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决定北渡长江和张国焘四方面军会合在川西 |
送交者: x-file 2015月08月22日23:12:49 于 [世界游戏论坛] 发送悄悄话 |
回 答: 据说这首诗是毛主席诗词里最得古诗精髓的佳作,而背后的故事也 由 x-file 于 2015-08-22 17:28:25 |
建立根据地。打开地图一看,遵义正北是重庆,当然不能从正北过江,自然要往西北。西北一看,江边上是四川的宜宾泸州。好,就这里过江。 然后从遵义往这里一看,路上是土城,和赤水县,那么正好,打了土城,和赤水,正好过江。 刘湘也不傻,也有地图,哦,红军要从遵义来?正好,在土城和赤水挡住。刘湘是拼了命也不让红军来四川共产。川军战斗力也不闹着玩的。 毛主席刚刚重返指挥,第一仗,土城就没打下来。 靠,没打下来就不打了算了,从边上绕吧, 那就是向西,西边有条河,就是赤水河,渡过赤水河,再向北渡长江,这就是一渡赤水。赤水市渡过去了,长江还是没戏。根本过不去,也只好向西,就到了云南的扎西。这里主席做检查说土城的情报没搞准,扎西也不错,我们就在这里呆下来。蒋介石不同意。说,不行,没门。指挥国军往扎西赶路,要把红军围歼于扎西。毛主席一看,呆不下去了,这个时候情报来了,说遵义空虚,毛主席说,我们就打回去。打回去,路上有条河,还是赤水河,这次是向东渡河,这就是二渡赤水。渡过来后,一举再攻娄山关再下遵义城,攻歼灭国军2个师8个团,取得了红军长征以来的最大胜利。 毛主席登上了娄山关,看着夕阳下绵绵不断的丛山峻岭,写下了这首瑰丽的诗篇。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林彪这个时候也是心情很好,雄关漫道真如铁,也让我而今迈步从头越了。打下娄山关下个打啥呢? 往西一看,有个地方叫打鼓新场,这个地方不错,国军也不太多,我们打这里。想好就给中央打电报。 朱德看了,说行啊,部队热情高赶紧大,我们可以打。 毛泽东看了说不行,这里的敌人根据这几天的情报看不好打,这样的仗 不奇,不是在运动中消灭敌人,不好。 结果中央20多人都不同意,毛泽东说,你们不同意我不干了,大家说你不干就算了。 毛泽东走了。 走了也不甘心,晚上提上马灯去找周恩来。 周恩来同意了毛泽东, 第二天早上开会, 不打了。 接着,按毛泽东说的,以后打仗不能这样民主讨论多数通过,以后就三个人,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做决定。 不打打鼓新场,遵义也呆不住,还是要走,往西,就是要打鲁班场。 其实关键是,要在这里建立根据地。 打鼓新场,是王家烈的黔军,他们和中央军有矛盾,你不打,他们也不来惹你, 鲁班场是中央军周浑元,只有打掉中央军才能站住脚,建立根据地。 方法是诱敌出来,运动中消灭敌人。可惜,周浑元在鲁班场构筑了工事就是不出来。结果只好硬打,打也没赢。只好算了不打了,还是往西去建立根据地吧。往西又是一条河,还是赤水河,过了赤水河,就是三渡赤水。三渡赤水的时候就长了个心眼,就是渡桥没拆,准备着站不住脚往回跑。 过去后就是四川古蔺,蒋介石还是不干,自己赶到贵阳,指挥国军大军往这里压来。 北边是川军,领教过了,没戏。东边是中央军,周浑元,刚较量过,也打不过。 南边云南军队也往这里赶过来。 蒋介石的目标是围歼红军于川南。 红军这时做出往北突围渡过长江的态势。 而实际上是全军隐蔽掉头向东南,四渡赤水,从国军包围圈的15公里宽的缝隙穿过,连夜急行军,往贵阳方向猛进。同时派出罗炳辉的红九军扮成红军主力要北渡长江,引导国军全部往北,而红军主力全部往南。 到了贵阳,派出一个小部队跑到贵阳对着城里打了几枪,把蒋介石吓出了一身冷汗,马上命令云南军队来保护,调出了云南军队,红军同时做出要进攻昆明的态势,云南军队本来是守护金沙江的,龙云不得不派军队回家防守,这样一来,金沙江防线空虚了,而全体红军主力一个漂亮的水袖转身,掉头向北渡过金沙江。本来敌军是在四周,这样一来,国军全部变成了在红军的后边,四渡赤水让红军从敌军的包围圈中跳了出来。 有着这样的领袖,这样的军队是无法被消灭的。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如此的瑰丽 如此的辉煌! |
|
|
![]() |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