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版主:bob
 · 九陽全新免清洗型豆漿機 全美最低
 
紐芬蘭島與《大西洋憲章》
送交者:  2023年10月14日12:27:30 於 [世界時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湮滅之城

在紐芬蘭遊歷的行程中,列入了普拉森蒂亞灣(Placentia Bay),那裡有著名的歷史遺址——城堡山。

早在16世紀,普拉森蒂亞地區就吸引了巴斯克漁民。大量優質的鱈魚令歐洲人趨之若鶩。1662年法國政府在此建立了殖民地。到了17世紀末、18世紀初,英法軍隊為爭奪紐芬蘭島的控制權時有交戰,當然,這裡的命運與歐洲戰事緊密相關。

法國人之所以選擇在普拉森蒂亞殖民,除了因為這裡不但是一個良港,而且還有着非常適合晾曬鱈魚的寬闊的岩石海灘,便於保護法國的漁業資源,鞏固紐芬蘭島周圍的捕魚權。

於是,普拉森蒂亞一度成了紐芬蘭島的首府,當時的名稱叫普萊桑斯(Plaisance)。      

IMG_2117 conv.jpg

普拉森蒂亞小鎮地圖

 

城堡山,便是法國人為抵禦英國人進攻所建的防禦設施。這座俯瞰着普萊桑斯的17世紀法式防禦工事,早於新斯科舍省的路易斯堡,更奠定了路易斯堡後來作為法屬加拿大門戶和法屬北美漁業海軍基地的地位。

只是,凡事有利有弊。一來英國人所擁有的強大海軍可以十分容易地封鎖普拉森蒂亞灣,卡住這裡的供應;二來此處的土地不適合耕種,農作物和牲畜產量都很低。

1713年,歐洲《烏得勒支和約》簽訂,法國放棄了曾宣稱擁有主權的紐芬蘭島、新斯科舍省的阿卡迪亞殖民地以及哈德遜灣公司所屬的魯珀特地。

普萊桑斯終遭遺棄,這裡的法國殖民者和士兵來到新斯科舍省,建造了路易斯堡要塞。而普萊桑斯首府的角色很快就被島上新興的經濟和政治中心聖約翰斯所取代。

如今的城堡山已成為17世紀法國在紐芬蘭島存留的全部遺蹟

Castle Hill Map.jpg

城堡山地圖


xDSC00789.jpg

xDSC00788.jpg

xDSC00787.jpg


然而,沒有人會想到,就是這個如今十分不起眼的普拉森蒂亞,在20世紀“二戰”期間,曾經扮演過舉足輕重的角色。因為它見證了《大西洋憲章》的誕生,而這個憲章,當時作為英美兩國的聯合宣言,儘管不具約束力,但卻標誌着英美兩國在政治上的結盟,其文本對後來反法西斯大同盟的建立、聯合國的創建以及戰後重建的世界格局與秩序,都有着深遠得影響。

由於當年丘吉爾與羅斯福的那場會晤是在軍艦上,所以有關此次會議的紀念遺址有些似是而非。也正因為如此,我們遺憾地與這個當時距我們僅有十幾分鐘車程的“遺址”擦肩而過。

2023-10-05 (6).jpg

圖中那個突出的部位曾經是美國海軍的一個基地


194189日,英國首相丘吉爾乘坐的“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在3艘驅逐艦的護航下緩緩駛入普拉森蒂亞灣,由6艘驅逐艦護航的美國“奧古斯塔”號重巡洋艦正在海上等候,艦上是美國時任總統羅斯福及其幕僚。

丘吉爾登上美艦後對羅斯福說的第一句話是:“總統先生,終於見面了。”

羅斯福答:“很高興您能登艦,丘吉爾先生。”

丘吉爾向羅斯福轉交了英王喬治六世的信,隨後發表了正式聲明,只是當時在場的電影錄製人員嘗試了兩次都沒能將聲音錄下。

Atlantic Conference, Argentia, Dominion of Newfoundland, 1941.jpg

1941年大西洋會議上的羅斯福與丘吉爾(“威爾士親王”號上,引自網絡)


