88倍和3.40倍。粤港澳大湾区PCT专利年复合增长率超15%,居四大湾区之首。从PCT专利影响力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比值为0.42,东京湾区比值为0.92,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比值分别为1.53和1.34。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公开量约36.59万件,为东京湾区的2.39倍,旧金山湾区的5.73倍,纽约湾区的7.85倍。粤港澳大湾区2016-2020年发明专利公开量达149.84万件,也远超其他三大湾区,年复合增长率达17.23%。

根据近五年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公开数据,在国内排名前10位的IPC行业分别为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H04L(数字信息传输)、H04W(无线通信网络)、H04N(图像通信)、G06Q(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G06K(数据识别;数据表示;记录载体;记录载体的处理)、A61K(医用、牙科用或梳妆用的配制品)、H04M(电话通信)、F24F(空气调节;空气增湿;通风;空气流作为屏蔽的应用)、H01L(半导体器件)。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已经启动,将聚焦“数网”“数纽”“数链”“数脑”和“数盾”五大关键子体系,系统谋划推动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集约化和服务化创新,打造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到“十四五”期末,建成“绿色集约、统筹调度、数据融通、创新应用、安全可靠”的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总体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和北京、上海作为我国三大国际科创中心,三者各具特色,创新能力均已排名全球前十位。国家支持在大湾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布局建设有散裂中子源、驱动嬗变装置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依托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广州中新知识城等一批重大创新合作平台,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推动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不断提升能级。国家支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新型显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第三代半导体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及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国际技术转移枢纽,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国家支持香港和澳门科技力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港澳科技力量进一步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中央财政科研经费过境支持港澳科技发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7个基础前沿类专项、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向港澳开放;4家香港高校在内地的分支机构成为人类遗传资源过境香港的试点单位,可独立申请内地人类遗传资源过境香港。国家支持香港建设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香港伙伴基地、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一批创新平台。支持澳门建设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港澳地区“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澳门海岸带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科研和国际合作平台。

二、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为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战略支撑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1 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创新排名第 12 位;而同时进入创新排名和经济总量排名前 20 位的国家有 10 个,依次为瑞士、美国、英国、韩国、荷兰、德国、法国、中国、日本、加拿大。尽管我国的排位在快速提升,但距离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的科技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粤港澳大湾区经过多年的创造积累,在中国具备领先优势,但还没有达到科技创新的高级阶段,主要的薄弱环节是:基础科学原创性成果尚没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距离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还有很大的差距;龙头企业高技术引领作用还不够强,大多数产业和企业国际竞争优势不具有压倒性优势;还没有成为世界公认的创新高地,科技、教育和人才制度亟需进一步改革;在国际分工复杂的产业链供应链中,存在被卡脖子的技术、关键零部件、新材料、新工艺。2019年颁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明确了近期到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根据《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将通过两个阶段的目标要求实现五大战略定位,一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二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四是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五是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五大战略定位的核心是,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未来中国在全球竞争当中创新的载体和平台,加快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国际创新枢纽,可以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战略支撑。笔者认为,要实现上述目标其主要路径是:

第一,加快建设国家科学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

日本科学史学者汤浅光朝于1962年提出,如果某国能够载入史册的顶级科学成果在某个时期超过同期全世界同级科学成果的25%,就可认为该国在这个时段是世界科学中心。他认为过去500多年形成过五个世界科学中心,依次是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平均持续时间约80年。汤浅发现,美国从1920年开始成为世界科学中心,预测2000年前后世界科学中心应该从美国转到其他国家了,他当时认为苏联应该成为下一个世界科学中心。

苏联于1991年解体后,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些学者从1980年代开始就预测,世界科学中心今后可能从美国转移到中国。但是,世界科学中心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外一个国家,需要一流科研团队从一个国家转移到下一个国家,前沿科研团队、优势学科和大批领军人才在这个国家产生集聚优势,中国还远没有达到,需要抓紧培育可以走在全国前列的高地。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以及“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三个篇章都布局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布局。大湾区被赋予重要角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平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的桥梁,成为全国绿色转型标杆、探寻供应链协调发展的领先模式、成为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应该是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必须围绕国家战略布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面落实国家规划部署。以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大湾区科技创新长廊为主平台,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阵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建设全球人才高地。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确立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整体创新战略中的创新地位,基本形成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新型研发机构、高水平高校院所以及科技领军企业为主体的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布局。

