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考证》是如何诞生的?这儿有一些胡适不想提的细节 |
送交者: 2018年10月22日17:05:53 于 [世界游戏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苗怀明:《红楼梦考证》——被催逼出来的学术名著 胡适是新红学的开山祖师,1921年,他以《红楼梦考证》一文开创了红学研究的新时代,这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已成为一个人人熟知的基本常识。 胡适 《红楼梦考证》一文是在什么情况下撰写的?其写作目的、具体过程如何?很多读者则并不了解。 说起来颇为有趣,《红楼梦考证》一文并非胡适本人主动撰写,而是在上海亚东图书馆老板汪孟邹的不断催逼下写成的。 一位书商催生了一部传世学术名著,可谓现代学术史上的一段佳话。 这里以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一书所收汪孟邹、汪原放致胡适书信为主要依据,来还原这段颇有几分传奇色彩的历史。 《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 1920年,在陈独秀、胡适等著名学者的帮助下,上海亚东图书馆开始陆续出版新标点本系列小说。这些小说出版后,以其新颖的版式、标点,认真的校勘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亚东图书馆所推出的十几种新标点本小说中,无疑以《红楼梦》最为引人注目,流传也最广。 对学术史而言,新标点本《红楼梦》的出版,标志着新红学的诞生。从此,《红楼梦》研究成为一门具有现代意义的学科,受到学界的关注,在众多研究者的参与和推动下,红学与甲骨学、敦煌学等一起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的显学。 胡适《红楼梦考证》 在这些新标点本小说中,以《红楼梦》的出版最费周折,这是因为该书篇幅大,成本高,且情况复杂。亚东之所以先推出《水浒传》、《儒林外史》,就与此有关。正如汪原放在《回忆亚东图书馆》一书中所言:
从汪孟邹、汪原放叔侄给胡适的书信来看,他们两人实际上是有分工的,汪孟邹作为老板,主要谈大事情,比如如何出版、销售,约请做序者等。汪原放则作为校勘整理者,主要谈具体的事情,比如如何校勘、标点、分段等问题。 请胡适写《红楼梦考证》主要是汪孟邹在做工作。 从汪孟邹给胡适的书信来看,这篇具有开创意义的宏文实际上是在他的不断催促下产生的,胡适则显得较为被动,并不像他后来所说的那么从容。 汪孟邹致胡适信札 1920年12月4日,汪孟邹给胡适写信,第一次谈到为即将排印出版的《红楼梦》写序的事情:
请胡适写序,一是因为他此前已写有《水浒传考证》、《吴敬梓传》,似乎形成了惯例,《红楼梦》出版,自然也要写篇序;二是因为《红楼梦》篇幅较巨,刊印成本太高,需要请胡适作序进行宣传。 汪孟邹 胡适的回信现已无法看到,不过从汪孟邹12月11日的书信来看,胡适不仅对发售预约的事情持异议,而且也不大愿意做序。为此汪孟邹进行了说服工作:
从汪孟邹的回复来看,胡适对《红楼梦》的出版没有信心,他担心新标点本有错误,担心卖不出去。 胡适与江冬秀 至于做序,他实际上是想拒绝的,因为自己正在生病,且《红楼梦》的材料不好找。 这让汪孟邹有些着急,他在书信中一方面给胡适鼓劲打气,让他不要为销售的事情担心,另一方面又道出了自己的困难,《红楼梦》已经排了八十多回,资金投入一千多元,可以说是骑虎难下了。他最后告诉胡适,做序的事情可以宽限三个月的时间。可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作为老朋友,胡适是无法推脱的。但他对发售预约一事还是不满意。 为此汪孟邹于1920年12月14日写信,再次进行解释:
《回忆亚东图书馆》 寄有正本过去,说明胡适已经答应写序,并开始寻找材料。对于发售预约一事,胡适和汪孟邹的看法不同也是很正常的。 胡适是局外人,会更多的从社会反映方面着眼,而汪孟邹是书店老板,面临着资金缺乏的实际问题,卖预约是一个解决燃眉之急的好办法。胡适虽然反对,但他仍坚持这样做,并反复解释,以求得胡适的理解和支持。 稍后,汪孟邹似乎有些不放心,在1920年12月19日的书信中又叮嘱了一番:
汪原放致胡适信札 话说到这个份上,胡适已经没有推脱的余地了。但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胡适并没有动笔。大约到1921年3月的时候才开始着手。 1921年3月12日,汪原放在给胡适的信中曾提及此事:
在1921年3月24日的信中,汪原放又提到这件事:
据胡适的日记,他是3月27日写完《红楼梦考证》初稿的,如此一篇宏文,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确实写得有些仓促。他本人也感到不满意,随后就让学生顾颉刚帮他补充材料,想重写一遍。 汪原放 1921年4月1日,汪原放给胡适写信,说自己已收到这篇文章:
上海亚东图书馆版《红楼梦》 历史就是这样富有戏剧性,当胡适被汪氏叔侄连劝带逼,赶着去写《红楼梦考证》时,不知道他有没有意识到,此事对于二十世纪红学的重要意义。 上海亚东图书馆版《红楼梦》版权页 其后,胡适多次提及自己撰写《红楼梦考证》之事,但都省略了这些颇有些狼狈的细节。说句玩笑话,当时的胡适,想不成为新红学的开山祖师,就是汪氏叔侄两个都不会允许。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