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不耻下问”可以休矣
送交者:  2022年12月02日23:26:37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湮灭之城

t015205c6a90046b13c.jpg

李鸿章全家福


孔子有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里的“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是形容某人谦虚好学的地地道道的褒义词。

然而略微品味,这成语其实隐含有提问可耻的意味。因为提问本身就代表着提问者的浅薄无知,尤其是当提问出自所谓有身份的人时,似乎更需要比常人更多的勇气。

所以才有“不耻下问”这样的勉励一说。

有记载,熟悉洋务的晚清重臣李鸿章曾有一轶事。一日,当他听说儿子即将被派往葡萄牙出任公使时,表现出分外的疑惑与诧异,随即,一句问话脱口而出:

“怎么,难道葡萄也有牙吗?”

相信今人听到这句问话恐怕迅即被雷到,至少会引来人们的一片嘲笑。

如此显赫的中堂大人,竟在大庭广众之下贸然提出一个在大多数人看来十分浅显的问题,自然被人贻笑大方,或笑其无知,或笑其无颜面地“露怯”,总之,提问得愚蠢,有失体统。

所以,李中堂的这一问,无异于自寻其辱。

本来,对于不懂或者有疑问的东西坦然提问,是求知之人的正常反应,是常识。然而这种看似简单的常识如今却成了我们难以面对、羞于面对甚至不敢面对的大问题!

岂不见在现今的课堂上,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情形:

面对老师所讲,相对于外国学生而言,国人常常羞于提问,或不敢,或不屑。而面对老师的提问,国人很少主动作答,偶尔被逼到墙角,只好仓促应对,窘相毕露。

这可看作是国人的一种习惯或“传统”吧。

难道是真的没有问题?实际情况可能正相反。

如果再进一步探究,李鸿章的这个“千古一问”,其背后说明了什么?

我想,除了表现出其求得真知的朴素态度外,更投射出他内心所具有的强大自信!

没错,承认自己无知恰恰是自信的表现!

每个人都是从孩童过来的。天真无邪的孩童从来不忌讳发问,在他们看来,周遭世界新奇无比,都是自己没见过的,于是问题犹如连珠炮般地投向父母,常常弄得大人猝不及防,疲于应付。

所以就有了“十万个为什么”。小时候总觉得十万个已经多得数不过来,如今看不懂的东西何止“十万”!

可惜,我们的孩童一旦长大,这项童子功基础上算是废了。

究其原因就是:在我们传统文化的教育中,无知是一件可耻的事。

可在一个人一辈子的成长中,不知道的事儿会始终伴随左右。结果到了成年,“无知”成了负担。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外基础教育与国内的最大不同就是:面对众多的知识与学问,当然包括浸淫其中令人司空见惯的众多社会现象,人们从小会养成一种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提问,是人的个性化表达,是个体的人独立思考的必然。人类文明正是在一系列无休止的质疑中发展向前的——因思考而发问,因发问而澄清,因澄清而进步,因进步而自信,又因自信而更加大胆地质疑、提问,即使提出的问题浅薄而荒唐也在所不辞,如此往复,否定之否定,螺旋式向前。

一个人也罢,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罢,皆如此。

因此说,提问是常识,更是一种能力,是人类创造性的前提,其背后有着强烈的自信心作为支撑。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人们忽然发现:现实环境中常常遇到的情形是:提问受到限制,质疑反受质疑,对许多问题的探讨与表达越来越多地面临一个个人为的禁区。而在这些禁区中,提问与质疑是要承担后果的,当然,不是承担言论自由的后果,而是可能的因言获罪和因提问获罪。

结果,就有了“皇帝的新衣”。然而还不仅仅如此,“皇帝的新衣”似乎还有着人们需要忌讳的标准与边界。而现实环境中,真正困扰人们的是:提问的边界在哪里?又究竟是谁有资格确定这些边界和禁区?确定这些边界与禁区所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多伦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皮特森(Jordan B. Peterson)在他的《12 Rules for Life: An Antidate Chaos》一书中,谈及言论自由的边界问题。当然那是在言论基本自由的大环境下:

言论是否应该有适当的边界?这边界如何规定?规定能否具操作性?实施的后果可能带来什么?

……

与之相比,我们的状况仍停留“该不该提问和允许不允许提问”的低层次上。这当中,既有自身的“知耻”而退后,又有统治者强加在头上的诸多禁忌。

一旦人们长期处于一种下意识地回避提问甚至“厌恶”提问的紧张状态时,以及人们对提出问题的人群起而攻之时,提问的功能将会退化,思考的价值会逐渐失去,而缺少质疑的声音又将会使社会发展的张力尽失,造成潜在的动荡加剧(不质疑不代表没有质疑),犹如一只没有排气阀的压力锅,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爆掉!

如此,何谈创造?更何谈自信?

愿提问与质疑,能够在自由宽松的社会治理下成为社会的常态,而非李中堂的“千古一问”。

愿我们的社会在不断思考、不断提问、不断学习、不断质疑中,克服其短板与不足,从此进入健康的、充满活力的良性循环。

愿国人在提问与质疑中获得知识,增强自信,真正地拥抱真理。

当然,愿“提问”真正回归常识,成为一个维系社会健康发展的应有表达,因为那是一个社会创造力的源泉!

 

【又及】

此文系三年前旧作,却不知为何近日遭微信公众号管理者删除,通知称:此文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违反《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

近年来被枪毙、删除的小文已有若干,常常不知所以。

重新浏览一遍,发现可能是“皇帝的新衣”惹的祸。三年前不犯忌,三年后犯忌,说明言论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也说明是会算旧账的。

现不妨发在这里,是非可以公论。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1: 立陶宛凭啥竟敢犯上作乱
2021: 历史照亮我前行
2020: 再艰难也必须重建这座“民主灯塔”
2020: 索维尔 | 精英误国
2019: 特工王立强和诈骗犯王立强竟是同年生于
2019: 郭永怀的女儿
2018: 郭文贵身上的“达克效应”
2018: 宋慧乔逆龄与朴宝剑上演女总裁与小奶狗
2017: 郭文贵不爆料就毫无价值
2017: 台北市副市长陈景峻参访太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