未来15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目标是打造占据世界第一的科技走廊,成为在世界湾区科技竞争中的翘楚。每年GDP需要增加6%以上,2025年前每年增加1万亿人民币左右;2025年后每年GDP增加8%以上,每年GDP增加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科技产业增加值要占据60%以上份额。为此,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在2025年前每年都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争取2025年达到11638万亿人民币研发投入,2026年以后超越美国旧金山大湾区的科技研发投入,在科技竞争中达到世界第一科技走廊的主要指标。到2035年,实现大湾区整体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创新生态环境、影响力辐射力全球领先。这就需要构建和强化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各重大创新领域优势科技力量,推动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促进各类创新主体紧密合作、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提升体系化能力和重点突破能力,支撑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迭代升级。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进入加速创新、迭代、融合、融通的新时代,思维范式、研究范式、科技创新范式和成果转化范式加速变革,跨学科研究和交叉更加紧密、产业变革深度拓展引发的产业链供应链深度嵌套。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成为重大科技创新的原创性贡献的基地。

图2: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空间布局

以深圳、广州、东莞为主阵地,以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南沙科学城等为主要承载区,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推动光明科学城等围绕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三大领域,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推动松山湖科学城聚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命科学等领域建设世界一流生态科学城;支持广州南沙科学城聚焦信息、生命、海洋等重点前沿科学领域,开展面向未来的基础研究,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方向,前瞻布局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搭建跨界融合技术平台,加强未来产业所依托技术和知识源头供给。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等高端要素集聚平台作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前沿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重要载体。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半导体行业、5G、6G、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实现全球领先水平,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着力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瞄准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优化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格局,优化提升实验室体系。建设一流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构筑国家重大创新动力源,加快打造原始创新技术的“策源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推动一批重大攻关成果示范应用,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发挥科研院所转制企业作用,提升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服务能力,有效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更好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持续大力支持量子科学、脑科学、纳米科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合成生物学、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等重点领域。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顶级科技家和奖项获奖人数、在核心领域取得重要技术突破、引领性原创性研究发现等位于全国前列。

第二,培育位于世界中高端、高端或顶端的高精尖产业

粤港澳大湾区应加速培育具有高成长、高潜力、高技术含量的未来产业,培育位于世界中高端、高端或顶端的高精尖产业,培育增加值占比处于全国前列的重大产业。紧紧跟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聚焦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技术制高点,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传感、卫星互联网、空天科技、太赫兹、信息光子、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碳达峰碳中和)、天然气水合物、氢能、材料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13大领域实施研发专项,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应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十四五规划要求,精准布局未来产业,重点聚焦类脑智能、量子计算、6G、未来网络、无人技术、超材料和二维材料、基因与干细胞等前沿科技领域,进行产业培育与技术突破。推进先进通信网络领域丰富5G技术应用,强化“5G+”融合应用技术创新,开展卫星互联网芯片、核心器件和整机研制,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6G)潜在关键技术。以先进通信网络、工业互联网、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等应用技术为驱动,大力发展虚拟现实等融合创新技术,攻关一批底层核心技术,支撑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在粤港澳大湾区提升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能力,鼓励北斗与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创新,突破关键引领技术,推动“北斗+”“+北斗”集成应用,带动北斗产业应用发展。