Churchill joins FDR aboard USS Augusta (9 August 1941)-1.jpg

丘吉爾登上美艦(引自網絡)

 

毋庸置言,當時丘吉爾與羅斯福的會晤,主要是為了尋求兩國結盟,實現國際安全,同時討論如何援助蘇聯,因為就在一個多月前的622日,蘇德戰爭爆發,蘇聯陷入困境。

當時的羅斯福,主要是試圖將英國與具體的戰爭目標相綁定;而丘吉爾,則是迫切想要將美國拉入戰爭,與盟軍共同作戰(其時珍珠港事件還未發生)。丘吉爾同時認為,英國和美國將在戰後以憲章原則為基礎的國際組織中發揮同等作用。

《大西洋憲章》又稱作羅斯福丘吉爾聯合宣言,文件於813日在“奧古斯塔”號上“簽署”,14日對外公布。全文共8條:

1)不尋求領土或其它方面的擴張;

2)不承認任何與人民意志不符、包括法西斯通過侵略造成的領土變更;

3)尊重各國人民選擇其政府形式的權利,恢復被暴力剝奪的各國人民的主權與自治;

4)努力促使所有國家,不分大小,戰勝者或戰敗者,在貿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實現經濟繁榮;

5)促成一切國家在經濟上最充分的合作,促進所有國家的勞動水平、經濟進步和社會保障;

6)摧毀納粹暴政,重建和平,使所有國家能夠在自己的境內安然自存,保障所有人免於恐懼,獲得自由;

7)使所有人能夠在公海上不受阻礙地自由航行;

8)兩國相信,在一個更普遍、更持久的全面安全體系建立之前,必須放棄武力、削減軍備,解除侵略國家的武裝。同時協助發展一切可行的措施,來減輕愛好和平的人民在軍備上的沉重負擔。

所有這些,都來自於英美兩國對戰爭和戰後世界的原則看法與願景,後來也都寫入了《聯合國憲章》。

從某種意義上說,戰後所搭建的世界格局和國際秩序,始作俑者是英美。

事後,深陷戰爭泥潭的蘇聯對“宣言”表示支持。而中國,國共兩黨都對“宣言”給予了高度評價。

Atlantic_Charter_(color)-1.jpg

後來形成的《大西洋憲章》打印文本

 

有意思的是,其實之前並無“憲章”一說,也從來不存在一個簽署版本。當時文件幾易其稿,最後商定的文本是通過電報發往倫敦和華盛頓的。

羅斯福於1941821日向國會提交了憲章內容。他後來說:“據我所知,《大西洋憲章》沒有任何副本。我沒有,英國人也沒有。你能得到的就是‘奧古斯塔’號和‘威爾士親王’號上無線電報務員抄寫的東西。這是你能得到的最接近的東西……沒有正式文件。”

英國戰時內閣回復表示了對宣言的同意,華盛頓也發來了類似的接受電報。在此過程中,倫敦文本中出現了一個錯誤,但隨後得到了糾正。丘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書中說:“雙方商定了一些口頭修改,文件就此定型。”其中沒有提到任何簽署或儀式。

丘吉爾在後來有關雅爾塔會議的記述中,援引羅斯福的話說,英國的不成文憲法“就像《大西洋憲章》一樣——文件並不存在,但全世界都知道它。”

當時,是英國的工黨報紙《每日先驅報》創造了“大西洋憲章”這一稱謂,丘吉爾於1941824日在英國議會中使用了這個詞,此後“大西洋憲章”被普遍採用。

atlantic-charter-monument-with-border-barbara-griffin-1.jpg

位於船港灣(Ship Harbour Point)的《大西洋憲章》紀念碑,為紀念1941年大西洋會議所建


2-atlantic-charter-monument-barbara-griffin-1.jpg


那麼加拿大呢?

當時的紐芬蘭島還不屬於加拿大!

