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版主:bob
 · 九陽全新免清洗型豆漿機 全美最低
 
偉大的巴黎公社
送交者:  2021年10月17日16:13:45 於 [世界時事論壇] 發送悄悄話
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有什麼樣的意義呢?它是無產階級第一次摧毀舊國家機器,建立自己的新型國家政權的偉大嘗試。

 

這到底有着怎樣深刻的含義呢?巴黎公社革命為後來的蘇聯十月革命、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功打下了基礎,是第一次受壓迫受剝削的無產階級起身向騎在他們頭上的資產階級反抗的嘗試,只是這一次失敗了,但也正是這次的慘痛教訓,為後面其他國家和民族革命的成功鋪墊了基石。

 

對於許多讀者朋友來說,可能都不太願意去閱讀這樣複雜深奧、枯燥難懂的馬列經典理論書籍,但毛主席也正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據說他曾將《共產黨宣言》前後看了不下整整100遍!其毅力和決心可見一斑!當年毛主席發動文革,就是要教育工農兵群眾真正讀懂馬列經典書籍的內容,徹底掌握馬列主義,認識到走資、走社兩條路線鬥爭的重要性和複雜性,自覺起來維護無產階級專政和繼續無產階級革命,這樣才能保證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包括現在很多人都在讀毛選,但讀懂它的一個前提是,一定要對馬列主義熟悉,否則就不能充分理解毛主席當年一系列革命活動的動機,否則就很難讓其他人知道毛主席是為了大眾百姓的利益而不是為了他個人。現在仍然有許多人把毛主席跟古代帝王等同起來看,這是受中國幾千年封建思想深刻影響的結果,如何才能拋掉封建思想,真正接受走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不僅僅是不了解馬列主義的朋友,包括小編在內的許多左翼網友也需要好好閱讀經典、時常革新靈魂。


這本寫作於1871年的《法蘭西內戰》到今天已經過時了嗎?不,沒有過時。我們在書中可以看到這樣的描述:“公社一開始就得承認,工人階級在獲得統治時,不能繼續運用舊的國家機器來進行管理;工人階級為了一致失去剛剛爭得的統治,一方面應當剷除全部舊的、一直被利用來反對它的壓迫機器,另一方面就當以宣布它自己所有的代表和官吏毫無例外地可以隨時撤換,來保證自己有可能防範他們。以往國家的特徵是什麼呢?社會起初用簡單分工的辦法為自己建立了一些特殊的機關來保護自己共同的利益。

 

但是,後來,這些機關,而其中主要的是國家政權,為了追求自己特殊的利益,從社會的公僕變成了社會的主人。這種情形不但在例如世襲的君主國內可以看到,而且在民主的共和國內也可以看到。
 

為了防止國家和國家安全機關由社會公僕變為社會主人----這種現象在至今所有的國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公社採取了兩個正確的辦法。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國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職位交給由普選選出的人擔任,而且規定選舉者可以隨時撤換被選舉者。第二,它對所有公職人員,不論職位高低,都只付給跟其他工人同樣的工資。”

 

如果我們真的能理解書中上面這段話,也就不難理解當年毛主席發動文ge的動機了,他老人家晚年到底幹了一件什麼事情,這件事情對於我們今天的社會生活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藏在像《法蘭西內戰》這樣的馬列經典之中。

 

書中還有:“因為恰巧在德國,對國家的迷信,已經從哲學方面轉到資產階級甚至很多工人的一般意識中去了。...由此就產生了對國家以及一切有關國家的事物的崇拜,由於人們從小就習慣於認為全社會的公共事業只能舊的方法來處理和保護,即通過國家及其收入極多的官吏來處理和保護,這種崇拜就更容易生根。人們認為,如果他們不再迷信世襲君主制而擁護民主共和制,那就已經是非常大膽地向前邁進了一步。

 

實際上,國家無非是一個階級鎮壓另一個階級的機器,這一點即使在民主共和制下也絲毫不比在君主制下差。國家最多也不過是無產階級在爭取階級統治的鬥爭勝利以後所繼承下來的一個禍害;勝利了的無產階級也將同公社一樣,不得不立即儘量除去這個禍害的最壞方面,直到在新的自由的社會條件下成長起來的一代能夠把這全部國家廢物完全拋掉為止。”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我們今天的情形又跟當年的德國有多少相似呢?同樣的,我們在讀完這本書之後可以用它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時局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機票網站
美國名廠保健品一級代理,花旗參,維他命,魚油,卵磷脂,30天退貨保證.買百免郵.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中南海高參透露:美台建交將導致習近平
2020: 平等,尊嚴
2019: 川總又上中國的當了?
2019: 非主流新聞點評+芳華照 10/16/2019
2018: 郭文貴指導下的副總統彭斯講話內容賞析
2018: 貿易戰證明民主(普世價值)可以當飯吃
2017: 郭文貴“藍金黃”之洗錢:如何把老闆的
2017: 歷史的發展決定王岐山一定是退而不留
2016: 給科盲文革餘孽老道說說放射性,U235的
2016: 自然科學基金會:中國科研投入總量預計