以先进算力、数字化等应用平台为支撑,以人工智能领域以智能芯片、开源框架等核心技术突破为切入点,开展超大规模智能模型、算力与智算平台建设,为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应用提供创新支撑。提供适配各种场景的区块链解决方案,推动融合技术创新,培育产业应用互联网领域突破数字孪生、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标识解析、低功耗分布式传感等技术,夯实深圳、广州、东莞等地的工业互联网技术自主供给能力;研发一批行业专用工业APP、知识图谱等,加速工业互联网系统解决方案迭代优化。研究探索虚拟现实领域的近眼显示光学系统、多元感知互动、实时位置感知融合、多维交互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虚拟现实联调测试验证等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 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要攻克卡脖子技术,形成更加安全可靠的产业链。 充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集群优势,依托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科研资源密集优势和一些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总体创新研发能力强、运营总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地产业链齐全的优势,加强大湾区产业对接,提高协作发展水平。推动制造业从加工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再制造等环节延伸。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以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高速高精加工装备和智能成套装备为重点,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培育一批具有系统集成能力、智能装备开发能力和关键部件研发生产能力的智能制造骨干企业。把装备制造、汽车、石化、家用电器、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做强做精,建设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支持东莞等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佛山深入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

图3: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群优势

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一批产业链条完善、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围绕信息消费、新型健康技术、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服务业、高性能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及其关键环节,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重点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开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供应链。培育壮大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形成以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总部基地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带。

第三,支持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头部企业做强做大

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打造一批科技领军企业或头部企业,将科技领军企业作为重构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的重中之重,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鼓励支持国有、民营企业构建科技领军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产学研合作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针对高端制造、信息产业中的薄弱环节开展联合攻关。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球经济总量中约有60%来自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其中,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是国际公认的世界三大湾区。在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上榜企业中,有40家来自东京湾区,12家来自旧金山湾区,22家来自纽约湾区,25家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共计99家上榜企业,营业收入占世界500强公司的20%,利润占比却达到35%。粤港澳大湾区上榜企业数量首次超越纽约湾区,但创造利润和原始创新能力与其他湾区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17年的上榜16家企业至今悉数在榜,其中13家企业排名有所上升,1家企业排名维持不变;排名上升50位的企业有10家,腾讯控股、恒大集团、碧桂园升幅超过200名,进入了世界500强。

建设世界级大湾区,需要世界级头部企业。应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头部企业的带动力、创造力、竞争力和整合产业链供应链的能力,对进入500强企业进一步赋能,同时继续培育一大批占据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高端的跨国公司,强化头部企业在国际市场配置资源、获得增值价值的拓展能力。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以华为、腾讯、广汽、格力等各领域“科创突围尖兵”为引领,加速形成“科研尖峰+技术转化”的科创生态、“巨头擎引+硬件创新”的产业生态、“平台驱动+创业孵化”的数字生态。鼓励像华为、中兴通讯、大疆、比亚迪、腾讯等科技领军企业积极主导或者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联合实验室、新型共性技术平台等,解决跨行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引导科技领军企业打造开放式创新平台,促进大中小企业实现融通发展。科技与产业加速融合,科研、生产、市场转化过程一体化现象明显,数字经济强势崛起。培育高精尖产业新动能,着力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

高科技头部企业学习华为等先进经验,构建“市场+技术创新+富有正向激励的分配”的现代管理制度,激发创新活力。加强风险投资发展,推进成果有效转化。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5G技术发展载全国乃至全球处于领先水平的优势,发挥华为、中兴、腾讯、小米、大疆、比亚迪等龙头企业作用,提前部署6G技术研发应用,提高大湾区工业领域数字化薯片,将5G、6G技术与工业PON(无光源网络)、移动边缘计算技术相结合,拓展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广度与深度。

第四,锻造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冠军企业

我国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2021年11月,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和《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从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信贷支持、畅通市场化融资渠道、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10个方面列出了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31项任务“清单”。从落实落细财税扶持政策、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提升数字化发展水平、助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人才队伍素质等11个方面提出34条精准支持措施。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

2022年全国两会,“专精特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批准成立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从资金导向上支持研发投入、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打开新的成长空间。2022年,我国计划在原有基础上,再培育3000家左右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带动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由现在的4万多家增长到5万家左右。在“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安排奖补资金,分三批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将建立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创新性企业梯次:一是创新型中小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具有良好的创新管理和文化整体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居于先进地位,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二是专精特新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拥有各自的“独门绝技”其专注于产业链上某个环节,在产业链上具备一定的话语权。三是专精特新“小巨人”是“专精特新”企业中的领军者,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四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