其實一直以來,加拿大在國際舞台上始終似隱似現。時而接近中心,時而退到邊緣,但似乎始終不是聚光燈的聚焦點,看似可有可無,但它卻在某些關鍵時刻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比如這次大西洋會議。

如果說這個會議與加拿大並無直接關係,那麼“二戰”期間另外的兩次至關重要的會議,則都與加拿大密切相關。

那就是兩次具有高度機密的“魁北克會議”。

第一次“魁北克會議”召開於1943817日至24日,地點就在魁北克城星形要塞上的芳堤娜古堡酒店(Château Frontenac),當時參會的主要有丘吉爾,羅斯福和時任加拿大總理麥肯齊·金(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代表宋子文參加了有關對日作戰的討論。斯大林曾被邀請參會,但出於軍事原因他沒有出席。

會議討論了針對法國作戰的“霸王行動”、針對意大利的“木星行動”以及有關原子彈研製的合作、信息共享及如何應用等問題,全是軍事機密!

xDSC00177.jpg

魁北克老城的芳堤娜古堡酒店(2021925日拍攝)

 

第二次“魁北克會議”於1944912日至16日在同一地點召開,主要參會者有丘吉爾、羅斯福加上美軍聯合參謀長,東道主依然是加拿大總理麥肯齊·金。

會議協議中包括:戰敗德國的盟軍占領區、使德國非軍事化的摩根索計劃、美國對英國的持續租借援助以及英國皇家海軍在抗日戰爭中的作用。特別是根據《海德公園備忘錄》,他們制定了向日本投擲原子彈的計劃。

如此內容的會議以及對戰爭後續的影響,難道還不夠重要?足以載入史冊了。

不過,這兩次會議同時也凸顯了加拿大在英美之間的微妙地位。

第一次會議,當時丘吉爾曾建議讓麥肯齊·金參與所有討論,但被羅斯福否決,因為羅斯福擔心未來會被所有要求席位的盟國拖累。所以麥肯齊·金的款待幾乎純粹是出於禮儀的。之後,丘吉爾和羅斯福在沒有徵求加拿大意見的情況下簽署了《魁北克協議》,聲明核技術永遠不會被用於對抗對方,未經對方同意不會對第三方使用核技術。加拿大儘管沒有參與,但在協議中有着關鍵作用,因為加拿大是鈾和重水的主要來源。

第二次會議與之前一樣,麥肯齊·金雖然依舊是東道主,但仍未參加會議。

xDSC00223.jpg

魁北克要塞上回看芳堤娜古堡酒店(2021925日拍攝)

 

加拿大歷史學家Margaret Conrad這樣形容加拿大,這是一個疆域遼闊,但卻結構鬆散、處事謹慎、獨立進程緩慢的難以駕馭的國家。

然而,它卻一路跌跌撞撞,不經意間發展成了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國家之一!

加拿大,作為一個大國——英國的孩子,以及另一個大國——美國的手足,其特殊身份帶給它的挑戰,既造就了它在國際上的特有形象,也成為理解今天這個國家的關鍵所在。

人畜無害?與世無爭?但好像又並非如此。

2016811日至14日,在普拉森蒂亞灣的船港遺址,來自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的代表來到這裡,紀念《大西洋憲章》誕生75周年,該憲章成為創建聯合國的基石。參會的加拿大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省長等一眾,都為自己的島嶼成為這一歷史性事件的發生地而感到自豪。

以下這段無聲的視頻,便是19418月在艦上的真實影像: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為作者2023年9月3日拍攝)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機票網站
美國名廠保健品一級代理,花旗參,維他命,魚油,卵磷脂,30天退貨保證.買百免郵.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莫斯科要求回答北溪爆炸事件
2022: 何以民主自由,唯有敢拋人頭
2021: 中國—你的名字叫“淺薄”
2021: 中共的後清邪靈容不得國足衝出亞洲
2020: CIA舉報人:本拉登沒死!奧巴馬-拜登政
2020: 你相信奇蹟嗎?
2019: 製造恐怖氣氛,中共公開獎勵撞人司機52
2019: 新華社沒報道美中達成“實質性第一階段
2018: 千人計劃要成入獄計劃:FBI按名單挨個查
2018: 一個被忽略了的可以導致世界核戰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