据统计,目前全国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人员占比基本达到25%,平均研发强度超过7%,是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研发强度的近5倍。“小巨人”企业平均专利数超过50项,共设立国家级研发中心312家,院士工作站500余个,省级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研究院近5000个,体现出较强的创新驱动发展特征。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目前,广东共产生42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量位居全国各省份第二名,仅次于浙江的470家。广东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九市共拥有40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42家为上市公司。截至2020年,广东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超过5.3万家,继续领跑全国,形成了强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后备军团。截至2021年8月,广东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效发明专利达7000多件,稳居全国第一。广东明确提出,力争未来五年推动3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登陆沪深交易所主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等。一大批企业从小到大,从大到优到强,华为、腾讯、大疆、格力等企业都经历了从小企业发展为各自领域的龙头企业或者头部企业的历程,区域内“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庞大,且整体质量优异。

加快在粤港澳大湾区锻造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冠军企业,是产业链高级化的必然选择。一是要培育处于产业链塔尖上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衔接产业链链断点,增强产业链韧性、提高经济抗风险能力。支持那些长期专注于基础零部件、基础装备、关键材料等细分产品市场的企业,发挥大国工匠精神,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争取在特定细分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超过70%,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产品质量精良,单项产品占有率位居全球前3位。

二是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终端产品制造商和上游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之间,形成相互支撑、相互链接、长期相对稳定的产业链上下游嵌套关系,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产业链完整性、配套性与不可或缺性,有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产品的能力。

三是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使大量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化”特征的中小企业,成为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工业软件、产业技术基础“五基”领域“补短板”“填空白”的企业。四是鼓励支持量大面广的创新型中小企业,通过这些企业持续的技术、品牌和模式等创新能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技术创新重要主体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生力军。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密集,已经形成产业链供应链集聚和产业配套能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全球比较、与中国亟需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比较,与国家规划目标比较,还有相当大差距。必须加大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发现并推广专注于产业链上某一环节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等特征,把创新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企业上,把做大做强具有创新能力都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建立“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融资的绿色通道,使符合条件的企业快速对接资本,让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享受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红利。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隐形冠军”企业,就是要鼓励创新,做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把企业打造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者“配套专家”,有望为国家解决一批制造业细分领域内的“卡脖子”难题。对于在一些领域出现的卡脖子问题,要优先从资本上给予支持,推动具有“冠军企业”创新能力都,进一步掌握技术上的绝对领先优势,在国际竞争当中占据主导性,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的高精尖产业集群。

第五,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集群

根据OECD BTDIXE双边贸易数据测算,在全球制造业进出口中,中间品占80%左右。一个国家的贸易能力使其制造贸易品的能力,这反映了我国制造业结构的重大变化,由于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和中心,我国制造业产生的贸易已经以中间品贸易为主,即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产业链,供应链集群发展的态势。“以创新链引领产业链,以产业链支撑创新链”,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10月24日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大会上对粤港澳大湾区提出的要求。强化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创新引领作用,就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服务链、价值链五链同步发展,特别是强化创新链作用,构建制造业的创新生态,建立与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创新链。聚焦构建更高水平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科技金融产业深度结合,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培育若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切实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深化跨行业跨领域跨企业专业化整合,积极打造现代产业链处于“链长”位置的龙头企业,促进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培育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集群,系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具体包括:重点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等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推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重大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格局都会发生深刻调整,要素流动受到诸多限制,主要发达国家推动制造业格局更加注重安全可控,产业链趋向区域化、本土化、友岸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在加速布局产业链的优势环节。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竞争优势逐渐减弱,新的产业链竞争力尚未形成,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受到挑战。特别是在世纪疫情中,为了防止疫情蔓延和扩散,各国采取的严格措施阻碍了要素流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遇严重冲击,加之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采取各种手段遏制打压中国,力图重构去中国化的产业链供应链,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面临挑战。当前我国一些制造业产业链主要集中在下游的加工组装环节和中低端制造领域,在上游的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核心技术设备、主要软件等方面仍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核心技术层面多个领域存在“卡脖子”风险。粤港澳大湾区头部企业中兴、华为、大疆等的遭遇,暴露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短板问题仍然突出。目前我国80%的研发设计软件、60%的生产控制软件被国外品牌占领,在高端装备制造的设计软件市场超过90%的份额被欧美软件公司的产品占领。一旦工业软件遭到“断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将无从谈起,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也将面临重大威胁。因此,在粤港澳大湾区率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集群,形成整体、系统、原始、集成创新能力,意识越高,大湾区提升整体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中国大国竞争博弈能力的必然选择。

在粤港湾大湾区实施一系列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工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集群的高级化、现代化、网络化、协同化发展,确保产业链供应链集群形成头部企业集聚高地,创新链核心环节的战略高地。促进产业链向广度深度厚度和高度延伸,占据价值链高端攀,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集群的整体创新能力。在制造业领域优势产业“优链、强链”,在国际分工复杂的产业链供应链链接中,形成自主可控的体系;在新兴产业“补链、固链”,抢占世界制造业的制高点,率先形成以我为主的产业链供应链;在未来产业“建链、拓链”,提前谋划并构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快形成世界领先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集群。同时,更深度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体系,形成畅通的国际大循环,在以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支撑下,保障供给与需求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提供强大支撑。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能力,形成相互协同、彼此联动、互利共生的产业链供应链集成体系,解决产业链供应链与创新链对接不畅、创新链对产业链升级的支撑不足的问题。形成上下游企业之间更加紧密、更具粘性的链接关系。

第六,建设具有全球比较的制度优势的人才创新高地

粤港澳大湾区应加快一要实施战略人才锻造工程,壮大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粤港澳大湾区已经积淀了创新资源的存量优势,应把重点放在着力构建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上,放在打造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上,放在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上,放在培育支撑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卓越工程师队伍上,以更高的起点、更新的高度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脊梁。优化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配套支持政策,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治理结构和组织体系。依托国家级创新基地、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以“大科学装置+大科学任务+大科学领军人才+大科学创新机制”等形式,吸引全球顶尖科研人才开展科研工作。实施“高聚工程”等人才计划,面向全球引进和使用各类人才资源,引进首席研究员(PI)、高级算法工程师和平台架构师等核心技术人才。在推动人才、技术、资本和数据等创新要素流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为创新创造提供制度供给优势,尽快使大湾区成为全球创新网络重要节点。

集聚国际顶尖创新资源,吸引一流国际化人才。重视基础研究,就必须培育和发掘具有基础研究能力的人才队伍,基础研究决定了它在原创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水平,而具有研原创能力的人才队伍,则决定了能诞生多少原始创新成果,当“原始创新”不断滚雪球般发展壮大,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才会随之形成规模效应。要鼓励原始创新,就必须突出评价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原创价值,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产业人才,优化职称评审机制。创新科研管理制度,释放研发活力。打破传统僵化的科研管理制度,试行职务发明实行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办法,探索实施科技创新“包干制”改革,改革滞后的科研院所人事、财务制度,科技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落实知识产权保护,释放活力。支持科研事业单位探索试行更灵活的薪酬制度,探索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发现和培育机制。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依托科技创新长廊和几大科学城,围绕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开展国际联合研究项目,集聚国际知名科学家和团队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资源吸附力的创新综合体。

以提高中国总体创新能力都长远眼光,在粤港澳大湾区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国家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中的基础性力量。坚持实践标准,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在处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头部企业领军者中、在解决中国“卡脖子”技术与科研者中,发现和培养具有深厚科学素养、具有前瞻性储备性的战略科学家,以及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战略科学家。培育“帅才型科学家”战略科学家,以更大的政策力度使那些推动科技创新与高技术产业跨越发展的“领路人”脱颖而出。建立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探索“创新+创业”、“科技+资本”、“战略+科学”等新范式,探索和完善战略科学家培养方式和实现路径。

粤港澳大湾区应充分利用好港澳创新能力和人才优势,通过相关制度衔接,推动港澳科技研发优势和内地产业化应用优势充分对接,推动三地科技资源的融合和整合,将港澳科技力量纳入国家整体科技创新体系中来。推动三地科技深入合作,要打破资金、人才、设备、样本、材料、信息、技术等科研要素的跨境流动限制,推动三地科研资源的对接、匹配和整合,共同形成综合、系统、集成的科研生态和创新体系。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信息共享平台,打通大湾区科技信息互通的通道,推动科技创新资源与信息的开放共享。支持粤港澳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专用科研网络,实现科学研究数据跨境使用。

第七,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体系

根据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到 2025 年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成为国家重要创新动力源。

一是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达 10%,R&D/GDP 达 3.5%左右;每万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 90 人/年;二是在若干重要科学前沿、颠覆性技术领域形成一批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在“卡脖子”技术、关键零部件及装备方面形成系列重要突破;三是涌现出一批世界级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四是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达 1.8%;五是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3%以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加便捷高效,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000亿元。到2035 年,形成高效成熟的国际化区域创新体系,主要创新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广东成为引领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力量。广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部署,核心要义是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生态。

在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国家队+地方队+企业队”的创新体系。创造条件争取更多国家队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分支机构,与省队、市队合作融合,形成以基础研究、尖端技术、原始创新为主导的研究基础。建设一批一流的科研院所、大学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大长期持续投入,集中力量在基础应用研究及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突出质量贡献绩效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以高质量创新、创新成果产业转化、创造原创性能力机制为导向,根据不同学科、研究领域以及创新链不同环节,分别设置合理的评价指标,构建科技创新分类评价体系。加强与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科技生态体系的“融合”,与外资企业创新链“咬合”,与本土头部企业创新能力配套“结合”,在全球产业链深度变化的基础上,加强构建跨境创新网络。

不断推进原创性改革,提供优质制度供给。以提升科研组织化、体系化能力为突破口,打破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行政隶属限制,鼓励围绕重点领域协同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粤港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服务融合发展。深化“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机制建设,提升大湾区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始创新能力、国际学术影响力、学科发展带动力、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支撑力,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升级版”,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实施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和粤港联合创新资助计划,支持设立粤港澳产学研创新联盟。实行科研项目分类管理,加大对科研人员的绩效奖励力度,形成青年创业创新交流机制。允许科研人员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取酬。

图4: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建设重点

在粤港澳大湾区应该率先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2022年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指出:“规范培育数据交易市场主体,发展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稳妥探索开展数据资产化服务。”“完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建立健全高效的公共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支持打造公共数据基础支撑平台,推进公共数据归集整合、有序流通和共享。探索完善公共数据共享、开放、运营服务、安全保障的管理体制。”“发挥领军企业和行业组织作用,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车联网、物联网等领域数据采集标准化。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开展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应积极探索建立流通技术规则。聚焦数据采集、开放、流通、使用、开发、保护等全生命周期的制度建设,推动部分领域数据采集标准化,分级分类、分步有序推动部分领域数据流通应用,探索“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交易范式,实现数据使用“可控可计量”,推动完善数据分级分类安全保护制度,探索制定大数据分析和交易禁止清单。释放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新动能,提升创新链、延伸产业链、融通供应链,深度支撑具有湾区辨识度、特色性强高精尖产业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和材料: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系列讲话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2月18日发布

3.《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年10月14日发布

4.《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4月25日发布

5.陈文玲,“塑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的集成优势”,《21世纪经济报道》,2021年11月9日

6.陈文玲,“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创新枢纽  为科技强国提供重大战略支撑”,《中国科技产业》2022年第一期

7.陈文玲,“创新金融助力改革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承担着历史使命”,金融界网站,2019年6月24日

8.陈文玲,“突破壁垒  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创新高地”,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网,2020年7月8日

9.陈文玲,“一带一路给香港带来的重大机遇与建议”,《全球化》2015年第12期

10.陈文玲、王飞、王检贵,“新形势下充分发挥香港优势的思路与对策”,CNKI:JJGA.0.2009-11-002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1: 路透社报道中国运动员夺冠配图引争议,
2021: 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在天津同美国常务副国
2020: 美国425万
2020: 解放军是怎样消灭西北马步芳马家军的?
2019: 中国军队如何做到既“服务于世界”又“
2018: 意大利团队借助雷达发现火星底下存在液
2018: 选举初步计票结果:巴基斯坦执政党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